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内部因素分析
2020-03-01
来源:星星旅游
第27卷第4期 2013年8月 文章编号:1674—0882(2013)04—0088—03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影响高校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内部因素分析 刘 芳 (淮阴师范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淮阴223001) 摘要:教育目标的含糊不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失衡、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大学内部影v向教师投身教学改 革的主要因素 、为此,大学应确定明确一致的大学教育目标,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来平衡教学与科 研之间的关系,微观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教育目标。 关键词:大学教师;教学改革;教育目标;科研;教育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主力军,鼓励教师积极 投身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 以及“怎样培养人”等涉及教育目标的宏观问题都缺 乏清醒明确的认识,导致了教育目标的雷同和宽泛, 从而使“教育目标”变成了“美好的愿望”,造成了教 育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问的脱节。再者,由于大学的规 模越办越大,越办越复杂,学校的行政管理也越来 越混乱,绝大多数学校的管理工作都是效率很低, 教师们对学科的归属感远远大于对学校的归属感, 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相互信 任,大学在确定共同的教育目标上也变得越来越软 弱无力,无法达成教育目标的统一,出现了“各自为 战”的纷扰状况。 由于“务虚”的基础没有做实,结果“务实”的教 学改革也被虚化了。教育目标的含糊和不统一,教 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忽视一些基本的问题,严重 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实效,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 现实中仍然存在诸多影响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诸多 不利因素,外部因素涉及经济、社会等一些复杂的 宏观制度和政策,这些外部因素对大学来说具有不 可控性,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会逐步解决。因而, 从大学内部来分析探讨影响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可 控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对于大学来说 具有更为迫切的要求和更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目标的含糊不统一,使教师无所适 从,不能投身教学改革 教育目标是大学发展的旗帜和方向,是教学改 革的指明灯和质量标准。它关系到大学培养什么样 的人的问题,它关系到大学让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 学习取得哪些收获、大学怎样帮助年轻人成长和发 展的问题,它是讨论一切大学教育问题和教师投身 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由于学校管理的不到 位,大学教育目标的不明确、不统一,造成了教师 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无所适从,使广大教师不 也往往会迷失投身教学改革的方向感。哈佛大学前 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 Bok)认为,“要对教育问 题展开有效讨论,首先必须厘清大学希望达到怎样 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被广泛接受且经过谨慎的 界定”。为此,他提出了8个经过严格选择的特别重 能专注地投身教学改革。 在教师的潜意识里,教育理念的讨论和学习, 教育目标的规划和确定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管 要的大学教育目标: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 理者的事,认为这是“务虚”的东西,他们往往在研 讨和规划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直奔他们自认为非常 熟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主题,直接进入“务 实”的环节。由于教师缺乏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 深入讨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培养什么样的人” 收稿日期:2013—04—20 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1l康奈尔 大学弗兰克H.T.罗德斯(Frank H.T.Rhodes)校长 也提出了与此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本科教育应该提 供通识性的入门知识,培养一种批判性思考能力和 经过训练的好奇心,以及一些特殊的技能。毕业生 作者简介:刘・芳(1976一),女,江苏泗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88・ 2013年 刘芳:影响高校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内部因素分析 不仅要在头脑中装满很多知识,而且还要有见地 (knowledgeable)。[21因而,教学改革要“虚实相生”, 活动只是学习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最有效的学习环 境是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到教学和科研这两种学习 大学教师要参与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讨论,参与 教育目标的探讨和规划,要根据经济社会条件、学 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及一定的教育哲学基础确定 明确统一的大学教育目标。只有在明确统一的教育 的形式中”0 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管 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绕不过 去的、必须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否则将危害教学 质量。妥善处理教学和科研间的关系没有固定和统 目标指引下,教师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感,才能积极 专注地投身教学改革。 二、教学与科研的失衡,使教师无以安心,不 愿投身教学改革 19世纪初,威廉・洪堡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统 ”一、“通过研究进行教学”;近代,大学又逐渐转变 为以探究为中心的场所,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成为高 等教育内部的基本逻辑;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 是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如伯顿・克拉克所说的 “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为此,他提出了要在大学 建立“科研一教学一学习连接体”的观点。反观现在,教 学与科研这一对矛盾在大学中更为突出,教学与科 研孰轻孰重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以前被教师 视为“天职”的教学根基已经动摇,学校和教师明显 地偏向科研,导致了大学教学和科研明显的失衡。正 如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Lewis,H)所说, “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 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 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为二 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 目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31 这种失衡的现象在研究型大学已成为不争的事 实,这主要与研究型大学的性质和教师。这种情况 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学的定位和分类不科学,大学出 现了同质化的倾向,积极“向上漂移”的教学研究型 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把研究型大学看作是它们追求的 理想目标,尤其是后者,片面地向研究型大学看 齐,热切希望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和地位,希望以 自己的学术影响和地位跻身于高等学校的前列。正 是学校层面出于这种急切跻身前列的现实考量,学 的制度设计和学术环境明显都倾向于科研而不利 于教学,在教师的职务晋升、晋级和学术地位的确 立中,科研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而教学在无形之 中已被“矮化”,变得无足轻重,偏于一隅。