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 ㈠ 金石碑刻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主要作用是为了传播。 2 石刻与秦汉以后取代了金文在传播史上的地位。原因是它不仅具有金文的优 势,还具备了金文没有的取材方便、价值较低、大小随意且便于传播的诸多 优点。
另外石刻的功用也渐趋扩大:首先歌功颂德的对象不限于帝王:其次石刻的 内容也极其广泛,不限于赞颂。 ㈡ 写经修史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经史,他们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 1 讲经及注经自古就是传播学术文化的主要形式。
2 史学在中国的地位仅次于经学。从《尚书》到《史记》,到《明史》,到《清史稿》,中国的史学文字记载从未中断。史学既是中国知识文化之源,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2.“露布”——古代军事长官发布战报的手写新闻形式。
1 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那时的露布是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官文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露布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方式不变,传播的内容主要用 于宣传战绩和发布捷报,即具有了军事新闻的性质。
3 露布的书写方式及传递形式,能保证其在当时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 传播,因此,露布可以称得上时效性强、传播广泛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 3.邸报:中国古代官方报纸的通称。名称起源于“邸”。“邸”是我国古代地方政 府机关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邸报的产生最迟不晚于唐代。 4.邸报的内容及其意义 邸报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皇帝的起居言行、皇帝的谕旨 2 官员的升迁、任免、赏罚 3 臣僚的奏、疏
④ 其他信息。包括一些军事信息。明代始,也出现过一些社会新闻类信息。
邸报所载信息来源主题是官方的,其渠道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它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报纸。但它又不同于官方文件,对各级官府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同时内容带有新闻性,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原始形态的报纸,即古代报纸。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5.邸报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情况: ㈠唐代进奏院状与“开元杂报”
唐代开元年间,“邸”成为上都留后院,后改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
唐代邸报此时称为“进奏院状”或“状报”、“邸吏状”。是各地方进奏官根据朝廷发布的信息,采集、传发给地方长官的官报。
唐代进奏院状有两份尚存于世。因曾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又称“敦煌进奏院状”、“敦煌邸报”。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原始报纸。
“开元杂报”一词见于孙樵的著作《经纬集》。在《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孙樵叙述自己所见到的开元年间的官报,使有关开元杂报最为详细地记载。开元杂报石孙樵给当时所见的“数十幅书”的一种称呼,并非真正报名。
㈡宋代“邸报”、“朝报”、“进奏院状报”
邸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宋朝。同时也有许多其它称呼。如“朝报”、“进奏院状报”、“邸状”、“报”等。
宋代的进奏院状由唐代的“地方报”变成了朝廷的“中央报”。
宋代的朝廷官报比唐代有了较大的扩充,不仅仅只限于诏旨奏章、皇室起居等,还记载了一些皇族生活情况、仕官升迁、朝廷政事动态等。
与前朝相比,传播面也更为广泛。一些知识分子已经将其视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出现了印刷的邸报。 ㈢元、明、清三代的“邸报”、“朝报”
关于元代是否存在“邸报”,学界一直有两种意见,没有一致的结论。
明代不设进奏院,但官报仍按习惯称为邸报。由明政府设立的通政司管辖。直接由中央机关向全国各级行政机关传递,抄、发、传制度非常严格。内容大体仍包括皇帝谕旨、皇室动态、官员任免、臣僚的奏疏、军事信息等内容,偶有类似社会新闻的信息出现。
值得提到的是,明代邸报已开始出现活字印刷。这一变化所以显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变更,更说明报纸在此时的读者增多,需求量增大。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件重要的事。
清代邸报与明代内容相似。从形式上来看由三部分组成: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奏疏。 6.邸报的作用及价值
作为封建时期产生的中国古代报纸,邸报自始至终都是封建王朝维护其专制制度的工具。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邸报仍然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他所提供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信息。这与控制它的机关有关,同时与读者群也有一定关系。
由于邸报大量登载官方文件,他在政治和学术上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 7.小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民间私自发行的非法报纸。估计约产生于北宋,盛于南宋,直至元、明清各朝,仍有小报存在。
小报并非报名,只是宋代读者对区别于邸报的非法传播物的称谓。是比邸报更具新闻时效性的、被政府查禁的非官方报纸。
小报的内容以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也主要等在皇帝谕旨、大臣奏议、台谏章疏、官吏升迁任免等。
不同于官报之处在于:一是其时效性比较强;二是传播信息中有许多是官方尚未公布或禁止公布的消息。
小报的发行人有两种:一种兼职者,主要为邸吏等政府官员。二为专职者,大多为印卖书籍者。两种发行人,目的均是商业性的,这是小报有别于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
小报的发行,受到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野的官僚等读者的欢迎。一来因为小报在发行速度上比邸报快,时效性强,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而来因为有些不可能从官方邸报中获得的机密,有时能从小报中了解。
小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打破了官报垄断地位,开始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 8.京报
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合法的非官方报纸。大约在明朝末期出现。
内容:京报以刊载邸报为主要内容,因此它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偶有一些自己采写的新闻,其中有少量的社会新闻。
发行:京报有自己的报房,报房负责编印、发行、销售报纸。完全脱离朝廷官报 的发行系统。
形式:至清代已有较为固定的刊期和报名,一般为日刊,也有两日刊。并开始呈 现出某些大众传播工具的性质,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
发行范围和社会作用:
京报公开发行,发行范围很广。在京城和各省拥有大批读者群。买京报、读京报 已经是常见的现象。
京报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以商品形式出现的传播媒介,所以作用就大大超过 了朝廷官报。因其公开发售,其影响也大大超过非法民报。 第二章 近代报刊之始 第一节.概说
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对中国采用了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 手段,后者主要是企图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开始, 办报就是传教士的基本宣传手段。
1815年,第一批来中国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以华人为发行 对象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这封报刊也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第一份在华出版的外文报纸是《蜜蜂华报》,该报1822年9月12日创刊于澳门, 葡萄牙文,周刊,主编安东尼奥。
中国境内的外文报刊在这一时期发展远超过中文报刊。其中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 于1883年主编的《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1840年鸦片战争是外报在中国发展的分界点。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进入半殖半封社会形态。海禁大开,大批外国传教士、商人 涌入中国本土。外报也由沿海向通商口岸扩张。这些报刊宗教色彩渐淡,并很快 成为外国殖民主义者在华报刊的主要力量。主要分为中文商业报刊和外文商业报 刊两类。
在华外报的出现和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军事、文化侵略有密切的联系, 它是列强侵华的产物,但同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交流、引导西方近 代报刊制度、办报思想、方式进入中国的作用。 第二节.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1815年8月5日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米怜主编。 1821年6月停刊。
《察》是一份宗教报刊,木刻雕印,基本每月一册。 免费发行。以我国侨商聚 集的南洋一带为主要发行地,也发往内地。
《察》的内容包括宗教宣传、阐述伦理道德、西学介绍等。其中,直接宣传教义 的文章约占80%,其次为宣传伦理道德,再次为科学知识介绍。后两项内容不仅 所占比例小,而且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从西学传播的角度来看,尽管有关科 学知识部分的内容非常少,却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科学知识较多涉及天文学。 该刊登载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条新闻即与天文知识有关。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特点
《察世俗》的重要特点是十分注重迎合读者的心理:
1常以儒家学说来阐明基督教教义,用附会的手法缩短宣传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距 离,达到宣传效果。
2在刊物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线装书的式样
3在文章的结构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方法
④为了吸引读者兴趣,米怜强调要增强文章的“彩色”,即文章要注重读者口味, 应有可读性趣味性
照顾读者接受能力,注重文章的通俗易懂也是该刊的特点。
《察世俗》以贫苦者和工作者为宣传对象,因此文章短小和易懂十分重要。 3.《察世俗》的意义
1从当时的社会影响来看,《察世俗》传教的作用不大。
2马礼逊和米怜的办报目的虽然不是立足于新闻传播,但其关注受众的思想、运 用大众传媒的能力,体现出他们已具有近现代大众传播的观念,所以《察世俗》 虽然是宗教杂志,但以之为近代报刊之发轫,是当之无愧的。
3马、米二人在创办《察世俗》时不避艰难,不顾生死的执著精神,同样值得后 世报人以为榜样。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
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经历两次休刊和复刊,于 1838年停刊。
《东西洋考》虽为宗教报刊,但它的内容却比较广泛,有科学知识、宗教、道德 等,设有言论、新闻专栏。
郭士立是以传播教义为出发点,达到用西方文明征服中国的目的。 5.《东西洋考》与《察世俗》的异同
两种刊物均为基督教传教士所创办,形式上均为中国线装书式,刊名相似,封面 设计也相似,但由于创办者的办报宗旨有异,两者差异也显而易见。 1 从内容上看,两者均由宗教、伦理道德、科学知识三部分组成。
所不同的是三者的比重,《东西洋考》中,宗教内容比重大大下降,其主要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目的是显示西方文明的优势。《察世俗》科学知识较少且偏重天文,以显示上帝造万物之功。 2 《东西洋考》对时事政治很关注,具体表现是注重新闻和言论。从《察世俗》 的一条新闻开始到《东西洋考》的新闻专栏,体现了报刊业务近代化的发展 趋势。
3 与《察世俗》相比较,《东西洋考》的新闻文体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④《东西洋考》有了固定的言论栏目。此时的言论栏目摆脱了《察世俗》时期单 纯阐发教义的状况,而是开始涌来回答现实中的问题。
⑤ 《东西洋考》还登载过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第一篇论述西方报纸的专文《新闻 纸略论》。
6.《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23年7月在巴达维亚创办。1826年停刊。 该看形式与内容都与《察世俗》基本相似,实际上是《察世俗》的续刊。 7.《天下新闻》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吉德于1828年在马六甲创办。1829年停刊。 这份月刊以单张活字印刷方式出现,与今天报纸很相似。
内容除中外新闻外,还登载了许多西方科学知识,发表历史、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章。但总体来看仍是一份宗教刊物。 8.《各国消息》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奚礼尔等于1838年在广州创办。停刊日期不详。
该刊不登载宗教文章,是一份以介绍各国国情、航运消息及商业行情为报道内容的刊物。 9.《万国公报》(1868——1883,1889——1907)
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一份周刊。 1868年9月5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并任主编。 ㈠发展经过:
该报初名《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9月5日出第301期时更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休刊。1889年以广学会机关报身份复刊,并改为月刊。1907年5月,主编林乐知突然病逝,7月,《万》停刊。 ㈡主要内容:
在《中国教会新报》时期,主要以传教、联系教友、报道教会活动等为目的。
更名后,宗教内容减少,介绍西方科学与政治、评论时事等内容大量增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时事争论刊物。 ㈢地位及影响:
甲午海战前《万》在中国影响很小。到甲午海战清廷失利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与科学。而《万》热心介绍西学,这恰好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维新运动相适应,于是《万》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且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该报前后发行近40年,创当时中国报刊发行量之最。读者对象是中国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当权人物和一般知识分子。 ㈣突出特点:
《万》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使它的变法宣传和西学介绍。 1变法宣传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后,内容虽有关于宗教宣传的,但并不占主要地位, 而增设的论说立论范围广,并鼓吹变法革新和传播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的维新 便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甲午海战后,有关时政和鼓吹变法的政论文章就明显增多。林乐知和李提摩太都 写了不少涉及外交、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文章,强调变通之法。
《万》的变法宣传在中国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此后中国维新之士都醉心于变法, 全国兴起维新变法的思潮。
从表面上看,《万》的变法宣传与中国爱国志士的维新运动的目的是一致的,但 实质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为了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促 使中国日益强盛,向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而《万》所宣传的变法主张是建立在 殖民主义利益基础上的。他们希望中国走殖民地而非资本主义的道路。 2西学介绍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后,每期都有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传播 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事,《万》最早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介绍到中国 另外,在促进中国教育西式化方面,《万》也起了很大作用。
《万国公报》的变法宣传和西学介绍,启迪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思想,推动了中 国的维新运动,促进了西式教育的兴起,在当时的确起到了将西学传播到东方的 媒介作用。 10.《遐迩贯珍》
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份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由香港马礼逊教育协会出资在香港创办的一份月刊,主编麦都思。
由香港英华书院负责印刷发行。1856年3月停刊。
全刊以三分之二篇幅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医学、地理等知识,三分之一篇幅报 道新闻。 11.《六合丛谈》
上海地区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
1857年1月创刊。月刊。主编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1858年终刊。 内容与《遐迩贯珍》相似。主要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12.《中外新闻七日录》
中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中文周报。
1865年英国传教士湛约翰在广州创办。1868年停刊。 内容以新闻、西方科学知识为主。 13.《益文录》
1879年3月创办于上海。
主编李木大,是第一个担任外国教会报刊主编的中国人。 该刊以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时事新闻为主。
1898年与《格致新报》合并,易名为《格致益文汇报》
第二部分
第三节.在华外商报刊 1.香港四家有影响的英文报纸 1《中国之友》
周报。1842年3月17日由英商奥斯威尔德在澳门创办。同月24日迁香港。并 《香港公报》。1869年停刊。 2《香港纪录报》 周报。
前身为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的《广州纪录报》。《广》是中国境内出版的 第一份英文报纸。创办人英商马地臣,第一任主编美商伍德。1839年迁澳门, 1843年迁香港,并更名。1863年停刊。 3《德臣报》(一译《中国邮报》) 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
1845年2月20日,英商肖锐德在香港创办,并自任主笔。英商德臣任发行人, 故得名。1862年2月1日改为日报。1874年8月17日停刊。 ④《子子剌报》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发行时间很长的英文报纸之一。 1857年10月1日美商赖德在香港创办。英商子子剌任主笔。1941年停刊。 2.《北华捷报》
上海第一份近代外文报刊。
1850年8月3日创刊。周刊。创办人英商奚安门。
1856年增出日刊《每日航运新闻》,1864年1月《每日》扩为独立出版的日报, 更名《字林西报》,《北华》转为《字林》的星期附刊。 3.《字林西报》
外文报刊中,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66年开始由字林洋行经营,发行到1951年3月31日止。
该刊创刊不久即被指定英国驻沪领事馆及商务公署的文告发表机关,并得到上海
工部局的经济资助。
《字林》重视言论,常就中外关系与中国时政发表观点,是政治性很强的报纸。 有时可以左右社会言论。
除言论之外,还大量登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信息。
它报道内容广泛,资料丰富,且常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问 题,为当时的政府官员所注重,也为今天的中外史学家所重视。 4.《京津泰晤士报》(一译《天津时报》) 1894年3月创刊,英商贝令汉主办。
初为周刊,1902年改为日报。1948年前后停刊。
该报一些干涉中国内政的文章,常遭到当时进步报刊的反驳。
《京津》以英国在华舆论代表自居,天津英租界当局亦默认其为非正式的机关报, 并给以资助。凡有政府公告及消息,也先送该报登载。 5.《上海新报》
上海第一张中文商业报纸。
1861年创刊,由出版《北华》的报馆创办。 初为周刊,1862年改为周三刊,1872 年7月2日改为日刊。同年12月在与《申报》的竞争中失利,停刊。 该报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开中国报纸两面印刷之始。
《上》创办宗旨是为商业贸易服务。其刊载的中外新闻大多选自香港的报刊。创 办之初,刊载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况,很受时人关注。
该报虽为商业报纸,但历任主编的却都是传教士。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传教士伍德。 《上》在创刊后十来年里,使上海唯一的中文商报。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 6.《申报》 ㈠早期的《申报》
1《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由美国商人美查等四人合资创办,后资本 归美查一人所有。首任主笔蒋芷湘。初创时为隔日刊,自第五号起改为日刊,周 日休刊。1879年4月27日开始,周日也出报。
早期《申报》的内容大致有:本馆高柏、本馆条例、论说;本埠新闻、外埠新闻; 广告及货物价表、船期。而且创刊不久就开设了文艺栏目。 2针对商业报纸不足所进行的改革
第一,重视言论,每日一篇“言论”,且都在头版。 第二,也重视新闻。
第三,改进新闻报道与写作。
当时各报的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常信笔点染,由传奇之风。《申报》一开始也未能免俗。后来《申》逐渐开始注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对几件特殊新闻的处理,使之声名大振,销量也随之上升。一是1873年对于“杨乃武案”的报道,前后长达三年。报道后其客观准确,仗义执言,有闻必录,在当时影响很大。这也是我国报纸最早采用连续报道方式报道的重大社会新闻。二是对于战事新闻的客观报道是《申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发行量也随之陡增。三是《申报》首先用电报传递谕旨及重要新闻。我国第一条电讯就是由申报于1882年1月16日刊出的。
第四,申报注重文艺与广告。且刊登的文艺作品内容渐次扩大,趋于综合性,成为副刊之祖。
第五,创刊后几天,就刊出长篇文章,宣传报纸广告作用,此后它刊登的广告,在版面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第六,扩大报社业务
美查以申报为基础,创办了一系列文化出版事业。
⑴编印综合性的月刊《瀛寰琐记》、《四溟琐记》和《寰宇琐记》。三种月刊时间
相继,内容均为论说、小说、诗词、笔记类,都属于我国近代早期的文学期刊。 ⑵办白话新闻报《民报》。
1876年3月30日创刊,每周二、四、六出版。专为妇孺、工人、小贩以及下 层劳动人民所设,可以算得上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白话报。 ⑶编印画报。
1877年,《申报》创办了《寰瀛画报》,不定期刊,中国画报之祖。
1844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石印的著名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吴友如主编, 旬刊。新闻性更强,内容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㈡应对《新闻报》挑战,《申报》的改革时期
《新闻报》极具威胁力的竞争,使《申报》感到了压力。
1905年,申报在2月7日的论说栏上,提出了12项改革措施,大致有以下内容: 1 更新宗旨 2 改良形式 3 革新设备与技术 ④ 扩大信息来源 ⑤ 强化时事评论
⑥ 增加新闻(包括国际、战事、政治、经济、地方新闻五个方面) 改革后,申报重新确立了在上海的地位。 ㈢《申报》的席子佩时期
1907年春,美查将报纸售于席子佩。席子佩经办期间,对申报作了进一步改革。 1 文字运用了改良圈点法,方便了读者阅读。
2 1909年,报纸有单面印刷改为双面印刷,同时改变了过去书本式的版式。
3 1911年8月24日,《申报》开始刊登天气预报,同时开辟了副刊《自由谈》。第一任副刊主编王钝根。 由于副刊过于强调趣味性,加上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缘故,所以《自由谈》很难保持较高格调。但是《申报》的《自由谈》是中国较早的副刊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报刊中创办时间最久的副刊。 ㈣《申报》的史量才时期 第七章第八章补
