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
文章编号:100027466(2010)0420039207
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评定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郭 晶,李 艳,史雪芬
(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32)
摘要:文献[1]介绍了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评定和应用方面的基本原则。此文为文献[1]的续篇,指
出了我国焊接工程师在这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干扰和影响着对ASME规范的正确理解和我国锅炉压力容器生产技术的进步。关键词: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编制;评定;应用;问题中图分类号:T652.1 文献标志码:B
SomeProblemsinPreparation,QualificationandApplication
ofWeldingProcedureSpecification
GUOJing,LIYan,SHIXue2fen
(DalianHitachiMachinery&EquipmentCo.Ltd.,Dalian116032,China)
Abstract:Somebasicprinciplesaboutpreparation,qualificationandapplicationofthewelding
procedurespecifications(WPS)havebeenpresentedinthereference[1].Asacontinuationofthereference[1],aclarificationforsomeproblemsintheserespectspredominatedintheweldingengineersinourcountrywhichremarkablyinterfereswiththeunderstandingofthecodeandthetechnicaladvancewasproposedindetail.
Keywords:weldingprocedurespecification;procedurequalification;preparation;qualifica2
tion;application;problem
关于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评定和应用方面的基本问题,笔者已在文献[1]中做了简要介绍。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偏离了ASME规范焊接评定标准的基本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干扰着对ASME规范的正确理解和执行,对我国技术进步不利。国内取得ASME锅炉和/或压力规范授权证书的工厂已逾百家,它们也都同时具有国内相应产品的设计和/或制造许可证。这些单位的焊接工程师根据产品采用标准的不同,需要交替执行ASME规范和国内标准,这就难免不出现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问题。此外,我国压力容器制造厂的焊接责任工
① 收稿日期:
程师大多数都参加过培训考核班的学习,从那里又
受到了一些影响,这都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文献[1]中指出,ASME规范第IX卷的独特编排结构,使得对它的理解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需要结合实际,反复阅读规范,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掌握精神实质和正确应用的目的。
1 认识根源
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对ASME规范第IX卷本质认识上的偏离。这种偏离是因为对ASME规范没有做深入全面的学习,没有能抓住本质要点而产生
2010202210
作者简介:郭 晶(19372),男,山西洪洞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压力容器和核设备焊接试验及工艺工作。
・40・ 石 油 化 工 设 备 2010年 第39卷
的误读及误解。
1.1 ASME焊接工艺评定规范的核心
(1)ASME规范第IX卷关注的焦点是指导产
品焊接的文件———焊接工艺规程(WPS)。该卷的立意、编制和修订完全是围绕着使WPS能够得到全面评定,从而最终保证产品焊接质量而展开的。
(2)WPS是焊接工程师以公认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编制出来的,内容自然应该是正确的。这就是焊接工艺评定只需一次通过就行,不要求重复验证的根据。
(3)对WPS进行评定,不是证明其内容的正确性,而是对WPS中规定的内容能够在某一生产单位具体条件下得以实现的一种实际确认,具有试生产的性质。由此可以说明,通过评定的WPS只能在进行评定的单位内部使用,不能在单位之间进行互换或是转移。1.2
