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内容为电缆隧道及电缆沟,抗震烈度按7度设防,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垫层均为100厚C10混凝土,其余采用C30S6混凝土;钢筋为HPB235及HRB335钢筋;钢材为Q235—A.F;焊条为4301。
电缆隧道长为53。9m,净宽最宽处为1700mm,壁厚300mm,底板厚度为400mm,顶板厚度为300mm,底板底面标高最深处为-5.58m。
电缆沟长为64。45m,净宽为1200mm,壁厚200mm,底板厚度为300mm,底板底面标高为-1。00m。顶板为预制钢盖板,其中GB—1共127块,GB—2共1块,GB—3共4块.
按照三冶分工,本工程的土方工程(挖方、回填及人工地基)全部由三冶道桥公司施工.
2 现场条件
2.1 建设单位已提供电源和水源的接点位置,施工前可就近接引。
2.2 目前,没有收到电缆隧道和电缆沟的正式施工图,辊道基础下侧的一段电缆隧道又急于施工,所以请监理单位组织各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以免造成施工错误和遗漏。
2.3 在电缆隧道施工区域的上方,正在进行钢结构件的安装,给施工安全将造成一定的隐患。
3 施工措施和方法
3.1 总体施工方案
3.1.1 本工程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混凝土来自现场设置的混凝土搅拌站。
3.1.2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
1
3.1.3 电缆隧道顶板支撑采用大柴杆和木方.
3.1.4 电缆隧道施工时沿竖直方向设一道水平施工缝,即电缆隧道施工时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到顶板以下350mm处,第二次施工顶板混凝土,在施工缝处留一凹槽作为止水带,防止地下水渗入电缆隧道内,施工缝示意图见图3。1。4。
3.2 测量控制与管理 3.2.1 平面控制
混凝土顶板100350100100100水平施工缝混凝土结构垫层图3.1.4 电缆隧道水平施工缝示意图按照设计图纸给定的建筑物间的相互尺寸作平面控制线,进行平面定位。
3.2.2 高程控制
利用厂房基础施工时三冶已设定的水准基准点确定电缆隧道的±0。000高程水准点。
3.2.3 测量管理
3.2.3.1 认真贯彻执行《工程测量规范》和有关标准. 3.2.3.2 认真执行国务院发布《测量标志保护条例》建立定期
2
和特定的复测、检查及校核制度。
3.2.3.3 施工测量应加强自检。
3.2.3.4 施工前,应对原有电缆隧道及电缆沟的标高和平面位置进行复测,当与图纸尺寸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3.2.3.5 电缆隧道及电缆沟施工完后,立即将行线、列线和中心线引测到混凝土顶面,标高投测到侧壁上,做到点有名,线有号,标高、标志有数量。
3.3 模板工程
3.3.1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局部不符合模数处采用木板或钢板。模板表面要清除残渣、修理平整、刷好隔离剂。
3.3.2 支模前,应在垫层上放出墙的中心线和边线并核对标高找平。
3.3.3 墙体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支模工艺,φ48×3。5钢管和对拉片体系.
3.3.4 墙体支模时,对拉片间距为300×600mm,横楞每600mm高设一道。模板形成以后,拉通线找齐,并挂线坠检测模板垂直度,模板表面按要求检查表面清洁情况及脱模剂涂刷是否符合要求。
3
3.3.5 墙体模板采用φ10钢筋配花篮螺栓紧固找正,间距3m。
60×90木方对拉片@300×600水平施工缝φ10斜拉钢筋@3m剪刀撑@3m模板混凝土结构φ20钢筋铁腿@1.2m60×90木方@3m止水钢板-100×100×3φ48架管@600垫层60×90木方通长布置图3.3.5 电缆隧道墙体支模示意图墙体模板不能与脚手架相连,见图3.3。5。
3.3.6 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
3.3.7 墙体每段混凝土施工后,接茬处模板不准拆除,必须在上一段混凝土浇筑后才能拆模,以防混凝土表面不平。
3.3.8 模板吊模处采用φ20,间距1。2米左右。
3.3.9 电缆隧道顶板支撑采用大柴杆和木方,顶板支撑见图3。3.9。
3.3.10 由于电缆隧道西侧是桩基,现场作业面狭窄,电缆隧道西墙外模无法支设,故在西侧打混凝土填充,然后利用填充作为西墙外模,在两墙模板之间设置水平对顶支撑,竖向及水平间距均为0。6m,每3。0m设一道剪刀撑;在东墙模板外侧设斜撑,间距0。6m。
4
60×90木方@500mm止水板水平施工缝60×90木方通长设置60×90木方@3000模板对拉片@300×60060×90木方通长设置φ48架管@600大柴杆@900mφ48架管@600混凝土结构25mm木板垫层图3.3.9 电缆隧道顶板支模示意图3.3.11 所有穿过防水混凝土的对拉片、支模铁腿均需焊-100×100×3止水钢板。
3.3.12 穿墙钢套管施工时应焊止水环,当钢套管成组设置时,应将一排的钢套管按要求设置一块止水环,见图3.3。12。
钢管止水环δ=5mm15010603010003011钢管止水环δ=5mm预埋钢管G1001--1预埋钢管G100说明:1、钢管与止水环应焊接牢固,无缝隙; 2、其余成组钢套管止水环均按此示意图施工。图3.3.12 钢管止水环示意图3.3.1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3.3.14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允许偏差为: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mm;预埋
5
1003030
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mm;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mm,尺寸为+10~0.