《申报》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申报》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到1949年5月26日,《申报》停刊,前后共历时78个年头。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申报》是以营利为宗旨的报纸,《申报》的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因此,他们把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一个重要发展。
7.《申报》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1《上》用上等白纸印刷,成本高。《申》用廉价的毛太纸印刷,成本低,售价 不到《上》的三分之一。
2《上》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航运消息、商业信息、货价及一部分新闻。相对枯燥 单调,可读性不强。
《申》很快开设文艺栏目,受读者欢迎。
3《上》极少发表论说。《申》则每天一篇“言论”。而且都发在头版。 竞争结果:《上》难以为继,1872年12月31日自动停刊。
《申》和《上》的竞争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具有影响力的报业竞争。 8.《新闻报》 ㈠初创阶段
1893年2月17日创刊于上海,有中外商人合办。
这一阶段的《新闻报》没有特别明显的建树。但有些值得介绍的经营思路: 一是每份报纸以低于《申报》的价格出售; 二是将自己的发行及地方在苏锡常一带; 三是利用一切方法获取广告。 ㈡福开森时期的《新闻报》
1899年11月4日,美商福开森接手《新闻报》。聘汪汉溪为总经理,运用企业化经营方式管理报社,并以《申报》为竞争对象。
《新》确定自己的读者对象为工商界,提出“在商言商”、“经济独立”的办报口号,它密切注意商情的报道,努力适应商业需求,使得《新闻报》发行量不断上升。在上海报界成为极具特色的报纸,从而对《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当时《申》逐渐实现了出版系列化、企业化,实力日渐雄厚时,《新》也明确提出报纸企业化的口号与之对抗。同时,《新》率先开设“经济新闻”专栏,在商业界赢得了大量的订户。 ㈢《新闻报》的企业化阶段 第七章补
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高潮的兴起 第一节.国人报刊功能的思考和早期的办报活动 1.“澳门新闻纸”
我国新闻史上翻译外国报刊的开端。
是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时,下令搜集外国人在广州、澳门出版的各种报刊,组织专人翻译澳门出版的外报,借以“采访夷情”,译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当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报道。 所译材料,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
“澳门新闻纸”的出现,足以说明林则徐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有了一定认识。 2.《昭文新报》
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
1873年8月由艾小梅创办于汉口。 因销路不畅,出刊仅数月。此报现已失传。 3.《香港中外新报》 前身为《香港船头货价纸》。
《香港船头货价纸》作为《子子剌报》的中文版,创刊于1857年11月3日,每周二、四、六出版。内容以船期、货价、行情和广告等商业信息为主,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家以商业新闻为中心的报纸。 1864年到1865年间更名为《香港中外新报》,由华人黄胜和伍廷芳主持。是一份商业性报刊。1919年停刊。
4.《香港华字日报》 前身为《中外新闻七日报》
《中外新闻七日报》作为《德臣报》的中文专页,1871年3月11日创刊于香港。1872年4月停刊,改出《香港华字日报》,由华人陈蔼亭任主笔。
据说该报虽由英人报馆出版发行,但报纸方针与文字工作主要由英国人负责。因此,该报时刻努力体现华人的立场与见地。1941年该报停刊。
*《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华字日报》均由华人主持笔政,可以说是国人自办报纸的学步,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5.《循环日报》
我国近代报刊史上国人自办报刊中第一家影响最大的报纸。 1874年2月4日,由王韬创办。
该报也是中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仿西方报纸体列,几乎每天有论说一篇,“中外新闻”栏的头条
位置每日登一篇评论。初期多为王韬主笔。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故出变法自强,提倡君主立宪,要求发展民族工业。
《循环》开我国政论报章的先河,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1883年,王韬的政论文章被选辑成书,名为《韬园文录外编》,这是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循环》出至1959年终刊,使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国人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 6.王韬的办报思想
1办报的目的在于“立言”,即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当时,即指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思想。希望办报既能抵御外侮,又能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文化,以求中国“自强”。 2重视报纸的职能。
王韬认为报纸应具有交流、沟通君民与中外信息的作用。
他还认为,报纸能“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是国内人能通过报纸学习西方之长,也能用报纸作为与西人交涉、捍卫本国主权的武器。 7.王韬在新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是国人在办报纸中最早的报纸之一。
2 他在该报上发表了数百篇政论文章,开创了报刊政论文体,同时为中国报界开创了一种以政论为主体的新式报刊。
3 王韬的政论文体,还在形式上冲破了封建的僵化的文章格式,开创了不拘一格直抒胸臆的报刊文风。
④ 总的说来,王韬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开创了我国报刊的政论文体。在他的影响下,政论文章风靡一时,形成了我国近代报刊以政论文章为主体的特点,同时他也是我国近代办报思想的启蒙者之一。 第三部分
第二节.政论报刊与维新变法运动 1.第一次办报高潮
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展开,政论报刊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及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技的报刊、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报刊、有通俗报刊、有妇孺报,也有行业报。这众多国人自办的刊物,打破了近代史上由外报垄断中国新闻界的局面,这就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此时的报刊有一些共同点,即报刊以政论为主,新闻反居次席;此外,报纸与杂志合一,同时,时人重杂志而轻日报。 2.《中外纪闻》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
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倡导并出资在北京创办。梁启超、麦孟华为编辑。
初创时名为《万国公报》,因与林乐之主编的《万》重名,当年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同年11月,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
该报以官僚士绅为发行对象,隔天出版,形式与京报相同。 每册刊登论说一篇,主要内容是宣传变法,提倡创办学校。 每期内容还有“上谕”、“外电”等。
《中》的出版发行,为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学会的成立于《中外纪闻》的出版,遭到了在京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查禁,于是《中外纪闻》在1896年1月20日被迫停刊。
3.《强学报》
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1986年1月12日创刊,徐勤、何树龄主持。
《强学报》与托古以改今制,希望光大维新,人人昌言新法,还提出了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影响很大。
仅出至第三期,便被勒令停刊了。 4.《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旬刊。1898年8月8日停刊。 黄遵宪主持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 内容分为论说、奏折录要、京外近事等栏目。
《时务报》出版不久,就因文体新颖,议论独到,见解精辟,很快风靡海内。并成为当时发行量最高的报刊。
《时务报》的发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在《时务报》的宣传影响下,改良派政治团体在全国纷纷建立,维新运动也在各省市先后开展起来,各地维新报纸也纷纷创刊。 5.“时务文体”
自梁启超始,通俗自由、自成一格的政论文随着《时务报》畅销全国,遂使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时而生,时称“新文体”。因这种文体是梁在主办《时务报》时所开创,故又被称作“时务文体”。 这种文体的特点是:
1内容切中时弊,针对当时的政治现状,有感而发; 2打破传统戒律,不守桐城派的章法、义法,自成一家;
3力求平易畅达,以浅近文言文为主,杂以新名词、新术词、民间口语入文; ④感情充沛,赋予煽动性。 6.《湘学新报》
湖南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
1897年4月22日由湖南维新党人创办。旬刊。第21期起改名为《湘学报》。 1898年8月28日停刊。 唐才常、陈为镒任主编。
《湘》以倡导新学、开启民智、培育人才、鼓吹变法为宗旨。系统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也宣传湖南新政,传播维新派的主张。 7.《湘报》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也是维新派人士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同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10月《湘报》被迫停刊。 该报社由董事会。唐才常任主笔,谭嗣同等人为该报主要撰稿人。 《湘报》每日出版,内容有论说、奏疏、各国时事等。
《湘报》的论说有声有色,锋芒毕露,发表了一系列抨击封建专制、鼓吹民权平等、宣传西学、宣传变法的文章。
此外,《湘报》还大量刊登省内外变法的新闻以及中外报刊对维新运动的评论。
由于《湘报》和《湘学新报》的共同宣传与推动,是湖南省成为维新时期创办新政最有朝气的一个省。 8.谭嗣同的办报思想 1主张办报求日新。
他认为,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中国必须每天跟上时代步伐。因此要在书以外,创办报纸,以求日新。 2主张报纸为“民史”、“民口”。 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民主性。 9.《国闻报》
维新派华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 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人严复。
内容上偏重京、津和北方地区的新闻报道,对东南各省新闻不作报道。设有本地新闻、京城新闻等栏目。 《国闻报》在北方舆论界堪称一支独秀,对维新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百日维新期间,《国闻报》登载了光绪关于变法的全部上谕及维新派上奏的全部条陈,并配有评论为之鼓吹。这些报道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鼓舞维新者斗志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898年戊戌政变后,《国闻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遇难的消息后,“奉旨”停刊。后卖于日本人。 10.《国闻汇编》 国闻报馆出版的旬刊。
1897年12月8日创刊,只出了六期便停刊了。 《国闻汇编》的主要内容是翻译、介绍国外学术著作。
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发表了《天演论》和《群学肆言》的部分译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进化论的思想。 11.严复的办报思想
集中体现在《国闻报缘起》文中。
1 办报的目的是“开民智”,报纸的作用是“将以求通”。
2 在各国并立之时,引进外来思想是开民智的主要方法。因此,严复注重引进西学,他组织人力收集、翻译外国报刊。
3 介绍给国人进化论和社会改良学说。进化论的思想也成为维新人士办报思想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港澳及海外的报刊活动 1.《知新报》
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是戊戌政变后唯一幸存的维新派报刊。 初为五日刊、后改旬刊、半月刊。
有何廷光、康广仁任经理,何树龄、梁启超、徐勤等为撰述。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保留了不少维新运动的文史资料。 1901年1月自动停刊。 2.《清议报》
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实际主编梁启超。出版后风行海外。
《清议报》以强调“清议”与增进国人学识为宗旨,概括起来就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清议报》前后出版3年,共设30多个栏目。第25期开始,在作者栏中第一次出现了“记者”字样,这在报界属首次。
《清议报》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民族危亡的警钟,做救亡图存的呼喊。二是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1901年12月22日,因报馆失火,《清议报》停刊。 3.《新民丛报》
改良派在海外最重要的一份机关报。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半月刊。 该报前期办报宗旨是开民智、造新民。
从1902年到1903年,《新民丛报》作了大量的启蒙宣传。它介绍西方学说,政治、军事、法律、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同时反对旧的传统道德,介绍一些在当时还很新鲜的资产阶级社会道德观。 《新民丛报》的这些介绍改变了中国思想界的闭塞状态,打开了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知识分子的眼界,启发了他们民主革命的觉悟,给他们提供了反封建的斗争武器。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尚未自觉承担起这些宣传工作时,《新民丛报》在思想上起到了引导青年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 补遗
1.梁启超的办报活动
《时务报》主笔;《知新报》撰述;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创办《新小说》、《政论》、《国风》,参与创办《时报》。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㈠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时期
此阶段梁启超的办报思想主要集中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文中,核心是以报纸为“去塞求通”的工具。 1 所谓“通”,主要是指上下内外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思想一方面表达了要求清政府改变闭关自守、向西方学习、救国于危亡的爱国热忱,另一方面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期望参与国政,谋求民主的朦胧愿望。 2 梁启超还将“去塞求通”概括为报刊的“耳目喉舌”功能。他将社会比之于人,把报馆的作用比作一个人的耳目喉舌。 ㈡维新派海外办报时期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集中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说》、《新民丛报章程》、《国风报叙例》等文章中。
1 报刊的两大主要职能:“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2 一份完善的报纸,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速而确”。
3 确定了消息与评论两种文体区分的准则。他认为新闻报道应具有“博、速、确、直、正”五个标准,评论应具有“公、要、周、适”四条标准。
④ 从传媒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报刊宣传的两种方式——“浸润”和“煽动”。 对于两种方式,梁启超赞同并用。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3.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是我国仅大事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报刊活动家。他一生有26年时间从事报刊活动,主办10余种报刊,著述达1400万言。 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
他是报刊的政论文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到风格的文章,是当时言论界的骄子,我国报刊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与《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
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的机关报。社长兼主编陈少白。 《中》每日4开两张,内容以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新闻与评论为主。
创刊之初,言论并不激进。从1900年8月起,开始登载排满文章,且言论激烈。主要宣传内容为反清、提倡民权、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历史、支持义和团的反帝反侵略斗争,与保皇党的报刊进行论战等。在反种族压迫、反封建专制、反帝国主义的宣传上,该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阵地,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版式上,《中国日报》也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它完全仿照日本报纸,创多栏横排,标题长短不一,版面活泼大方。是中国近代报刊中第一份首开横排分栏的报纸。 因此,《中国日报》被国民党报人称为“党报元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日报》不仅是宣传机关,还是革命党南方党务军务的总机关,兼宣传与组织双重功能。
《中》出版两月后,又出版约一年的《中国旬报》。《旬报》的“杂俎”专栏改名“鼓吹录”并入《日报》,成为《日报》的文学副刊,是我国最早的副刊之一。
《中国日报》的出版改变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的宣传方式,并使革命的宣传从此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新阶段。
第二节.上海等地区的革命报刊 1.《苏报》案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由胡璋经营。后因经营不善,于1900年售予陈范。
陈范接手《苏报》的初期,《苏报》言论同情变法,1902年以后,中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陈范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同情改良逐渐转向同情革命。
1902年冬,《苏报》专辟“学界风潮”栏目,报道并支持爱国学生运动,从此为学界所关注。
1903年5月27日,陈范正式聘请爱国学社的章士钊担任主笔。此时《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社的机关报。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后,每天的《苏报》几乎都会发表一些言词犀利、宣传革命的政论文章。 1903年6月9日,《苏报》在“新书介绍”栏中热情介绍了邹容的小册子《革命军》,10日又发表章太炎的《<革命军>序》。6月29日,发表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驳斥康有为只可保皇立宪,不可革命的论调。并在文中称光绪帝为“载湉小丑”。
这些大张旗鼓的革命宣传与激烈的言论,震撼了全国,也触怒了清廷,清政府决心镇压革命党人。6月30日,上海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等人,邹容自动投案。此时由于章士钊未列入黑名单,所以仍在主编《苏报》,同时还发表了章太炎在狱中所写的《狱中答新闻报记者》。7月7日,《苏报》被封。
章、邹被捕后,清政府要求引渡二人。上海租界当局一方面为维护治外法权,一方面也迫于舆论,不敢将二人引渡给清廷,故组成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对此案进行会审。
当年12月24日,判决章、邹永远监禁。由于受当事人和时人的坚决反对,1904年5月改判章监禁三年,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至此,这场以清廷为原告的诉讼方告结束。史称“苏报案”。 苏报案的发生,打击和削弱了清政府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力量,革命派报刊声望大增。 2.“沈荩案”
1903年初,记者沈荩将探访所得清政府与沙俄的密约公布于报纸,由此使拒俄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7月19日,清政府将沈荩拘捕,慈禧下令杖毙,造成骇人听闻的“沈荩案”
此时震惊中外,革命派曾在上海举行数百人参加的追悼会,表示抗议。外报的舆论反响也很强烈。 同时,这件事的发生间接影响到了对“苏报案”的处理,它使清政府引渡和处死章、邹的要求遭到拒绝。 3.《国民日日报》
1903年8月7日,章士钊等创办。此报继承了《苏报》宣传革命的办报方针,被称为“《苏报》第二”。但因内部矛盾,1903年12月1日自动停刊。 4.《警钟日报》
前身为1903年12月15日“对俄同志会”创办的《俄事警文》日报,蔡元培主编,为拒俄运动作宣传工作。 1904年2月26日,改为《警钟日报》,以抵制外侮恢复国权为宣传宗旨。 1905年3月25日被强行封禁。 5.《中国白话报》
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创刊,林白水主编。初为半月刊,后为旬刊,用白话进行革命宣传。该刊特点是注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民众宣传政治、报道时事。 1904年10月8日停刊。 6.《中国女报》
1907年1月14日在上海创刊,秋瑾自任主编和发行人。
《中国女报》以白话为文,月刊。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为宗旨。 此报虽然仅出版两期,但在新闻史与妇女运动史上却有其积极意义。 7.《神州日报》
革命派创办的第一张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4月2日创刊于上海。社长于右任,总主笔杨笃生。 该报日出对开3大张,广告与文字各占一半。
此报鉴于《苏报》被禁的教训,不明言革命。采用旁敲侧击、迂回宣传的方式,新闻报道主张“有文必录”。但其革命倾向极为明显。
创刊不久《神州日报》就成为当时上海最畅销的报纸。
不过于仅主持该报80天,就因报馆失火,人事失和而宣布辞职。《神州》由他人接办。一年后杨笃生也离开报社。此后《神州》与革命组织的关系不及前期密切。
民国后,这张报纸几易其主,前后历时40年,虽仍以《神州日报》为名,但宗旨已与昔日传播革命思想的《神州日报》大相径庭。 8.“竖三民” 1《民呼日报》
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创刊,于右任自任社长,范光启、徐血儿、戴天仇等人撰述。以“为民请命,大声疾呼”为宗旨,言论比《神州》激烈。该报批评时政,抨击贪官污吏,揭露官场黑幕,故而引起当权者的仇恨。于右任遭陕甘官吏的诬告,被捕入狱。《民呼日报》也于1909年8月14日被迫停刊。 2《民吁日报》
1909年10月3日在上海创刊,实际负责人仍是于右任。但由于他被租界当局驱逐,不能公开出面,所以形式发行人朱少屏,社长范光启。
《民吁日报》创刊时,正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到中国。《民吁》连苏发表报道、评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行径。伊藤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民吁》连续发表数十篇报道和评论,对安重根的行为表示赞赏与歌颂。日本驻沪领事要求上海道查处,上海道遂与租界勾结,查封了该报。《民吁日报》前后仅出版48天。 3《民立报》
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法租界创办。社长于右任。
1911年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民立报》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也成为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点。 此时该报人才济济,宋教仁被于右任聘为总主笔,是主要的社论撰写人,并由此名噪一时,成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政论家。当时以“四捷”著称的陈其美以及近代著名的报刊评论家张季鸾也都参加过该报的工作,并在这个时期显示了他们的才能。
同时该报还很重视国际新闻的报道,聘请了一些在国外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做他们的兼职记者。 该报创刊之初,较为稳健内敛,站稳脚跟后,言论转趋激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时,清政府竭力封锁消息。但仅隔两天,《民立报》便用极大篇幅对起义进程进行了报道,同时发表有关时局的短评。读者竞相购买,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大的一份革命报纸。
《民立报》出至1913年9月4日停刊。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报均以“民”字开头,又同为于右任所创办,在实践上蝉联,性质相同,因此被称为“竖三民”。 9.“大江报”案
1910年12月14日詹大悲与人合伙在汉口创办《大江白话报》。后因报纸报道英国人打死中国车夫,报纸出资人收回资金退出报社。詹大悲遂自筹资金,于1911年1日改出《大江报》。詹大悲为主编,何海鸣任副主编。