认识上的偏离(1)对WPS性质的理解发生偏离。虽然照搬
了WeldingProcedureSpecification(WPS)英文短语,但在国内标准中却表达成了焊接工艺指导书[2,3]。指导对象是什么,标准中没有说明,致使很多人理解成了指导对象就是焊接工艺评定试板,而不是锅炉或压力容器产品。
(2)焊接工程师编制的WPS(国内称焊接工艺指导书)是否正确事先不知道,需要依靠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证明。
(3)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是验证焊接工程师编制的WPS是否正确[2,3]。
2 存在问题及其表现
2.1 WPS可否作为指导试验的文件
先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待评定试验成功后再编制产品用焊接工艺指导书。这是国内的做法,即WPS要分2次编制。焊接评定试板需要一份专门编制的WPS作指导。
2.1.1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是否需要指导书
工艺评定试板的焊接是否需要有指导书指导以及指导书的形式,ASME规范第IX卷都没有提到过。规范只是说在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过程中,焊接评定试板的焊工或焊接操作工必须完全处在制造厂或承包方的监督和控制之下(QW2201)[4]。如果没有监督就不能把使用的变素记录到焊接工艺评定记录(PQR)中去(QW2200.2(b))[4]。
ASME规范给制造厂预留了很大的自由空间,
也就是说工艺评定试板的焊接可以有指导书指导,
也可以没有,没有指导书指导并不构成对规范的违反。
如果有指导书指导,规范也没有说不对。但是可以肯定地说,ASME规范中的WPS绝对不是用来指导工艺评定试板焊接的[1]。因此,焊接工艺评定试板一定要用WPS做指导是对ASME规范的曲解。
2.1.2 监督控制目的
ASME规范强调,对评定试板的焊接过程必须
控制和监督,其目的在于:①控制焊接变素,使其符合评定意图。也就是说焊接评定试板使用的焊接变素不能由焊工或焊接操作工自己决定,也不能按照焊工或焊接操作工的习惯来确定,而是要根据如何能实现评定目的而确定。如当有冲击韧性要求时,需要在立焊位置使用大电流、低速度焊接。要做到这一点,是有一定困难的。②记录评定试板焊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变素或发生的事件。目前国内对规范强调的这种控制和监督重视得十分不够,甚至可以说完全忽略了,注意力基本上被引导到编制指导书上去了。现在的指导书和ASME规范推荐的WPS样表形式基本相似,但标准编制者的认识却没有实质改变。
2.1.3 监督控制实施者的确定
由制造厂或承包方实施监督和控制,但具体由什么人执行,规范没有硬性规定,只要是制造厂或承包方的雇员就行。当然焊接工程师,尤其是直接编制WPS的焊接工程师最好。其他人员,如其他焊接工程师、QC检验员等,单从记录焊接评定试板实际使用的变素角度看似乎没有问题,但从对试板焊接过程实施控制的角度看,还是直接编制被评定的WPS的焊接工程师最合适。因为只有此人才最了解编制该份WPS的意图,也最清楚应该使用怎样的极限变素焊接评定试板才能使WPS中规定的各项变素或范围无遗漏地都得到评定。
目前国内普遍的做法是,焊接工程师编制好WPS后交给本单位的焊接试验室,由焊接试验室的人员完成评定试板的焊接和试验。这种做法虽然不构成对规范的明显违反,但绝不符合规范的精神。因为只有直接编制WPS的焊接工程师,也直接参与评定试板的焊接及试验的监督,才能对整个过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一旦评定结果出了问题,例如某项试验不合格,也容易查找原因。评定试验不合
第4期 郭 晶,等: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评定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41・
格而找不出不合格原因的情况也曾发生过。
当然按目前国内的做法,即把PQR工作交给编制WPS的焊接工程师以外的其他人去做,是需要一份指导书的。但是如果由直接编制WPS的焊接工程师监督控制,那么这份指导书就可有可无。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不算复杂试验,没有试验指导书完全可以。
2.1.4 能否直接用WPS做焊接工艺评定试
验指导书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当然要以被评定的WPS为依据进行,但直接用WPS指导评定试板的焊接却不行,尤其是当评定试验不是由编制WPS的焊接工程师直接去监督控制,而是由别人代劳时。因为按ASME规范原则编制的WPS针对的是产品,其中规定的变素范围都相当宽。如果把评定试板的焊接转交给编制WPS的焊接工程师以外的其他人去执行,他们根本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变素去焊接具体的评定试板。
国内对此似乎有所察觉,所以才要求先为焊接
