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教学内容:知识技能深浅适度,突出重点;
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实效性强,教的过程合理、清晰,引导学生积极学练,有合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关注差异性发展;
教学能力:讲解示范生动规范,时间安排合理, 运动负荷适宜,适时适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时地进行有效教育等;
教学效果:学生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扎实,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学有所得;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学习氛围活跃,学生体育的情感、态度发生积极的变化; 教学特色:有新意,有良好的教学风格。
学习目标的制定与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设计的涉及方面
1、学习目标的设置
新课标规定了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应要关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目标的达成。
目标设置和描述的过程,应注意行为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相结合。
行为目标——是清楚阐明学生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主要是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学习程度方面的体现。
表现性目标——是指明学生在什么情景下做,做什么事,完成什么任务,产生什么心理感受、体验等,主要在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学习方面的体现。
教学目标的四大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从哪些方面表述课时教学目标?
1、抓住两条主线:一是运动主线,二是健康主线。 2、从“知、能、情”三个角度撰写课时目标。 “知”——把认知与参与结合在一起;
“能”——把运动技能与发展体能结合在一起;
“情”——把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结合在一起。
3、每条目标要解决“(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成什么样子)”这么几个问题。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个基本要素
1、行为主体:指的是行为对象,因为教学目标是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预期所达到行为标准,所以行为主体一般指的是学生。通常“学生”两字可以省略。
2、行为动词:表述学练的行为,通常是动宾结构用语。 3、行为条件:表述学练活动的条件、环境等;
4、行为表现(程度):表述学练行为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既要注意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目标,要服务于以人的培养、要促进学生的健康,但同时又不能方方面面大大小小所有的目标都罗列进去。所以我们在制定一堂课的课堂学习目标的时候应该既要多元化但同时又要侧重、要有重点。我们一般认为一堂课应该突显出2到3个目标比较合适。
学习目标的设置要指向明确
一个笼统和模糊的目标是无法操作的,是不能指导我们教学过程的。
特别是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当中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概念的时候,我们就对情感目标就关注得更多。
某些老师对情感方面目标的制定就存在的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我们的学习目标就要具体明确、可操作。
“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
教学重难点确立
什么是重点 什么是难点
按照通常的理解,重点一般都体现在这堂课动作技能或者动作技术学习的某些环节上,你要让学生重点掌握的,或者说在这堂课的技能教学中,重点要教和学的某一环节的动作技能确定为重点;因为,掌握某一动作技术时需要人的体能来支撑,所以,在一般难点确定方面,通常理解为掌握该动作技术的环节,可能在体能方面表现出的要求,如协调性、用力问题、控制问题还有表现出的连贯问题等作为难点。
教学重难点确立
每一体育教师都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学生基础甚至环境条件等现实的差异,所以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能出现对重难点的理解的理解的不一致,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但是,有一条共同是所有老师都在提出一种看法,是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整个单元和模块角度出发认真地考虑这节课我主要想得出的重点是什么,为了突破重点,攻破重点,在学习过程与教师教的过程最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实际上这是我们寻找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前提,因为,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突破重点,都是为了把难点给予克服,否则,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田径类模块的教与学
为什么学?
--为何将田径教材列为必修内容 课程性质
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健身性、实用性、竞技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
1、以走、跑、跳、投为主要动作方式的田径运动,直接以人的基本运动形式,发展人的基础运动能力,为发展生活、生存能力奠定重要基础。
2、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对强身健体,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有独特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3、掌握良好的走、跑、跳、投等运动技能,对学习田径运动项目和其他运动技术项目,提高运动技能,有良好的基础性作用。
实用性
1、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走、跑、跳、投。
2、以走、跑、跳、投为基础的户外运动(如登山、远足、野营等),是人们体育休闲活动的基本内容。
3、以走、跑、跳、投为基本内容的田径健身活动,简便易行,服务终身。 社会(文化)性
1、田径运动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2、田径运动锻炼直接挑战人的运动能力极限,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战胜自我,对发展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人的社会化进程。
3、田径运动锻炼,为未来的工作、生活和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什么?
