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反思1

2024-04-20 来源:星星旅游


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反思

锦州八中

陈树海

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在21世纪初应运诞生了!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不断更新。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各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一、案例

下表是小明、小红和小强在三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请你说说三个同学中哪个人的数学成绩比较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明 63 87 93

小红 84 80 82

小强 96 87 66

问题一提出,各小组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发言。

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从表面上看,小明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而且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他考的分数最高。

生2:我认为小强的成绩比较好,因为他的平均分最高。

生3:小红成绩好,她的成绩比较平稳,不像其他两人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

生4:小强好,他第一次临场发挥最好,考了96分,是所有分数中的最高分。

生5:(振振有词地):小明好。虽然第一次他考得最差,但第三次他考得最好。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生6:我认为小强好。因为他前两次都考得很好,第三次可能是考试失误。

生7:小明好。因为提第三次考得好,说明他现在是最好。(注意:他用了“现在是”这个词。)

师:刚才大家讲出了这么多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我们选择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有的同学都若有所悟地点头。课上到这儿,听课的老师都认为帷幕将要拉上。可老师并不满足,只见他话锋一转。)通过这个例子,你们有什么总结的话要说吗?

大家略一沉思,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1:考虑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

生2:想问题不能光凭一些数据,而应该把各种情况综合起来考虑。

生3:我认为面对问题时,只要我们善于开拓我们的思维,就能想出各种方法来。

生4:语文有多种答案,而数学往往是一种答案,所以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数学也可以有多种答案,就像刚才的例子。

师进行再次的调控:同学们说的真棒。刚才总结的是在解决数学方面的一些观点。那么在做人方面呢?(有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做每件事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应该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着想。

生2: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还要看到他的优点,每个人的优点应该是大于他的缺点。

生3:多方面地看一个人,然后再总结,千万不能光凭一件事就断定一个人怎么样。

生4:看问题不能光用一种老方法,而要用新颖的眼光来看问题。

生5: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本质。

生6:解决问题要多用自己的脑子想,不能光听别人怎么说。

生7:应该允许每个人有自己的方法。比如吃面包时,不一定非要同时吃牛奶,也可以是果酱或其他什么的。

二、反思

上面这个案例引发了我的思考,是什么让学生这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而学生又不只局限于学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看问题、如何做人,这是否偏离了数学教学的轨道?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思考一:是什么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1.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出示表格后,老师就提问:“你能一眼看得出谁的成绩最好吗?”学生或摇头或思考,因为是数学课吗,你经过计算才能得出,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求出平均数。可这位老师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限定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说说你认为谁的成绩好。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也可以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

2.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同时,老师也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而不会为了赶教学进度而打断学生的思维,比如学生在说出谁的成绩最好时,学生丰富的答案远远出乎我的意料,我简单地以为学生会认为谁

的总分最高谁成绩好。可是别看学生的年龄不大,他们却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多次考试,有成功也有失败,因此,他们有人认为从不好到好是成绩好的;也有的认为平时成绩稳定的就是好的;也有人认为以前成绩挺好,偶尔一次失误也是可以谅解的。从他们的发言中,我看到了每个学生的个性与思想,也学会了怎样去尊重这些学生。因此,当学生有异议时,我会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充分表现。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权威,而是朋友,在朋友面前什么都可以说,大家平等。学生自然就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思考二、教学是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

1.注重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科教学的重点是学科还是在人?我们数学教学是关注数学知识还是关注人?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数学学科知识,而较少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人”。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果数学课那样上是不是“跑题”了,那还能叫数学课吗?因为在课堂上重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然就弱化了知识和技能,恰恰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是隐性的。

事实上,这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我们要努力的就是如何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我想上数学课好比是“数学之旅”。学生不会一心一意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的,他们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可能会发现一些数学之外的美景,收获一些其他的美丽小花。而学生的精彩发言也正体现了一种学科间的整合。我们不可能把学生身上的各种素质割裂开来,一种

一种去培养。我觉得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偶尔跑跑题也无所谓。这样的“数学之旅”才不会寂寞。而且学生也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数学也不再是死的知识、枯燥无味的数字,而是一种充满了人性化,感情色彩的东西,学生也更爱学。我也坚信,只要我们注重学生的每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就更全面。

2.关注教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而新的教材编排中也很注重课程的人文价值,学生也更容易从中自我发掘德育内容,自我教育。如案例中从表格中的分数到谁的成绩好坏到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再到如何做人。让学生以切身的体验去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就是很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有时在数学教学中也没有什么特定的德育内容。可学生却可以自己挖掘出来。如学生说以前两次成绩挺好,难得一次不好也不能武断地说成绩不好,学生能够换位思考,体谅别人;让教学课堂充满人文色彩。德育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挖掘许多因素,让学生自己感悟,而不需要刻意雕凿。当然,如何处理好学科知识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学科知识的掌握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是我们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

锦州八中、

陈树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