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21-2021学年度中考课外文言文练习题2021-2021学年度中考课外文言文练习题 岳飞二三事 《宋史》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
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旷,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
服。少豪饮,帝戒之曰:“&t;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
何为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本文选自《宋史》,记述的是(朝代)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是
。
(至少三个)(4 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⑴遣人求访( ) ⑵家无姬侍( ) ⑶吴玠素服飞( ) ⑷遂绝不饮( )
3.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答案填在句后括号中。 (3分)
第 1 页 共 24 页
⑴飞至孝( ) A. 达到B.
⑵武臣不惜死( ) A. 可惜 B.
⑶饰名姝遗之( ) A. 遗失 B.
4.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触动?(3分) 【参考答案】:
1.南宋孝母;拒受名姝;戒酒,辞帝为之营第;应答“天下何时太平”(4分)
2.⑴派遣 ⑵侍妾 ⑶一向⑷戒绝 (4分) 3.⑴C ⑵C ⑶B(3分)
4.围绕了岳飞孝敬、自律、知错就改、以天下为己任等诸方面来谈自己的感受即可(3分)
狼(第三则) 蒲松龄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
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
甚动,方缚以带。出见,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缚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
第 2 页 共 24 页
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⑴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⑵ 顾无计可以死之。 ⑶ 以吹豕之法吹之。 ⑷ 股直不能屈。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顾无计可以死之。 ⑵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3.简答。 (2分)
⑴本文表现了屠户的什么性格特点? ⑵作者对屠户的态度是怎样的? 4.本文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⑴收回去 ⑵但是,只是⑶猪 ⑷大腿(4分) 2.⑴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狼。 (2分) ⑵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2分) 3.⑴本文表现了屠户机智勇敢的性格。 (1分) ⑵对屠户持赞扬态度。 (1分)
4.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应气馁,而应充分利用有限的客观条件,积极开动脑
筋,变被动为主动,摆脱困境。 (2分) 盗牛改过
第 3 页 共 24 页
裴松之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以赦宥,幸无
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
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
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
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
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
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能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曰:“韶乐
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并释义。 (4分) ⑴邂逅( )迷惑 ⑵子既以赦宥( ) ⑶烈以布一端遗之( ) ⑷老父揽其袂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 ⑴是知耻恶
第 4 页 共 24 页
⑵故与布劝为善也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我邂逅迷惑。 ⑵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⑶老父以告王烈。 ⑷吾未能见。
4.写出几个能概括本文意思的短语。 (3分) 【参考答案】:
1.(4分)⑴iè hòu 偶然遇见 ⑵shè yòu宽恕原谅 ⑶wèi 赠送 ⑷mèi 衣袖
2.(2分)⑴以坏名声为耻 ⑵做好事
3.(4分)⑴我一时糊涂。
⑵懂得坏名声可耻,就会萌生善心。 ⑶老人把这些奖品告诉了王烈。 ⑷我没见过这样的人。
4.(3分)例如:弃恶扬善翻然悔悟知过必改弃旧图新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
①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 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 ③之, 中关
第 5 页 共 24 页
④而止,皆曰:“此不下⑤九石,非王,其⑥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
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吕氏春秋》) [注释]
①说:同“悦”。
②三石(dàn):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③引:拉。 ④关(wā
n):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⑤不下:不少于。⑥其:副词。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齐宣王好射 音: 义: ②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 义: 2.补出下面省略的句子成分。 ①以( )示左右 ②( )中关而止 3.翻译句子。
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②其孰能用是? ③岂不悲哉? 4.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齐宣王用过的弓“不过三石”,为什么左右却说齐宣王用的弓“不下九石”?
②文段结尾说:“岂不悲哉?”齐宣王究竟可悲在哪里? ③本文要说明的一个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1. ①hào,喜欢; ②情:实际情况。 2.
第 6 页 共 24 页
①之(代弓); ②左右(指齐宣王手下的 大臣); 3.
①喜欢别人说自己能够使用强弓。 ②还有谁能用这弓? ③难道不是很可悲的 吗?4.
①左右在投齐宣王“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的爱好,来讨好齐宣王。 ②齐宣王的可悲之处就
在他被人蒙骗,自己却终生不知道。
③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知彼知己,洞察秋毫。 沧河老兵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①,山门圮
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 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
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
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
第 7 页 共 24 页
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 ①干:岸边。 ②圮(pí):倒塌。 ③阅:经历。
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 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 ①和 ②句相同, ③和 ④句不同 B.