--怎样选择与设计田径教学内容 竞技田径:径赛、田赛、全能。 健身田径:走、跑、跳、投。 改革田径:健身性、实用性、竞技性。 田径健身--走、跑、跳、投。 实用技能--野营,远足、越野等。 竞技技术--选择性学习。
现实教学中,田径运动本身特点决定了它的运动方式的单调枯燥,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球类相比
差距就更明显,田径运动项目历来被公认为具有单调、枯燥的特点,由于田径动作技术规格长期以来基本保持不变,没有新的变化,创新的元素偏见少,同时,这又提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拓展和想象的空间。 怎样学?
--田径类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实践--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努力实践。
理解--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加深理解 掌握--掌握方法、掌握技能、掌握知识 选择--发展个性、形成优势 新课程下的田径模块的教与学
新的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出大家熟知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类型的学习方式,其实三种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是在不同学习环境下应有所侧重,学习方式选择应用和体育课特有的课型应该相关,体育课有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等,设计或预设学习方式,考虑和课型联系,如何才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另当别论。
基于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原有运动技能框架体系,我们如果把这类技术拓展到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其他类型,生活中一些跳跃动作形式其实与田径的技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寻求这方面的实践与尝试应该值得鼓励
新的课程标准中确实比较强调对学练内容进行拓展、创新和重组,这样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多变,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田径包括其它模块教学内容的改造和拓展目的是为了避免教材单调枯燥的特点,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没有这种教材化改造,教师提供的内容就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了教材化改造,它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
1、内容是可以设计的
新的课程标准中比较强调对学练内容进行拓展、创新和重组,这样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多变,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设计的目的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它并不是为了花架子的形式去应用的,田径包括其它模块教学内容的改造和拓展目的是为了避免教材单调枯燥的特点,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没有这种教材化改造,教师提供的内容就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了教材化改造,它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学习方式是多样的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对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有益的,因为自主学习的核心,就在于学生可以自定目标,自择内容、学习步骤乃至学习的过程,甚至自我观察,自我
评价,这都是自主学习的元素;合作学习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在一个团队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与他人协作共事,团队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同时共同为团队目标做贡献;所谓探究学习,不是老师把所有东西\"咬\"碎了喂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已思考为什么这样,学生就试图去寻找一些解决的路径和办法,以上学习方式在几位执教者在上课中表达出来,值得广大体育教师共同思考和进一步研究,深入研究学习方式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推进是有所帮助的。
教学行为需要发生变化
教师在整个新课程改革中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的是我们教师的行为方式,要转变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首先要转变行为观念,就是对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等转变以后,才能有相应教学方式的改变,只有以相应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后,我们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只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能才能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更乐意去参与包括我们的田径必修必选,只要学生愿意参与而且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在其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效应.
