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英语阅读读后任务设计的有效性

2021-03-17 来源:星星旅游
高中英语阅读读后任务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1-08-29 10:16:00 ]阅读:90作者:范卡莉 编辑:studa090420

由于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所占的大比重,阅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英语阅读课通常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读前部分是教学的导入阶段,为阅读提供材料、背景、向导、热身、预测等,激发学生兴趣;读中部分是对文本信息、内容、词句以及文章结构等的处理,是对文本的输入;读后部分则是通过教师的精心任务设计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和材料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浅层到深层理解的语言输出,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章,达成情感目标,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高潮。因此阅读课后的任务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在设计了读后任务后,学生无法顺利完成,或是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就此,笔者在观摩了2011年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经历,对阅读课读后任务设计的有效性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任务设计难度过高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能否接受,能否完成任务。课堂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面、认知水平,对难度做好充分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难度过高,学生无法对所设计的任务做出回应,无异于教学设计的失败。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要求教师对所给的材料进行适当改编之后进行教学。其中有一篇文章为 What I Want for You,该文是美国总统Obama写给他的两个女儿的一封信。讲述的是Obama对女儿以及全美国所有孩子的期望。其中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她的读后活动的:

Suppose you were our Premier Wen Jiabao, what measures would you take for the happiness of our children? Obama’s ideas from two aspects: schools and responsibility. What are your ideas? 该教师找到了文章中的一个点即美国总统期望全美国孩子幸福,于是联系到我们国家的总理温家宝。这个任务的设置似乎和文章联系紧密,但实际上该任务超过了任教学生的能力。学生毕竟还只是学生,他们无法站在一个国家总理的角度去想问题,更不要说是为了全国孩子的幸福而采取措施。因此,学生对于这样的任务设置就很难做出很好的回应,也就只能泛泛而谈了。对于这

个话题,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设置任务,比如站在学生的角度:As a child, what do I hope for? 这样把难度降低了,学生才能有话可说,同时也愿意说。 2.任务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

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和自己身边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及内容会比较感兴趣,在回答教师提问时也愿意积极参与,相反对于和自己阅历生活比较远的话题则无话可说。例如一位教师在对A Letter to My Son一文的教授中设计了一个group work的读后活动。

Suppose you are a migrant worker and have left your hometown to work in a strange city for years. Your poor children are left alone in your hometown and have to learn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Now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express your feelings as a father in a letter to your children.

这个活动结合了现在一个很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即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孩子。似乎很新潮又和文章有联系,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个设计离学生生活实际还是有点远的。毕竟这些学生和留守孩子的生活还是有差距的,同时让他们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去谈感受,这其实也是在为难他们。所以倒不如反过来设计,把文章中父亲给Seth的回信,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成Seth给父亲回信。这样学生才能有感想,有切身体会,符合生活实际。 3.任务设计未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使得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应始终是一名指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在此次评比活动中,有一位教师设置了一个one-minute discussion。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学生能够进行足够的思考吗?能足以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吗?所以这样的设计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课堂活动的参与,是不切实际的。one-minute 只能是talk而不是discussion。还有一位教师在设置了一个group work的读后活动中,他只让一个学生起来发言,接着他背了一封自己写给儿子的信。这样的设置初衷是好的,但是让学生发言的机会实在太少了。该教师自身的口语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但笔者认为,在这样应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把学生为中心变成了教师的个人表演秀,显然违背了教学理念。

4.任务设计流于形式,缺乏意义

阅读后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能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因此任务设计必须是有意义、有内容的,不能流于形式。在学习What I Want for You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讨论的读后活动。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letter and the common letter written by common people? 这个讨论话题和文章内容没有实质的内在联系,所以就显得流于形式,缺乏意义,没有新意。

二、如何进行阅读读后任务的有效设计

以上是笔者通过此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所看到的阅读读后任务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但通过此次活动笔者也看到了很多教师任务设计中的闪光点。因此结合自身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摸索,笔者认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阅读课读后活动任务的有效设计:

1.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没个性、没主见,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应用到阅读课中,势必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设置读后活动时也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同时活动的设计也要贴合学生生活、阅历,切不可为了设计活动而设计,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尝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体会学生能否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在难度的把握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以课文为主线,进行适度扩展

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只顾设计活动形式,而忽略了活动设计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不乏此类例子。有些教师为了让课堂显得有“活力”、“热闹”,设置了一些和文本没很大联系的活动形式,表面上热闹,实质收获甚微。笔者就有亲身经历。

在对一篇课外读物Millionaire的阅读读后活动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Thinking: Why do you think they (the three millionaires) devote so much to the society? Do they care much about money?

