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难点 对人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重要人物,从他一“诞生”,就引发了众多的评议。在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时代的演进,我们是否也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呢?以往对周朴园形象分析的普遍看法是:周朴园作为脱胎于封建阶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天生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我念高二的时候教科书有这篇文章。我至今仍很清楚的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是这么讲的:从剧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自私、冷酷、虚伪、老谋深算的资本家形象。没有人性,是一个欺压劳苦大众的万恶资本家。对侍萍的感情是虚假的等等。我当时就不赞成老师的说法,觉得太片面,可老师说谁也没办法,因为教科辅导书就是这样写的,这是标准答案。越轨的话就是错误的,当时我很不服气,却也没办法[人物评价的写法。]。
以后我查了以前的教科书,结果发现20多年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作业系统的解读暗示呈现出由强到弱、由显到隐的变化趋势。。
198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内容简单,问题较宏观,解读暗示强烈,在第四册《雷雨》一课之后,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剧本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交代情节,展开矛盾,刻画人物和表现中心思想。试分析周朴园和鲁家母子的对话,指出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想一想:周朴园和鲁家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怎样造成的?暴露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丑恶现实?
二、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周朴园三十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罪恶活动,集中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的客厅内,通过周朴园和鲁家母子的对话揭露出来的。
可以看出,这两题的提问都很直接,在问题中,选编者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明显地表达了出来。如,在第一题中,作者实际上直接告诉我们“周朴园和鲁家母子之间的矛盾”是戏剧冲突的焦点,“丑恶现实”一词也直接表达了选编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看法;在第二题中,选编者明确指出: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家庭和社会活动是“罪恶活动”,直接给周朴园这一人物定了性。
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作业题量有所增加,提问比较具体。题目的解读暗示虽较前为弱,但依然比较明显。第四册《雷雨》与课文解读有关的课后作业有二:
一、剧本主要通过周朴园、鲁侍萍和鲁大海三个人物的对话来交代情节,展开矛盾,刻画人物和表现中心思想的。试分析三个人的对话,指出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想想看,周朴园与鲁家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它暴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课文中出场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构成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归纳起来有下列几个矛盾冲突:
1.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2.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3.鲁大海同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4.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
5.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6.鲁侍萍同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请指出上述矛盾冲突中哪些是最本质的矛盾冲突。
第一题除更细致、准确外,与1982版无多大区别。第二题中,选编者删去了“社会现实”前解读暗示强烈的“丑恶”这一修饰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解读暗示;但是,该题选项中出现的“资本家”、“下层劳动妇女(人民)”、“工人”和“冷酷、虚伪、自私”、“善良、正直、坚韧”这两组对应强烈的词组依然明确指出了人物的阶级成分和内在品质,实际上为回答第一题提供了参照,解读暗示依然十分明显。
2000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作业系统在秉承1990年版结合课文内容、提问比较具体等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了解读暗示。不仅如此,在很多课文的作业中,都有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讨论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解读。第四册《雷雨》的课后作业就很好地体现了以上特点:
一、朗读课文,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想想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二、第一场戏,随着矛盾的发展,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不断变化。试围绕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语句,说说周朴园在认出侍萍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1)(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5)哦,侍萍!(低声)是你? 2.当周朴园知道面前站的就是侍萍时,“忽然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与前面周朴园的反复表白是否矛盾?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3.周朴园知道侍萍不是特意找他后,心理又有微妙的变化。试举出相应的台词作点分析。 4.通过以上分析,说说这场戏主要刻画了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写出发言纲要,在班上讨论。 在以上三道与课文解读密切相关的题目中,第一题是关于戏剧冲突的,与前两个版本比较,没有任何提示性的文字,没有任何解读暗示;第二题是关于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在引用课文内容时有一些解读暗示,但与前两个版本的对人物直接定性相比,这种暗示不仅没有对学生的解读产生直接的定向性影响,反而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客观地认识周朴园这个复杂人物;第四题更是把一直以来有争议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不但没有用解读暗示来规约学生的课文解读,相反,还为学生自由发表一己之见搭建了舞台,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解读价值取向。
从这三种版本来看,中国的教育的确在进步,而且是不小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单纯的从政治形态、意识形态转变为正常的教育。记得作者曹禺先生在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一文中,曹禺对于“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这个问题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其实,周朴园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
年轻漂亮,贤慧体贴,周朴园不是诱奸她,而是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特别是他以后的婚姻是不美满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科书都是以阶级来划分人的成分,阶级决定论还远远的影响到现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个悲哀。余杰在他的书里有很大的篇幅说到这个问题,严厉的批评我们的语文教材这样做。如今的形式在发展,在进步。
叶老的经典名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课文首先是教学的凭借,然后才是教学的内容。因此,课文的意义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是见仁见智的),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课文的意义。
很高兴可以看到我们的教科书一直在变化,单单从对周朴园的评价不断在变化,回归它的本意,回到原本的面目。我并不是要给周扑园翻案之类的,只是希望教育不要太意识形态了。可喜的看到我们的教育的确在进步。首先这是对作者是一种最起码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还历史的真实。给学生一个正常的人性教育。更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的教育正往一个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路很长,却有希望。 课外作业 写一篇人物评价。 教学反思 写人物评价既要全面分析,更要学会重点突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