小学体育教学单元的构建与设计
单元构建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些,教学单元构建的着眼点是学生积极主动而有效的学习过程。 2、建构性原则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每一个教师都是设计师,要通过设计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所以体育教学单元的设计,要注重设计有利于学生生自我知识技能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
3、发展性原则
体育课程从全面育人角度,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设置了目标体系。体育教学单元的构建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机会。 单元构建的特征
主题单元:以情节、故事、情景和角色来命名,也有以研究内容为主题来命名。 教材单元:以某一基本活动能力、运动器材、运动方式或发展领域来命名。
小学低年级一般采用复合教材单元,即一个单元里往往安排多种身体练习,即使是教材单元,在具体安排的多种身体练习中,也会出现多种游戏形式。
单元内容的设置
1、单元的教学内容就以适应学习者的切实目标为中心加以组织,通过一个单元或单元系列,能促进学习者完成系列的目标。
2、单元要适应兴趣的差异,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3、单元内容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并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4、单元应是学习者力所能及的,单元中的一切活动由师生共同实施。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意义
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分解和细化,又是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依据,它是学年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的桥梁,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到教材的连续性、层次性等问题,重视运动技能完整综合学习和运用,强调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关注学习过程中多维目标的实现。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要求
单元教学计划是课时计划的上位概念。即单元计划是由课时计划组成的,若干节同类学习内容的体育课组成了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在制定单个单元教学计划时要遵循递进性、连续性、概括性原则。 单元教学计划的要素
教学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置课时数、确定课时内容与目标、分析重难点、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单元学习评价
小学体育课各水平段教学内容选择与设置 一、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
1、健身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文化性原则 5、趣味性原则 6、针对性原则 7、适应性原则 8、安全性原则 二、选择教学内容的步骤
1.根据自身的经验,从众多的体育素材中为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内容。
2、以健身价值与教育价值为重点,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逐一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
3、根据水平目标的要求、学生基础、场地器材及自身特点,对所选内容逐一进行可行性分析。 4、通过可行性分析的内容,逐项进行总体价值评估,并进行排列。
5、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体育课时分配及季节特点,从排列表中,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三、体育教学内容拓展的方向
1、体育教学内容人文化的拓展、2、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拓展 四、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1、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2、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3、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4、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5、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 五、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
1、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筛选 2、 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 3、从民间传统体育中整理移植 4、从新兴运动项目中挑选引进 5、从场地器材中挖掘创新 六、小学各水平段教学内容的特征
水平一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以基本活动为主, 如队列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与滚翻、攀登与爬越、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内容,与相应的游戏教材搭配起来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被游戏化的教学,符合该阶段水平的儿童特点,使其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水平二以跑、跳、投、体操、武术、小足球、韵律活动等内容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民间体育活动、体育健康常识、学校特色等内容并采用游戏和趣味性较强的比赛相搭配。
水平三以发展学生速度、柔韧和灵敏素质为主,同时选择搭配加速跑、跳远、体操、武术和球类等项目,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掌握一到二项健身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为终身自觉从事体育锻炼夯实基础。并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七、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小学阶段设置教学内容,要优先考虑小学生所处于的特殊发展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现自己;有效注意时间短暂,兴趣转移快,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先易后难,先灵敏、速度后力量、耐力等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合理设置。 走、跑、跳、投基本技能教与学方法手段设计 一、走、跑、跳、投基本技能教学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结合性原则 5、适宜性原则 二、走、跑、跳、投基本技能教与学方法