任务二:Debating: Money makes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

磨)

这堂课的最后这个活动辩论的确是把整堂课带入到了小高潮,学生们都很积极,全班分成两大组进行正反方辩论。表面上这堂课上得很成功,课堂效果很好。但课后仔细分析,这个活动设计和文章想表达的内容是偏离的。因此任何形式的活动设计都要始终坚持以课文为主线,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扩展。设计要尽力避免重复简单的一些表层理解活动,要着眼深层次理解的题目,设计的题目要有利于学生挖掘课文的内涵,由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

3.注重任务设计的连贯性

一堂阅读课各个阶段的教学应该是相连的。导入为之后的阅读做铺垫,而阅读又为读后活动打基础。任何一个环节的任务设置都不应该是孤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课堂的整体性,适时的把不同环节的任务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会使这堂课主题更突出,更丰满。

在这次评比活动中,有一位教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突出。她在教授What I Want for You一课时,用和学生谈论她的父亲作为导入:

He is a patient, kind, a little talkative father who loves me very much. How about your fathers?……

引出Everyone has a different father。这个导入很简洁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入到了课文——Obama 写给女儿的信。在读后活动设计中,她设置了两个任务。

任务一:用文章中Obama’s love to his daughters引出另一封关于爱的信:

Have I told you that you are creative/smart/great/strong.Have I told you that you are kind……

任务二:Write something to your father that you want to say but you never did before with “Have I told you ……”

这个读后任务设计(给父亲写信)虽然没什么新意,但从课堂整体性来看,它的亮点恰好就在于它与导入是遥相呼应的,让这堂课显得更饱满更完整。 4.尝试递进型任务设计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往往是由多个任务设计所组成的。在英语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在学习What I Want for You一文时,一位教师先设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读第6-7段,然后找出合适的动词来填空。教师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关于责任的话题:In a word, he wants every child in America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king themselves and the nation better.

第二个任务设置:Like children in America, we Chinese students are also expected to take our responsibility.What do our parents or old generations want us to do? 将美国孩子的责任引到中国孩子的责任,即学生们的职责。 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此后还呈现了几个关于责任方面的名句,让学生进行英译汉,同时齐读欣赏。该课例读后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处理,把课文和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落实到语言层面以及达成情感目标。从一个初级任务“找”到“想”再到高级任务的“反思”,真正体现了递进式的任务设计原则。 5.丰富任务形式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拘泥于一两种活动形式,因材因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活

动形式,避免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保持学生对于课堂参与的新鲜度。任务类型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第一,课文理解型。包括词汇练习vocabulary practice,段落填空fill the chart,表格填写blank filling等。第二,应用型。包括讨论discussion,复述retell,辩论debate,演讲speech等。第三,写作型。对文章进行改写、续写,或是将课文内容编制成完形填空,改错,相关的书面表达等。第四,其它类。

除了以上这些活动形式外,还有很多其它形式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role-playing, 采访interview, 翻译translation,体会文章中的优美语句appreciate good sentences,写口号slogan designation,配音dubbing等。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位教师的活动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她让学生想象自己是Obama来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这个活动时间不长,难度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切忌盲目套用,追求大容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运用,而且可以适时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但归根结底要注意个体活动,小组活动以及集体活动的结合;口笔头相结合;学生知识水平,语言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相结合。 6.发挥教师的作用

⑴教师的指令需简洁清楚。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向学生布置活动任务时指令不明确,或是指令太繁琐,从而导致学生不清楚接下来该干什么,进而影响了活动的开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指令传达的艺术,注意表达的精要。

⑵教师的指导应及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应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切实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⑶教师应给予适时的评价。要保证活动开展的完整性,离不开教师的合理评价。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适时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读后任务的有效设计是整堂阅读课的高潮,是学生把已学的课本知识进行深层理解以及升华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读后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切实遵循高中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读后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建立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阅读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