1.A【详解】题目中是哥伦布的言语,其中可以看出其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而送给他们黄金之类的,所以可知哥伦布出行的目的是得到大量的财富,所以正确的是A项,BCD项在题目中不能体现。故选A。2.C【详解】根据所学,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得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品是《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被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C项正确;AB项的人物是航海家,排除AB项;达·芬奇是画家,排除D项。故选C项。3.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最初出现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D正确。ABC不符合史实,排除ABC。综上故选D。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彭德怀在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的著名战役。北伐军攻打武昌发生在北伐战争中,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中,和抗美援朝无关,故选A。5.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召开,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憧憬和缅怀,决定在天安门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是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红军长征完成了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故答案选D.7.C【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根据课本所学,苏联经历改革有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故此题选择答案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8.B【详解】试题分析: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衰落的同时,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军事上,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达1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战后初期,美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多个军事基地。此外,还垄断了原子弹。美国军事跃居世界第一。在经济上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总产量的60%,黄金储备的59%,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因此选B。日本的经济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的破坏,苏联、中国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CD。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9.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长期受金的压迫,后来蒙古族杰出首领成吉思汗通过十多年的征战,1206年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政权。故本题应选A项。10.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莫拉比法典》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第二子目《汉莫拉比法典》中的内容:“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城,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可知,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王国,故选D。考点:《汉莫拉比法典》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莫拉比法典》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汉莫拉比法典》代表的文明、内容、性质和价值。11.D【详解】根据“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可知,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D符合题意;封君封臣制逐步形成是在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之后,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材料没有体现国王对市民收取重税,B排除;C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2.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①项不符合题意。②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故②项符合题意。③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③项符合题意。④项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④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详解】根据材料“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我们可知,姓氏有的来源于封国,有的来源于对于帝王及高官大臣死后的称呼,有的来源于所从事的职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社会,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国名为氏。②以封地(采邑)为氏。③以官名为氏等;选项D符合题意,因为司马以官职为姓。西周始置,司马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而其余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4.B【详解】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B项正确;ACD项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排除ACD项。故选B项。15.A【详解】依据题干“某位发明家耗时20余年完成的工业革命动力机器”说明这位发明家解决了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动力问题。结合课本所学,工业革命中机器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常常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但是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能使用机器,人们开始寻找机器的动力问题。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机器的动力问题,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A项符合题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项不合题意;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C项不合题意;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取得交通领域的突破。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6.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随后,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的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C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AB两项不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打败了秦军主力。以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项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可确定答案。17.B【详解】根据材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可知,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民族平等制度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8.D【详解】据题表内容1953年底,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澵海州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底,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工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三大改造是对农业、D项正确;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19.A【详解】根据题干“明代某知识分子的读书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科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这说明了明朝的科举考试有新变化,A项正确;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由此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排除C项;题干的书单没有涉及大众文学、科技创新,排除B、D项。故选A项。20.B【详解】①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③反映了战后日本经济崛起,④反映了二战后欧洲的联合。共同主题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B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解体,排除A项;“福利国家”的建立无法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分)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21.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2)中国:国共十年内战,阶级矛盾尖锐;(1分)加上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开始上升,所以国内同样面临着经济困难;(1分)苏联正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农业走集体化道路;(1分)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工业生产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增强。(1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分)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1分)(4)“和平崛起”(1分)(5)政府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队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自我调整与完善;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由于政府重视调整经济政策,战后经济迅速繁荣;苏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等。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史实并加以说明得2分,共4分。答出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6)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历史;中外历史横向对比;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同类问题归类学习的方法;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等。(2分)【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探索出的正确革命道路及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1919—1949年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探索出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党诞生的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本题考查的是1929年—1933年中国和苏联的经济状况。1929年—1933年的中国,国共十年内战,阶级矛盾尖锐;加上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开始上升,所以国内同样面临着经济困难。1929年—1933年的苏联,正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农业走集体化道路;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工业生产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增强。(3)本题考查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1949—1979年,世界政治格局是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1979—2009年我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5)本题考查的是政府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进行改革的史实。政府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队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自我调整与完善;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由于政府重视调整经济政策,战后经济迅速繁荣;苏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等。(6)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有很多,如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历史;中外历史横向对比;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同类问题归类学习的方法;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等。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新经济政策;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共十年对峙;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两极下的竞争·冷战和热战·两极格局;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2.(2)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1970-199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3120亿美元增加到3187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达到54148亿美元”可以归纳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根据“2000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3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归纳出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起来。(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点睛:第一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要从材料中涉及的国家贸易和跨国公司发展的角度作答;第二问,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关于环保的问题,所以解答本题应从环保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