评定试板编制一份“焊接工艺指导书”(注意也叫做WPS)。这样做并没有违反规范,但不符合规范精
神。ASME规范的基本精神是WPS是为产品焊接编制的,评定后就可以直接用于产品焊接。没有专为焊接评定试板编制WPS的要求,也没有WPS需要分2次编制的规定。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不算复杂,如果坚持需要1份指导书,严格地讲WPS并不合适,即使是专门为评定试板的焊接而编制的。因为WPS样表不是为某一种焊接方法,而是为多种常用焊接方法(SMAW、SAW、GMAW、FCAW、GTAW、PAW等)而设计的,项目非常多,每项都得填。对任何一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都有很多项目是多余的。用它来指导一项并不复杂的试验,是把问题复杂化了。
最简捷的方法是,直接由编制WPS的焊接工程师执行。如果需要,可以设计一种简单表格,记下几个需要特意控制的极限变素即可。
2.1.5 从专为焊接评定试板编制的WPS派
生出的适用于产品焊接的WPS有限
虽然ASME规范也提到,可以根据一份PQR中记录的数据编制出多份WPS(QW2200.2(f))[4]。但是如果一开始(即在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之前)编制WPS时,就把后来评定试验之后能够派生出来的那
些WPS中的变素或其范围都包括进去,后来可以
派生出来的那些WPS就不用重新编写了。
派生出另外的WPS就是因为当初编制焊接工艺评定之前的那份WPS时考虑不周全,没有把规范允许的范围完全利用上,留下了以后还可以再派生出1份或几份WPS的余地。以QW2200.2(f)的举例说明,该例说的是从1份在1G位置下完成的用板为评定试板的PQR可能支持在F、V、H和O位置下焊接板和管用的WPS。这样当然对,这些可以派生出来的焊接位置(F、V、H和O)以及板和管,当初完全可以把它们包括到评定试验之前编制的那份WPS中去,因为规范推荐的WPS表格是有这些栏目空格的。如果按文献[1]的原则,即编制WPS时,既考虑当前产品需要,又考虑未来企业发展,把规范赋予的评定空间都全利用上,评定试验之后也就再不用编制派生WPS了。
相反,如果在焊接工艺评定试板之前编制WPS时不这样考虑问题,而是按目前国内的做法,专为焊接评定试板编制了1份WPS。评定试验之后虽然能够再派生出若干份新WPS来,但能够派生出来的WPS份数肯定有限。如对热处理保温时间,如果最初1份WPS仅考虑评定试板厚度,或仅考虑试板评定厚度范围,当遇到焊接厚壁压力容器上的接管、人孔与容器本体连接的D类接头时,这样评定产生的PQR就不适用了。为此又需要编制新的WPS,重新进行评定。
如果当初那1份WPS中没有把使用不同直径焊材及在不同位置下使用的焊接电参数都列出来,就无法知道极限热输入量。如果没有按最大极限热输入量焊接评定试板,那么在派生新的WPS时就又要受热输入量的限制了。由此可见,专为焊接工艺评定试板编制WPS,既不是ASME规范的意思,其用处也有限,把问题复杂化了。
2.2 焊接工艺评定目的是验证WPS的正确性
2.2.1 认识的危害性
这种观点的错误已在文献[1]中指出过。
这种观点非常容易被接受。据保守估计,全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内至少80%的焊接工程师接受了这种观点,其中不乏高层专家。
这种观点带来的后果非常危险。一方面它能松懈焊接工程师刻苦钻研理论知识和认真分析总结实际经验的努力,淡化他们对保证WPS正确性是自己责任的使命感,转而过份地依赖评定试验。另一方面还会使一些有问题,但又通过了评定试验的工艺被误认为正确而应用到实际中去。例如,对已得
・42・ 石 油 化 工 设 备 2010年 第39卷
到实际应用不久的奥氏体2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目前
普遍接受的认识是,这种材料只能在固溶状态下使用。低于1000℃的热作用σ,相和其他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会使材料的韧性和抗腐蚀性降低。德国某公司设计的一种压力容器产品,由于封头直径小、壁厚大,只能热成型。因解决不了复合钢板封头热成型后的热处理问题,最终放弃了采用复合钢板的方案,而采用整体双相不锈钢钢板制造,封头热成型后再固溶处理。国内有关刊物上已经看到了使用双相不锈钢作耐蚀层的复合钢板制造压力容器的报道,封头也是热成型的,而且还进行了热成型后复层材料的冲击试验,以证明其质量。一般复合钢板的复层材料厚度只有3~5mm,冲击试验用试样不知道是怎样切取的。这样的试验存在很多疑点,即使试验没问题,也仅是一家之谈。凡是和当前普遍接受的认识不一致的试验、观点,必须经过其他试验室的验证,变成普遍认可的东西后,才能在实际中应用。
规范规定的焊接工艺评定一旦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不要求重复,不要求其他单位验证。如果WPS中还包括未知的成分,则不是这种情况。
2.2.2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能否鉴别出WPS
的对错
这种观点之所以容易被接受还有一个原因,就