第 8 页 共 24 页
①和 ③句相同, ②和 ④句相同 C. ①和 ③句不同, ②和 ④句相同 D. ①和 ④句相同, ②和 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B C 2.AC 3.C 4.
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
5.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
第 9 页 共 24 页
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 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
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
①式: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倾听的姿态。 ②壹:实在。 ③舅:丈夫的父亲。 1.解释加点的字。
(1)子之哭也(2)今吾子又死焉 (3)小子识之, (4)何为不去也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2)苛政猛于虎也
3.孔子是时期 国人,根据文中内容推测,文中的妇人可能是 国人,简单说明理由。
4.文中的妇人为什么家人大多死于虎口,她仍居住在此地? 5.这篇文章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 1。
(1)您 (2)现在 (3)记住 (4)离开
2. 过去我公公死于虎口;我丈夫死于虎口;现在,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苛酷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3.春秋鲁国 鲁 她居于泰山的旁边,应属于鲁国的范围
4.因为她居住的地方没有苛酷的政治,所以她一家人宁可生活在老虎频繁出没的地方,也不原搬到别处去生活在暴政中。
5.反映了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黑暗现实。 篇二:20年浦东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第 10 页 共 24 页
20年浦东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 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 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 【甲】
第 11 页 共 24 页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5分)
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 ①,幸无使王烈
②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
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
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第 12 页 共 24 页
【注】
①宥:原谅、赦罪。
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 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⑤推:推举,褒奖。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2分)
——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13、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 A、要充分相信别人。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D、行善意在图回报。 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9分) 灶头画
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近1500年了。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拜灶君”、“松鹤延龄”、 “鲤鱼跳龙门”。(转载自:www.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盗牛改过文言文阅读答案)
第 13 页 共 24 页
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主体画面有单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
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图文并茂。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
⑤灶头画( )特殊的文化表征,( )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 ⑥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
⑦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⑧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煤气灶逐渐取代了传统柴火灶,灶头画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灶头画艺人也越来越少。政府与民间正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抢救与保护灶头画艺术。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博物馆“泥香室”陈列的灶头画图片,成了对当地青少年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14、灶头画“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具体是指: (1); (2)。(4分)
15、第⑤段括号内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第 14 页 共 24 页
A、之所以是因为B、只要就 C、除了还D、虽然但是
16、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7()(4分)
A、灶头画历史悠久,在江南农村流传很广。 B、灶头画依灶而画,题材单一而内容丰富。 C、花边纹样是灶头画的次要部分。
D、灶头画艺术体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E、灶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18、把下面这段文字插入选文 ②
③段之间,有没有必要?为什么?(5分)
江南农家灶头的形状有三类:一是花篮形,人称“花篮灶”; 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
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灶的大小按家庭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和灶帽等;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分组成。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1分) 心守一事
①人生在世,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②三月份的时候,我随朋友去普洱澜沧,专程采访做了一辈子茶的茶妈妈。第一眼见到茶妈妈,觉得她真年轻,完全看不出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茶妈妈穿戴着布朗族的传统服饰,站在茶树林小路旁的一棵树下,双手交叠在身前,面带笑容,欢迎每一个前来参加茶祖祭祀的客人。
③祭茶祖仪式那一整天,茶妈妈都很忙,我只有短暂的机会与她面对面聊天。从十六岁开始,她就在景迈山上学习制茶,一做就是四十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做到古茶公司的老总。她把这片高原深山上的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浑然不觉劳累寂寞。她清楚地记得景迈山有多少棵古茶树,也清楚地知道,熟
第 15 页 共 24 页
茶发酵时,应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直至现在,她年纪大了,依旧会亲自去茶园采摘茶叶、制茶。她不是茶商,而是茶人。我问她:“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梦想?毕生追求?”她看着我,笑着摆了摆手:..
