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模块测试化学试题
1.(3分)下列各组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是() A. CH4、H2O、Na+ C. H3O+、NH4+、Na 考点: 分析: 解答:
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可以根据化学式中原子组成及其原子个数来分析、判断.
解:A.C的质子数为6,H的质子数为1,O的质子数为8,Na的质子数为11,
B. F2、Ar、HCl
﹣
D. O2、Mg2+、Ne
所以CH4、H2O、Na+的质子数分别为:10、10、11,电子数分别为10,10、10,故A错误; B.Cl的质子数为17,H的质子数为1,Ar的质子数为18,F的质子数为9,所以F2、Ar、HCl的质子数分别为:18、18、18,电子数分别为18、18、18,故B正确;
C.N的质子数为7,H的质子数为1,O的质子数为8,Na的质子数为11,所以H3O+、NH4+、Na的质子数分别为:11、11、11、电子数分别为10,10、11,故C错误; D.Mg的质子数为12,Ne的质子数为10,0的质子数为8,所以O2、Mg2+、Ne的质子
﹣
数分别为:8、12、10、电子数分别为10,10、10,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质子数的计算方法是分子或离子中各种元素的质子数与其对应的原子个数的
乘积,再加在一起,电子数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质子数,再看整体如果是失去电子,失去了几个电子就减去几,得了几个电子就加上几.
2.(3分)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H4)2CO3() 考点:
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A.
全部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
分析:
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对应的铵盐、蛋白质、氨基酸等. 解答:
解:①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
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②正确;
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③正确;
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④正确;
⑤(NH4)2CO3属于弱酸的铵盐,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氨气与水,故⑤正确; 故选A. 点评: 物质.
3.(3分)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考点: 分析:
苯的结构;苯的性质.
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A.
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归纳总结中学常见能与酸、碱反应的
B. 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C. 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 D.
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 C.苯和溴水不反应,但可以发生萃取; D.苯能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
解:A.苯在催化剂铁的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A正确;
B.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因此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故B正确;
C.苯和溴水不反应,但可以发生萃取,苯的密度小于水的,所以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上层液体为橙色,故C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苯的结构和性质,明确苯的结构和性质是答题的关键,苯的加成反应最
常见的是和氢气加成.
4.(3分)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考点: 专题: 分析: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A、根据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金属的导电性来回答; A.
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 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
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没有密切关系
B、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在过渡元素区域; C、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常见的是P、Cl等;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系. 解答:
解: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则可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在过渡元素区域,故B正确;
C、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常见的是P、Cl等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故C正确; D、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比如: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多,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等,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5.(3分)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其结构简式是()
本题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A. CH3(CH2)4CH3 B. (CH3)2CHCH(CH3)2 D. C2H5C(CH3)3
C. (C2H5)2CHCH3 考点: 专题: 分析:
烷烃及其命名. 有机化学基础.
依据烷烃的通式、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结合烷烃结构特点判断该烷烃的分子
式,该烷烃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分子结构对称不同环境下氢原子只有2种,以次推导烷烃的结构. 解答:
解: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所以14n+2=86,解得n=6,该烷烃分子式为C6H14,
A.CH3(CH2)4CH3,该烷烃分子式为C6H14,有3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一氯代物有3种,故A错误;
B.(CH3)2CHCH(CH3)2,该烷烃分子式为C6H14,有2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故B正确;
C.(C2H5)2CHCH3,该烷烃分子式为C6H14,有4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一氯代物有4种,故C错误;
D.C2H5C(CH3)3,分子式为C6H14,有3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一氯代物有3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熟悉烷烃的
结构,准确判断烷烃中不同环境氢原子的种数.
6.(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固体碘转化为紫红色气体,需吸收能量,因共价键被破坏
B. 碳酸氢铵是典型离子化合物,其受热分解产生氨气不仅破坏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 C. 金属和非金属所形成的化学键均为离子键 D.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考点: 专题: 分析: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离子键的形成.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A、分子晶体状态变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B、根据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判断.
C、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共价键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但离子键一定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解答:
A、碘是分子晶体,碘分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固体碘转化为紫红色气体,
需吸收能量,因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故A错误.
B、碳酸氢铵的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是离子化合物,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所以碳酸氢铵其受热分解产生氨气不仅破坏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故B正确.