《大江报》是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1911年7月,该报发表了两篇是它享誉一时的评论:何海鸣撰写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黄侃撰写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短文,倡言革命,标题新奇有刺激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此,清政府出动军警,查封报纸,捉拿主编。《大江报》被迫停刊,詹大悲等也被判刑。史称“大江报案”。试卷试题”玄为太尉化学教案以补行参军化学教案府转大将军化学教案仍参军事试卷试题 第四部分
第三节.《大公报》与《时报》 1.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创刊于天津,英敛之任总负责人,兼编辑、撰述、发行等工作。《大公报》是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英敛之主持的《大公报》虽借助外国势力,但对洋人毫无媚骨。英信仰天主教,但对洋教士在中国的霸道非常反感;他提倡宗教救国,但强调不能做洋人的附属品。
《大公报》在华北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原因第一是它敢言;第二是它注重报纸内容的严肃性;第三是它敢于为穷苦人说话。它还经常发表一些用白话写作的新闻和论说,很适合下层人民阅读。此外《大公报》表现出的爱国热情,也是它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个原因。
然而这一阶段的《大公报》在反对革命上是与保皇派相通的。其崇洋尤其是亲法倾向也十分明显。 2.《时报》
1904年6月12日狄楚青奉康有为之命创刊于上海,新闻编辑由陈景韩、雷奋、包天笑等负责。是近代报纸中较有影响的全国性大报。
初期《时报》是康梁在国内重要的舆论阵地。后来,《时报》并未热心改良宣传。辛亥革命后,由狄楚青独资经营。
狄楚青办《时报》,重在报刊业务上的革新。 1 在国内首创时评
《时报》设“国内大事”、“各埠要闻”和“本埠要闻”三个时评专栏,分别由陈景韩、雷奋和包天笑主持。这些时评栏目很有特色,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简洁明了的短评。短小精悍、形式多变、文字洗炼、可读性强,且适应时人的文化水平及对时事政治新闻的需求,在当时是很引人注目的业务改进。 2 发表创作和翻译的新小说
《时报》主张小说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益于社会,要起到开通风气的作用。这在当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此观点的指导下,《时报》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翻译介绍进中国。 3 版面和版式上的革新
《时报》首创对开报纸,并将报纸分为四个版面。 编排上力求醒目。使用不同字号,标题皆加以圈点。
这些改革和创新,受到读者、尤其是知识界人士的喜爱。对同时期国内报纸业务工作的改进,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海外的革命报刊 1.《民报》
前身为留日学生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二十世纪之支那》是华兴会的机关报,1905年6月创刊,由宋教仁等主持。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成立后,华兴会领袖黄兴、宋教仁决定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但在移交之前,遭到日本政府的查禁,不能再使用原刊物名称。同盟会决定改名《民报》出版。
于是,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的第一份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
《民报》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政论性刊物,它的宗旨是为革命运动建立理论基础。《民报》发刊辞中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从此《民报》致力于这一主义的宣传。设有论说、时评、纪事等栏目,并以刊登政论文章为主,此外还大量地介绍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各种新思潮,成为当时革命宣传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民报》是月刊,但每月出版日期不定,且经常脱期或中途停刊。主要撰稿人有章太炎、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宋教仁、黄侃等。
1910年2月,《民报》因发表鼓吹暗杀注意的《革命之心理》一文,被日本政府已破坏治安为借口封禁。
2.《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
1《民报》创刊第一期上,就发表汪精卫、陈天华的文章,矛头直指梁启超等人创办的《新民丛报》,由此双方展开了新闻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
2《民报》第三期发行号外,发表文章列举了双方对立的观点12条,并宣告从第四期起逐一予以驳斥。此后陆续发表文章,对改良派展开全面攻势。 3双方论战的内容主要围绕“三民主义”展开。 ⑴《民报》主张民主共和,《新民》主张开明专制。
⑵《民报》强调必须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新民》认为民族问题已经不存在,不应当在反满、排满。 ⑶《民报》强调民主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新民》强调中国今日当以开明专制为立宪制之预备。 ⑷《民报》强调社会革命,主张实行“平均地权”,但对贫富不均。《新民》认为实行经济改革会破坏社会秩序。
⑸《民报》强调革命可以把中国从瓜分中解救出来。《新民》则认为革命必然招致瓜分。
④ 双方的这次论战是一场大规模的有声有色的政治论战。从《民报》创刊开始,历时两年,最后以《新民丛报》偃旗息鼓自动停刊,宣告了改良派的失败。《民报》对《新民丛报》的宣战,使改良派的言论阵地受到致命的冲击。在《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之始,其他地区的革命派也与当地的改良派形成对垒之势,展开论战。
⑤ 经过这次论战,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很多读者最终站到了革命派一边。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上划清了界限,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向前发展。论战的结果也使大批的革命干部得到了锻炼,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培养了骨干,革命派的舆论阵地也因此得以扩大。
⑥ 这次论战也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们过分强调排满,错将种族主义当作民族主义,同时对帝国主义抱有一些幻想。 第五节.报刊出版法律的制定
1. 清初报刊出版管理尚未专立条例,法院处理有关出版物案件都引用《大清律例》刑律“盗贼类”中“造妖书妖言”条。条例语焉不详,无法作定量的规范,随意性极大。
2. 清代后期,第一位决定制定有关报纸出版物单行法的是光绪帝。但因变法失败而告终。 3. 《大清印刷物专律》,清廷制订的第一部有关印刷出版物的专门法律。1906年7月颁布。 主要规定:特设“印刷注册总局”专责管理出版品的注册登记,凡印刷出版物都必须有印刷人和印刷所所在地;固定讪谤条款,凡印刷出版物令人阅之有怨恨或侮慢,或加暴行于皇室或皇族政府者,或煽动愚民违背章典、国制者,即为讪谤,须判以10年以下监禁或5000元以下的罚款。
《大清印刷物专律》是针对一般出版物的。为加强对日益增多的革命报纸的控制,清政府又补充制订了《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则》
4. 《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颁布;《报馆暂行条规则》,1907年颁布。两规则
主要规定为:新开报馆必须经过巡警所同意;严禁报刊登载诋毁宫廷、妄议朝政、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涉及内政外交秘密的文字。
5. 《大清报律》,是清廷参照日本报纸法拟具的正式报律,1908年3月14日颁 布。主要规定:
1采取保证金制度,规定创办报纸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2实施事前检查制度,规定报纸应于发行前一日晚12时以前送审;月报、旬报、周报在发行前一日上午12时以前送审;
3不得登载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公安、败坏风俗之语,违者处20日以上两年以下监禁,附加20-200元罚金,永远禁止发行。其情节严重者,仍照刑律治罪。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新闻事业
1.辛亥革命前国人自办的通讯社
11904年1月在广州创立的中兴通讯社,由骆侠挺创办。 21908年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王慕陶创办。 31911年2月在广州创办的展民通讯社,杨实公创立。 2.“横三民”
民国初年,《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的自由,但随着袁专政面目的日益暴露,革命党人开始创办报纸抨击袁氏政府。
其中言论激烈而名重一时的报纸有:《民权报》、《民国新闻》、《中华民报》。
这三份报纸因同年创刊,报名中均有一个“民”字,且均以反袁世凯态度坚决、言论激烈著称,被并称为“横三民”。 1《民权报》
1912年3月1日在上海创刊。发行人周浩,总主笔戴天仇,均为同盟会会员。
戴天仇文章大胆泼辣,文字洗炼,文笔畅达,是当时以为有影响的革命报人。他在《民权报》时期,对袁世凯的帝制野心猛烈抨击,言论犀利,颇为世人赞誉。后被租界逮捕。
《民权报〉的副刊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这份副刊刊载的小说开始了中国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程。 2《中华民报》
1912年7月20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邓家彦。
这份报纸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每日均有反袁世凯的文章。在宋教仁被杀真相暴露后,一天发表八篇社论讨袁。
《中华民报》是反袁世凯非常激烈的一份报纸,深受袁世凯嫉恨。后被迫停刊。 3《民国新闻》
1912年7月25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吕志伊,总编辑邵元冲。 《民国新闻》以“保障共和政体”为主要宗旨。 3.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得以繁荣的原因 1政治环境的宽松
封建专制政体结束,临时政府有言论自由的固定。袁世凯政府新上任时还不敢 贸然撕下共和的假面。 2各党派以报刊为利器
在民初各派政治势力的争斗中,政党林立。各政治团体、各党派纷纷创办报刊, 以之作为政治活动的工具,作为参政、议政、扩大自己政治势力的有力武器。 3办报所需费用很少 ④读者对新闻的需求 4.“kui丑报灾”
宋教仁被杀后,袁世凯政府为钳制舆论,开始实行新闻预检制。二次革命后,国民党的地盘机会全部丧失,国民党被称为乱党,因此,国民党系统的报业也遭到了空前洗劫。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全被查封。上海因为是租界,袁世凯的行政权力不能直接施展,袁世凯便采用禁售、禁邮的方法,限制上海国民党的报刊在内地发行,迫使其自动停刊。同时,袁世凯还勾结租界当局对一些尚存的报刊寻衅迫害,直至停刊。
1913年,新闻界遭到了一次大的浩劫。不仅国民党报刊惨遭迫害,其它报刊、报人也是动辄得咎,言论自由全无,凡不能顺应袁政府的报纸,一律查禁。
1913年的年底,经过袁政府清洗、镇压后的报界,得以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初时500家相比,锐减了三分之二。1913年是阴历kui丑年,人们便将这次大劫难称为“kui丑报灾”。 5.袁世凯钳制舆论的做法
1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为袁氏歌功颂德。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与《神州日报》。 2收买报纸与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唱袁氏的调。 3制定各种法律,不断清除异己,令报界同唱帝制赞歌。 1913年以来,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新闻自由的法令。
1914年4月,袁政府又颁布了专门为报纸制订的《报纸条例》,主要规定:
发行报纸必须经当地警察官署许可;禁止25岁以下、曾受监禁之罪者、军人、官吏、学生等担任报纸发行人、编辑、印刷人;禁止报纸登载“淆乱政体”、“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报纸发行前须将报样送警察机关备案等等。
同年又颁布了《出版法》,对所有文字、图画印刷品也都制订了类似的规定。 此外各级官署还擅自制订一些地方规定,对新闻界横加干涉。 第二节.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新闻事业 1.民初新闻业务上的变化
1消息(主要是电讯)有了大量的增加。
首先是政治、军事消息。商业信息和经济新闻等其他消息也有所增加。 2通讯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新闻文体。
通讯的出现,是政论报刊转型为新闻报刊的必然产物。它融政论与新闻事实为 一体,成为中国新闻报刊中一种新的新闻体裁。
报纸对于消息与通讯报道的注重,是新闻事业发生变革的表现,预示着报刊的新闻时代渐进到来。 3副刊在报纸中的地位得到确立。
但这个阶段副刊品位不高,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天下。 第三节.民初新闻界第一批著名的专业新闻记者 1.黄远生
中国新闻通讯事业的奠基人,当时新闻界的奇才。 1新闻生涯
黄远生的新闻生涯始于1912年。当时他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此后又主编过《庸言》月刊。担任过《申报》、《时报》的驻京记者,并为《亚细亚日报》、《东方日报》、《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撰写稿件。他的新闻生涯不长,但却以奇特的才能,显名于新闻界。
囿于改良主义世界观,黄远生一度对袁世凯有过幻想,也曾为袁在北京的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写过文章。但后来他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声明”与《亚细亚日报》“脱离关系”。
此后,黄远生出走美国,这次出走是对袁世凯的公开反叛,但当时国民党人仍认为他是帝制派,1915年12月25日派人将黄远生暗杀。一代名记者黄远生卒年31岁。 2新闻思想
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是:在中国实现有法律保障的平民言论自由;报纸能发表不受任何政党操纵的“不党之言”。
黄远生提出作为一名好的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即新闻记者的“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3远生通讯
黄远生以撰写新闻通讯见长,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盛名的记者。 黄远生写新闻通讯始于1912年,当时他受《申报》重金聘请,为驻京特别通信记者。他的通讯在《申报》“北京通讯”栏中以“远生”署名发表,又称作“远生通讯”。 远生通讯的主要特点:
⑴从内容方面看,以采写政坛要闻为主,题材重大。 ⑵针砭时弊,愤世嫉俗,直面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痛苦。
⑶从写作方面看,不拘一格,洒脱自如。夹叙夹议,洞察入微。
⑷善于捕捉细节,写人惟妙惟肖,写事幽隐毕现;善以喜剧手法点染,庄谐并举。
黄远生的通讯,散见在各种报刊上,后整理成《远生遗著》,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新闻通讯文集。 2.邵飘萍 1新闻活动
邵飘萍是民国初年到20年代极有声望的进步记者。他毕一生精力办报,后以身殉报。
1912年,邵飘萍应杭州《汉民日报》社长杭辛斋之聘任该报主笔,从此正式投身新闻界。1913年因发表反袁言论被捕。获释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政法学校,并与人创立“东京通讯社”。1915年回国,应邀为上海《申报》、《时报》、《时事新报》撰写时事短评。
1916年,他受聘为《申报》驻京特别通信记者。两年时间里,共写通讯251篇。他的专电与通讯,以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引起国人强烈的反响。邵飘萍也因此饮誉新闻界,成为继黄远生之后的一代名记者。 到京后,邵飘萍创办了当时最有影响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
1918年,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兼做记者。1919年《京报》被军阀查封,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期间,被大阪《朝日新闻》社聘为顾问。后重返北京,复刊《京报》。
邵飘萍在新闻教育与研究方面也很有造诣。1918年他与蔡元培、徐宝璜共创“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23、1924年相继受聘于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讲授新闻采访学。他结合实践,著述并出版了《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部著作,前者为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专著。
在政治上,邵飘萍远比黄远生进步,他反袁反军阀立场坚定。1936年4月,邵飘萍遭军阀杀害。 2业务技能
邵飘萍才华出众,在采访和写作上,均表现出特殊的才能。
他的通讯以重大社会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时代感;他的短评指陈时事,行文俏皮,尖锐泼辣,言简意赅,体现出作者对时局所持鲜明立场以及干预直抒胸臆的无畏精神。
邵飘萍尤精于采访。他非常善于捕捉信息,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定穷追不舍;与采访对象交谈时,他善于把握对方心理,随机应变,因此常能得到一些惊人的独家新闻。 此外,他广交友,重承诺。这也是他常能获得不少独门消息的原因之一。 3新闻思想
⑴邵飘萍认为,报道新闻是报纸的第一任务,而记者在报道新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⑵报刊评论,应当从新闻事实出发。这个观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⑶重视社会新闻的采访。邵飘萍认为,“欲知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观其报纸所载社会新闻之意向,即或洞察其大概。”这一观点,对我们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⑷新闻记者应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
邵飘萍认为“品性为第一要素”。此外还包括:懂得新闻价值,善于在最短的时间识别、捕捉新闻;善于作周密的观察,能探索新闻的真相,且能够作逻辑判断,有推断能力与联想能力;应具有机警敏捷的作风;记者要对报纸负责,要忠于就职的报馆,抛弃个性;要保护新闻来源等。 ⑸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研究的关系问题。
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论述,新闻学的研究与新闻事业是“形”与“影”的关系。新闻事业必须有完善的新闻理论来作指导,新闻从业者应当掌握新闻理论知识,方能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⑹新闻立法问题。
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尤其强调了新闻立法的问题。他主张使新闻纸享有“法律上充分自由”的权利。 ⑺强调新闻界不应当成为一个特殊阶层。太傅谢安的二弟试卷试题父亲谢允化学教案曾任宣城内史试卷试题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化学教案谢安对他有所了解试 第五部分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刊物,是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主要阵地。以五四运动为界,前期的《新青年》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为五四运动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此外,它的创刊,正式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翻开了中国新闻事业现代史的新篇章。 1创办过程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月刊。每6期为1卷。
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陈独秀。出满1卷后,休整半年。 1916年9月1日重新出版第2卷第1号,改名《新青年》。
1917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从1917年8月1日出版了第3卷第6号后,停刊4个月,然后迁往北京。
1918年《新青年》在北京出版,改为同人刊物。由陈独秀、鲁迅、前宣统、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轮流主编。
1920年2月,从第7卷第4号起,迁回上海,陈独秀继续担任主编。 1922年7月停刊,共处9卷54期。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制定了刊物的宗旨;组织了编辑与作者队伍,发表了100多篇政论、专论。在以他为主的编辑成员的努力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指导青年前进的一面旗帜。
2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地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⑴《新青年》一创刊,首先打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⑵《新青年》着重从反对封建主义的道德思想入手,以全力向孔家店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内容。
⑶《新青年》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⑷在广泛介绍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方面,《新青年》的宣传也很有成效。
⑸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更重要的是倡导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新青年》正式把这种科学和精神与政治、道德上反封建主义的民主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新青年》对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猛烈抨击,震动了整个思想界与舆论界,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封建复古主义者将之视为洪水猛兽,严禁学生阅读,并企图借用武力镇压之。面对反动势力的攻击,《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表示了与封建文化思想坚持战斗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是对前期思想宣传的总结。
由《新青年》发动起来的新文化运动,从前期的性质来看,还属于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有很大的局限性。《新青年》的宣传也不可能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
但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它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以磅礴的气势,向封建势力发动猛烈的进攻,给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以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启发了人们特别是青年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把时人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同时它提倡新文学、提倡白话文、提倡科学,为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打开了闸门。这些都为中国的先进分子迅速接受马列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舆论方面的准备。
3《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1918年,即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年,《新青年》上开始出现有关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李大钊所写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是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运用报刊来传播马克思主
义的标志。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传播者。他努力在报刊上宣传十月革命,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五四运动前夕,他在轮值主编《新青年》第6卷第5号时,把这一期的《新青年》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他自己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原理。 《马克思研究》专号的出版,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开端,同时也引起了《新青年》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反对,从而展开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论战的结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促使《新青年》编辑部分化。
第二节.《每周评论》及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1.《每周评论》