(l)重视运用场地、器材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解决好共性问题,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5)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走、跑、跳、投基本技能教学的发展方向
1、从传统的练习理念向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向发展 2、从单纯的提高运动成绩向培养能力方向发展 3、从单一的技术动作练习,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式发展 4、从正规的器材向多类代用物品方向发展
5、从简单枯躁的练习形式向趣味化、游戏化方向发展 体育课课时教学目标预设与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建立完整的标目体系意识
1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三个递进的层次。
2领域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
3建立\"以单元目标统领,课时目标细化\"的整体目标体系意识。关注单元目标统领下课时目标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体育课课时目标的预设 1、课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课时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 (2)课时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2、体育教学常见\"问题目标\"分析 \"问题目标\"一:\"临摹型\"体育教学目标 \"问题目标\"二:\"通用型\"体育教学目标 \"问题目标\"三:\"空洞型\"体育教学目标 \"问题目标\"四:\"奇异型\"体育教学目标 \"问题目标\"五:\"整合型\"体育教学目标 3、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的关键要素
条件、标准、课题是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 4、教学目标表述的要求
(1)行为主体学生化 (2)行为条件情景化 (3)行为动词科学化 (4)表现程度具体化 5、课时目标预设的注意点
(1)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个体差异 (2)课堂教学目标制定要凸显具体可测 (3)课堂教学目标制定要突出短期目标 (4)课堂教学目标制定要得到学生认可 (5)课堂教学目标要在实施中注意公开和反馈 三、关于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依据的核心是什么
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核心和依据。 2怎么样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1)、以技能目标为核心,教学内容为中心,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制定课时计划时,依据达成的技能领域目标可以选择各种教学内容。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则要根据达成的技能目标,以教学内容为具体载体思考制定。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一般侧重于本课需要掌握的最主要的技术动作。
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定一般关注两点。第一点是关注动作学习过程中的较难环节,比如表述:翻滚快、团身紧。第二点是关注学生对于动作技术的熟练程能力的提高,比如表述:熟练掌握钻、跳、跨动作并提高通过障碍的速度。
(2)、尝试\"双通道\"思维方式细致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在考虑重、难点的时候,可以尝试\"双通道\"模式。将领域目标分为两大块。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领域一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一块。然后根据两大块目标的提出,分别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分别考虑技能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和身、心、社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四、在教学设计中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1确定以\"目标\"\"重点\"\"难点\"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2把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子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3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核心确定\"教\"与\"学\"的主基调。 4关注课堂生成,重视课堂教学动态地及时有效反馈。
5教学反思应多关注\"目标\"、\"重点\"\"难点\"的预设与达成的效果。
垫上技巧基本动作技能教与学方法手段设计 一、垫上技巧基本动作技能教学的特点 1、动作技能教学的规范性强
2、教学中对教师的示的模范及学生仿提出更高的要求 3、完整、重复练习的教学过程偏多 4、对辅助练习形式设计的要求高 二、垫上技巧基本动作技能教学的原则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积极性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三、垫上技巧项目在小学各水平段的目标定位
垫上技巧项目归属于体操类教学内容,在运动技能领域,小学各水平段的学习目标为: 水平一 在垫上做出单一的技巧动作,如滚翻、劈叉等 水平二 在垫上做出技巧的简单组合动作,如前滚翻接后滚翻等
水平三 初步掌握一两套垫上技巧组合动作,如前滚翻成直腿坐,后倒成肩肘倒立,屈膝向前滚动成蹲船等
四、垫上技巧项目的课时类型及课时安排
1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具体任务,课时类型一般分为: 新授课
(1)要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形成正确的、完整的概念,明确动作概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3)对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主次环节要分清,以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 (4)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与调节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 复习课
(1)教师应根绍学生已掌握教材的情况,对教材复习要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并应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来实现这一要求。
(2)复习课应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并提出不同的要求。
(3)要特别注意精讲多练,合理加大运动负荷,增加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对发展身体实效大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
综合课