是它符合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焊接工程师的心理期求。这些人由于某种原因对自己编制的WPS信心不足。如果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确有鉴别对错的功能,能起到最后把关的作用那当然最好。
一件东西,如果能像化学试验中的指示剂,或数学中的判别式,或逻辑电路中的门电路那样起鉴别或“把门”作用,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即“条件”和结果”,或“输入”和“输出”必须保持稳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把WPS的“对”(+)和“错”
(-)看作输入条件,把“能通过”(+)和“通不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看作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不管WPS是对还是错,焊接工艺
评定试验都有通过和通不过两种可能,见表1。
表1 WPS的正确与否和是否能通过焊接工艺
评定试验间的关系
序号
输入(WPS的对错)输出(能否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1对+能通过+2对+通不过-3错-能通过+4
错
-
通不过
-
表中第1和第2种情况,正是规范设定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目的。第4种由于WPS不正确,所以通不过评定试验。需要解释的是第3种情况。WPS不正确,怎么还能通过评定试验呢?其实,前面提到过的用双相不锈钢复合钢板制造设备就是一个例子。再例如,316型奥氏体不锈钢应该用316型焊接材料焊接,用308型焊材当然是错误的,但用308型焊材保证也能通过焊评试验。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国内风力发电设备的塔柱材料为GB/T1591—199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的Q345E[5]。标准要求的-40℃冲击韧性为不低于27J。但目前各设计单位的工程规格书和各制造厂实际使用的焊条都是GB/T5117—95《碳钢焊材》中的
E5016[6],气保焊焊丝为GB/T8100—
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中的ER5026或H08Mn2SiA[7]。这两类焊材标准保证的焊缝金属-30℃冲击韧性都是不低于27J。很明显,这就是一项错误的焊接工艺,但各制造厂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都通过了。那是因为进行评定试验的那些批号的焊材-40℃实际韧性水平达到了不低于27J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不是按焊材炉批号进行的,以后如果遇到一批正好达到-30℃冲击韧性不低于27J的焊材,当然它是合格
的,因为它达到了焊材标准要求,但却和母材不匹配,等于埋下了安全隐患。
2.3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进行地点
在我国,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大多是在工厂焊接试验室内进行的。我国管理条例还把必须有焊接试验室列为取得高等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条件之一。对这一点,ASME规范没有任何规定。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是验证普遍认可的技术能否在某一具体环境下实现,着眼点自然是每个公司具体环境条件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设备、人员素质、管理理念、实施程序、认真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文化。因此,规范规定,每个制造厂都必须自己编制WPS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不能由别的公司代劳,也不能在公司间转移。
一家欧洲公司在对大连日立机械设备公司进行过实地考察后,经过将近半年时间才给公司第一份订单,这期间就为如何保证制造过程中不锈钢材料和产品不与铁素体类材料接触,如何保证在铁素体类材料上使用过的工具不再在不锈钢产品上使用进行了反复多次商谈。就这一问题,国外企业和我国企业、我国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历史长的企业和
“ 第4期 郭 晶,等: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评定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43・
刚成立不久的企业,在认识和执行上肯定不一样。由此可以看出,直接在制造产品的生产车间内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是最合适的。对这一点,欧洲标准RCC2M第IV卷第S3210条有很明确规定,而且是强制性的[8]。但如果是搞开发研究,则一定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尽量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