一战后,国家前途未卜;十月革命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了加强这一时期的政治宣传,及时报道时事和评论实际政治问题,陈独秀和李大钊决定创办《每周评论》,用以配合《新青年》更好地进行政治宣传、开展思想文化斗争。
1918年12月22日,小型4开周报《每周评论》在北京创刊。它是以评述时事、发表政论为主的政治报。 它与《新青年》互为补充,《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重在批评时政;《新》以不谈实际政治问题为基本方针,《每周》则专事讨论本国和世界的政治。两者共同为时代输入新思想,将文化斗争与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
《每周》内容大略分为12类,包括“国内大事述评”、“国外大事述评”、“社论”“随感录”、“通信”等。 《每周》的主要成员,由《新青年》同人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
1919年8月31日出至第37期时,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从26期起改由胡适主编,开始以实用主义为政治方向。
五四运动爆发前,《每周》的矛头直指封建军阀,它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封建军阀在中国进行内战的阴谋,指出南北双方都是以帝国主义为靠山的军阀,他们的争权夺利造成了国家的灾难。《每周》把新文化运动与反军阀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密切结合时事政治进行鼓动宣传,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每周》全力配合《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复古主义的斗争。
对于五四运动,《每周》表示了热切的关注,是当时报刊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同时,《每周评论》第一次将这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成为五四运动。 2.“荆生事件”
1919年初,复古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林琴南在安福系的《新申报》上发表了文言小说《荆生》,借以攻击新文化运动。《每周评论》为配合《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复古主义的斗争,在第12号全文刊出此小说,并加按语,指出这篇小说史为压制新文化运动而作,并且连续发表文章加以分析批判。 《每周评论》对小说《荆生》的批判,被称为“荆生事件”。 3.“问题与主义”论战
《每周评论》编辑部内曾有过一次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它的实质是关系到该刊坚持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由于陈独秀被捕,李大钊避祸,《每周》从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第31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引来《国民公报》编辑蓝公武首先撰写《问题与主义》予以驳斥。正在避难的李大钊看到此文后,也马上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此文发表后,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坚持实验主义的立场。《四论》没来得及发表,该刊就被查封。
这次论战的结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加快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进程。 4.《湘江评论》
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
1919年7月4日创刊,由毛泽东负责筹办并任主编。
《湘江评论》是一份4开4版的周刊,形式模仿《每周评论》,设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等栏目。
《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想为主旨”。其发表的最重要的政治论文是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联合》。毛根据十月革命的经验,分析了五四运动后我国革命发展的状况,提出了组织民众大联合的主张,他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发动和联合群众的力量。
《湘江评论》还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介绍世界革命形势,传播新思想,旗帜鲜明地进行了反帝反封的宣传。
他的出版,受到了反动阶级的仇视。1919年8月,被湖南军阀用武力查封。 5.《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市五四时期北方学生运动的中心地区,天津学生所办的报刊在全国青年中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初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该报创刊于1919年7月21日。对开4版。初为日报,两个月后,被天津当局查封。后经过斗争,该出三日刊。到1920年初停刊。发行量创当时学生报刊之最。
该刊设“时评”、“评论”、“新思潮”、“新闻”等栏目,内容极其丰富,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在创刊之初,以周恩来为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成员就清楚地认识到报刊是革命运动的舆论工具。创刊号上,周恩来以《革新、革心》为题发表社论,提出要改造社会,也要在这种运动中改造自己的思想,革除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和影响。另外,其尖锐明确地“打倒反动政府”主张,在当时学社报刊中所见不多。 (五四运动时期,以《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为代表的革命刊物,在全国大量出现,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它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体现出青年学生的反帝反封的强烈要求) 第三节.无产阶级新型报刊的诞生 1.《新青年》改组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进行改组,由民主主义刊物变成社会主义刊物,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进行理论宣传的机关刊物。 改组后的《新青年》发生的变化:
1 在组织成员上,陈独秀仍然是该刊的负责人,但是他已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此外上海发起组成员李达、陈望道等也加入编辑部。
2 在出版发行上,由原群益书局发行改为自行出版发行。这种改变,从组织上加强了共产主义小组对《新青年》的领导。
3 在内容上,改组后的《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论政治》,明确宣告以“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为目标。
④ 第8卷上还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这个专栏翻译介绍俄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资料,介绍苏联政府的各种政策和经济资料。这一专栏的开设,为读者提供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也为建党的筹备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改组后的《新青年》,在理论宣传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开展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对中国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阐明了在中国应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道理,从而使许多知识青年和工人摆脱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思想,逐渐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组织和思想上为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由于经济、人力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新青年》出版至1922年第9卷第6号后停刊。 2.《共产党》月刊
中共上海发起组为加强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为建党做好准备工作,筹办的秘密出版的机关刊物。
《共产党》月刊于1920年11月7日创刊,这一天是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主编李达。
该刊首先大量介绍了共产党的知识,刊载了关于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材料,还特设“世界消息”
专栏,报道各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
《共产党》特别重视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著作的介绍;此外还发表许多文章,对“为什么要建党”、“建立什么样的党”、“党在中国应该干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宣传。
同时,该刊多方论证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有力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潮,为党的建立扫清了思想障碍。
对于《共产党》月刊的创见,主编李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共产党》人手最紧张的时候,李达不仅承担了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等一系列编务工作,还要完成写稿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的刊物的主编,李达功绩显著。 3.《劳动界》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15日在上海创办。32开本周刊。1921年1月23日停刊。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有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
《劳动界》的办报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
《劳动界》还用浅近的语言向工人们讲解“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道理。以十月革命的苏俄为例,鼓动工人们团结起来,为改变自己的地位而斗争。报道国际国内工人运动情况,尤其是各地工人开展罢工的消息。
通俗、亲切是《劳动界》的特点。为使识字不多的劳动者能看懂,每期还配图画。 4.《劳动者》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0月3日创办于广州。周刊。1921年1月2日停刊。创办人陈公博、谭平山等人。
该刊对工人进行了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通俗宣传,强调工人必须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才能得到解放。值得一提的是,《劳动者》曾以《劳动歌》为题登载过我国最早的《国际歌》中文译文。 但是该刊也发表过无政府主义文章,有比较明显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5.《劳动音》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1月7日在北京创办。周刊。1920年12月5日停刊。主要编辑邓中夏、罗章龙等。
该刊注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生活,发动、指导工人的罢工斗争,曾详细报道过唐山煤矿瓦斯爆炸惨案和南京机织工人大暴动的消息。
(这三份刊物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的第一批工人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的产物,它宣告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邦化学教案(继续消灭残余化学教案巩固应该保护的)化学教案广泛树立声威大略试卷试题 (振化学教案同“震” 化学教案 第六部分
第四节.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的发展 1.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业务的发展状况 ㈠政论在报刊中再现辉煌
政论是中国近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而发展。人们将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称作报纸的政论时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初年,政论报刊一度衰退,新闻报刊渐渐发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新青年》为首的刊物,从文化角度,以大胆言论,发时代绝响,从而在思想、政治、文学上一新时人耳目,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于是,争论重新受到时人的青睐。
这个时期,评论以杂糅政论与新闻报道的形式大量出现。较之过去的舆论文章, 评论这一文体,与时代联系更为紧密、紧凑,在引导舆论方面的效果也更显著。
同时,杂文这种短小精悍的文体,也开始融评论与文学之风格,以批评时事、世事为主题,被世人关注,成为报刊上一种常见的、独立的文体。 ㈡文言变白话,文学革命大获成功
《新青年》创办前,文化界还几乎全部盛行使用文言文写作。自《新青年》始,才逐渐用白话做文章。 《新青年》对文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公开宣判古文为死文字。
在提倡白话的同时,《新青年》身体力行,全部采用白话。在《新青年》的倡导和影响下,新闻界的白话报刊相继出现。
白话在报刊中的应用,首先在杂志类的刊物上,以后逐渐波及报纸的副刊,然后发展到社论。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文学革命,使报刊文体变为大众易读易懂的白话,扩大了读者群,由此也扩大了报刊的影响力。 与白话文的使用相适应的,是新式标点的运用。《新青年》从第4卷起开始采用新式标点,并公布了供统一使用的标点符号13种,此后报界相继使用。 ㈢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副刊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副刊格调不高。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的副刊有了重大改革,从形式到内容,从作者群到读者群都有了根本的变化。
过去的副刊,常登载消遣性的、低级无聊的文章,此时的副刊成了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新思潮的真谛;
过去的副刊读者是城市小市民、旧式的无聊文人,改革后的副刊读者大多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副刊是《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晨报》的《晨报副镌》副刊、《京报》的《京报副刊》。前两个在上海出版,后两个在北京出版,时人共称“四大副刊”。 1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
《时事新报》创刊于1907年12月9日,研究系的机关报。五四时期主持人是潘公弼、张东荪等。它的副刊,原名《报馀丛载》。1918年3月4日,副刊中增加了《学灯》版。
《学灯》先后的主编有张东荪、俞颂华、宗白华等人。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副刊,为报纸学术性副刊之始。曾登载过讨论社会主义的文章,也大力提倡新文学。
《学灯》初为周刊,后改为半周刊、周三刊,同年12月改为日刊。《学灯》内容广泛,有各种周刊、专刊。后来趋于保守,1929年5月停刊。 2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
《民国日报》是国民党党报系列中历史很长的一张报纸。1916年1月22日由陈其美发起创办,总编辑叶楚伧、邵力子。
1919年6月16日起,《民国日报》取消了原来具有副刊性质的两个栏目:《民国闲话》、《民国小说》,改出《觉悟》副刊。由邵力子主编,陈望道协助。从6月18日开始连载李达写的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还刊登了当时已是共产党员的恽代英、邓中夏等人的文章。
从1920年5月20日,《觉悟》改出单张随《民国日报》附送。设各种专栏,宣传民主主义思想,介绍社会主义思潮。此时的《觉悟》成为我党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直到“五卅”运动,《觉悟》一直表现出比较彻底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初步的社会主义倾向。此后,邵力子离开《觉悟》,《民国日报》被国民党右派掌握,《觉悟》失去进步作用。 3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
《晨报》前身《晨钟报》,研究系的机关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
1919年2月7日起,《晨报》对第7版进行改革,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和《马克思研究》两栏。李大钊参加编辑工作,指导该刊出版了《劳动节专号》,从而使这一版成为积极宣传新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园地。
1919年10月12日,该报第7版改为单张发行,名《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开设讲演录、论坛、杂感、小品文等栏目。注重介绍新知识、新思想、新文艺,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提倡新文学、发展新文学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1924年10月因总编无故抽去鲁迅的《我的失恋》,孙伏园愤然辞职。该副刊改为《晨报副刊》,由徐志摩主编,在新闻界渐失人望。 ④北京《京报》的《京报副刊》
《京报》由民国时期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于1918年10月5日创办。孙伏园离开《晨报副镌》后,邵飘萍便邀请他到《京报》主持副刊。
《京报副刊》于1924年12月5日创刊,在第1号上就发表了孙伏园的《理想中的日报附张》,集中反映了孙伏园对于当时报纸副刊的看法以及他的一些新闻思想。他认识到报刊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需求,副刊是要适应这种需要,但不是迎合,它应“作我们生活的指导”,并“负有批评的责任”。孙的这篇文章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副刊的重要文献,也是对我们今天的副刊进行检讨的一种借鉴。 《京报副刊》1926年4月24日因《京报》被封而停刊。
《觉悟》、《学灯》、《晨报副镌》、《京报副刊》,这四大副刊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同时也积累了副刊的办刊经验,在新闻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㈣通讯社有了较大的发展
1916年后,全国出现了一次创办通讯社的热潮。
邵飘萍的新闻编译社是办得较出色、也较具独立性的。新闻编译社既编采本国新闻,也选译外电向北京各报发稿,由于此社能及时报道北京消息,其常常提供独家新闻,故而影响很大。 到1926年,全国通讯社仍大多规模很小,值得提到的有三家: 1国闻通讯社
胡政之于1921年在上海创办。最初仅限于邮寄,1925年开始用电报传递新闻, 这在我国通讯社中尚属首家。
国闻社名义社长邓汉祥、胡政之负责编采等业务,下设汉口、北京两个分社。总部一直设在上海,1936年《大公报》创上海版,胡政之将国闻社员工转为《大公报》成员,国闻社停办。 2申时通讯社
1924年创办于上海,是《申报》和《时事新报》共同创办的。
最初是两报编辑业余精选专电编译,发给外地报社应用。使用数年后,很受欢迎,各报纷纷向申时通讯社订稿。申时遂另聘专职人员,编发中英文电讯,自此业务日盛。 3华俄通讯社
1920年夏秋,由共产国际工作组和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共产国际来华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主持,向《新青年》等报提供十月革命后俄国情况的稿件,同时选译京沪报纸中有关中国的消息用电报发往莫斯科。1921年夏停止活动。 ㈤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企业化报纸的产生,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条件,从主观来看,资本雄厚与办报人才缺一不可;从客观来看,报纸所在地应当是人口密集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商业网点众多、交通发达的商业化都市。 新文化运动时期,全国具备上述条件的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商业性大报注重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注重新闻的质量与实效,注重广告与报刊发行,管理趋渐现代化。
大报企业化是我国近代报纸向现代化报纸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五四时期这类报纸以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最具代表性。
2.民国初年,政论报刊衰退的原因
1政党纷起,党派间以政论为攻击敌党的武器,各为一党之私争论不休,持论不公,遂失去读者。 2政治黑暗,言论稍有不慎,小则受罚,大则查禁,主办人且有牢狱之灾,故而不痛不痒地写几百字,因政论自身缺少战斗力、说服力,所以在言论界也就没有了号召力。 3有的报纸只为赚钱,言论惹祸,自然是不谈为妙。
④政论报纸必须有一个好的主笔,一旦主笔离去,报纸则难以为继,索性向新闻方向求发展。 第五节.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
1918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发起,在北京大学成立,并自任研究会会长。
“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活动是每周一、三、五及星期天上午听课、练习、研究、议事。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徐讲授理论新闻学,邵讲授应用新闻学。
1919年4月22日,研究会创办会刊《新闻周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刊物。 1920年12月停止活动。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办了两期,但它的成立标志了中国的学者开始将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引进大学殿堂,它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研究有着启蒙和拓荒的作用与意义。 2.《新闻学》
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是徐宝璜在给“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会员上课时的讲稿《新闻学大意》的基础上写成的。该书于1919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该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闻学的相知、报刊的功能、新闻的定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还设计了编辑、采访、评论、发行、广告等方面问题。
书中确定了新闻学的基本定义以及新闻学研究的三个范围; 总结了报纸的性质和三种职能;
重点探讨了新闻和新闻价值的定义,归纳出衡量新闻价值高低的三条标准; 探讨了采访艺术、编辑艺术和社论协作,提出写好社论的四个条件; 论述了报纸的经营管理,重点涉及了报纸的广告和发行工作。
全书理论性比较强,是一部比较全面地论述新闻学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理论著作,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3.《实际应用新闻学》
邵飘萍新闻研究的代表作,主要论述新闻采访方法。作者在著述此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采访体会,为后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A试卷试题苞以十月下旬至家 斧斤以时入山林B试卷试题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 第七部分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报刊 1.《劳动周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1921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组织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同时,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创办了机关刊物《劳动周刊》。实际负责编辑工作的是李启汉。 《劳动周刊》公开宣称,它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同时号召工人们“都来维护这唯一的言论机关”。 《劳动周刊》的宣传围绕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中心任务进行。根据任务规定,《劳动周刊》把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建立真正的工人工会,作为刊物的宣传中心。它反复强调工人们应当组织起来,才能有力量。
《劳动周刊》还广泛地报道了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情况,经常总结斗争经验教训,用事实说明:工人斗争只有团结一致,严密组织,才能取得胜利。