C、金属和非金属所形成的化学键可能是共价键,如氯化铝中氯元素和铝元素之间存在共价键不是离子键,故C错误.
D、非金属单质中可能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关系,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C,注意:活泼金属
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不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7.(3分)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考点: 分析:
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同一短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A.
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X<Y<Z
B.
单质的氧化能力:W>X>Y>Z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Y<Z D.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X<Y<Z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解答:
解:A.如Z为零族元素,则Z最不活泼,故A错误;
B.如Z为零族元素,则Z的氧化能力最低,故B错误;
C.同一短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故C正确;
D.如Z为F元素,没有正价,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递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同周期元素包含0族元
素以及第二周期的O和F.
8.(3分)XY2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比X2+多一个电子层,它与氩原子的电子
﹣
层结构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考点: 分析: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XY2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比X2+多一个电子层,它与氩原子的电子
﹣
﹣
A. X是第二周期元素
B. Y是第ⅦA族元素
C. Y与X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D. 化合物XY2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层结构相同,则Y为Cl元素,Y比X2+多一个电子层,则X的Mg元素,再结合物质的结构分析解答. 解答:
解:XY2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比X2+多一个电子层,它与氩原子的
﹣
﹣
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为Cl元素,Y比X2+多一个电子层,X2+有两个电子层,X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变为X2+,则X的Mg元素.
A.X是Mg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A错误;
B.Y是Cl元素,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为ⅦA族元素,故B正确; C.Y与X2+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故C正确;
﹣
D.化合物MgCl2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离子和镁离子形成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根据原子结构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确定元素,
再结合元素所处周期、族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9.(3分)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L M 原子半径/nm 0.160 主要化合价 +2
A.
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Q 0.143 +3
R T 0.089
0.104
﹣2
0.066
+2 +6、﹣2
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为L<Q
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考点: 分析: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短周期元素中,R、T都有﹣2价,原子半径R>T,故R为S元素、T为O元素,
L、Q元素有+2,处于ⅡA族,L原子半径较大,故L为Mg、Q为Be;M化合价为+3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介于Mg与S之间,M为Al. A.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 B.金属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C.氧化铝属于离子化合物;
D.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带的电荷. 解答:
短周期元素中,R、T都有﹣2价,原子半径R>T,故R为S元素、T为O元素,
L、Q元素有+2,处于ⅡA族,L原子半径较大,故L为Mg、Q为Be;M化合价为+3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介于Mg与S之间,M为Al. A.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故A错误;
B.金属性Mg比Be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Q,故B错误;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Mg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S2的核外电子数为16﹣(﹣2)=18,核外电子数不相
﹣
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根据原子半径及化合价来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
键,熟悉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难度不大.
10.(3分)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 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 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
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考点: 专题: 分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A、元素周期表中的对角线规则:处于对角线的元素具有相似性;
B、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 C、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解答:
解:A、元素周期表中Be和Al处于对角线位置上,处于对角线的元素具有相似
性,Be、BeO、Be(OH)2均有两性,故A正确;
B、卤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根据胆汁的性质、氰化物的性质、银盐的性质可推知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故B正确; C、MgSO4、CaSO4、SrSO4溶解度依次减小,可以推知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硒化氢(H2Se)不如H2S稳定,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也具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可以根据所学知识
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1.(3分)已知苯与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苯的同系物在催化剂存在下,由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的是()
考点: 专题: 分析:
苯的性质. 信息给予题. 由
可知,合成乙苯需要苯和氯乙烷,而氯乙烷可
A.
CH3CH3 和I2
B. CH2=CH2和HCl
C. CH2=CH2和Cl2
D.
