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椭圆的概念,掌握椭圆的定义、会用椭圆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的方法;了解求椭圆的动点的伴随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作图展示与操作,必须让学生认同: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都是圆锥曲线,是因它们都是平面与圆锥曲面相截而得其名;已知几何图形建立直角坐标系的两个原则,及引入参量b批 注 a2c2的意义,培养学生用对称的美学思维来体现数学的和谐美。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会把几何问题化归成代数问题来分析,反过来会把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来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会从特殊性问题引申到一般性来研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椭圆的概念,掌握椭圆的定义、会用椭圆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三角板 教学方法: 推导,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41~ P42) x2y2复习1:椭圆上则P到椭圆右1一点P到椭圆的左焦点F1的距离为3,259焦点F2的距离是 . 复习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6,b35,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问题:圆x2y26x50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什么? 问题:圆上的所有点到 (圆心)的距离都等于 (半径) ; 反之,到点(3,0)的距离等于2的所有点都在圆 上. ※ 典型例题 例1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变式: 若点M在DP的延长线上,且DM3则点M的轨迹又是什么? ,DP2 小结:椭圆与圆的关系:圆上每一点的横(纵)坐标不变,而纵(横)坐标伸长或缩短就可得到椭圆. 例2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4的斜率之积是,求点M的轨迹方程 . 9 变式:点A,B的坐标是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直线AM的斜率与直线BM的斜率的商是2,点M的轨迹是什么? ※ 动手试试 2练1.求到定点A2,0与到定直线x8的距离之比为的动点的轨迹方2程. 练2.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式,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①注意求哪个点的轨迹,设哪个点的坐标,然后找出含有点相关等式; ②相关点法:寻求点M的坐标x,y与中间x0,y0的关系,然后消去x0,y0,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 ※ 知识拓展 椭圆的第二定义: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到定点F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0e1)的点的轨迹. 定点F是椭圆的焦点; 定直线l是椭圆的准线; 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 学习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若关于x,y的方程x2siny2cos1所表示的曲线是椭圆,则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ABC的个顶点坐标A(4,0)、B(4,0),ABC的周长为18,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 ). 22xyy2x2x2y2A.1 B.1 (y0) C.1(y0) 259259169x2y2 D.1(y0) 25943.设定点F1(0,2) ,F2(0,2),动点P满足条件PF1PF2m(m0),m则点P的轨迹是( ). A.椭圆 B.线段 C.不存在 D.椭圆或线段 4.与y轴相切且和半圆x2y24(0x2)内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 5. 设F1,F2为定点,|F1F2|=6,动点M满足|MF1||MF2|6,则动点M的轨迹是 . 课后作业 1.已知三角形VABC的一边长为6,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2.点M与定点F(0,2)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y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的轨迹方程式,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