2.4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过程中的记录
ASME规范第IX卷以前的版本规定,记载在
焊接工艺评定记录(PQR)中的应该是评定试板焊
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事件。目前版本的提法是,在一份完整的PQR中,应该记载焊接评定试板过程中每种焊接方法使用的主要变素,和有要求时的补加变素。没有监督,就不能记载[4]。
这说明对评定试板焊接过程必须作详细记录。和WPS不同,PQR中并不要求记载焊接每条焊道使用的变素,而只要求记载评定试板焊接过程中每种焊接方法使用的变素范围或极限值。不记录无法编写PQR,记录不详细、有中断或有遗漏,可能就漏掉了某个很重要的变素极限值,如最高层间温度或最大焊接电流等。
但对这一点,国内重视得却很不够。如果抽查几份WPS和PQR,其中坡口尺寸和装配尺寸,甚至焊接电参数完全一模一样的情况决非个别。证明PQR中的变素是从WPS照抄来的。
2.5
焊接工艺评定记录还是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rocedureQualificationRecord(简称PQR)在
国内称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2,3],这是一种曲解,应当是焊接工艺评定纪录。记录和报告意义完全不同。记录需要如实记录下来,不能做任何修饰。可见ASME追求的正是这种原本面貌。报告中多少都含人工处理痕迹,如无损检验报告。多数无损检验方法直接探测到的并不是缺陷本身,而是缺陷的影像或信号。是不是缺陷、是何种缺陷以及是否超过了允许极限,还需经过称作“Interpretation”和Evaluation”两道人工处理的程序。
ASME规范中要求记录的地方很多,如锅炉和压力容器,最后合拢的那一条环焊缝,如果不能进行射线检测,可用超声波检测代替(UW211.(a)(7))[9]。但绝对不是像国内理解或执行的那么简单。规范要求使用的超声波设备必须配备计算机自动数据记录系统。检验数据必须不经任何处理纪录下来。记录的参数不仅要完全,而且不得经过任何包括gating、filtering或thresholding的处理(规范案例第2235.9号)[10]。也就是说,不能仅提供一份
合格或不合格,或有何种缺陷的报告,还要提供检验过程的原样记录,以便确认检验结论是怎样得出的以及检验方法和结论是否有问题。2.6
焊接工艺评定实验不合格的处理ASME规范第QW2202.1条在谈到评定试板
的力学性能试验时说,QW2451要求的任何一项试
验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合格指标,评定都算失败[4]。
通过分析,如果确认失败与焊接评定试板时采用的主要变素或补加变素无关,那么可以用相同的变素照样再焊1块评定试板,重新取样试验。或如果原来的试板还有剩余,也可在剩余试板上靠近原来取样位置重新取样代替不合格的试样。
如果通过分析确认失败是由某一项主要变素或补加变素引起的,那就需要适当修改导致评定失败的那一项主要变素或补加变素,重新用修改后的变素进行评定试验。试验如果成功通过,则应把焊接新试板用的主要变素和补加变素记录在PQR中。
如果通过分析确认导致评定失败的原因是由主要变素和补加变素之外的其他一项或多项焊接条件引起的,则应适当改变引起评定失败的那项或那几项焊接条件,重新焊接1块评定试板。如果新试板通过了试验,则制造厂应把导致前次评定失败的条件让大家都知晓,以保证产品焊缝能够达到要求的性能。
ASME规范允许重新评定,但条件是必须先找出原因。要找出失败原因,一是必须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和前人积累的成功经验,二是要确实了解评定试板的焊接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强调焊接工程师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必须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依据,还必须亲自参与评定试板焊接的监督和控制的原因。
如果重新评定又没有通过该如何处理,对此ASME规范没有说明。
应用领域,不是探索未知的研究领域,不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因偶尔考虑不周失误,给予弥补机会,一般也就给一次。屡屡失败就只能说明距离要求还太远,不具备从事预想活动的能力。
可国内公开出版物上却说,如果评定不合格应修改焊接工艺指导书继续评定,直到评定合格[4]。而怎样修改指导书却只字未提。
2.7 新材料焊接工艺评定前先进行工艺性试验
ASME规范指的新材料是那些已经纳入公认
的美国或其它国家或国际组织标准,但尚未收入ASME规范第II卷,因而,也未曾按ASME规范制造过锅炉、压力容器或核设备的材料。对于新研究
“・44・ 石 油 化 工 设 备 2010年 第39卷
开发出来的材料,ASME也希望能够先被公认的美