“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喜欢茶。”
④我还认识几个一辈子坚守一件事的人,他们都鲜为人知。
⑤老鲁,他在街上摆一个水果摊,就养活了全家老少,儿子还是研究生毕业。平时,像老鲁这样的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你根本不会发现他这人有啥不平凡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有绝技在身。正月里的一天,老鲁邀我上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模仿马在奔跑,受惊、疲惫时的不同叫声,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叫绝。老鲁说他还会模仿虎iào猿tí、虫鸣鸟叫、雨打风吹等各种声音,这是他从小开始独自一人在山上练成的。我问老鲁:“你的口技这么好,为啥不去《星光大道》表演?”他嘿嘿一笑说:“没啥意思没啥意思,我也就是找个乐。”
⑥老朱个能在在米粒上刻字的人。他用一把小钳子夹住一粒大米,用一支缝衣针大小的特制刻字笔,几分钟就能把“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刻在了米粒上,当然,要用放大镜看。老朱是十多年前练就这个绝活的,我建议他用这门绝活去挣点钱,他笑着说:“我这活,是用来养心的。”我曾经想找他学学,老朱摆摆手对我说:“这活可不容易练,要耐得住寂寞。”
⑦老柏是一个诗人,早年写了很多诗,但名声不大。过了六十岁,他开始惜墨如金,一年也就写十多首,读他诗的人更少。有一年秋天,他一个人在巫峡,满山红叶如霞,他在诗里写道:“黄昏时分热烈的峡谷,像为人布臵的新房,而我只在幽暗处,静静守望……”他的诗句,仿佛在沸水里滚煮过,拎出来却又平和冷静,像是自言自语。我看见平时的老柏,大多是紧闭嘴唇,有时刚一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了,让你感觉是早期无声黑白电影里的一个人物。在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像他这样追求精神享受的诗人是稀缺的,也注定是寂寞的。
⑧还有我认识的纺棉花的吴大爷、做传统老秤的张胡子、在屋顶上顶一锅盖唱京剧的宋二宝……我偶尔与这样的寂寞高手相处,感觉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涌动着热烈的人间烟火。
第 16 页 共 24 页
⑨心守一事,一生专注。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生命中心甘情愿的必须时,你就能忍受寂寞和艰辛;有了这样的态度,在任何领域,不管做什么事,都可能成为高手。
1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虎iào猿tí()。(2分) 20、第
③段加点词“茶人”的意思是 (3分)
2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8分)
22、对选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B、不必追求梦想,只要自己喜欢,人生就有意义。 C、一生只需做一件事,不要因贪多而事事无成。 D、专注一事,甘于忍受寂寞艰辛,才能成为高手。
23、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妙处。 (5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
【材料一】从20年“中英诗歌进地铁”,到2021年“当诗歌遇上地铁”,再到20年“中外诗歌进地铁”,上海地铁已经举办了三次诗歌进地铁活动。今年,“中外诗歌进地铁”系列活动以“穿越时空激荡心灵”为主题,在上海地铁全网14条线各打造一列“文化列车”,用“车、墙、屏”全方位展示近20首中外经典诗歌,营造优雅美好的地铁文化氛围。
【材料二】20年,上海充分利用城市地铁公共空间,积极实施“文化地铁”工程,制订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文化展览、展演、展示等“进地铁”系列活动,使乘客在不经意间便能惬意地享受文化艺术。
第 17 页 共 24 页
【材料三】据《青年报》20年2月18日报道,记者在徐家汇地铁站近百米的“上海地铁文化艺术长廊”,看到了商业广告占据了艺术长廊的所有30个灯箱。评论家金哲认为,在商业浪潮中,坚守文化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24、由材料可知,上海地铁“坚守文化”的具体举措有, 遇到的困难是。 (4分)
25、假如20年举办第四次诗歌进地铁活动,请按照下列提示设计相关内容(不得与前三次雷同)。
(4分)
活动名称:进地铁 主题:
篇三:20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 5、 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第 18 页 共 24 页
6、 “梁州”和“天山”都代指(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5分)
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 ;乙文选自《 》 一文。 (2分)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第 19 页 共 24 页
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 ①,幸无使王烈
②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
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
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
①宥:原谅、赦罪。
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 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⑤推:推举,褒奖。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盗者自言改过() (2)幸无使王烈闻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2分)
——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13、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 A、要充分相信别人。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D、行善意在图回报。 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二、 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9分)
第 20 页 共 24 页
灶头画