《劳动周刊》的宣传队工人运动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对教育工人提高阶级觉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1922年6月3日,因“言论过激”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禁。 2.《工人周刊》
曾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
1921年7月,由北京的党组织用工人周刊社的名义出版。
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上海迁到北京,《工人周刊》便取代《劳动周刊》成为书记部的机关报,由邓中夏、罗章龙等负责编辑。
1924年改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刊物。
该刊屡遭北洋军阀的破坏,多次停刊。终刊时间不详。 3.《真报》
1922年1月至1923年2 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工人运动的迅速展开,促使工人报刊有了显著的发展。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出版的《真报》是这批报刊中影响最大的。 《真报》于1922年10月10日在汉口出版。主编林育南,许白昊、施洋等参加编辑工作。
《真报》全力支持工人的斗争,揭露军阀破坏和镇压工人运动的罪行,在广大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中共北方区委在京汉铁路沿线先后成立了16个工会。为加强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共北方区委决定1923年2月1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大会,军阀吴佩孚强令禁止会议召开。 为了反抗军阀的野蛮行径,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4日举行全县共任总同盟罢工,汉口成了罢工中心,《真报》也成了罢工工人的喉舌。2月7日,吴佩孚血腥镇压汉口江岸罢工的铁路工人,造成了震动全国的“二七”惨案。第二天,《真报》被捣毁、封闭。编辑之一施洋被军阀杀害。惨案发生后,主编林育南等避走上海,发表《汉口真报宣言》,抗议军阀暴行,并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军阀。
《真报》是为罢工斗争而被封建军阀封存的第一家报纸,在工人报刊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先驱》
1922年1月15日创办于北京,半月刊。1-3期在北京出版,由刘任静、邓中夏编辑。从第4期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的机关报。
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团中央,《先驱》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先后担任编辑的有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人。
1923年8月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创办机关报《中国青年》。《先驱》在1923年8月15日出版了第25期后停刊。 5.《中国青年》
1923年10月20日创刊于上海,团中央的机关报。恽代英、萧楚女先后长期担任主编。《中国青年》出版4年,是当时影响最大的革命报刊之一。1927年10月被迫停刊。
《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谈到它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出版后立即成为进步青年的良师益友,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1《中国青年》以青年为读者对象,把教育青年、指导青年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作为办刊的主要目的。
2创刊时,社会上正盛行不健康的文学风气和恋爱观,《中国青年》连苏发表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指导青年正确对待文学和恋爱这两个他们关心的问题,帮助青年消除消极思想,培养和引导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中国青年》的引导下,许多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
3《中国青年》还针对学生中“读书救国”的思想,发表了许多文章。它大力倡导学习要有明确目的,不要作纯粹读书不问世事的自私自利的书呆子,要关心国家的命运,“到民间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国民革命,同时使自己在深入工农的过程中,受教育,取知识,获力量。
④《中国青年》通过报道帝国主义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及军阀的卖国罪行。它在报道国内外大事的同时进行分析,从而帮助青年认清帝国主义及军阀的真面目并激发青年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热情。
《中国青年》所发的文章,既强调内容的“有益”,也重视文字的“有味”。深刻的思想、充分的说服力、晓畅流利的文笔,是《中国青年》所登载文章的特点。
《中国青年》的创办过程中,它的主编恽代英和萧楚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中国青年》搞过调查,征询读者对作者的意见,恽代英和萧楚女为认为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作者。 6.恽代英
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的青年运动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一生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报刊
有10多种。1930年被捕,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
他1921年入党,1923年在上海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而且是主要的撰稿人。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它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它的文章善于抓住要害,说理透彻,既有精辟的科学分析,又有强烈的革命激情,极富感染力,青年们读了他的文章“全身就会像火烧一样的发热”。 7.萧楚女
中国青年运动杰出的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共产党早期的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 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汉口《大汉报》副刊主编、四川《新蜀报》主笔。1923年编辑《中国青年》。1925年主编开封《中州评论》。国共合作时期,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1927年遇难。
萧楚女写过许多文章和小册子,他的政论文文笔犀利,分析精辟,情理交融。被广大青年誉为“革命的煽动家”。
8.《向导》周报
党中央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共出201期。首任主编蔡和森,继任主编彭述之,1927年4月迁汉口后,由瞿秋白接任主编,1927年7月18日被迫停刊。
1 创刊后,《向导》首先集中力量宣传党的“二大”中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宣传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对完成这个民主革命任务的必要性。
2 《向导》紧密联系当时的政治现实,反复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一方面高举反帝反军阀的旗帜,一方面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其中对胡适《努力周报》的批判很有力度。
3 《向导》的有力宣传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口号日渐深入人心,为处在混乱的政局中的人民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④ 《向导》在促进国共合作方面,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它配合党的“二大”和“三大”的中心任务,发表了许多文章,帮助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总结经验,论述国民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共合作新局面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9.蔡和森
党成立初期优秀的政论家之一。在党中央从事宣传工作,曾负责编辑《先驱》半月刊。
在担任《向导》主编期间,先后为《向导》写了大量的政论文章,是《向导》出色的编辑和撰稿人。他的文章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准确地阐述党的方针政策,体现党的革命路线,具有战斗性和逻辑性。在共产党早期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蔡和森曾经表明他的党报观点,他认为,建立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出版物,这种出版物应该“组织一个审查会,凡游移不定的论说及与主义矛盾的东西,皆不登载”。 10.《前锋》
创刊于1923年7月1日,标明出版地为广州,实际为上海,主编瞿秋白。 该刊宣称以宣传国民运动为主要任务,主要从政治上、理论上阐述党的最低纲领。 《前锋》原定为月刊,实际上是不定期刊,1924年2月1日出版第三期后停刊。 11.《新青年》季刊
1923年6月15日出版第1期,主编瞿秋白。
新出版的《新青年》第1期是“共产国际号”。它以显著的位置登载了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歌词,此外,由瞿秋白关于共产国际的党纲和策略的论文以及瞿秋白翻译的列宁的文章《俄罗斯革命之五年》。 《新青年》季刊由于人手不够,常常脱期。1924年底停刊。1925年4月一度复刊,1926年7月出版了第5号后终刊。
《新青年》的宣传重点在于:
1 全面地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翻译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用马列主义来指导中国的革命。 2 从政治上、理论上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以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 3 举办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转好,介绍了共产国际与国际革命运动的经验。 ④ 参加思想理论斗争、批评唯心主义观点,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瞿秋白
从1919年11月1日与许地山等人联合创办《新社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920年以北京《晨报》特派记者的身份采访苏俄,向《晨报》发回大量通讯,首次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真实情况,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集结成《俄乡记程》、《赤都心史》两本散文集,在新闻史上也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1922年瞿秋白入党,1923年一面投身实际革命斗争,一面从事理论宣传。相继担任《前锋》、《新青年》季刊、《向导》的主编。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担任《热血日报》主编,撰写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7年10月,在上海主持创办了中央机关报《布尔什维克》周刊,并任主编。1930年指导《红旗日报》的出版。
1931年由于受王明路线打击,被开除出中央政治局。此后,在上海指导左联的外围刊物《文艺新闻》的出版。
1934年赴江西中央苏区,曾主持红色中华社工作。 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遇害。
瞿秋白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时,注重运用其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国民革命,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成败的大问题。在全党中首先注意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瞿秋白还是党内最早关注农民问题的革命家。
在《新青年》季刊创办期间,资产阶级思想界开展了一场所谓“科学与人生”的混战,瞿秋白以《新青年》为阵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利器,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真正从哲学的高度,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界线。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开拓者之一,瞿秋白为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节.国共合作时期的新闻事业 1.《中国农民》
1926年1月在广州创办,月刊。
该刊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出版,但却是共产党人主持。毛泽东、林伯渠等共产党员经常为它撰稿。毛泽东著名的文章《中国农民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在《中国农民》上发表的。 2.《政治周报》
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报刊中影响最大的一份。
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前4期由毛泽东主编,从第5期起,由共产党员沈雁冰主编,1926年3月张秋人接任主编直至1926年6月终刊。
毛泽东提出《政治周报》的办报宗旨:“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
针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政策,毛泽东提出,不能放任反革命的宣传,要“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的宣传”,这“便是《政治周报》的责任”。
《政治周报》主要用大量的事实来击退国民党右派的进攻,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右派。 3.《中国军人》
国共合作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份军人报刊。
1925年2月创刊。是周恩来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分子组成的供看全忠团体“中国青年联合会”的机关报。共产党员王一飞任主编。初为旬刊,后改为月刊。
该刊的宗旨是“鼓吹革命精神,团结革命军人,欢迎全国军人,促起全国军人的觉悟”。 4.《热血日报》
五卅运动开始后,为及时对运动进行报道和宣传、加强对运动的指导,党中央除利用《向导》展开宣传外,
还决定出版一份报纸,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
《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该报是4开4版铅印报纸。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国际要闻”、“紧急消息”、“舆论之制裁”等栏目,并办有副刊《呼声》。 从创刊开始,《热血日报》就以全力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
五卅惨案发生后,《热血日报》根据中共的精神,发表社论,提出三点建议八项要求。其中提出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等要求,坚持了反帝的方针,也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热血日报》还发表大量的新闻,迅速报道各界动向、各地声援的情况,揭露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真相,鼓舞了群众斗争的士气。
《热血日报》在五卅运动中与《向导》相配合,指导运动向前发展。主编瞿秋白身负重任,既要领导运动开展,又要搞好编务,还要撰写重要社论,为五卅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血日报》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然而由于帝国主义迫害,仅出版24期就停刊了。 5.“诚言”事件
对日益高涨的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及其军阀政府不仅使用暴力镇压,而且利用新闻工具进行造谣欺骗,挑拨离间。五卅运动开始后,外国通讯社和报纸歪曲事实真相,破坏五卅运动。然而,直到7月初,五卅运动都未能平息。于是他们一面收买无耻文人,为帝国主义辩护,一面由上海工部局出面,于6月27日成立了出版处,出版了一种名叫《诚言》的类似传单的宣传品。
《诚言》形式暧昧,态度明朗;没有固定篇幅,无出版机关名称,却编号出版,出版者将他到处散发、张贴、专行挑拨、造谣之能事,力图离间参加运动的各阶级的关系。然而,《申报》和《新闻报》竟在广告栏将《诚言》用大字刊登出来。
《诚言》以及《申报》、《新闻报》的行径激起了群众的义愤,许多群众将“诚言”涂改成“谣言”,以示轻蔑和抗议;许多报刊纷纷撰文斥责申新二报。
在强大的压力下,申新二报不得不以接受罚款、登报向读者道歉、引发辟谣的传单来表示认错。斗争的胜利,标志着帝国主义欺骗宣传的彻底破产。 此次事件,被称为“诚言”事件。 6.《中国工人》
1924年工人运动恢复后,最重要的工人报刊。
1924年10月创办于上海,中共中央主办,邓中夏主编。 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中国工人》成为全总的机关报。
它以指导工人运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运动为主要内容。 7.《工人之路特号》
省港罢工委员会机关报,也是同时期工人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日报。 是为指导省港大罢工的斗争,由邓中夏主持出版的。 1925年6月24日创刊于广州,至1927年4月14日停刊。
它着重宣传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运动的重要意义,有力指导了工人罢工运动。卷试题平定之后化学教案养锐息徒化学教案然后观兵洛汭化学教案修复园寝化学教案岂有坐长寇虏化学教案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试卷试题 第八部分
第三节.民营大报的企业化发展
1.《申报》的改革(《申报》的史量才阶段)
《申报》自史量才1912年接办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1 在新闻业务方面,为了采集翔实的新闻,史量才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善的新闻搜集网。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都先后被《申报》聘为北京特别通信记者,他们的新闻与通讯都为《申报》增色不少。 2 增出各种专刊,是《申报》新闻业务改革的又一举措。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申报》在报纸内容的充实和版面的扩大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增刊的发行,同样也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目的,由此获得
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 在报社设备与办报条件方面,《申报》采取了引进先进设备,扩大报馆规模,改善报人待遇等措施。加上发行工作的改善,《申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成为实力雄厚的大报。
④ 为了扩大报社收入,史量才注重广告业务的拓展。《申报》广告形式经常出新,广告版面也越来越大。广告所获得的利润成为《申报》的重要财源。 补第八章
2.《新闻报》的企业化阶段
《新闻报》是上海报界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自美国人福开森于1899年买下之后,就委托中国人汪汉溪经营。汪汉溪主持《新闻报》20余年,并使之成为《申报》的劲敌。令报纸独具特色的原因在于总经理汪汉溪的办报能力和实干精神。
1“轻政重商”是《新闻报》在办报宗旨上一个异于他报的首要特点。
《新闻报》以代表工商界利益自居,非常注重商业经济新闻。它与1922年首辟“经济新闻”专栏,颇得商界青睐。当时《申报》以重视言论为特长,多以长篇来议论时局,《新闻报》则以多报道、少评论的方式处理时事新闻。汪汉溪也以此显示自身的特点。同时《新闻报》的短评通俗易懂,更受读者欢迎。 2《新闻报》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迅速翔实的本市新闻报道。
上海各报当时大都摘录官厅的公告之类,单调乏味。《新闻报》却外派报事员,给报社报新闻。这种独家新闻或首发新闻为它增色不少。
3《新闻报》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新闻时效和报纸的质量。 ④竞争意识强烈且善于取人之长,是《新闻报》又一个重要特点。
《新闻报》一问世便以《申报》为竞争对象,力图超过《申报》,独占鳌头。因此它非常注重设备更新,这也为《新闻报》与他报的竞争和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同时,别家报纸只要有所改进且效果很好,《新闻报》一定仿效并力求超越。
⑤注重报业的管理,狠抓发行与广告是《新闻报》迈向企业化的重要的一步,也是它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新闻报》薄利多销,比《申报》批价低,抢走了一部分读者;《申报》以本地读者为主,《新闻报》则努力向外埠发展;《申报》读者多在官僚、士绅阶层,《新闻报》则将读者定位在商界、市民。 广告方面,《新闻报》与《申报》相同。
《新闻报》从新闻内容、报纸版面以及广告、营销都有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申报》共同成为全国实力雄厚的企业化大报。 3.大报企业化的原因和意义 1大报企业化的必然
大报企业化,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时代的渐进,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不仅要时效性强,还要信息量大。这些要求决定了报纸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和现代的设备,决定了报纸必须以报道新闻为第一功能,于是企业化大报应运而生。 2大报企业化的意义
以报道新闻为第一功能的大报,虽然不能像《新青年》那样成为言论界、思想界的代表,由此在思想领域里成为现代新闻事业的开始标志,但它们却以高速传递密集信息的功能、以现代化的传播设备成为新闻界在技术领域中的带头者。为此,企业化的大报也同样成为区分近、现代新闻业的标志之一。 4.新纪《大公报》
11926年,吴鼎昌与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纪公司,买下《大公报》,吴鼎昌以资金入股,胡政之和张季鸾以劳力入股,共同主持《大公报》,从此开始《大公报》的新纪公司阶段。
胡政之带来“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的人马,作为《大公报》的工作人员,张季鸾主持笔政。三人约定:新纪公司《大公报》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不受任何方面的资助。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一切行政都由胡政之主持,言论方针由张季鸾掌握,吴鼎昌不加干涉。《大公报》于1926年9月1日继刊。
2新纪《大公报》续刊第一天,便发表了《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了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张季鸾在该文中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作为办报方针,并以之作为《大公报》社训,强调作为民间报纸超政治、超党派的特性。这个方针可以说是包括政治立场、新闻言论、经营方针和报纸风格的总体办报宗旨,是三人集多年经验教训,针对当时报界的弊端提出的办报方针。 3新纪《大公报》的新闻业务:
⑴新纪《大公报》对版面作了改革,对于重要新闻,注意突出其地位,标题醒目,有时配有图片。版面编排注重长短新闻搭配,且使用大小不同、字体多样的铅字。
⑵在内容上,《大公报》以重视新闻语言论著称。新闻力求迅速准确。言论结合时政,切中时弊,代表报社立场。
《大公报》新闻与言论并重,以企业经营的方式,行“文人论政”之目的,在当时报界可谓一枝独秀。 ⑶新纪《大公报》的副刊办得也很成功,其中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在读者中影响最大的是综合性文艺副刊《小公园》。此外还开设过各种专业性的副刊40多种。
④1936年4月1日,《大公报》增设上海办,在津沪两个南北商业金融中心同时发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报。
新纪公司从续办《大公报》到19149年大陆解放,共创办6馆10报。 5.胡政之
从1913年任上海《大共和报》总编开始报业生涯。1916年9月进入王郅隆《大公报》,任总经理兼总编辑。
1919年,胡政之代表《大公报》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巴黎和会唯一的中国记者。回国后,《大公报》辟思潮栏,介绍西欧新文化、新思想。后因直皖大战爆发,皖系失败,《大公报》一蹶不振,胡政之遂辞去《大公报》职务,就职于林白水主持的《新社会报》。
1921年胡政之创办“国闻通讯社”,1924年创办《国闻周报》。 1926年加入新纪公司,续办《大公报》。
胡政之写得一手好政论文章和通讯。他富于正义感,具有强烈的爱国心。新纪《大公报》创办后,他负责行政事务兼编辑业务,全心经营。
公报》创办后,他负责行政事务兼编辑业务,全心经营。
胡政之办报能力很强,编辑、管理、经营自由一套,是当时新闻界中颇具威望的报人。 6.张季鸾
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吴鼎昌和胡政之。
1911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于右任的《民立报》,任编辑。
1913年与人合办北京《民立报》,后被袁世凯政府查封。张季鸾也被捕入狱。 出狱后,应胡政之邀请,到《大共和报》任日文翻译。 1915年,张季鸾等创办讨袁报纸《民信日报》,任总编辑。
1916年,受《新闻报》聘请,任北京特约通信记者。《中华新报》创办后,受聘任该报总编辑,因揭露段祺瑞卖国行为,再次入狱。
出狱后,任上海《中华新报》总编辑。