CH3CH3和HCl
利用乙烯与HCl加成反应制取,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CH2=CH2+HCl→CH3CH2Cl,
结合信息可知,苯与氯乙烷合成苯乙烷, 只有选项B中可得到纯净的氯乙烷,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明确信息及乙烯的加成
反应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Y、Z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均显酸性 ③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液体 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 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考点: 分析: 素,
①氨气与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铵; ②硫化氢和溴化氢为酸; ③溴常温下为液体; ④Br的原子序数比S大19; ⑤Br所在的周期中含有18种元素. 解答:
解: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R为He、X为氮元素、Y为硫元素、Z为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R为He、X为氮元素、Y为硫元素、Z为Br元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 只有③
D.只有①④
Br元素,
①氨气与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铵,属于盐,故正确;
②Y、Z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硫化氢、溴化氢,硫化氢和溴化氢为酸,二者水溶液均显酸性,故正确;
③Z为溴元素,其单质常温下为液体,故正确;
④S的原子序数为16,Br的原子序数为35,则Br的原子序数比S大19,故正确; ⑤Br处于第四周期,所在的周期中含有18种元素,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比较基础,注意整体把握元
素周期表的结构.
1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 ②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考点: 分析:
化学键.
①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可存在共价键;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④ D.
①③⑥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离子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可能不存在化学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由离子构成. 解答:
解:①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可存在共价键,如NaOH为离子化合物,
含O﹣H共价键,故正确;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为离子化合物,故错误;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正确;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错误;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可能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故错误;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由离子构成,存在离子键,则一定为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及判断,为高频考点,注意化学键、物质的分类即可解答,综合
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14.(3分)某有机物4.6克,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与NaOH溶液,分别增重5.4克与8.8克,该有机物可能是() 考点: 专题: 分析: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
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与NaOH溶液,分别增重5.4克与8.8克,可知
=0.3mol,
=0.2mol,则有n(H)=0.6mol,m(H)=0.6g,n(C)=0.2mol,m(C)
A.
CH4
B.
C2H4
C. C2H6
D.
C2H6O
n(H2O)=n(CO2)=
=0.2mol×12g/mol=2.4g,
结合质量守恒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含有O元素,进而可计算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解答:
解: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与NaOH溶液,分别增重5.4克与8.8克,
=0.3mol,
=0.2mol,则有n(H)=0.6mol,m(H)=0.6g,n(C)=0.2mol,m(C)
可知n(H2O)=n(CO2)=
=0.2mol×12g/mol=2.4g,
则0.6g+2.4g=3.0g<4.6g,所以一定含有O元素,且m(O)=4.6g﹣3.0g=1.6g,n(O)=
=0.1mol.
所以:n(C):n(H):n(O)=0. 2mol:0.6mol:0.1mol=2:6:1, 故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6O,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分子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O元素,计算出C、H、O的原子个数比可计算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15.(3分)下列化合物跟溴和铁粉反应,氢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代物C8H9Br有二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考点: 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苯的同系物苯环上一溴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取决于在苯环上甲基的位置决A.
B.
C.
D.
定苯环上氢原子的异同,解题方法是找准对称轴,进行正确判断. 解答:
解:A.对称轴的位置如图①所示,在乙苯中,2、6两个碳原子和3、5两个碳原
子分别关于对称轴对称,而第4个碳原子又是另一类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在乙苯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邻二甲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对称轴分别如图②,故B正确; C.对二甲苯的一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对称轴分别如图④,故C错误; D.间二甲苯的一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对称轴分别如图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苯环上一溴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题目难度中等,注
意解题方法是找准对称轴,进行正确判断.