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近1500年了。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拜灶君”、“松鹤延龄”、 “鲤鱼跳龙门”。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主体画面有单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图文并茂。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 ⑤灶头画( )特殊的文化表征,( )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
⑥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
⑦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⑧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
农村的建设,煤气灶逐渐取代了传统柴火灶,灶头画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灶头画艺人也越来越少。政府与民间正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
第 21 页 共 24 页
措施,抢救与保护灶头画艺术。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博物馆 “泥香室”陈列的灶头画图片,成了对当地青少年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14、灶头画“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具体是指(1); (2)。(4分)
15、第⑤段括号内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之所以 是因为B、只要 就 C、除了 还D、虽然 但是 16、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3分) 17 )( )(4分)
A、灶头画历史悠久,在江南农村流传很广。 B、灶头画依灶而画,题材单一而内容丰富。
C、花边纹样是灶头画的次要部分。 D、灶头画艺术体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E、灶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18、把下面这段蚊子插入选文 ②
③段之间,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5分)
江南农家灶头的形状有三类:一是花篮形,人称“花篮灶”; 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
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灶的大小按家庭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和灶帽等;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分组成。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1分) 心守一事
①人生在世,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②三月份的时候,我随朋友去普洱澜沧,专程采访做了一辈子茶的茶妈妈。第一眼见到茶妈妈,觉得她真年轻,完全看不出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茶妈妈穿戴着布朗族的传统服饰,站在茶树林小路旁的一棵树下,双手交叠在身前,面带笑容,欢迎每一个前来参加茶祖祭祀的客人。
第 22 页 共 24 页
③祭茶祖仪式那一整天,茶妈妈都很忙,我只有短暂的机会与她面对面聊天。从十六岁开始,
她就在景迈山上学习制茶,一做就是四十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做到古茶公司的老总。她把这片高原深山上的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浑然不觉劳累寂寞。她清楚地记得景迈山有多少棵古茶树,也清楚地知道,熟茶发酵时,应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直至现在,她年纪大了,依旧会亲自去茶园采摘茶叶、制茶。她不是茶商,而是茶人。我问她:“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梦想?毕生追求?”她看着我,笑着摆了摆手:“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喜欢茶。”
④我还认识几个一辈子坚守一件事的人,他们都鲜为人知。
⑤老鲁,他在街上摆一个水果摊,就养活了全家老少,儿子还是研究生毕业。平时,像老鲁这样的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你根本不会发现他这人有啥不平凡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有绝技在身。正月里的一天,老鲁邀我上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模仿马在奔跑,受惊、疲惫时的不同叫声,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叫绝。老鲁说他还会模仿虎iào猿tí、虫鸣鸟叫、雨打风吹等各种声音,这是他从小开始独自一人在山上练成的。我问老鲁:“你的口技这么好,为啥不去《星光大道》表演?”他嘿嘿一笑说:“没啥意思没啥意思,我也就是找个乐。”
⑥老朱个能在在米粒上刻字的人。他用一把小钳子夹住一粒大米,用一支缝衣针大小的特制刻字笔,几分钟就能把“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刻在了米粒上,当然,要用放大镜看。老朱是十多年前练就这个绝活的,我建议他用这门绝活去挣点钱,他笑着说:“我这活,是用来养心的。”我曾经想找他学学,老朱摆摆手对我说:“这活可不容易练,要耐得住寂寞。”⑦老柏是一个诗人,早年写了很多诗,但名声不大。过了六十岁,他开始惜墨如金,一年也就写十多首,读他诗的人更少。有一年秋天,他一个人在巫峡,满山红叶如霞,他在诗里写道:“黄昏时分热烈的峡谷,像为人布置的新房,而我只在幽暗处,静静守望??”他的诗句,仿佛在沸水里滚煮过,拎出来却又平和冷静,像是自言自语。我看见平时的老柏,大多是紧闭嘴唇,有时刚一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了,让你感觉是早期无声黑白电影里的一个人物。在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像他这样追求精神享受的诗人是稀缺的,也注
第 23 页 共 24 页
定是寂寞的。⑧还有我认识的纺棉花的吴大爷、做传统老秤的张胡子、在屋顶上顶一锅盖唱京剧的宋二宝??我偶尔与这样的寂寞高手相处,感觉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涌动着热烈的人间烟火。⑨心守一事,一生专注。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生命中心甘情愿的必须时,你就能忍受寂寞和艰辛;有了这样的态度,在任何领域,不管做什么事,都可能成为高手。
1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虎iào猿tí( )。(2分)
第 24 页 共 2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