国或其它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标准所采纳,或由这类公认的组织建立一项新标准,然后再向ASME提出批准申请。ASME所说的公认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标准,不包材料生产厂的公司标准或企业标准。
不难看出,ASME规范所指新材料,尽管还没有制造过规范产品,但也已经相当成熟了。因为要被某一公认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承认,就得先通过该组织的审查。即使这样的材料,要想得到ASTM的批准,要提供的试验数据也绝不仅限于焊接性一个方面,而是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焊接性及其他加工性能等很多方面,而且要求用不同厚度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每相隔50℃或25℃进行试验的数据。详见ASME规范第II卷“GuidelineontheapprovalofnewmaterialsundertheASMEboilerandpres2
surevesselcode”[11,12]
。粗略估计这些数据要多达数千甚至上万个。可见ASME对于材料的控制是相当严格的。绝不是经过简单试验、试制就准许应用的。
在这一点上,国内流行观点倒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在发展我国核电事业过程中,某些设计单位与钢厂和焊材厂合作开发出一种20RH的钢板和一种J427HR的焊条。虽然至今经过的时间已不算短了,但还没有进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仍停留在参与合作的钢厂和焊材厂企业标准,甚至还没有上升到企业标准,而仅停留在技术条件的水平上。还好这种钢板和焊材还仅仅是简单的碳素钢系列,不算复杂。还有一家核工程单位开发了一种E501821的焊条。E501821焊条是国家标准GB/T5117—95中的一个标准焊条型号(在美国标准中称作标准分类号)。标准规定这种型号焊条的抗拉强度最低必须达到490MPa(见文献[6]表7),但那家工程单位的规定却只有410MPa。没有达到标准规定指标,是不能使用标准规定的标识的。这些都反映了对材料控制最基本规则不甚了解的事实。
应鼓励材料厂、焊材厂以及科研机构开发研究材料新品种,但实际应用之前,最好先申请列入国家标准。即把采用新材料的最终把关单位提高到公认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水平上,而不是低于该水平的其他组织和单位。其实像前面提到的那种钢板或那几种焊材,采用现有国家标准中已有的品种,附加一些补充要求就完全能解决问题,美国ASME核电规范、法国RCC2M都是这样做的,根本用不着发明新牌号。由于没有列入标准,自然没有标准号,设计文
件上只能标注材料牌号,采购都费周折,因为先得明
确当初这些材料是哪家钢厂或焊材厂参与试制的。国内在宣讲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时,提到的新材料并不是这类新材料,而是指某锅炉或压力容器制造厂首次遇到的材料。从规范、标准角度看,只要是列入标准的材料,都不应该称作新材料。如果要以是否首次遇到来做为划分新材料的界限,各个工厂将会有不同标准。
只要是列入标准的材料,焊接性虽然有好坏之分,但实际应用问题都是已经解决了的。是否要进行焊接性试验,也是工厂自己决定的事,不进行焊接性试验并不构成对规范或标准的违反。如果为做到心中有数,进行了焊接性试验,规范当然也不禁止。
3 补充说明[13~15]
本文的目的是澄清目前国内在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评定和应用方面广泛流传的若干错误观点,以排除它们对正确理解和执行ASME规范的干扰。
国内ASME授权证书持有单位,也都同时持有国内相应产品的制造许可证。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单位的焊接工程师需要随时在国内和国外标准之间切换自己的思想认识。按照一种认识,即正确的认识对待两个标准完全可行。即摆脱这些错误认识的干扰,按文献[1]所述基本原则编制和评定按国内规范建造产品的焊接工艺规程是完全可以的。对国内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单就评定规则这一个方面而言,除了没有对焊接材料恰当分类、母材和熔敷金属厚度评定范围与ASME规范不同外,其余与ASME规范精神基本一致,因而按作者的建议处理问题不会构成对国内标准的违反。
只要符合规范规定,就要敢于坚持,这也是一种互相提高的过程。如一家欧洲公司,在审查了一项为316L不锈钢容器准备的WPS后认为,WPS中母材一栏不应填写P2No.8,而应填写316L。为此,生产厂家给出回答是,按ASME规范编制的WPS永远针对的是一个很宽的范围,P2No.8包含着316L,凡需要进一步具体化的内容,一律留在产品的接头识别卡(JIC)中去解决。另外一家美国客户,在审查了提交的WPS后,提出应增加QW2410.64要求内容[9]。由于此WPS是以前编制和评定的,当时这一条还没有作为一项变素列入规范中,根据QW2100.3[9],可以不用增加修改。总之,只要在规范中能找到依据,就要敢于坚持。
