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史疑案-“大字之祖”《瘗鹤铭》呈谁的杰作?

2021-05-12 来源:星星旅游
“大字之祖”《瘗鹤铭》呈谁的杰作?

镇江焦山景色秀丽,自古为文人墨客流连之胜地。山岩现存历代名人题记刻石,以《瘗(y)鹤铭》名震中外,被誉为大字之祖、书家之雄。此铭原刻在焦山之足,不知何时崩裂。因常年淹没波涛之中,人们只能伺冬春之交水落时,于石隙间摹拓而传之。金石学者以所得字,补全原文。铭文称: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言壬辰岁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县)得一鹤,甲午岁天折於朱方(今江苏镇江市),养鹤人把它埋葬并撰铭勒石。由于撰书者没有披露姓氏而托名仙侣,没有披露年代而只记有干支,因此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考据者众说纷坛,几成讼事,而争议至今仍无定论。一说书者为王羲之。《瘗鹤铭》着录入书最早为唐孙处玄所撰《润州图经》,此书南宋时失传。据欧阳修《集古录》引:按《润州图经》,昔传为王羲之书。但欧阳修并不信此说,他紧接上文道:然不类羲之笔法,而类颜鲁公,不知何人书也。黄庭坚则特别赞赏此铭:右军尝戏为龙爪书,今不复见,余观《瘗鹤铭》,势若飞动,岂其遗法耶?欧阳公以鲁公宋文贞碑得《瘗鹤铭》法,详观其用笔意,审如公说。(《题〈瘗鹤铭〉后》)

北宋苏子美、南宋赵溍、元郝经伯、明袁中道,清圣祖、清高宗、吴云、钱升诸人都持此说,其原因大抵如袁中道所称:鲁直於书学极深,似有可凭,近世名士以为据。

对王羲之书持异议者有三,一是蔡襄:瘗鹤文非逸少字,自隋平陈中,国多以楷隶相参,瘗鹤文有楷隶笔,当是隋代书(《忠惠集》);是黄伯思,以王羲之经历与铭文中干支相对照,晋成帝咸和九年甲午岁,羲之年方32岁,不应自称真逸。三是鹤铭中雷门去鼓的典故出自《临海记》:昔有鹤晨飞人会稽雷门鼓中,于鼓声闻洛阳,孙恩砍鼓,鹤乃飞去。刘昌诗引此典故,以为恩起兵攻会稽,杀逸少之子凝之,盖在隆安三年,砍鼓必在此时,岂复有羲之,谁肯遽取以为引证哉?(《芦浦笔记》)

二说书者为梁代陶宏景(456536年)。此说先由黄伯思提出,其《东观余论》中论辨甚详。此说未有马子严、曹士冕、蔡修、胡仔、刘昌诗,元有陆友、陶宗仪、柳贯,明有都穆、顾元庆、王世贞,清有顾炎武、孙克宏、程康庄、林侗,王士禛、王昶、孙星衍等人赞附,如翁方纲所言,以为陶隐居者,凡数十家,(《铭出陶贞白辨》)主要依据如下几点:一、就书法而言,黄伯思称:仆今审定,文格字法,殊类陶宏景。

马子严云:近观陶隐居诸刻,反复详辨,乃知此铭真陶所书,前辈所称者众矣,惟长睿之说得之。(《焦山志。马子严题》)曹士冕云:焦山《瘗鹤铭》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前辈慕其字而不知其人,最后云林子以华阳真逸为陶宏景,及以句曲所刻宏景朱阳馆帖参校,然众疑释然,其鉴赏可谓精矣。(《法帖谱系》)清人顾炎武、王昶都以陶书与鹤铭相似而认为铭为陶书无疑。

二、就别号而言,黄伯思以陶自称华阳隐居;今曰真逸音,岂其别号与?蔡修云:予读《道藏》,陶隐居号华阳真人,晚号华阳真逸。(《西清诗话》)胡仔引《西清诗话》并加考证。刘昌诗称:渔隐考订华阳真逸为陶隐居,推原本末,或庶几焉。王世贞也认为胡仔论辨似更有据,又明人周晖《金陵琐事》引称:唐。李石《续博物志》云:陶隐居书《瘗鹤铭》。王士禛《香祖笔记》中称:顾元庆作铭考,历引诸说,而未及引此证之。并直言鹤铭为陶所书。