3.3.15 埋件施工时,应在墙体内设钢筋对顶将其固定,保证位置准确、埋件表面与混凝土表面一平。
3.3.16 模板拆除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有关规定。
3.3.16.1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3.16.2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结构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3.3.16.3 顶板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
3.4 钢筋工程
3.4.1 钢筋应有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应分批检验.两证齐全,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
3.4.2 钢筋工程施工采取机械成型,手工绑扎。钢筋加工时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
3.4.3 钢筋加工成型后,必须按规格、型号分别堆放好,并写好标牌,以免混淆。
3.4.4 钢筋绑扎要注意各部位绑扣形式,穿筋层次和各部位受力钢筋位置,已绑扎成型钢筋必须由钢筋工统一管理,在混凝土浇灌前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形式的破坏。
3.4.5 双向受力钢筋,必须用铁丝全部绑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移。
3.4.6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
6
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3.4.7 钢筋锚固长度:Ⅰ级钢筋为32d;Ⅱ级钢筋为38d(d为钢筋直径)。
3.4.8 所有钢筋采用绑扎接头,Ⅰ级钢筋的搭接长度为38d,Ⅱ级钢筋的搭接长度为45d。
3.4.9 防水套管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加固钢筋。
3.4.10 捣制平台的负弯矩钢筋应在混凝土浇灌前垫好φ12钢筋支架,防止在混凝土浇灌中被踩倒。
3.4.11 钢筋绑扎时,绑扣要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因碰撞、振动而使钢筋松散造成错位。
3.4.12 钢筋保护层要用1:1水泥砂浆垫块垫好,垫块厚度梁、柱为25mm,基础为35mm,地下结构防水混凝土迎水面为50mm。在绑扎钢筋的同时,将垫块绑好。
3.4.13 底板及顶板上下层钢筋间应设铁腿,采用φ20@1200×1200,中间焊-100×100×3mm止水钢板。
3.4.14 墙体双排筋间每隔1.0米间距加焊“限位筋”,保证双排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
3.5 混凝土工程:
3.5.1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浇灌。
3.5.2 混凝土浇筑前要仔细检查钢筋、模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各种埋件、套管是否齐全、准确.对拉螺栓、铁腿及防水套管的止水板是否焊结牢固、严密,模板内应清除钢筋头、木屑及其他杂物,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签发混凝土浇筑许可证之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
3.5.3 混凝土应按时、按量、按计划、按要求送到施工现场,使混凝土按计划连续浇筑.
7
3.5.4 浇筑顶板时,钢筋工应设专人配合并设置浇灌跳等设施,保证顶板钢筋在浇灌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形式破坏。
3.5.5 输送泵在泵送混凝土之前,应先用水湿润整个管道,而后泵入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
3.5.6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相邻二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5h,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400mm.
3.5.7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0m,否则应使用串桶溜槽等工具进行浇筑,以防石子砂浆分离影响质量。
3.5.8 在施工缝处浇灌混凝土时,必须清除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同时必须加水冲洗、湿润(支模板前)。
3.5.9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充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5.10 混凝土浇灌后,应及时进行二次振捣.上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5.11 混凝土浇灌时,应保证每班有专人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两次,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搅拌站。
3.5.12 混凝土浇完12h以内,应采用草帘子覆盖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3.5.13 防水混凝土浇灌:
3.5.13.1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相邻二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5h,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400mm。
3.5.13.2 底板混凝土应该连续浇筑完毕,施工缝的形式按要求施工。
3.5.13.3 墙体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施工缝处进行认真清理,首先,要清除施工缝处的残渣、杂物,然后对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在墙体支模前进行)并浇水湿润,在浇筑混凝土前铺上一层30-50厚1:1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8
3.5.13.4 施工缝、埋设件、防水套管、支模铁腿及钢筋铁腿部位,振捣时要认真、仔细,防止产生渗漏水现象。
3.5.13.5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防水早期养护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极大,因此,防水混凝土浇筑之后4-6小时即应及时浇水养护不少于14d,在养护期间,必须保证混凝土一直处于湿润状态。
3.5.13.6 防水混凝土的拆模: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并且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必须小于15℃,以防混凝土表面裂纹。
3.5.14 混凝土试块留置应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留置.