16.(3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Y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而Z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 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
C. 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7 D.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能溶解所有的金属
考点: 分析: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
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考古用的是14C,故X为C元素;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且Y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故Y是N元素;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则W为H元素;而Z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可推知Z为F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
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考古用的是14C,故X为C元素;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且Y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故Y是N元素;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则W为H元素;而Z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可推知Z为F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则原子半径:H<F<N<C,故A错误;
B.Z为F元素,没有最高价+7价,故B错误;
C.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5+7=17,故C正确;
D.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为硝酸,几乎能溶解金、铂以外所有的金属,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
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4分)下列共有十二种化学符号:
①O2 ②614C ③238U ④1123Na ⑤O3 ⑥714N ⑦1224Mg ⑧⑨235U ⑩
⑪其中:
⑫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有6种;
(2)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④⑦(填序号,以下相同)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⑤;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⑪⑫. 考点: 分析:
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1)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一定数目中子数的一类原子;
(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3)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之间的互称; (4)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之间的互称. 解答:
解:(1)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一定数目中子数的原子属于核素,如②③④⑥⑦⑨,
故答案为:6;
(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④⑦的中子数均为12,但质子数不相等,故答案为:④⑦; (3)①⑤是同种氧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①⑤; (4)⑪⑫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⑪⑫.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概念,有核素、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等,掌握各自的概念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8.(8分)按要求写出结构简式或化学方程式:
(1)写出分子式C8H18,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烃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2)天然橡胶的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其结构简式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有3种;
(3)由甲苯生产TNT(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
:其1mol单体跟1molBr2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1)依据等效氢原子法判断烷烃的一氯代物种数,结合乙烷结构写成符合条件的
烷烃同分异构体,依据烷烃命名方法,命名烷烃;
(2)异戊二烯与溴等物质的量发生加成,有1,2;1,4;3,4三种加成方式; (3)甲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
解答: 解:(1)乙烷中,六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得到的物质为,
依据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可知该烷烃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主链有4个碳原子,2,2,3,3各有一个甲基,其系统命名为:2,2,3,3﹣四甲基丁烷;
故答案为:2,2,3,3﹣四甲基丁烷;
(2)聚异戊二烯的单体为异戊二烯,1mol单体跟1molBr2发生加成,可能发生1,2﹣加成,也可能出1,4﹣加成,3,4﹣加成,所以有三种产物; 故答案为:3;
(3)甲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化学方程式:
;
故答案为:点评:
.
本题考查了烷烃系统命名、结构书写、一氯代物的判断,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目综合性强,明确一氯代物的判断方法及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9.(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ⅡA 2 3
ⅢA ⑥
ⅣA
⑧ ⑦
VA ⅥA
⑩
ⅦA
0
① ③ ⑤
4 ② ④ ⑨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
(2)④②⑤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KOH; (3)②④⑦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K+>Ca2+;
﹣
(4)写出①与⑦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
(5)①和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H)4] (6)试比较与⑦与⑧两种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H2O>H2S.
(7)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⑦⑨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把溴水加到Na2S(或氢硫酸)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从而证明Br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
的关系. 专题: 分析: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得出,表中所示元素分别是:①Na ②K ③Mg ④Ca ⑤Al
⑥C ⑦S ⑧O ⑨Br ⑩Ar,
(1)原子结构越稳定,化学性质越不活泼;
(2)判断金属性强弱依据: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 (4)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5)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6)常温下,沸点:液态>气态;
(7)可依据“非金属性较强的可置换非金属性较弱的元素的单质”设计实验. 解答:
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得出,表中所示元素分别是:①Na ②K ③Mg ④Ca ⑤Al
⑥C ⑦S ⑧O ⑨Br ⑩Ar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K层是2)时,原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它们位于元素后期表的0族.所以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表中所示位于第三周期的⑩,是Ar,故答案为:Ar;
(2)根据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元素金属性更强,所以④②⑤中金属性最强的是②钾元素,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KOH,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答案为:KOH;
(3)②④⑦对应的简单离子分别是:K+、Ca2+、S2,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数一
﹣
样,各层上的电子数一样),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K+>Ca2+,故答案为:S2>K+>Ca2+;
﹣
﹣
(4)①、⑦分别是钠、硫,二者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是离子化合物Na2S;对应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5)①和⑤分别是钠与铝,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 ,二者反应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H)4], 故答案为:NaOH+Al(OH)3=Na[Al(OH)4];
(6)⑦与⑧分别是O、S,两种元素最简单氢化物分别是:H2O>H2S;常温下,H2O是液态,H2S是气态,所以沸点H2O>H2S,故答案为:H2O>H2S;
(7)⑦⑨两种元素分别是硫、溴,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之一是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强可制弱),
故答案为:把溴水加到Na2S(或氢硫酸)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从而证明Br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 点评: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很强的规律性,要多练多总结,熟练应用,
是2015届高考常考点.
20.(10分)A、B、C、D、E属于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 与E同主族,B、C、D、E同周期,A与B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在甲中A、B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所有离子中最小的,高纯度的D单质可制造芯片;又知 C、D的单质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1)写出:AODSi(元素符号),乙Na2O2(化学式 ) (2)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3)画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C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5)举出C单质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必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Al+Fe2O3 考点: 专题: 分析: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高纯度的D单质可制造芯片,故D为硅;C、D(为Si)的单质都能与强碱溶液
Al2O3+2Fe.