《大公报》创办后,张季鸾分工主持笔政与编务。他主持《大公报》社评,重视报纸对社会扶助匡导的责任,切合时事,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有时还把不能见报的内幕消息,在评论中透露出来,以飨读者。 抗战时期,张季鸾追随蒋介石,令国人不满。
但纵观张季鸾一生,是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他并称“文人论政”之精神,执著与中国的新闻事业。 1941年9月6日在重庆病逝。 7.成舍我的世界报系 1《世界晚报》
1924年4月16日,成舍我以300元微薄资金在北京创办。该报又成舍我自任社长。他和同人一道,自己
采访,自己写稿,自己编辑,用最少量的资金发挥最高的效益,同时他聘请擅写小说的张恨水主编副刊。自创刊起发行量不断上升。 2《世界日报》
1925年2月10日由成舍我创办。
该报为大型日报,以消息灵通见长,且反帝反军阀的态度鲜明。该报注重教育新闻,支持爱国学生运动,深得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欢迎。由于成舍我富有办报经验且刻苦认真,短时间内便将日报办成了北京一流的报纸,在北京各大报中,发行量占第一位。 3《世界画报》
1925年10月由成舍我创办。 8.世界报系成功的原因
1成舍我以“大报小型化”的方式来经办晚报,一反当时小报的色情与媚俗,以小的格局涵高的品位,以小的版面容纳精编的新闻,从而出奇制胜。晚报的成功又为日报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2成舍我敢于用人和善于用人。 3两个副刊的成功。
《世界晚报》的副刊《夜光》,由张恨水主编。张恨水的言情小说雅俗共赏,有些读者每天必读,有人买报,不为新闻,只为小说。
《世界日报》的副刊之一《明珠》也由张恨水主编。《明珠》连载了《金粉世家》,轰动一时。此外,张恨水还特约一些擅写文章的作者,给《明珠》写稿。另一个副刊《世界日报副刊》则聘刘半农为主编,致力于新文学和新思想的介绍。鲁迅常为该刊写稿。
经过张恨水等人的努力,两个副刊办得颇有声色,为正刊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节.中国广播事业的萌芽及新闻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1.《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中国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定。 1924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
规则中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无线电接收机,同时还对接收机的装设范围、收听内容等作出规定。 这个规则的发布,说明中国政府已开始注意广播这一传媒工具的作用。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1926年10月1日在哈尔滨开播。
每天播音两小时,内容有新闻、音乐、沿江、物价行情等。 这也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中国报学史》
我国第一部论述中国报刊历史的专著。
192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戈公振。
该书对我国从古以来的新闻史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叙述,收集了大量的、珍贵的、近代新闻史上的资料,许多史料保持了原始面目,颇具史学价值,为后继的新闻史学研究者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报纸历史的著作,第一次确立了报刊史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三年级阶段测试语 文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试卷试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 第八章 十年内战中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1.《中央日报》
1927年3月22日在汉口创刊,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
创刊初期反对蒋介石。1927年9月15日停刊。这一时期的《中央日报》对大革命、对北伐军的胜利消息的报道起到过正面的作用。其副刊《中央副刊》由孙伏园主编,很有特色。宁、汉合流后,《中央副刊》由国民党右派主持。
1928年2月1日,国民党在上海重办《中央日报》,由当时的宣传部长丁维汾兼任社长,彭学沛任主笔,潘宜之任总经理。1928年11月1日停刊。
1929年2月1日,《中央日报》迁至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出版。
1932年,《中央日报》改行社长制,直接对国民党宣传部负责,行政上独立。同年,先后增出《中央夜报》、《中央时事周报》。
1935年,《中央日报》更新设备,扩大版面。 1937年6月,开庐山版。
1937年12月31日因南京沦陷停刊。
1938年在长沙复刊,同年9月1日迁重庆出版,先后增设长沙、昆明、成都等地方版。 1945年返迁南京,又增设《沈阳中央日报》、《长春中央日报》。
1946年,《中央日报》对外称实行企业化经营,停止向中央领取经费,社长马星野。这个时期的《中央日报》除发布新闻与社评外,还设有《中央副刊》、《每周画刊》,还有多种专刊。 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喉舌,自1928年以来,《中央日报》长期以反共为基本立场。 1949年4月23日,《中央日报》在大陆停刊,前后出版计22年。 2.《扫荡报》
国民党报刊在大陆出版时间较长、影响也较大的报纸。 国民党军队系统的报纸,前身是《扫荡三日刊》。
1932年6月23日改为《扫荡报》,以宣传“剿共”为主旨。在江西南昌出版。同时发行《扫荡画报》和《扫荡丛书》。
1935年迁汉口出版,定名为《扫荡报》。面向社会发行。社长袁守谦。武汉时期的《扫荡报》发展较快,在抗日战争开始阶段,它成为国民党新闻事业中宣传抗战较有力度的一份报刊。 1938年10月迁重庆。先后还出过桂林版、金城江版、独山版。
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和平日报》,1945年11月12日在南京出版,此后,创办或复刊了汉口版、上海版、广州版、沈阳版、台湾版、兰州版。
1949年4月迁往台湾,同年7月恢复《扫荡报》原名。 3.中央通讯社
简称“中央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成立,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党部。
1927年迁汉口,同年4月18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定都南京。5月,中央通讯社随中央党部迁南京。5月6日起开始发稿。
中央社最初几年规模很小。它的发展是自1932年的改组开始。
1932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肖同兹出任社长,负责改组中央社,陈博生任总编辑。宣称中央社将“独立经营”,对人事和新闻发稿有自行裁决之权。
改组后的中央社,虽然还是受到国民党中央的控制,但它由此改变了附属于国民党党部的地位,从而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以南京为总社,建立了国内通讯网。并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第一个国外分社。
其次,先后收回路透社、哈瓦斯社、合众社、海通社在中国的直接发稿权,所有上述通讯社的国际新闻,均由中央社统一编发,供给国内报纸。同时,重视与外国通讯社的联系,与路透社、哈瓦斯社、塔斯社相互订立了交换新闻的条约。
第三,自设无线电台,传递和发布新闻电稿,同时增加了国际广播,以英文新闻稿供应外国。由此中央台既垄断了国际新闻的发稿权,又拥有了无线电传播新闻的专用权。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通讯社总社迁到汉口,1938年10月又迁重庆,此时又先后设16个分社。成为国内最强大的国家通讯社。 4.中央广播电台
1938年8月1日在南京丁家桥正式开播。初建时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
1932年11月12日,启用南京江东门外新建的发射台,电波及于全国并覆盖南洋一带,成为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电台,时称“东亚第一台”。
中央台建好后,地方电台也开始发展起来。抗战前形成了以中央台为核心的广播网络。 5.国民党政府颁布的新闻出版法规
11929年,国民党中宣部发布的《宣传品审查条例》,规定凡是宣传共产主义及阶级斗争的,都属反动刊物,应“严厉取缔”。
21930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出版法》,详细规定了报纸、杂志、书籍开办前的登记手续与条件。 31931年,国民党政府又颁布了《出版法施行细则》,把出版法的原则和办法具体化。
④1932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公布了《宣传品审查标准》,规定凡是宣传“共产主义及鼓动阶级斗争”的,凡是批评国民党的政府的都是反动宣传。
⑤1933年,国民党公布了《新闻检查标准》和《修正重要都市新闻检查办法》,决定在一些重要都市设立新闻检查所,实行新闻检查。
⑥1934年,国民党政府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制定并公布了《图书杂志审查办法》,规定了一切图书杂志应在付印前将稿本送“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者,发给“审查证”。
⑦1934年,国民党政府公布《戒严法》,宣布“最高司令官”有权在戒严地域“停止集合、结社及游行、请愿,并取缔言论、讲学、新闻、杂志、图书、告白、标语、暨其他出版物之认为与军事有妨害者”。 6.新生事件
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后,邹韬奋的好友杜重远用《生活》周刊的原班人马,创办了《新生》周刊。该刊于1934年2月在上海创刊。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该刊均与《生活》一脉相承。此时,流亡在国外的邹韬奋也在《新生》周刊上发表海外通讯《萍踪寄语》。
1935年5月《新生》周刊上刊载了一篇署名“易水”的文章《闲话皇帝》。文中谈到了中国的皇帝,然后谈到日本皇帝。此文引起了日本的嫉恨,上海的日文报纸以头条新闻报道《新生》周刊“侮辱天皇”,日本浪人在虹口一带举行反华示威游行,有意打碎中国人所开商店的橱窗。此后,日本驻沪总领事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由,向上海市政府及南京政府提出了几项侵害中国主权的苛刻要求,并要求处罚《新生》周刊的作者及编者,奴颜卑膝的国民党政府居然完全接受了日方要求,要求上海市政府向日本领事赔礼道歉,查封《新生》周刊,并对杜重远提起公诉。7月,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杜重远1年2个月的徒刑。 这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新生事件”。 7.《布尔什维克》
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秘密出版的理论机关刊物。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等组成编委会,瞿秋白任主任。1932年7月停刊,共出52期。 1《布尔什维克》一创刊,就以全力揭露和打击叛变革命的国民党。
2《布尔什维克》还报道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各地的工农斗争。 3特辟《我们的死者》一栏,先后报道了张太雷、向警予等一百多名先烈的事迹。 ④与国民党改组派和陈独秀等托派分子进行斗争。
《布尔什维克》后期有李立三负责主编。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掌握了刊物领导权,错误地宣传“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政策,给革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8.《红旗》
1928年11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1930年8月14日停刊。8月15日与《上海报》合并,改出《红旗日报》。主编肖保璜。经常为《红旗》撰稿的有李立三、恽代英、谢觉哉等。
《红旗》前期注重发动民众,后期则加强了指导性的宣传。该社辟有“社论”、“国内外消息”、“问题与回答”等栏目。报道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的决议、宣言、报告,介绍国统区工人罢工、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等。 与《上海报》合并后的《红旗日报》因国民党的破坏仍不能按期出版,最后被迫停刊。 9.《上海报》
1929年4月17日创刊,是中共在上海出版发行的通俗报纸。初名《白话日报》,5月改为《上海报》。李求实主编,以工人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
该刊大量报道公认的劳动、生活、斗争等情况,揭露国民党破坏工运的阴谋,介绍了苏区根据地和红军的情况。
1930年8月14日停刊,与《红旗》合并,次日《红旗日报》发刊。 10.地下报刊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党的地下报刊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勇敢地张扬革命大旗,向广大的人民群众证明着共产党依然存在,给广大党员和人民树立了信心,指出了革命的方向。它们在历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功绩。 1他们在国统区坚持了党的阵地,并利用这个阵地,揭露了蒋介石政府打着“革命”的旗号行反革命之实的本质,指出了国民党不再是革命党,他们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事实,从而在思想上澄清了这一重要的问题。
2地下报刊还与国民党改组派以及托陈取消派进行了斗争。地下报刊发表了许多文章,在坚持革命方向、打破对方蛊惑人心的宣传上有重要的意义,给党员和革命群众指出了方向,在思想上巩固了革命队伍,为共产党此后的斗争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
这个时期党的地下报刊,受到了几次“左”倾思想的严重影响,在宣传上也有过严重错误。同时,在地下报刊的宣传策略与发行方式上,也曾采取过盲动的做法,从而使党的报刊损失惨重。 11.《文艺新闻》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外围刊物,1931年3月16日在上海创刊,终刊于1932年6月20日,共出60期。小型周刊。袁殊创办并主编。鲁迅、瞿秋白等都为《文艺新闻》撰稿。
该刊的主要内容是对反动文艺的批判和报道文艺界的动向。它曾首先报道了柔石等五烈士遇难的消息。九一八事变后,《文艺新闻》还出版了特辑、专辑。同时该刊还是最早提出和提倡“报告文学”体裁的报刊之一。 12.中国新闻学研究会
中国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影响下成立的新闻团体。
1931年10月23日在上海正式成立。它以《文艺新闻》周刊的编辑记者为主,加上《申报》、《新闻报》、《时报》的进步记者以及高校新闻系科部分师生组织而成。瞿秋白、邓中夏等支持并指导该研究会的筹建工作。 研究方向:
“致力新闻学之科学的技术研究外,我们更将以全力致力于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学之理论的阐扬” 研究原则:
一是“研究并批判目前为止的过去的新闻学及新闻事业之历史的社会的存在”,审识“新闻的阶级性”; 二是“探求建立目前客观需要的新兴新闻学及新闻事业的有历史价值的基础理论”。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曾在《文艺新闻》最后一期出了一个《集纳》专刊。对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了一些最早的初步探讨,并从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与大众性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3.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
简称“记联”。前身是中国新闻研究会。 1932年3月20日在上海成立。
“记联”成立不久,便创办了国际新闻社,以报道革命抗日活动为主,并先后出版了《集纳批判》、《华报》等。《集纳批判》周刊以倡导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批判反动新闻事业,探讨无产阶级新闻学为主要目的,仅出版4期就停刊了。
1934年,由于会员大批被捕,“记联”的活动转入地下,利用上海新声通讯社和远东通讯社等发布新闻,1936年6月自行停止活动。 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红色中华社
简称“红中社”,它以发行《红色中华》报为主,兼有通讯社和报社的双重功能,是“红色中华通讯社”与《红色中华》的统称。“红中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办的新闻机构。 ㈠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1年11月7日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通讯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红色中华通讯社就在这次大会中诞生。它向国内外首先报道大会的消息、文件、宣言以及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等法令。将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译成英文对外播发。红色中华通讯社播发中、英文两种电讯,每天向全国播送五六条新闻,同时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及塔斯社英文广播,编辑成《参考消息》,送中央领导参阅。 红色中华通讯社使得外界第一次能够了解苏区和红军的情况。 ㈡《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报是“红中社”的主要出版物,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初为周刊,从第49期起改为三日刊,第148期起改为双日刊。 最初由周以粟担任负责人兼主笔。后来,王观澜、杨尚昆等人先后负责过该刊。
《红色中华》办得生动活泼,除发表社论、专文、文件外,还先后设有“要闻”、“专电”、“小时评”等专栏,并设有不定期文艺副刊《赤焰》。凡遇重要的纪念日或红军打了胜仗时,还出版《纪念专号》或《特刊》、《号外》。
《红色中华》是党在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历史较长的铅印报纸,它配合党政工作,积极组织宣传报道,鼓动工农群众参加工农民主政权; 指导苏区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到全国革命斗争形势。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全苏区人民的喉舌”。
但是《红色中华》也曾受到“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出现过失实或片面性宣传的报道。 1934年2月4日,根据中央批示,该报改为苏区党、政、工、青四家中央机关的机关报。
1934年10月3日《红色中华》出至第240期后,红军主力长征转移。中国共产党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由瞿秋白总负责,继续不定期出版《红色中华》报。这个时期《红色中华》报的主要内容,以组织、宣传、动员群众开展游击斗争保卫苏区为主。《红色中华》报的出版对鼓舞苏区军民的斗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35年2月5日,根据中央开展游击战争、停止集中作战的指示,《红色中华》停止出版工作。
瑞金时期的“红中社”仅有10来个工作人员,既要出版铅印的《红色中华》报,又要用无线电明码向外发稿,还要出版油印的《参考消息》,任务很重,工作量很大,但在该报工作人员的集体努力下,《红色中华》报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办得最好的报纸之一,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 2.《青年实话》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的机关刊物。
1931年7月1日在江西龙岩创刊。最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周刊。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停刊。 该刊的创刊目的是为了加强党对青年团的指导,扩大青年团在青年中的影响。
该刊设有完整的编辑发行销售系统。总编辑所设在江西于都,发行部门设在福建汀州,《青年实话》书店设在江西瑞金。
“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大众化”是《青年实话》的特色。该报社有多种适应青年的专栏,同时还根据形势需要随时开设各种新的专栏。该刊还非常注意群众对报刊的意见,专门设有“读者来信”专栏,登载群众来信,反映群众的看法。因此该刊在青年群众中威信很高、影响很大。 3.《斗争》
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机关报
1933年2月4日在瑞金创刊,是一份综合性的刊物。该刊由《实话》和《党的建设》两刊合并而成。铅印16开本,每月约出3期,由中央党报委员会负责。1934年9月30日终刊。
该刊主要等在中共中央的决议和党的负责人的文章,发表了党的文献和署名文章300多篇。
作为党的机关报,该刊对苏区斗争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由于党和政府的领导人经常为该刊撰写文章,因此,
《斗争》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权威性。 4.《红军日报》
红军创办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报。
1930年7月29日在长沙创刊。由军团政治主任袁国平和左基忠主编。共出版6期。8月5日,红三团撤出长沙,报纸停刊。 5.《红星》
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
1931年12月11日创刊,由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办。
从创刊至1933年7月,主编不明,1933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由邓小平主编,遵义会议后由陆定一主编。
创刊初,该报为铅印5日刊。长征期间改为油印,出版周期不定。
《红星》报以提高红军的政治素质,完成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为主要目的。
除社论、要闻、专电等栏目外,《红星》报还辟有十多个专栏。同时经常结合内容配有插图。
《红星》报特别注重通讯员的培训工作。报上专门开辟了“通讯员”专栏,定期登载指导通讯员写作的文章。同时,该报还要求红军有关领导部门,定期检查通讯员的工作。
《红星》报的宣传报道,不仅提高了红军自身的素质,还及时宣传了党中央、临时中央政府、红军总部所作出的关于军事斗争及红军建设的决策与方针,指导了红军的行动,加强了军队和地方的联系,传播了红军反“围剿”以及红军长征的消息,在革命途中起到了“宣言书”、“播种机”、“宣传队”的作用。 (《红星》报与《红色中华》、《斗争》、《青年实话》同为中央苏区出版发行的四大红色报刊。) 6.根据地革命报刊的主要特点
自“红中社”成立到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的这段时间,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报刊迅速发展的时期。革命根据地报刊的创办,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新闻事业的开始,这种新闻事业也具有与其他新闻事业所不同的特点。 1 报刊宣传紧密联系中心任务进行。以《红色中华》为首的革命报刊,密切配合每个阶段中心任务的转换开展宣传工作。这些紧密联系实际进行的宣传,使报刊成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组织中心工作、教育引导群众的有力武器。
2 报刊宣传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注重了读者的需求,注重和群众的生活、斗争相联系。也由于此,这些革命报刊都拥有相当多的读者。
当然,在这个时期,由于“左”倾错误在全党基本上占据着主要地位,特别是1933年以后,“左”倾错误发展到了极点,报刊的宣传理念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红色中华》等报刊都作过带有“左”倾错误观点的宣传,对于实际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化学教案单株单个化学教案据地自生试卷试题看不到印象中的森林和草地上那种或互相拥挤互 第三节.“九一八”前后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1.邹韬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报刊评论家。在办报活动红,他从一个杂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决反帝的爱国者,最后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他青年时受梁启超、黄远生作品的影响,立志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他从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开始他的新闻生涯,1944年因病去世。前后18年时间,曾主持创办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大众生活》(香港版)等多种刊物。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在全国拥有56处分店。他的思想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接受了社会主义的观点。其间三次流亡、一次入狱,但始终坚持真理,为新闻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经历和生命。
2.邹韬奋的办报经历 1《生活》周刊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1925年10月在上海创刊。 1926年由邹韬奋接编,从此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此刊的宗旨以九一八事变为界,有较显著的变化。此前,邹韬奋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出发,主张开明政治和振兴实业,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生活》周刊以“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为宗旨,强调为民主说话,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有趣味有价值的报道内容。他的小言论写得很有特色,很受读者欢迎。