3.6 砌筑工程
3.6.1 砌筑工程所用的材料的材质,规格、质量均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砌筑所用的水泥、砖必须有合格证,并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6.2 所有配合比必须由检验室出示,在现场有计量器具,并有专人负责,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砂浆。
3.6.3 砌砖工程
3.6.3.1 砌砖前应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和边线,并摆砖排活。
3.6.3.2 砌筑时要立好皮数杆.
3.6.3.3 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3.6.3.4 墙体砌筑采用“三一”砌砖法,砌筑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3.6.3.5 灰缝控制在8~12mm,竖缝采用挤浆法,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3.6.3.6 砌筑前应把砖提前1~2d浇水湿润,使含水率在
9
10%~15%左右,严禁干砖上墙。
3.6.3.7 在构造柱处应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m,砖墙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 mm,进退应大于60mm。
3.7 水泥砂浆面层
3.7.1 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3.7.2 按基准水平线规方找正,贴灰饼冲筋。
3.7.3 面层采用1:2水泥砂浆,施工时,应先刷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一道,随刷随铺面层,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7.4 砂浆收水后,立即进行第一道抹压,初凝时进行第二道抹压,终凝时进行第三遍压光。
3.7.5 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1 2 3 4 5 6 7 8 9 11机械或设备钢筋成型机 钢筋剪断机 钢筋调直机 交流电焊机 直流电焊机 混凝土振动混凝土振动经纬仪 水准仪 水泵 水泵 型号GW40 GQ40 GT4/1BX—5AX—ZX50 ZX25 J2 S3 DN100 DN50 数1 1 1 1 1 8 4 1 1 2 2 额定功率3 5.5 5。5 38。6 26 1.1 1。1 备 5 质量保证措施
5.1 质量保证措施
5.1.1 在甲方质量监督部门及监理工程师检查指导下进行全
10
面质量管理。实行二级管理,一级专检的工作体系,三检制的质量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开展全员QC小组活动,及时总结质量管理工作。
5.1.2 贯彻执行本公司《五三一八》质量工作制度。 5.1.3 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认真进行图纸自审、会审,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措施交底。
5.1.4 强化现场技术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切实摆正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对工程质量坚持严格苛求,以质量求信誉。
5.1.5 设专人负责施工计量器具的检测及计量管理工作,钢盘尺及测量仪器应定期复检。
5.1.6 加强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工作,确保混凝土防水性能,所有原材料均应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1.7 做好隐蔽工程及各项施工记录,及时进行技术质量资料的整理归档。
5.1.8 各专业施工要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做好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工作,给工程质量创优创造条件。
5.1.9 对防水混凝土设置质量管理点,防水混凝土采用无渗漏施工工艺,从混凝土配制,模板拼装的严密平整,固定模板对拉片的止水板设置,钢筋绑扎及混凝土养护诸环节进行预测预控全过程重点控制,确保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跟班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6.2 安全保证措施
6.2.1 执行国家或上级管理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全面的安全生产组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安全执行营口中板厂
11
和三冶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6.2.2 贯彻执行三冶公司《五八三三》安全工作制. 6.2.3 安全使用施工现场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定期检查各种机械的安全装置是否可靠,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6.2.4 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冶金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及《三冶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办法》。
6.2.5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着重预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事故”等多发性事故的发生。
6.2.6 现场用电管理,严格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执行。在潮湿的地下施工部位,输电线路绝缘可靠。
6.2.7 根据工作需要,加强夜间照明管理,近人电压为36V安全电压,确保施工区域部位的规定亮度。
6.2.8 高处和交叉作业,严格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执行。
6.2.9 严格遵守《安全协议》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组织体系的正常运行管理。
6.2.10 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通道及安全保护措施,特殊作业区有专门警示标志、专人监护、统一指挥、专职安全人员负责。
6.2.11 基坑内施工,应注意边坡塌落或落物伤人,边坡处设1。5m高安全防护栏杆。
6.2.12 施工期间,为避免交叉作业,出现安全隐患,设专人与结构公司联系,并负责了望。
6.2.13 所有手持电动机具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6.2.14 加强现场防火工作,合理布置灭火器材,易燃物要安全堆放,设专人负责。
6.2.15 认真执行安全例会制度,交底制度,互保对子制度,安
12
全至上,安全第一.
6.3 现场文明施工
6.3.1 现场道路畅通、平整、做到“三通一平”。
6.3.2 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卫生,进入现场的各种材料工具,半成品,周转材料等按规定地点分类,堆放整齐,施工垃圾要集中堆放及时清除.
6.3.3 施工用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按标准化作业操作,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
6.3.4 严格按三冶《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和《冶金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管理执行。
6.3.5 严肃劳动生产纪律,施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施工现场,进入与生产无关的场所。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