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等几个方面,语言来自思想,优秀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是离不开其思想道德修养。而思想道德层面的高低更影响着教师各个方面的素质及教学能力。因此,本文主要从思想道德对教师语言艺术修养的影响来阐述。
教师语言是体现教师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出色的教师语言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尤其 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是难以形容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仅可以从具体的语言方面措施来提高其艺术性,而且还可以从思想道德方面来提高教师语言的艺术性。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地思想道德修养,那么他的思想表达水平和内容是平淡的,并且还可能有各种脏话等各种现象,更是谈不上语言艺术。因此,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提高教师语言艺术的应有之意。 一、深刻领会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语言艺术的意义 首先,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与语言艺术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的事,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教育实践证明,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与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悖的道德意识,才会使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稳定的内心信念,才会使教师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去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教师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发生了许多新 变化。思想解放、积极进取、讲究民主、追求效率、富于竞争、勇于创新无疑是占主流的方面,但追求物欲、享乐主义、个人至上,浮躁虚华、粗野庸俗、冷漠嫉妒在一小部分教师身上也有所表现。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精神与物质、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名利与道义等方面的关系,树师表、铸师魂、正师德,真正做到正己、敬业、爱生、奉献。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环境熏陶,更重要的则在于教师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于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 其次,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与语言艺术修养也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和最崇敬的人。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行为习惯等,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所作所为,常常是学生的先导。因此,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应尽可能地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完美的道德形象。其人格应是高尚的,其学识应是渊博的,其灵魂应是纯净的,其工作应是一丝不苟的。
二、全面把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语言艺术的目的和内容
教师思想道德与语言艺术修养是每一个教师所应有的,这是由教师教书育人的崇高社会职责决定的,也是由教师塑造灵魂的劳动特点决定的。教师道德修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变为教师的个人意识,转变为教师的内容信念,并进而使它成为教师选择自己行为的标准或准则,经过长期实践,最终形成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而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团结同事,尊重家长等。这些道德品质教师均应具备。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慎独”是教师经过道德修养所应达到的最高的精神境界。意思是说,品行高尚的人,当他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它要求人们在“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条,恪守一定的道德准则。教师劳动个体性特点突出,教师备课、上课、出考试题目、批改作业、访问学生家长、与学生谈话等,大都独自活动,无人监督,因而对教师来说“慎独”显得尤为重要。每个教师都应达到“慎独”的精神境界,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注意检点自己,
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按照教师道德的准则办事。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为了真正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地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乌申斯基把‘灵魂’这两个字理解为教育者的精神面貌,教育者的道德。”我国教育家徐特立老先生则说:“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因此,学师范,做人民教师的人,他的思想品质的好坏,也就格外显得重要。”中外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强调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修养的必要性。教师具有高尚的思想和情操,才会在教育岗位上作出无私的奉献。要加强文化修养。一个教师如果能在业务知识上达到精深博学,他的授课定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运用自如,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而一个知识浅薄、不学无术的教师是得不到学生的尊重的,即使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他的威信也难以树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教师在加强文化修养、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时,要向精深和博学两个方面去努力。要加强教育能力的修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培养人才的艺术。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受教育者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它不是被动地被“加工”、被“塑造”,而是处处表现出一种能动的反作用。教师即使具有了广博和精深的知识,也还须加强教育能力的修养,正确地认识和遵循教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这样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实践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一种特殊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加强教育能力的修养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教育能力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求教师具有顽强进取的精神,它是教师道德修养的一种表现。相反,不求进取,不主动了解教育规律,满足于陈旧的教育方式、方法,拘泥于老经验,则是缺乏道德修养的一种表现。
语言是构成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用语音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手段。讲课是通过有声语言以及文字来传授知识的,特别是有声语言,是教与学的一个桥梁与纽带。没有语言这个桥梁,课堂教学就难以进行。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行业的工作用语。教学语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审美价值。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语言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武器。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和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对学生的个性的熏陶、感化,组织教学,还是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和创造性活动,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只有通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积极的活动,特别是视觉和听觉,才会为他们所接受,起到语言的交际作用,使获得的感性认识继而实现理性的飞跃。可见,教学语言几乎是教师不能须臾离开的最重要的工具。即使现代化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领域,也不能削弱教学语言的作用,相反,对它的要求是更严格、更严密。那么,思品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呢?
总之,教育要传播知识,培养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富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价值观,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从教育入
手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思想道德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因此,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