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两年间,发行量大增。因时局变化,1929年第5卷起,《生活》周刊渐以重职业教育变为以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开始将“主持正义的舆论”,引导读者关心政治作为刊物的宗旨。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的思想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倾向,此时的《生活》表现出坚定的抗日立场,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抨击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生活》还发表大量的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数次发起为支援抗日武装力量捐款的号召。《生活》的立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发行量不断上升,打破当时杂志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1933年,生活出版合作社成立,《生活》周刊由该社出版发行。《生活》的反帝爱国立场,受到国民党政府的敌视,邹被列入暗杀名单,被迫出国开始他的第一次流亡。《生活》于同年12月16日被国民党查禁。 2两年的流亡生活,使邹韬奋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了比较,这是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看清了世界大势,看到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出路。 1935年邹韬奋回国,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
《大众生活》创刊于1935年11月16日。邹韬奋主编。在创刊词中,邹韬奋以“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为指导思想。
创刊后不久,“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大众生活》积极报道了这一伟大的运动,这个时期,《大众生活》的发行量高达20万份,再破当时期刊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1936年2月19日,《大众生活》被国民党当局查封。邹韬奋避走香港,这是他的第二次流亡。 3邹韬奋流亡香港期间,在港创办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生活日报》1936年6月7日创刊于香港,邹韬奋任社长。 《生活日报星期增刊》与之同时出版。
该报大力宣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反对内战。为扩大该报在全国的影响,根据中共南方组织的建议,《生活日报》在出版55天后自动停刊,拟迁上海。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未能在上海复刊。 ④虽然《生活日报》未能在上海复刊,邹韬奋将《生活日报星期增刊》改名为《生活星期刊》在上海出版,继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生活星期刊》于1936年8月23日创刊。周刊。邹韬奋主编兼发行人。同年11月22日,邹韬奋和上海救国会的六位领袖一同被捕,引起全国震惊。即著名的“七君子事件。
邹入狱后,《生活星期刊》由金仲华主编,坚持原刊发行宗旨。同年12月23日发行至第28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邹韬奋于8月19日创办了《抗战》3日刊,大力宣传全面抗战。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该刊迁至武汉。
⑥1938年7月7日,迁到武汉的《抗战》与李公朴主办的《全民》周刊合并为《全民抗战》3日刊。邹韬奋任主编及总发行人。
1938年10月,《全民抗战》迁到重庆出版。
1941年2月22日“皖南事变”后,《全民抗战》被查封。邹韬奋第三次流亡。
⑦1941年5月流亡香港期间,邹韬奋复刊了《大众生活》周刊,香港沦陷后,他离开香港,1942年11月进入苏北革命根据地。 1944年病逝。 3.邹韬奋的贡献和评价
邹韬奋自接办《生活》周刊到逝世,一直从事报刊出版事业。他最突出的办报作风是热心为读者服务,立足于大众立场。在他一生的新闻活动中,始终是以读者的利益为重心来进行报刊活动。
在报刊经营上,邹韬奋也同样以维护大众利益为准则,对于骗人、害人的广告、一概拒绝登载,他认为广
告业和言论新闻一样,是要向读者负责的。
他逝世后,毛泽东曾为他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4.范长江
中国现当代著名记者。
1933年下半年开始为《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和《大公报》撰稿,从此开始他的新闻生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范长江向《大公报》提出申请:以旅行记者的身份,到中国的西南、西北进行考察,同时为《大公报》撰写通讯。这次考察历时10个月。他追踪红军足迹,把旅行见闻以通讯的形式陆续发表在《大公报》上,首次公开报道红军长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些通讯后由《大公报》集结成为《中国的西北角》出版发行。
1936年夏,范长江回到天津,成为《大公报》的正式记者。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范长江为了解真相,不惧危险,到了西安。经周恩来引导到延安采访。在延安,毛泽东与范长江彻夜长谈。这次采访,使他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返回上海第二天,即1937年2月15日,他就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接着又发表了《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系列通讯。范长江的这些通讯打破了蒋介石的新闻封锁,向广大读者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宣传了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通讯后来与其它通讯一起汇编成《塞上行》一书。 5.范长江通讯的特点
范长江的通讯不同于一般的旅行通讯,它主要以政治局势为报道对象。
他的作品能在当时产生强烈的影响,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范长江敢言人所不言,能见人所不见,他以高度的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使其报道的内容既富有时代特征有别开生面,他以公正的态度、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未知领域——中国工农红军的所在地延安,并使读者认识到了陕北延安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 他的通讯的另一个特点是笔触细腻生动、文史功底深厚。他在通讯中,博用典故,广引诗文,历史与现实交融,时代的脉搏仿佛震响在历史的长廊中。范长江的通讯令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文采的飞扬。 6.史量才
1908年担任过《时报》的主笔。1912年10月,从席子佩手中购得《申报》。1927年买下《时事新报》绝大部分股权。1929年又购进《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
史量才历来主张报纸不与任何党派发生关系,在政治斗争中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出于爱国热情,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申报》也因此一改过去保守、谨慎、中立的态度,转向积极抗日,发表了许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的文章。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史量才发起组织了“上海地方维持会”,并发动各界积极捐款支援十九路军抗战及救济难民。
由于史量才主持的《申报》及积极主张抗战,反对内战,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史量才也因此遭到蒋介石的嫉恨,蒋介石亲自下令谋划刺杀史量才。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从杭州养病返沪的途中,被军统特务枪杀。这一事件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上海5000多人参加了史量才的追悼会。 7.十年内战中的《申报》
在史量才的主持下,这一阶段的《申报》不仅在政治上明显地趋向进步,在业务上也有显著的改革与发展。主要在于:
1 从报纸的版面与内容上实行改革;
2 开办各种社会文化事业,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申报》创办了《申报月刊》;开办申报流通图书馆;创办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业余实习学校和妇女实习学校;出版了《申报年鉴》、《申报丛书》;还出版了中国国内最早的《中国分省地图》;还有影响最大的副刊改革。
3 对副刊《自由谈》的改革
《申报》副刊《自由谈》创办于1911年,属中国报刊中创办时间最长的副刊之一,过去一直是“鸳鸯蝴蝶派”和“礼拜六派”的大本营。从1932年12月1日起,史量才特聘从法国留学归来的青年作家黎烈文,代替原主编周瘦鹃,开始了《申报》的副刊改革。
黎烈文思想倾向进步,报纸办得非常有活力而且品种齐全。散文、随笔、速写、评论、翻译无所不有。其中尤其是针砭时弊的杂文最受人欢迎,当时左翼作家鲁迅等每隔两三天发表一篇化名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并因此“引来了杂文的全盛时期”。
此时的《自由谈》成为左翼作家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揭露黑暗统治的重要阵地。《自由谈》于1935年11月被迫停刊。 8.《民生报》
1927年,成舍我在南京创办。这是成舍我创办的第二份小型报。 《民生报》最初日出4开一张,后逐渐增加到日出4小张。
《民生报》版面生动活泼,内容短小精悍,并以电讯快捷、言论公正、敢于批评时政受读者欢迎。在南京的发行量比《中央日报》还要高。据成舍我自言,《民生报》不仅是当时南京“第一份小型报”,“也是民国政府统治下首都最早的一份民营报。”
《民生报》创办了近8年,1934年7月,因该报登载了揭发汪精卫部下贪污渎职一事,触怒了汪精卫。《民生报》被封,成舍我也因此被拘禁40余日。出狱时,南京宪兵司令部出示五项条件,勒令其遵守。 成舍我出狱3天后,汪精卫的部下劝他向汪请求原谅,如此则五项条件全部取消,《民生报》也可恢复出版。早到成舍我的断然拒绝。 9.《立报》
成舍我结束了《民生报》的一切业务后,东走上海,与上海同业朋友重新筹划集资创办报纸事宜。 1935年9月26日,中国著名的小型日报《立报》在上海出版。社长成舍我,张友鸾、萨空了先后任总编。资本全部出自以新闻为职业的同人。
成舍我强调,不与任何党派发生经济关系,不招官股、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府津贴。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立场坚定,态度公正”的办报基本原则。
《立报》出版前,曾公布发刊要旨:携带方便、印送迅速、内容丰富。出刊时,提出了“报纸大众化”等口号及编辑方针。
《立报》在政治上坚持抗日,在抗日救亡高潮中,《立报》主张“对内和平,对外抗战”,积极报道各界就往组织的活动,多次报道八路军的战绩,曾详细地介绍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七君子”事件等。
《立报》在业务上也有许多独创,它取精编的原则,简单扼要但重大新闻无一遗漏。创刊不到半年,销量已超过10万份,到“八一三”抗战时,销量已达20万份,创当时中国报纸销售的新纪录。
1937年11月25日,《立报》因上海沦陷停刊。停刊社论严正声明:“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1938年4月1日,《立报》在香港复刊,1941年12月24日终刊。 10.《新民报》
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创办人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等。社长兼总经理陈铭德,总编辑张友鸾,经理邓季惺。
九一八事变后,《新民报》及时报道时事消息及百姓抗日的热情,由此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1937年7月改组,成立南京新民报社股份有限公司,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肖同兹任董事长。 1938年1月15日迁重庆出版。
1941年11月1日《新民报》增出重庆版晚刊,1943年6月18日出版成都版晚刊,1945年2月1日增出成都版日刊。成都重庆两报社总主笔均为罗承烈。主笔有赵超构、张恨水、张慧剑、张友鸾的等,时称“三张一赵”。
迁到重庆后的《新民报》,版面由过去的对开两张,改为4开1张。言论立场为“中间偏左”,重视副刊,讲
究编排与标题制作。其副刊由张恨水及张慧剑主持。 成都重庆两社4报成为国统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11.十年内战时期的《大公报》
《大公报》从1926年由新纪公司复刊开始,发展十分迅猛。
1936年4月创办了上海版,同时发行于津、沪两地,成为有影响的全国性大报。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注意形成自己的办报特色及新闻特色;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公报》在政治上开始出现了亲蒋趋势,在九一八事变中,追随蒋介石,大力宣传“缓抗”,在西安事变中,《大公报》也站在蒋介石的立场上,奉蒋介石为“国家中心”,批评、谴责东北军,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共产党、红军既作过一些客观报道,也作过一些攻击和诬蔑。在皖南事变中,更是明显地体现了大公报的亲蒋立场。
但从抗日救亡的角度来说,《大公报》还是起到非常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的。
1938年10月中旬《大公报》由汉口迁往重庆。重庆版的《大公报》的总编辑是王芸生。在此期间,《大公报》发表了许多坚持抗日救国的立场、反对妥协投降、揭露国民党人腐败行径的言论。重庆版《大公报》一直到1952年8月4日终刊。
1941年5月15日,因为《大公报》在中国新闻界的成就,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评选《大公报》为最佳外国报纸,赠予荣誉奖章,并在奖状中给予高度的赞扬。刺猬的祸害的一代人文知识分子化学教案多数会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是不谈价值化学教案回避立场化学、 第九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新闻事业 1.《救亡日报》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是国共两党联合创办的一张宣传抗日救亡的报纸。
1937年8月24日创刊,由27人组成编委会,由共产党人、国民党人以及其他抗日人士。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
从整体上说,报纸是在进步力量的主持下进行工作的。它在整个办报过程中,始终坚持团结抗战的正确方向。为办好报纸,在报社工作的人一律不拿工资、不拿稿费,许多社会名流也纷纷为它义务供稿。 这份报纸突破了当时一般报纸的格调,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而以专稿、长稿、评论、特写及文艺作品为主,因此当时被称作“报纸杂志化”。
由于该报坚持抗战的旗帜鲜明,同时常登载精辟的战局分析和占地采访,所以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救亡日报》出至22日停刊,迁往广州,广州沦陷后在桂林复刊。它始终保持革命立场,宣传抗日,同时办出了独特的风格,真正做到了周恩来为报纸制定的宣传方针。成了各界人士都要看、都喜欢看的报纸。 2.《抗战》三日刊
1937年8月19日创刊,邹韬奋创办并主编。
在创刊号上表明其宗旨“力求适合抗战紧急时期的需要”。
该刊系统报道国内外时事并作出评论,注意反映人民群众在抗战时期的呼声,曾刊登过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宣言,报道过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人关于抗战的通电及文章。 该刊每期的《战局一览》和战地通讯很受读者欢迎。 上海期间,还出版过6日1期的《抗战画报》。
同年9月,由于租借当局施加压力,《抗战》从第7号起改为《抵抗》三日刊。 11月,宣布迁武汉出版,并恢复原名。
《抗战》三日刊与《生活》周刊、《大众生活》一脉相承,一注重读者、服务受众为办报准则,同样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1938年7月7日,武汉《抗战》与李公朴主办的《全民》周刊合并为《全民抗战》三日刊。邹韬奋任主编和总发行人。
3.《大公报》汉口版 创刊于1937年9月18日。
1938年,王芸生从香港绕道汉口,任编辑部主任。上海《大公报》的一部分工作人员也来到汉口。 汉口《大公报》多次发起救济受伤将士的运动,报社声誉大增,报纸发行量达5万多份,创武汉报业发展史发行之最。
1938年10月17日,汉口版《大公报》发表休刊移渝声明。次日,全馆人员和大部分器材设备运往重庆。 4.《群众》周刊
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刊物。
1937年12月11日在武汉创刊。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实际主持人为徐涤新。以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及抗战路线为宗旨。
武汉沦陷后停刊,同年12月在重庆复刊,抗战胜利后,迁上海出版。 1947年3月2日停刊。 5.《新华日报》
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大型机关报。
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开始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1939年1月后改为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社长潘梓年,总编辑华岗。该报设编辑委员会。对开4版,每日有社论。
《新华日报》在武汉期间最重要的功绩是宣传了持久战的思想。发表了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文章。还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基本观点,发表了许多社论,批驳“亡国论”与“速胜论”的错误论调,说明了抗日战争的前途,坚定了国统区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在武汉新闻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报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向国统区人民报道了八路军、新四军的光辉战绩,同时也如实报道国民当局对在台儿庄战役及其他战役中的英勇奋战的精神。《新华日报》这种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国统区人民的信任,扩大了党在国统区的影响。
武汉阶段的《新华日报》由于受到王明路线的影响,因此,也宣传过右倾投降主义思想。
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批判和纠正了王明的错误。此后,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兼任《新华日报》董事长,该报开始在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领导下进行工作。此时,武汉形势日趋紧急,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决定将《新华日报》分批迁移:一部分留守武汉,一部分迁至重庆,另一部分迁往西安。 1938年10月24日夜,日军已逼近武汉市,《新华日报》仍坚持出报。25日清晨,《新华日报》出版了侵略军占领武汉前的最后一期报纸后,工作人员撤离,届时,日军的先头部队已进入市区。 6.“青记”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支持下的国统区合法的新闻记者团体。由范长江、羊枣、夏衍、恽逸群等人发起创办。
1937年筹备于上海,前身是上海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8年3月30日在汉口正式成立,这是武汉新闻界的一件大事。
“青记”是一个带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新闻记者组织,它团结了全国广大进步记者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同时,还推动了新闻业务的研究。
总会创办的《新闻记者》月刊,由范长江主编,是一份有较大影响的新闻刊物。 1941年总会被国民党重庆当局查封。 7.“国新社”
国际新闻社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开合法的新闻通讯社。以“青记”成员为骨干,筹备于武汉,1938年10月20日成立于长沙,后迁到桂林,公开对外发稿。11月在桂林成立总社,香港原有的国际新闻社成为桂林总社的分社。同时在重庆设立了国新社办事处,成为正式向国内外发稿的全国性通讯社。 该通讯社的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是范长江、胡愈之等。
国新社的政治主张是抗日和民主,在抗日战争的各个时期,该社的主要业务是向大后方的报刊和海外华侨报纸发送新闻通讯和专稿。
在抗日宣传报道上,国新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新社桂林总社和重庆办事处被查封,香港分社坚持到香港沦陷后才停止活动。 第二节.国统区新闻界的联合与斗争 1.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加强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更加强了法西斯的新闻检查。抗战一开始,,国民党当局就实行了“战时新闻管制”。 1938年7月,国民党颁发了《修正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与此同时,还颁发了《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规定“原稿审查”制。但是对外不对内。 1939年5月,国民党颁发了《图书杂志查禁解禁暂行办法》。
1943年4月始,陆续颁布了《非常时期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登记管制暂行办法》、《非常时期军办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登记管制暂行办法》、《国民军事教育新闻发表标准》等。 1944年6月,颁布《战时出版品审查办法及禁载标准》。
1939年6月,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式成立了“战时新闻检查局”,各省市成立了新闻检查所,主要县市成立了新闻检查室。至此,图书杂志的审查和新闻检查几乎遍及一切重要城市。 2.《新华日报》重庆版
㈠《新华日报》重庆版反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斗争
《新华日报》在汉口坚持出版到沦陷的最后一天,即1938年10月25日。同一天,由于周恩来等事先做好了准备,部分先迁至重庆的《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出版了重庆版《新华日报》。其间,由吴克坚、章汉夫先后任总编。
重庆时期,环境比武汉市其更加困难。国民党采取的方法是,让你办报但不让你讲话;让你印报但不让你卖报。
1 首先,他们控制报道内容。强行要求《新华日报》送审,任意删改或扣押稿件,给报纸的宣传报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 控制出版、发行。 3 控制物资来源。
面对国民党的非法行为,《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遵照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采取了相应的革命的两手对策,把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结合起来。一方面尽量以合法的方式与反动的顽固派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采取一些“抗检”的方式来反对国民党的新闻统治。 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及高压政策,在“皖南事变”中达到了顶峰。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时蒋介石一连下达数个命令,严禁媒体报道此消息。《新华日报》揭露真相的新闻报道和社论,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扣发。
报社的工作人员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巧妙地战胜了国民党的新闻检查机关。1月18日的《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安排了两个不同的报版,一份没有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以应付新闻检查机关,另一份是登有周恩来题词的报纸。前者送交来报社检查的新闻检查官,后一份则连夜大量印行。待国民党政府发现时,这一天的报纸已大量销售出去。
《新华日报》在反对国民党新闻检查斗争中,形成了一套颇具成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情况,或暴检、或拒检、或直接、或间接。有理、有利、有节,使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常常感到十分被动。最大的一次“暴检”是1940年1月6日的“开天窗”。
《新华日报》的斗争,还带动了重庆各报,形成了反检斗争统一战线。 ㈡《新华日报》的宣传和整风
从1939年冬到1943年,国民党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新华日报》都进行了英勇的反击,在斗争中,《新华日报》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爱戴。
1942年5月该报贯彻中共中央整风运动的精神,进行整风改革,周恩来领导报社开展整风。5月23日,该报发表《敬告本报读者》的社论,表示欢迎党外人士提出批评。次日,刊登征求读者意见的启示,开列八个方面的问题,请读者帮助报社整风。
㈢《新华日报》的内容特点
《新华日报》设有《团结》专页,周恩来为《团结》写了发刊词。设“友声”、“边鉴”专栏,经常登载民主人士的文章,针对国统区的实际问题进行报道评论,报道边区军民抗日与生产等方面的成就。
《新华日报》的副刊《新华副刊》于1942年9月18日创刊,为综合新的文化副刊,内容有文化方面的评论、书评、剧评、各种文艺作品以及专在边区的文艺和报道,并设“新华信箱”、“工人专页”。专门答复读者来信和发表工人创作的作品。
《新华日报》在重庆期间,以排版准确、错字少、印刷质量好且速度快著称。
1945年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央指示,拟将《新华日报》迁往上海,在上海设立总社,在南京与重庆设立分社,但由于国民党当局阻挠,未能实现。
1946年3月,重庆《新华日报》由中共四川省委领导,改为四川省省委机关报。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勒令停刊。
