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徐宝璜1919年编写《新闻学》,为我国第⼀部(理论)新闻学著作;2.邵飘萍1923年编写《实际应⽤新闻学》,为我国第⼀部(业务)新闻学著作;3.⼽公振1927年编写《中国报学史》,为我国第⼀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源于16、17世纪的英格兰)
主要内容: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2、⾃由主义理论(被1688年以后的英格兰和美国采纳,并影响到其他地⽅)
主要内容:认为,⼈的理性是⾼于⼀切的,⾔论和出版⾃由是天赋⼈权的⼀部分,任何⼈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不应受到任何限制。⼈民是统治者的唯⼀监督者。3.社会责任论
产⽣于20世纪中叶,是对⾃由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主要内容:⾸先,社会责任论否认绝对⾃由的存在,强调⾃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
其次,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报刊作为⼀种媒介,它的⾃由并不等于公众的⾃由,⽽社会应当保护公众的⾃由。因此,公众的⾃由应当⾼于媒介的⾃由。
其三,社会责任论提出了“消极的⾃由”和“积极的⾃由”两个概念。所谓“消极的⾃由”,就是报刊“不受外界限制的⾃由”,这是⾃由主义理论所追求的⾃由;⽽社会责任理论追求的是“积极的⾃由”,即报刊必须“具有⾏动所必需的⼿段和设备。”
第四,社会责任论主张政府对传播媒介进⾏⼲预。认为,政府不应是报刊⾃由的旁观者,如果报刊不主动地负起责任,政府将以权⼒作为最后⼿段,强制它改正。
显然,社会责任论提出的⼀些思想观点和具体措施,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盾⽅⾯,起到了积极作⽤。因此受到了西⽅国家甚⾄世界范围普遍重视。但是,由于新闻媒介的私⼈占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是这种私有制经济的维护者,因此媒介不能摆脱与实际相脱节的困境。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和⾃由主义理论的集合体。
⼤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党和国家的⼯具来使⽤的,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由和责任不可分的连在⼀起。
因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因此书中对此部分颇有偏见,⼀般为后⼈所遗弃。三、新闻的含义
资产阶级报⼈对新闻的解释:猎奇,反常、趣味、刺激:
狗咬⼈不是新闻,⼈咬狗才是新闻。(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
新闻建⽴在三个“W”基础上:Women(⼥⼈)、Wampum(⾦钱)、Wrongdoing(坏事)。(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利克尔)
凡是能让⼥⼈喊⼀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阿契⽣市环球报》主编爱德华?贺)
陆定⼀《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的事实的报道。四、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鲜
“新鲜”的事实要具备两个基本因素:它是⼈们未知的事实。它是⼈们欲知的事实。(⼆)及时
新鲜事实的传播必须迅速及时。所以新闻传播,时效性特别强。新闻总是及时地报道那些新近发⽣的事情。(三)真实(四)事件性(五)⼴泛关注性五、新闻与宣传1.两者的定义和差别
新闻是对客观发⽣的事实的叙述,是在追求“不断发⽣的事情”中对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各种符号,传播⼀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们的态度、控制⼈们⾏为的⼀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为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2.从表现⽅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是:
第⼀,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第⼆,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第四,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六、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定义
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此处的新闻客体主要是指新闻事实,新闻主体主要是指新闻传播主体。
对专业的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从满⾜接受者享⽤新闻信息效⽤的⽬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道的职业衡量标准。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1)时新性(2)重要性(3)显著性(4)接近性(5)趣味性3.新闻价值的实现被打上多重折扣
①从意识形态⾓度,相当多的宣传性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②从市场⾓度,报道⼀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与其不厌
其烦地解释事实,不如报道⼀个轰动的案件;费劲地报道远处的⼀个重要事实,不如报道⼀件⾝边的花絮。有价值的新闻需要投⼊,⼤信息⼤投⼊,⼩信息⼩投⼊。
③发⽣时间和传媒⼯作特征。事件在⼀天的什么时间发⽣、记者是否在场、值班主
任个⼈的偏好、照⽚的清晰度和⽂字的容量、信息等级的确定、版⾯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4.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事实,并最⼤限度地发掘出事实所包含的新闻内涵的⼀种能⼒。七、新闻真实
1.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与哲学真实、⽂学真实性质不同),与法律真实也有所不同。2. 新闻真实是⼀个过程。事实本⾝在发展,⼈们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能真实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有机的报纸运动”概括了这种现象。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个认识过程。
3.新闻突出的是只是事实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相当程度上只是真相的⼀部分。传媒不是⼀⾯反映世界的镜⼦,按照世界本来的多样性反映社会现实,⽽是按照新
闻价值的标准选取事实加以报道。传媒造就的“媒介世界”,它与“现实世界”并不等同。⽣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很⼤程度上⽣活在“媒介世界”⾥。
最具传播⼒的新闻,往往不是最复杂的新闻,⽽是被简化了的新闻。新闻失实的常见原因
(1)⽂学性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2)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3)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种变相的假新闻)泛滥(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有意虚张声势地夸⼤事实(6)套话、套路描写造成的不真实