在强大 的学术氛围和利益驱动下,教师已不把教学当作应 尽的义务,也不愿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出现这种失衡的“问题并不是教学与科研的相 对,而是二者之间要有适当的平衡。毕竟,这两种 一的原则或模式,但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可以 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在研究型大学里,坚持科 学研究、发表论文和追求学术成就理应是其主要任 务,也是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与此同时,研 究型大学也必须采取措施支持高质量的教学,教学 和科研应同样受到重视,有效和出色的教学同样应 成为教师职务晋升和晋级的重要标准,教员既要成 为出色的科研人员又是优秀的教师,实现教学和科 研的有机渗透和融合,使教学和科研成为高素质创 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于教学研究型 大学,总体上是教学和科研并重,但根据各学校办 学目标的不同,应各有侧重灵活对待和处理,一些 学校可以科研优先,另一些则突出教学,还可以是 二者兼顾,即使在同一所大学里,根据院(系)的不 同性质和办学方向,院(系)与院(系)之间的侧重点 也是可以不同的,不要整齐划一。而教学型大学无 疑应该是重点突出教学工作,但这并不表示教学型 大学就没有学术研究,它们应该主要侧重于“教学 的学术”,这种“教学的学术”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要 发表论文、出版著作,但要求教师一定是一位终身 学习的学者,他们应当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态 势,阅读和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文献,掌握本专业的 最新知识和信息,教师们要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 程建设、编写教材、参加学术会议,尝试教学方法 的改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 授给学生,努力创造一种“学生好学,教师乐教”的 校园氛围。 三、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师无法评价教 育质量,无心投身教学改革 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是与教育目标的含糊、不 统一密切相关的,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就不能期望 理想的、明确的教育结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 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 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使命和任务必 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 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目标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 每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应该达到的工作成果。目标管 理不以行动表现和行为过程为满足,而以实际结果 ・89・ …西大同大学学报(礼会科学版) 为日的。离开工作成果,就不称其为目标管理,工 作成果对目标管理来说,既是评定教师目标完成程 度的标尺,又是考核和奖惩的主要依据。 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也是由教育的特殊性质决 定的。一方面由于教育是一项集体性的工作,虽然 在“学术自由”的条件下大学教师的工作大多是个人 创造性的,但学生的成长发展却是多因素影响的结 果,教师只从事本专业有限课程的教学,很难区分 哪一位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大还是小,学生成 长发展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教育是一 项集体性的事业。另一方面由于作为教育对象的学 生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学生的成 长确实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但他们的发展又不完全 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大学生的自己主观努力也是成 才的重要条件;在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 学生更是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创造性个体,他们 不是生产线上标准化的产品,因而培养学生的任务 和方法无法标准化,没有办法像工业品那样进行标 准化的操作和培训。再一方面就是教育结果的显现 具有滞后性,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学习 一教师的教育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因而教师们往往 出于一种惰性的“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愿也不需要 在教学上化太多的精力。所以,一方面要尽量达成 教育目标的协调和统一,从而使教育目标在数量或 质量方面应具备可考核性。为此,美国高质量高等 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了毕业生“输出”质量的二三点要 求:一是高等学校必须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知 识、能力、技能以及态度等方面产生可以证明的进 步;二是上述可以证明的进步是在成文的、表述清 楚、当众宣布并保持成绩标准的情况下产生的;三 是上述进步是有效取得的,也就是说,在学生和学 校的时间、精力与经费的使用上,是讲求成本效益 的。I5]另一方面,大学不仅要有宏观的教育目标指 向,而且还应关注微观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和教学过程管理。制定各专业、专业课程及各个教 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宏观的教育 目标,通过这样完整的目标体系,把教师严密地组 织在目标体系之中,明确各自的职责,使广大教师 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同教育的总目标联系起来,从 门课程后就能立刻显现出来的,有的在校期间也 无法显现的,要在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才会渐渐地表 现出来 而使教师看清个人工作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关系,了 解自己的工作价值,激发大家关心教育教学的热 情,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实行自我控制,充分 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精确地对 参考文献: 【1】(美)德雷克・博克著,侯定凯译.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I.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美)弗兰克H_T.罗德斯著,王晓阳,蓝劲松等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美)哈瑞・刘易斯著,侯定凯译.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f4](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屈书杰,刘向荣译.21世纪的大学[M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A].吕 达,周满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 (美国卷・第一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 Teachers to Join the Teaching Reform LIU Fang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yin Jiangsu,223001) Abstract: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 teachers to join the teaching reform includes the ambiguit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imbalan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and the uncertainty of educational results.Therefore,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clear and consistent educational objectives,take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measur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and micro-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should be formulated in order to further refine and implement educational objectives. Key words:university teachers;teaching reform;educational objective;scientific research;educational results [责任编辑郭剑卿] ・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