﹣﹣
反应,C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所有离子中最小的,故C为Al,B、C、D、E同周期,所以B、C、D、E在第三周期,A与B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且A的原子序数小于B,故A为氧,B为钠,A 与E同主族,且为短周期,E的原子序数大于D,硅E为硫,在甲中氧离子与钠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故甲为氧化钠(Na2O),乙为过氧化钠(Na2O2 ),据此解答各小题即可. 解答:
解:依据分析可知:A为氧,B为钠,C为铝,D为硅,E为硫,
(1)A为氧,元素符号为O,D为硅,元素符号为Si,乙为过氧化钠,故答案为:O;Si; Na2O2;
(2)E为硫,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三;ⅥA;
(3)B为钠,Na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1个电子,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
(4)Al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
﹣
﹣
(5)Al在工业上常做还原剂,还原一些金属,比如Al与氧化铁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
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
Al2O3+2F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推断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涉及铝热反应、原子结构
示意图书写、元素位置推断等,注意离子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1.(10分)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3Br2=2FeBr3,.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导出HBr)兼冷凝.
(3)B、C装置已连接好,并进行了气密性检验,也装入了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应开始,对B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Br2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对C应进行的操作是托起软橡胶袋使Fe粉沿导管倒入溴和苯组成的混合液中. (4)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封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易造成的不良后果是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几种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Br2,利用NaOH溶液可以去除杂质.
(5)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原料利用率低、容易产生倒吸. 考点: 专题: 分析: 反应;
(2)苯和溴易挥发,长导管能导气及回流冷凝作用;
(3)根据对B、C应进行的操作目的是使Br2和苯与催化剂接触来分析;
实验装置综合;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设计题.
(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都会发生铁与溴的反应、苯与溴的取代
(4)苯和溴易挥发,并且有毒,苯与溴逸入空气会造成环境污染;溴易溶于有机物中;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由于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解答:
解:(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三个装置中都发生都会发生铁与溴的
反应、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
;
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
;
(2)苯和溴的取代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苯和溴易挥发,所以导管b除导气外,还有起冷凝回流作用,减少苯和溴的挥发,
故答案为: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冷凝苯和溴蒸气);
(3))苯和溴反应较慢,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常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只有和反应混合时才起作用,所以对B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Br2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对C应进行的操作是托起软橡胶袋使Fe粉沿导管倒入溴和苯组成的混合液中,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Br2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托起软橡胶袋使Fe粉沿导管倒入溴和苯组成的混合液中;
(4)苯和溴易挥发,并且有毒,苯与溴逸入空气会造成环境污染;Br2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Br2溶于制得的溴苯使其呈红棕色;Br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生成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水溶液;
故答案为: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Br2;NaOH溶液;
(5)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由于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故答案为:原料利用率低;容易产生倒吸. 点评:
本题考查了苯的取代反应实验,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催化剂
的作用、产物的判断等,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总结、应用能力.
22.(10分)汽油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裂解得到气态化工原料如乙烯等,还可以在催化剂催化下改变分子结构,由链烃变成芳香烃,如已烷变成苯,庚烷变成甲苯,这个变化叫结构调整.请根据以汽油为原料的下列衍变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反应①和⑤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2)反应⑥和⑦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AC(填选项). A.CH3CH2BrB.CH3CHCl2 C.CH3CH2OHD.CH2OHCH2OH
(4)在上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常温下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的有AC; ②是同系物的有A与C;E与F. 考点: 分析: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
(1)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2)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已烷,甲苯发生苯环上的取代生成邻氯甲苯; (3)乙烯中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乙烷、乙醇等; (4)①常温下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的,说明有碳碳双键;
②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解答:
解:(1)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2)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已烷,所以反应⑥为加成反应,甲苯发生苯环上的取代生成邻氯甲苯,所以反应⑦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3)乙烯中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乙烷,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选AC, 故答案为:AC;
(4)①常温下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的,说明有碳碳双键为A乙烯、C丙烯,故答案为:AC;
②乙烯与丙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苯与甲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故答案为:A与C;E与F.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和官能团的转化,难度不大,答题时注意有机基础知识的
灵活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