(1)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同性质、特点和难度的教材要互相搭配。 (2)科学、合理地安排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
(3)根据新旧教材不同的教学任务、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时间、密度和运动负荷。 考核课
(1)教育学生明确考核的目的,端正态度。
(2)在考核课中,除了安排考核项目外,还要安排教材复习,这样既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也兼顾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3)考核时,应明确标准,规定次数,严格执行规则,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加强安全措施。 (4)做好场地、器材和考核的登记表格等准备工作。 2、课时安排的主要依据: 垫上技巧项目动作规格的难易程度 学生掌握垫上技巧动作的熟练程度
对垫上技巧教学内容的精简、改造、组合、拓展等 五、垫上技巧项目应呈现的运动负荷特点
身理负荷 动作练习的强度要小、逐步加大运动量、适当增加练习密度。
心理负荷 通过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多样的教法、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高涨的热情,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练。
六、垫上技巧项目教与学的方法、手段设计 1、准确提炼垫上技巧内容中的动作技能。 2、确定技能学习中的重、难点。
3根据学情和动作技能学习的重、难点选择教与学的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
(1)注意理解教学目标的要求。 (2)注意有效性。
(3)注意适宜性。 (4)注意多样化。 4、设计匹配的教学手段和学练形式
(1)教学手段和学练形式的设计要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内容。
(2)教学手段和学练形式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中心。 (3)教学手段和学练形式的设计要关注学生已有的技能基础。 (4)教学手段和学练形式的设计要契合学生的运动兴趣。
(5)教学手段和学练形式的设计要处理好运动量、运动强度、练习密度的关系。
5、进行恰当的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内容要突出垫上技巧动作完成的规范、姿态的优美等。 (2)教学评价指向要关注学生动作学习中的进步度,多肯定,多鼓励。 (3)教学评价不能忽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和心理体验。 (4)教学评价的要适时引导生生之间的评价。 七、垫上技巧项目内容的拓展
1、练习器材的拓展。利用器材的特性,变化成各种形式进行身体练习,练习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技巧类项目。
2、技巧项目的拓展。技巧项目的拓展主要是内容的拓展,包括技巧项目的组合,与其他技能的整合等。
小篮球基本技能教与学方法手段设计 一、小篮球教学的特点: 1、小篮球教学内容游戏化;
2、侧重球感球性练习,静止或运动中控制 和支配球的练习,以突显其常识性、趣味活动品质和游戏化色彩;
3、注重学生协调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的锻炼; 4、体现其层次性、简易性、趣味性、竞赛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5、尽量采用小场地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并简化其规则和要求。 二、教学课时数的安排
教学课时数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完成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学生水平以及场地条件等情况。按比例分配到三个水平学段中,通常分为: 水平一各年级6课时 水平二各年级8-10课时 水平三各年级12课时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小篮球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四大原则。要以学生个体水平学段为切入点,形成各水平段的不同深浅度和难度的游戏形式的内容。要体现其层次性、简易性、趣味性、竞赛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尽量采用小场地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并简化其规则和要求。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水平一学段 情景游戏法。 (二)水平二学段 游戏、竞赛法
(三)水平三学段 合作、探究法 五、练习方法的设计
在练习方法的选择上,要围绕突出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的结合,重在实效,方法由易到难,要求从低到高,对不同年级、性别、基础、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
一年级:从原地左右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换拍球→利用手腕力量的运球→运球走和跑→绕圆圈运球。 二年级:原地单、双手抛接球→各种花样抛接球→两人以上的合作抛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三年级:
1、原地运球练习:高、低姿运球;体侧运球;变速运球。体会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协调用力,创遍各种拍球方法。
2、原地运球-运球慢走-运球快走-运球慢跑-运球快跑的反复练习。 3、看或听信号做变换练习。 四年级:
1、曲线运球→绕\"8\"字运球→绕障碍运球→运球中的急停急起。
2、双手胸前传接反弹球→传球接力→多人传多球→移动传球→长传球等,采用两队相距3-4米迎面站立,在原地做传、接球练习;分散对墙2-3米,依次做传球、接反弹球练习。体验做传、接球时手臂的不同感觉。 五年级:
1、交叉运球绕障碍→交叉步突破→前后转身运球等。
2、双手胸前传接反弹球→传球接力→多人传多球→移动传球→长传球等。
3、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在小学投篮技术教学中,一般都以定点投篮教学为主。
4、自选角度、距离的投篮练习,重点体会蹬地、伸臂出球的身体协调用力的方法。
5、相互观察,纠正不正确动作:(1)双手胸前投篮时肘关节外展,造成挤球;球出手时两臂用力不一致,球偏向一侧;(2)单手肩上投篮持球时肘关节外展,手腕后翻不够;出球时没有用屈腕、拨指的力量(靠手臂推出)。
6、练习时可采用顺(逆)时针方向轮流投篮。
六年级:将基本技术技能的学练与游戏化的竞赛融为一体。
1、变篮球教学为亦游戏亦竞赛的活动形式,如:(1)定点投篮小比赛:比一比谁的动作正确;比一比哪个组动作正确的人多;比一比谁投的准;(2)定时投篮小比赛:1分钟比谁投篮准、进球多。 2、自查或互查持球方法和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动作,把基本技能的学练与各种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竞争的学练氛围;
3、在竞赛活动或教学比赛中应用篮球技术技能,按技能分组,强队与强队,弱队与弱队比赛,弱队用小场地、大直径低篮筐,特殊规则,享受打篮球的乐趣,增进合作与竞争意识。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对基础比较好的要用高的标准来衡量,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用一般的标准来衡量。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进步幅度,并增加进步幅度得分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