(7)故意不报道公认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的事实,是⼀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
新闻的客观性作为⼀种理念,有具体的内涵:(1)诚实;
(2)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3)⽆党派⾊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见;(4)不牵扯个⼈利益;
(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的判断,努⼒将⼆者分开。新闻的客观性作为⼀种报道⽅式,应做到(1)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2)以超脱情感的中⽴态度表述事实(原则上不使⽤形容词、副词和其他明显褒义或贬义的词)
(3)努⼒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提供应答机会,给受众提供全⾯的信息
“客观”更是⼀种职业理念,⼀种职业⽴场。只有从这种“⽴场”出发报道事实,在形
式上⼜采取客观报道的⽅式,才可能做到较为客观(完全客观难以做到)。九、传播学的基本问题
传播的定义: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传播的特点
1、是⼀种信息共享活动,交流、交换、扩散2、在⼀定社会关系中进⾏,⼜体现⼀定社会关系3、是⼀种双向的社会互动⾏为,有共通的意义空间4、传受双⽅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是⼀种⾏为,过程,系统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信息系统本⾝。⼗、⼈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符号( sign ) ,⼜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种基本要素。符号是形式,信息是内容。 2.“讯息”与“信息”的差别
讯息的对应词是message,指具体的信息,例如⼀条简讯(包括声像形态)、⼀封电报、⼀项通知、⼀个公告、⼀句含有信息的重要的话、⼀张照⽚等等。“信息”的概念相对抽象,或相对宏观。信息概念在讯息概念之上。⼗⼀、⼈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
传播者:指信源,信息的发出者受传者:指信宿,信息的接受者。讯息:传播的内容。媒介:传播渠道,联系的纽带。反馈: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传统的线性模式拉斯维尔的5w模式
优点: 该模式把⼈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是传播研究史上的⼀⼤创举。⼤众传播学的五个主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分析”,也是由这⼀模式发展⽽来。不⾜:将传播过程视为单向直线运动的过程,忽视了受众的主动性和反馈作⽤。
⾹农韦弗数学模式
◆优点:①导⼊“噪⾳”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的,过程内
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扰。②⾹农⼀韦弗模式对⼀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作⽤的认识,这种作⽤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明显了。
◆不⾜:①由于⾹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通信过程,⽽且是⼀个直线单向过程,
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于⼈类的社会传播是不⾏的。②将影响简单地归为噪⾳,没有认识到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线性传播模式的共同缺陷:
I.它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固定化,忽视了⼈类社会传播过程中⼆者之间的转化;II.它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点,终于另⼀点的直线,未能注意到反馈这⼀⼈类传播活动中极为常见的因素,因⽽也就忽视了⼈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优点:
这⼀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种观点:信息会产⽣反馈,并为传播双⽅所共享。另外,更强调传受双⽅的相互转化。传受双⽅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不⾜:
1、把传播双⽅放在平等的地位;2、不适⽤于⼤众传播的过程。施拉姆的⼤众传播过程模式施拉姆传播模式的特点:A.明确地提出了反馈;
B.此模式的中⼼是媒介组织,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
C.该模式标志着从⼀般传播过程模式⾛向⼤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意义:
①突出了反馈的机能。②拓展了噪⾳的影响。③表现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不⾜:
将影响简单地归为噪⾳,没有认识到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三)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的⾓度提出,⼤众传播是各种系统中的⼀个系统。把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考察,确实是赖利夫妇的⼀⼤创举。
开始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的⼤框架中去把握。
该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的⼀个⼦系统,传播系统既与社会中其它系统相联系。个体、群体⼜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因⽽⼜与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
马莱兹克系统模式:
从社会⼼理学⾓度切⼊,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进⼀步细化,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的因素进⾏了考察。
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社会传播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种传播活动,都不能简单的下结论。
⽥中义久的⼤众传播过程图式
⽥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交往”概念出发,把⼈类的交往分为三个部分:⼀种是与⼈的体能有关的;⼀种是与⼈类物质⽣产相关的;⼀种是与精神⽣产相关的。
⽇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众传播总过程看作是信息的⽣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的⼤众传播的本质进⾏了深刻的分析。
⼗⼆、传播效果1.传播效果的定义:
关于传播效果,⼀般理解为受传播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为等⽅
⾯所发⽣的变化。它包括两层含义:第⼀,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为在受传者⾝上引起的⼼理、态度和⾏为的变化;第⼆,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播、电视等⼤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的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2. 枪弹论(⼦弹论,靶⼦论,传送带论,⽪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20世纪40年代之前:
枪弹论的观念认为,受众成员是⼀个个孤⽴的⼈,很容易受到⼤众传播的影响,改变⾃⼰的态度和⾏为。枪弹论的缺陷:
1、没有实证研究的⽀持;
2、忽略接收者的个⼈差异,⼀个⼤众传播的内容不可能对所有⼈都产⽣同样的效果。⼀⾯提⽰与两⾯提⽰(见教材,具体理解。)3.休眠效果
即“睡眠者效果”,这是由霍夫兰提出的⽤来解释可信性(劝服)效果变化的⼀个概
念。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们对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于或⼩于信息内容本⾝的说服⼒。⽽随着时间的推移,⼈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的说服⼒才能较为完全地发挥出来。
这种现象表明,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影响,其内容本⾝的
说明⼒不能马上得以发挥,处于⼀种“睡眠”状态,经过⼀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亦表明尽管信源的可信度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唯⼀因素,态度改变是⼀个多因素作⽤的异常复杂的过程。4.“使⽤与满⾜”理论的基本观点
使⽤与满⾜理论站在受众的⽴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动机和获得需求满⾜来考察⼤众传播给⼈类带来的⼼理和⾏为上的效⽤。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从⽽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媒介完全基于个⼈的需求和愿望。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对⼤众传播的使⽤》中⾸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为概括为“使⽤与满⾜”过程的基本模式,其中有些因素到现在都值得我们重视:(1)⼈们接触使⽤传媒的⽬的都是为了满⾜⾃⼰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
个⼈的⼼理因素有关。
(2)⼈们接触和使⽤传媒的两个条件: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 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
(4)接触使⽤后的结果有两种:⼀种是满⾜需求,⼀种是未满⾜。
(5)⽆论满⾜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为,⼈们根据满⾜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
5. 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观点
“议程设置功”作为⼀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篇论⽂,题⽬是《⼤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这篇论⽂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项调查研究的总结。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选进⾏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们对某⼀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众传播可能⽆法影响⼈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式,其观点主要来⾃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其主要观点有:
1)⼤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们对某⼀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
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先采取⾏动。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众传媒的⼈的个⼈议程和⼤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致性。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为的两种影响。6. 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由G·格伯纳等⼈提出。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的“象征性现实”对⼈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的影响。
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们在⼼⽬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着很⼤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将这⼀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培养理论的核⼼观点是:⼤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例如,接
触⼤量电视暴⼒节⽬的受众,对遭受暴⼒攻击可能性的估计,远⾼于实际,也⾼于少接触或不接触同类节⽬者。这就⽤实证的⽅法证实了媒介的长期效果,就对受众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来说,媒介具有正反两⽅⾯的效果。⼀⽅⾯,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客观的、真实的、全⾯的反映,提供受众正确的信息,就可以对培养受众健康全⾯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积极作⽤。另⼀⽅⾯,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了偏颇的描述,就会歪曲⼈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7.知沟理论主要观点
1、随着⼤众传播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经济状况好的⼈⽐坏的⼈以更快的速度获得知识。
2、⼀段时间内媒介⼤量宣传的话题,⽂化程度⾼的⼈⽐低的⼈以更快的速度获得这些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内,在媒介⼤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受教育程度有更⾼的相关性。8.沉默的螺旋
德国社会学家诺伊曼于1974年提出,1980年全⾯阐述。构成沉默螺旋理论的三个命题:①⼈的意见的表明是⼀个社会⼼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③⼤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9.第三⼈效果
1983年,美国哥伦⽐亚⼤学教授戴维森发表论⽂《传播中第三⼈效应的作⽤》,论证了⼀种传播中的⼼理现象:
第三⼈效果的基本假设是:⼈们常常认为媒介的最⼤影响不在“你或我”,⽽在“他们——第三⼈”。尽管这只是⼀个认知现象,它可能会导致许多传播策略和⾏为⽅⾯的后果。⼗⼆、⼈内传播⼈内传播:
⼈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我传播。指的是个⼈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体内部进⾏信息处理的活动。⼈内传播是⼀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