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如果高校音乐教育能够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展开,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2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2007年在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过程中,发现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2010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6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16.51%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有3%—5%[1]。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意见》中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
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早在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时期就有许多前人、学者通过细致的研究,证明音乐对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初,音乐心理学真正成心理学中逐步分离出来,到20世纪中叶,音乐治疗学是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由此可见音乐对人体的机能有一定作用,并可以用音乐来治疗疾病。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在感情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卫生联合会提出4条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2]。
中外许多心理学家都围绕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国外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人格模式作为心理健康标准,如: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自我实现者;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他认为一个能将自身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我国的专家学者如许又新、黄希庭等,提出了许多关于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参照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
要求以及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情感积极稳定;意志、行为健全协调;自我意识良好,个性统一;社会适应良好;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性别和角色特征,并无心因性生理异常现象[3]。
三、音乐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渗透,有利于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音乐作为人类特有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丰富,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精华。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更有着显著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地理环境等背景差异。音乐教育的过程正是对音乐文化的认知过程,通过音乐教育,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开阔了音乐视野并从中获得广泛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提高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能使我们变得高尚起来。”我们可以运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塑造人,在音乐教育中从艺术的高度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从而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欧洲古典主义乐派的重要代表人之一贝多芬,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他的《命运交响曲》,还有他面对晚年失聪的巨大痛苦,他没有消沉、没有退缩,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坚持创作出的精神境界。
(三)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通过自身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感染和触动。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它能使大学生通过音乐形象之美,去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之美、自然环境之美、社会生活之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继而挖掘与寻找人世间的真、善、美。可见,音乐教育可以深入到大学生的潜意识层,与大学生产生身心共鸣,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原则,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辨美能力。
德沃夏克的交响曲《自新世界》、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等乐曲能够使人的内心极具一种强烈的感动,这种感动来自于音乐家对于祖国的一片赤子情怀,每一位欣赏者在音乐的感召下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崇高感和自豪感,这种对于祖国、对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崇高情怀有助于大学生从狭隘自私的心胸中解脱出来。
(四)音乐的“以声表情”本质特征,有利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 音乐是“以声表情”,这说明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抒情的艺术。汉代的《毛诗大序》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指出
音乐中的声音,是由感情生发出来的。三世纪时的希腊学者郎吉弩斯在他的名著《论崇高》中就指出,音乐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欣赏适当的音乐可以调节和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况,欣赏圣桑的《天鹅》、德沃夏克的《幽默曲》等音乐,能起到镇静、降压及缓和情绪的作用;欣赏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舒伯特的《致春天》等这些乐曲能够使人精神振奋、摆脱内心的忧伤和烦恼;巴赫的《小步舞曲》、比才的《卡门组曲》等乐曲能够使人心情愉快,引领人们从抑郁的、自闭的心灵空间走出去,进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 (一)开设公共艺术“音乐欣赏(或音乐鉴赏)”课程 2002年5月,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通知,通知中强调要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定选修课;2002年7月,教育部第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强调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课程,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将成绩计入学分。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艺术类的选修课。通过公共选修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欣赏音乐、热爱音乐,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从而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自觉的进行心理调整。 (二)构建音乐教育的课外载体
要想使音乐教育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心里,仅仅开设公共选修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音乐教育的课外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形成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大学生进行自主的心理调适。
可以开办音乐知识讲座,向广大学生介绍经典音乐作品,讲解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品味;每年开办校园音乐节,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的传统项目,共同塑造美好心灵良好氛围;组建音乐社团或音乐协会,在学生中招募会员,聘请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在校园内进行表演;开通以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校园广播网,营造全校共同欣赏优美音乐;还可以开通校园网,介绍各类音乐知识,提供各种经典音乐在线视听和下载,专人维护、定期更新;条件允许的,还可开通论坛,为广大学生提供交流音乐感受的空间[4];邀请交响乐团来学校演出,这样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高雅音乐的熏陶,提高音乐教育水平。 五、结语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气质和人文修养,陶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情操。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展示音乐的独特魅力,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调整好心态 而且更有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霞.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科技,2009,25,(23):183-185.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征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4-5.
[4]卞小艺.论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