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明的“日本馒头”
在介绍日式点心时,都使用一个相同的日文词---和果子。
“和果子”这一称呼据说源于明治初期。当时文明开国的日本,涌入不少西洋点心,被日本人称为“洋果子”。针对“洋果子” 这一称呼,日本人将按日本传统制作方法所生产的点心,称为“和果子”。
“和果子”中最漂亮美观、最招人喜爱的,是形状各异、种类丰富的各种“馒头”---虽然被称为“馒头”,但日本的“馒头”与中国的“馒头”,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馒头没有馅,而日本的“馒头”不仅有馅,且大部分都是各种豆沙馅,而发明这种带豆沙馅“日本馒头”的人,则是在近700年前的室町时代初期,一位名叫林净因的中国人。
林净因据说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的后裔,是日本禅师龙山德见在中国元朝参禅修行时,收下的一名俗家弟子。出生于下总国(现靠近东京的日本关东一带)的龙山德见禅师,本姓千叶,是日本镰仓时代后期到南北朝时代的一位禅僧。“德见”是其法讳,“龙山”则是其道号。龙山德见13岁时在镰仓寿福寺出家,22岁那年前往中国天童山参禅修行,这一修就是四十五年。
1349年,年近七十的龙山德见思乡心切,于是乘坐上开往日本博多的元朝船只返回日本,跟着龙山德见禅师一起来到日本的,便有中国人俗家弟子林净因。
龙山德见回到日本时,日本正是室町时代初期。应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义的拜请,做了京都建仁寺的第三十五代住持。当时日本寺庙的僧侣们不象现在这样是允许结婚喝酒吃肉的,只可素食。为了帮助僧侣们改善伙食,林净因参考中国肉包的做法,
1
用豆沙代替肉馅,制作出了一种咸甜相宜的新式点心。林净因将这种点心取名为“馒头”,而自己做点心的作坊就称为“馒头屋”。
当时的室町幕府内部,因为足利尊氏和足利直义俩兄弟的彼此对立而时局动荡,为避免卷入纷争,林净因选择在离京都不远的奈良居住。林净因这款豆沙馒头,主要是为寺庙里的僧侣们而开发的,因此主要的销售对象自然以奈良各大寺庙的僧侣为主。奈良是日本著名的佛教之都,是当时日本的贵族阶层主要的社交场所,因此,林净因的豆沙馒头,不仅在僧侣们之间获得口碑,在贵族阶层之间也大受好评。因为,在林净因的豆沙馒头出现之前,日式点心大都是类似于现在的仙贝一类的米饼,又硬又脆的米饼,当然无法与在蒸熟之后变得又甜又软的豆沙馒头媲美。
因为林净因的“馒头屋”地处奈良,因此他制作的馒头便被称为“奈良馒头”。奈良馒头在僧侣和公家贵族之间获得好评,后来又被人推荐给了当时的后村上天皇。品尝到“奈良馒头”美味的后村上天皇大喜过望,对林净因宠爱有加,甚至将自己身边的宫女赐给林净因为妻。为感谢后村上天皇的恩宠,林净因在大婚之日,特意制作红白双色馒头款待各方。至今,日本人在迎娶新娘或是有什么喜庆活动时,都仍保持着的赠送红白馒头的习俗,便由此而来。
林净因的“馒头屋”后来由其子孙继承,在奈良和京都各开有分店。1467年,京都发生应仁之乱,为躲避战乱,“馒头屋”撤离京都,林净因后人躲避到三河国(现爱知县东部)一个叫盐濑村的远方亲戚家居住,并改姓为“盐濑”。后来林净因的子孙中,有一位叫绍绊的,远渡中国并在中国宫廷潜心学习到更多的点心制作技术,学成回到日本后,在战乱平定后的京都重新开业,立屋号“盐濑”,制作销售用山芋为原料的“薯蓣馒头”。
薯蓣馒头口感松软,甜而不腻,很快成为京都的超人气点心,甚至连薯蓣馒头作坊的
2
那条街,都被人称为“馒头屋町”。并获得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赠匾,上书“日本第一番本馒头所林氏盐濑”。
日本的室町时代结束之后,开始进入近百年的战国时代,虽然日本国内战乱不断,但屋号“盐濑”的薯蓣馒头的“日本第一”之称却从未变更过。从织田信长,到丰臣秀吉,再到德川家康,全是“盐濑”家薯蓣馒头的爱食者。尤其是德川家康,每次出征之前,都要将薯蓣馒头盛放于武士的头盔之中敬供军神,祈求胜仗,因此,薯蓣馒头又被称为“头盔馒头”(日文汉字写为“兜馒头” )。因为薯蓣馒头深受德川家康的喜爱,后来德川家康前往江户建立幕府政权时,林净因的后代盐濑一族,便连同整个馒头屋的家业,也悉数全部搬到了江户(即现在的东京)。
林氏盐濑家的薯蓣馒头,不仅深受各代幕府将军的喜爱,与日本皇室也有极深的渊源。从室町时代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并直至明治天皇定都东京之后,从明治到大正,再至昭和以及现在的平成,近700年来,都是专门管理日本皇族生活起居的宫内厅所指定的“御用点心”。因此,盐濑总本家制作的薯蓣馒头,曾享有允许使用日本皇室菊纹家徽的殊荣。
尽管林氏盐濑家早在江户时代就已经将馒头店总部搬去了东京,但在它的发源地奈良和京都,林氏家族所遗留的痕迹却从未被人遗忘。在奈良有一座汉国神社,汉国神社内有一座专门为纪念林净因而建的“林神社”,也是日本唯一的一座“馒头神社”。至今每年的4月19日,“林神社”都会举办“馒头祭”,日本全国各地的“和果子”点心制作业主,都会从四面八方献供大量的红白馒头,以感怀林净因为日本点心业所做出的贡献。
据《杭州日报》2007年5月的新闻报道记载:1986年,林净因的第34代传人川岛英子,前往林净因的诞生地中国杭州寻根问祖。并在杭城“柳浪闻莺”公园内建立了“林
3
净因纪念碑”。碑刻款落为“日本馒头制作创始人和始祖”。此外,还为了纪念老祖先林和靖,特意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建“净因亭”。现在,在日本的林净因后裔,每年会前往杭州的林净因碑前祭祖。祭祖时除了各种时令水果,也会摆放传统的日式红白馒头---林家的后代们,将始于日本奈良“林神社”的馒头祭,延伸到了林净因诞生的西湖边。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