三、就干支推论,黄伯思云:又其着《真诰》,但云己卯岁而不着年名,其他书亦尔。今此铭壬辰岁,甲午岁亦不书年名,此又可证,黄又以铭文中干支与陶宏景经历相对照,千辰岁为大监十一年、甲午为天监十三年,其时陶宏景正在华阳。董逌、柳贯均引此说。程康庄则进一步指出:华阳在润州境内,焦山相去颇近,自属其杖履间物,当其往来幽境,欲借名山以传,姑秘其名字,令后人摸索得之考贞白昔欲上升,颇以名心为累。

(《跋瘗鹤铭》)

对陶宏景一说,亦有异议者,如董逌虽全文引黄伯思的见解,但认为茅山碑前一行贞白自书与今铭甚异,则不得为陶隐居所书。(《广川书跋》)董文敏则认为:昔人以《瘗鹤铭》为陶隐居书,谓与华阳帖相类,然华阳是率更笔,文氏停云帖误标之耳。(瓮方纲引《容台集》)

三说为唐代王琐(贞观间人)、顾况(727815年)、皮日休(834883年)书。

王瓒说由章惇提出,蔡佑赞成此说:世因谓羲之书,虽前辈名贤皆无异论,独章子厚丞相不以为然。其侧复有司兵参军王瓒题名小字数十,与《瘗鹤铭》字画一同,虽无岁月可考,官称乃唐人,则章丞相可谓明鉴也。(《焦山志》引《蔡佑杂记》)刘无言亦疑为王瓒书。但黄伯思认为王瓒字画虽颇似《瘗鹤铭》,但笔势差弱,当是效陶书,故题于石侧也,或以铭即瓒书误矣。顾况说。沈括直指为顾况书。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真迹》中称:或云华阳真逸是顾况代号,铭其所作也。但又在《集古录。跋尾集本》中改变说法:华阳真逸是顾况代号,今不敢遽以为况者,碑无年月,疑前后有人同斯号也。赵明诚则提出异议:欧阳公《集古录》云:华阳真逸是顾况代号。余遍检唐史及况文集,皆无此号,惟况撰《湖州刺史厅记》自称华阳山人尔,不知欧公何所据也。(《金石录》)没有人正面回答赵明诚的质疑,却有人重复顾况道号为华阳真逸,或认为铭为顾况书,如袁中道、焦竑、朱彝尊诸人。

对于顾况书之说,董逌称:余于崖上又得唐人诗。诗在贞观中已列铭后,则铭之刻非顾况时可知。(《广川书跋》)又谈,此诗即王瓒所书者。皮日休说。至清代始由程南耕提出,袁枚深信不疑,为之作跋,何焯、丁敬更引皮诗作证。其主要依据有三:一是以皮日休经历与铭文干支相对照,咸通十三年壬辰,僖宗乾符元年甲午,袭美正在吴中,其年相合。

二是皮日休有悼鹤诗云:却向人间葬令威,此瘗鹤之证也;又自序其诗:华亭鹤闻之旧矣,今来吴以钱半千,得鹤一只,养经岁而卒,悼以诗。

陆龟蒙和诗云:更向芝田为刻铭,此撰铭之据也,(袁枚《随园随笔补》)三是集内与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皆不书姓氏集内他处,称丙戌岁,庚寅岁,皆不书年号。(汪大成《跋汪退谷瘗鹤铭初稿》)对于此说,翁方纲认为:袭美在吴壬辰、甲午之年,去欧、黄时才二百年,不应以二公博古者,致多考据之异。夫《润州图经》已相传为王右军书,此书已是唐人所作,则岂有皮袭美之理乎?对皮诗中悼鹤诗及序,翁方纲解释为盖皮、陆作诗时,同在吴中,必熟知是铭之梗概,故两人屡用于篇中,并非实有勒铭之事。(《瘗鹤铭非出晚唐辨》)

近几年《瘗鹤铭》的研究复又引起各界的兴趣,倾向陶宏景说居多,也有王羲之、皮日休以至中唐无名氏之说。目前尚处在各抒己见阶段。如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辨异证同和补遗、纠缪方面下一番功夫,《瘗鹤铭》所包藏的奥秘是可以揭晓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