《碳钢焊条》 第39卷 第4期 石 油 化 工 设 备 Vol139 No14 2010年7月 PETRO2CHEMICALEQUIPMENT July2010 文章编号:100027466(2010)04200452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应用分析
熊从贵
(温岭市钱江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温岭 317500)
摘要:对应用近10a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与新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从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实施贯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T652.1 文献标志码:B
ApplicationAnalysisofSupervisionRegulation
onSafetyTechnologyforStationaryPressureVessel
XIONGCong2gui
(WenlingQianjiangChemicalMachineryCo.Ltd.,Wenling317500,China)
Abstract:ThestandardofSupervisionRegulationonSafetyTechnologyforPressureVessel
hasbeenusingfor10years,thenewstandardofSupervisionRegulationonSafetyTechnology
4 结语
美国ASME焊接评定规范和文献[2]本来是2个标准,但现在发生了互相影响。文献[2]明确承认编写中主要参照ASME规范,毕竟ASME规范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先进标准。但反过来的影响就值得考虑了,这也正是本文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 晶,古 敏.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评定和应用
[J].ASME在中国,2009,49(3):27238.
[2] 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S].[3]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制压力容器焊接
[8] RCC2M—2000,DesignandConstructionRulesforMe2
chanicalComponentsofPWRNuclearIslands,SectionIV,Welding[S].
[9] ASMEBoilerandPressureVesselCode—2007,Sec2
tionVIII,Division1,2007Editionwith2007uptoandincl.2009Addenda[S].
[10]ASMEBoilerandPressureVesselCode—2007,Ca2
ses,BPV,2007Editionwith2007uptoandincl.2009Addenda[S].
[11]ASMEBoilerandPressureVesselCode—2007,Sec2
tionII,PartA,2007Editionwith2007uptoandincl.2009Addenda[S].
[12]ASMEBoilerandPressureVesselCode—2007,Sec2
tionII,PartB,2007Editionwith2007uptoandincl.2009Addenda[S].
[13]郭 晶.焊接材料标准化若干问题探讨[J].石油化工
工艺评定标准释义[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4] ASMEBoilerandPressureVesselCode—2007,Sec2
tionIX,2007Editionwith2007uptoandincl.2009Addenda[S].
[5] GB/T1591—199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S].[6] GB/T5117—95,碳钢焊材[S].
[7] GB/T8100—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
设备,2008,37(6):53258.
[14]张淑媛,郭 晶,车菊秋.焊接工艺规程与焊接工艺评
定[J].石油化工设备,2003,32(5):38241.
[15]郭 晶.焊接材料选择原则和实践[J].石油化工设
备,2001,30(1):43245,47.
(许编)
丝[S].
① 收稿日期:2010202210
作者简介:熊从贵(19822),男,重庆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高效换热器的研究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