第三节.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1.《解放》周刊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也是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刊物。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创刊。主要负责人张闻天。 抗战开始后,《解放》积极地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发表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以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重要论文,在指导抗日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解放》还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和全面抗战的路线,报道、评论抗日根据地的抗战与建设工作。 1941年8月31日停刊。 2.《新中华报》
前身为《红色中华》报。1936年1月在陕西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9日改名为《新中华报》,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
1939年2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改组《新中华报》为中央机关报。由原来的5日刊改为3日刊,廖承志、向仲华等先后主持报社工作。
在新版第1号社论中提到,它将增加代表中共中央政策主张的文章,更有系统地介绍八路军、新四军和他们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抗战经验,同时它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将更有系统地报道边区人民的生活和建设情况。
《新中华报〉的改组,改变了当时中共中央在边区没有机关报的局面,加强了对根据地抗战和建设的指导。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新中华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1年5月15日,《新中华报》终刊。 3.《共产党人》
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理论刊物。
1939年10月20日创刊,主编张闻天。毛泽东在为它写的发刊词中,指出它的任务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此外,毛泽东在发刊词中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论断。
《共产党人》于1941年8月停刊。 4.《八路军军政杂志》 八路军总政治部机关刊物
1939年1月15日在延安创刊,月刊。肖向荣主编。 毛泽东为它写了发刊词。1942年3月停刊。 5.《中国青年》
1939年4月16日,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出版,半月刊。
该刊以帮助、引导青年为主要目的。曾发表毛泽东的著名论文《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方向》。 《中国青年》于1941年3月出至第3卷第5期停刊。
6.《中国妇女》
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刊物。 1939年6月1日,在延安出版。
该刊以发动全国妇女投身抗日运动为宗旨。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邓颖超等经常为它撰稿。 1941年3月出至第2卷第10期停刊。 7.《中国工人》
1940年2月7日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出版。月刊。毛泽东为它写了《<中国工人>发刊词》,谈到要依靠群众来办报,文字要生动等。 1941年3月出至第13期停刊。 8.《中国文化》
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综合性学术刊物。
1940年2月15日,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办。该刊以登载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学术理论研究,各类文艺讨论、翻译文章等为主要内容。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的问题的讨论曾在该刊上展开。毛泽东的重要论文《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在该刊的创刊号上。 1941年8月20日停刊。 9.《边区群众报》
1940年3月25日,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为读者对象,是一份通俗小报。胡绩伟主编。
该报的主要特点是通俗易懂,以浅显、生动的文笔说明共产党的方针、抗日救国的道理、政策。 1948年1月10日改名为《群众日报》。 10.新华社
前身为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 1937年1月25日起,用“新华社”电头对外发布新闻。 抗战初期,新华社的工作统一在《新中华报》编辑部内。
1939年初,为了加强新华通讯社的工作,总社脱离《新中华报》,建立起独立的组织机构,直接受中央党报委员会的领导。向仲华为新华社第一任社长。1941年以后,由《解放日报》社长博古兼任新华社社长。 抗战开始以后,新华社的业务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发稿量增大,发稿范围也扩大了,消息来源更加广泛。 194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统一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根据指示精神,新华总社对各地通讯社进行了必要的整顿,各地通讯社均改为新华社的分设,各自单独与延安新华总社建立了业务联系,统一播发全国性电讯。由此既加强了党对外宣传的集中领导,也加强了党中央的宣传力量,新华社也进一步发展为统一的强大的通讯社。
1945年后,新华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颇具实力的新闻网络。 1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中共中央领导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第一次试播。
当时,周恩来从苏联回国,带回一部广播发射机,并亲自主持成立了广播委员会,筹建广播电台。 从行政上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当时是属于新华社的一个部门,即口语广播的部分,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提供。
广播的主要内容是: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重要文件,国内外新闻,《新中华报》等报刊的社论、重要文章等,以及娱乐性节目。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是解放军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重大标志,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从报刊文字的传播进入了语言广播的阶段。 1943年春天,因技术故障,暂时停播。1945年9月5日,恢复播音。 12.《解放日报》
创办背景:
1941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对解放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蒋介石集团也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此时,解放区进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
为了加强中央对解放区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效力,以便更有力地进行政治斗争,党中央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同时,为集中精力办好《解放日报》,边区的其他报刊也先后停刊。 创办情况:
《解放日报》创刊前一天,即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代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创刊,这是第一个在根据地出版的大型日报,第一任社长博古,后为廖承志。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后为陆定一、余光生。
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了发刊词:“本报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
此后,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均为该报写过不少社论及文章,通过报纸指导革命工作,这份大型党报的出版,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
《解放日报》除报道新闻与发表社论外,还辟有《文艺》副刊和《学习》等多种专刊。E.三则材料化学教案虽然体裁不一化学教案但是对象一致化学教案都是对游学现象的报道与评论化学教案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认识游学这一现象试卷试题 *各根据地报刊的发展* 13.《抗敌报》
晋察冀中央分局的机关报。
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县创刊。1940年11月7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聂荣臻知道该报出版工作,邓拓任社长兼总编辑。
该报社有“社论”、“军区要闻”等栏目,还设有《老百姓》、《海燕》等副刊。
1945年9月12日迁张家口,出对开4版1大张,是晋察冀解放区的第一张城市大报。1946年10月10日撤回晋察冀边区,1948年6月14日终刊。
终刊后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改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华北《人民日报》,次年3月迁北平,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 14.《抗敌画报》
后发展为《晋察冀画报》,是敌后根据地惟一的大型画报。 15.《新华日报》(华北版) 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
1939年1月1日在晋东南沁县创刊,是当时敌后的第一张铅印日报。何云是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是武汉沦陷前,《新华日报》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和设备来到这里,经过筹备出版的。
1939年7月在反扫荡中,《新华日报》出版了东线、南线、西线、北线四个版的油印或石印报。 1942年5月的反“扫荡”中,社长何云牺牲。
1943年10月1日改为太行版,成为中共中央太行分局机关报。
该报不仅在宣传上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还举办过记者培训班,发展印刷基地,自制纸张、印刷器材,出版过大量的书籍,为根据地新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过显著的贡献。 16.《抗战日报》
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
1940年9月,晋西北地区在山西兴县创办。该报4开4版,是晋绥边区第一张铅印的报纸。也是各抗日根据地报刊中办得最有成绩的报纸之一。
1942年9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后,《抗战日报》成为分局的机关报。 初创刊时为三日刊,1942年改为两日刊,1944年改为日报。
第一任社长廖井丹,总编辑赵石宾。
1946年7月1日《抗战日报》改名为《晋绥日报》,因率先开展揭露“客里空”运动在新闻界享有盛名。 1949年5月1日终刊。 17.《大众日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
1939年1月1日,由苏鲁豫皖边区党委创办的机关报。后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该报改为分局机关报。 报纸出版时,党委就提出,此报既应是边区党委的机关报,也应是边区人民自己的报纸。该报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一直坚持出版。
《大众日报》现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 18.《江淮日报》 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
1940年12月2日在江苏盐城创刊。是苏北地区第一张大型报纸。 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兼任社长,王阑西任副社长兼总编辑。
(各抗日根据地的报刊,在战争中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艰难、顽强地成长。它们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19.解放区新闻界整风和《解放日报》改版
1941年至1942年,共产党在抗日期间采取了整风运动的方法,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
全党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从延安开始。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在全党反对主观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党的高级干部的整风教育由此开始。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演说。2月8日,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从此解放区的整风改革运动拉开了帷幕。
当时,《解放日报》创刊仅有半年多,由于缺乏在根据地办党报的经验以及教条主义的影响,每天用主要篇幅登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对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斗争却重视不够。同时,《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党报的立场。
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党部“对自己的报纸加以极大注意,尤应根据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号召,来检查和改造报纸”,要求各地方党组织加强对报纸的领导和参与。 根据中宣部指示精神,《解放日报》开始检查工作中的缺点,广泛征求读者意见。3月31日,在改版前夕,毛泽东和《解放日报》社长博古召开改版座谈会,征求党内外各方面人士对报纸改革的意见。毛泽东在改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指出在整顿三风的运动中,应当好好利用报纸,报纸批评的方针既要严肃、尖锐,又要诚恳、与人为善,还针对当时《解放日报》副刊登载的以《野百合花》为首的一批杂文及其所宣传的平均主义错误思想。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实行改版。这一天的《解放日报》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中检查了过去报纸的缺点,提出报纸应该与整个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动向密切相连,应该加强党性,成为党中央的喉舌;加强群众性,成为人民群众的喉舌和朋友;加强战斗性,与种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加强组织性,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实际,直到群众运动的发展,并把这些作为改进报纸的方向。
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第1版是反映各解放区的要闻版,第2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3版是国际版,第4版是副刊、专论。过去《解放日报》的第1、2版主要是国内外要闻和社论,以国际新闻为主。第3版主要是国内新闻,而陕甘宁边区的新闻则放在第4版上半版的位置,这种排版方式,表现出报纸与边区人民的实际生活、斗争相脱离的倾向。
改革后的版面安排,把对根据地的新闻报道放到了首位,整风运动的宣传也成为该报的宣传中心,体现出无产阶级的正当报纸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作风,以及党报配合党的方针政策、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的特点。
《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区新闻改革的良好开端,是由少数人办报变为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一个标志。
通过改版,《解放日报》成为党的坚强的机关报,起到了“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有力地配合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
由于《解放日报》改版的带头示范和宣传指导,推动了全党的新闻改革运动在解放区的广泛开展。 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各级党委把帮助和利用《解放日报》的工作当作自己经常的重要业务之一,《解放日报》也以共产党正在进行的整风运动为报道重点,及时刊登有关政风的文件和文章,报道整风的进展与动态,总结与推广整风经验。
此后,《解放日报》还配合全党办报的精神,发表了一系列的社论和文章。为了依靠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好报纸,《解放日报》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大力发展通讯员、组织通讯网。
1942年5月13日,《解放日报》创办了《学习》副刊,每周两期,以登载有关整风的论文、学习心得、经验介绍、问题解答为主。根据地的许多单位,都把《学习》副刊作为整风的必读材料。 新闻改革的意义:
这次新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经过改革,党报起到了“党经过报纸来宣传,经过报纸来组织广大人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党的喉舌的作用。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大大增强,真正成为党的坚强的机关报。
经过改革,各级党委把帮助和利用党报的工作当作自己经常的重要业务之一。全党办报成为我党新闻工作的重要工作经验。
经过改革,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它不仅在实践上促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而且使无产阶级的党报理论得以确立,党报从此成熟和发展起来。 第四节.沦陷区的新闻界 1.“孤岛”时期的报界
沦陷区的抗日报刊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出版发行。
有些报刊采用秘密的地下方式。另一种则利用租界的特殊条件,采用公开出版的方式,这种报刊主要在上海“孤岛”时期存在。
1942年以前,上海的公共租界是英、美的主要势力范围,法租界则属于法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中国共产党人和一些爱国志士们利用英、美、法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日帝对外商报刊不检查的特殊条件,以外商的名义在租界创办了一批抗日报刊。其中以《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影响较大。 1《译报》
1937年12月9日创刊,4开小型日报,由夏衍创办主编。
《译报》的一切新闻、通讯、评论都来自外报,使租界当局无衅可寻。
这份报纸精心选材,揭露了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战主张,很受人民的欢迎。
但《译报》仅出版12期后,便被日军通过租界当局下令取缔了。 2《每日译报》
《译报》停刊后第二年,即1938年1月21日,改名《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作为发行人兼总编辑。实际主持人是梅益。
最初,《每日译报》与《译报》大致相同,从2月20日起,除翻译外报外,还刊登一些自己编写的新闻,转载国内报刊稿件,增辟社评、副刊,转载《新华日报》的文章,他的特讯、专电还经常登载八路军、新四军的消息。
《每日译报》引起了国内外新闻界的重视,也引起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嫉恨。1939年5月18日,日帝与汪伪政权勾结租界当局,责令其停刊。 3《文汇报》
1938年1月25日创刊于上海,雇英人克明作名义上的董事长兼总主笔。实际主持报馆经理工作的是严宝
礼,总编辑胡惠生,徐铸成曾任主笔。
创刊时,正值侵略者和汉奸的报刊在上海气焰嚣张之时,因此,《文汇报》在创刊号上的头条新闻位置上,用特大的字号作标题,报道了我国军队包围山东济宁日军的消息。 《文汇报》还在创刊的第4天开始有社论。
副刊《世纪风》由柯灵主编。这一副刊在上海“孤岛”时期,“宣传抗日救亡,运用各种短小精悍的文艺样式,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因此得到广大读者的爱护和广大作者的支持。这个副刊逐渐成为‘孤岛’的一个抗日的、有较大战斗力的文学堡垒”。
创刊5个月后,《文汇报》因其爱国主义立场,受到市民的欢迎,发行量迅速上升。也因此导致日伪多次对该报进行袭击,极尽恐吓之能事,当该报仍然坚持抗日救国宣传。
1939年5月10日,上海工部局找借口勒令《文汇报》停刊。试卷试题我和同事也都明白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试卷试题每次我听到老板讲这个故事化学教案就会想起那个姓刘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国统区的新闻事业
1.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压制 ㈠共产党的机关刊物难 以生存
当时,国共合作在形式上还暂时存在,共产党同样可以在各地创办报刊。但是国民党当局设置了重重障碍加以阻挠。例如《新华日报》最终也没能在上海、南京等地出版。 其他报刊情况: 1《解放》报
1946年2月22日,共产党在北平创办。这是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4开小型报。总编辑钱俊瑞。
报纸致力于宣传中共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揭露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等现象。登载新华社电讯,登载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的重要社论和评论。 5月29日,在国民党发动内战前,被北平当局查封。 2《群众》杂志上海时期
《解放》报被查封后,共产党在国统区便没有了机关报,于是决定1946年6月将《群众》杂志迁到上海,由它担负起党的机关报的任务。
《群众》杂志也由此从半月刊改为周刊,主要登载中共中央和中共驻南京代表团的文件,刊载《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新华社的重要社论和评论。
1947年2月,国民党强迫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担任谈判工作的代表机关立即撤退,上海的《群众》和重庆的《新华日报》均被迫停刊。 ㈡地下党组织创办的刊物遭到查禁
自日本投降以后,中共的地下组织就努力出版报刊。但这些复刊或创办的报刊都先后被国民党当局查禁或封闭。
此外,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领导下,许多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还创办了一些有影响的刊物。 1《文萃》周刊(名词:“文萃三烈士”)
1945年10月9日,中共地下党领导创办了《文萃》周刊。这是一份政治性的刊物。初为文摘式,主要转载香港、重庆、昆明等地中共和进步报刊上的文章,后来着重转载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的文章。
1946年5月,逐渐改变文摘的性质,以自行组稿、发稿为主。内容重点揭露国民党内战阴谋,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等。
1947年初,中共代表团离沪,《文萃》改为《文萃丛刊》,转为地下刊物。为防止国民党破坏,该刊每期都改换封面,但是1947年7月出至第10期时仍然被查封。负责编辑、发行的陈子涛、骆何民、吴承德三人
被捕,于上海解放前夕遭杀害,史称“文萃三烈士”。 2《消息》半周刊
1946年4月7日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创办。
该刊为综合性的政治时事杂志,以报道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和平、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为主。 该刊也只出了14期即被查封。
2.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结束后)民营报纸的发展
当国共两党在收复区努力扩大自己的新闻事业的同时,民营报纸在战后也纷纷复刊,并获得了较大发展。 1上海《文汇报》
抗战之后最先复刊的民营报纸。1945年8月18日复刊。
复刊后的《文汇报》接纳了许多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因此,报纸立场有了很大改变。在拥护政治协商会议、支持检举内奸的群众活动、揭露羊枣事件真相、报道下关惨案、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团结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1947年5月25日,《文汇报》因报道“五二O”惨案,并支持学生爱国运动,与《新民报》、《联合日报》同被国民党政府查封。此后,部分工作人员赴香港参加香港《文汇报》的创刊工作。 2《大公报》
1945年11月1日,上海《大公报》复刊。李子宽任经理,徐铸成任总编。 1945年12月1日,天津《大公报》复刊。王芸生任总编辑。
这个阶段的《大公报》一方面对国民党在战后的种种表现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也表示出明显的反对。 3《新民报》
抗战胜利后,报社总管理处由重庆迁回南京。
1946年元旦出南京版晚刊。10月10日南京版日刊复刊,同时在南京、上海、北平、重庆、成都等五地发行,成为拥有5个分社8份报纸的民营报业集团。
由于《新民报》所经历的每个时期都有共产党人参加工作,所以该报政治倾向基本上是进步的。 《新民报》坚持在重庆的一贯风格:重视社会新闻,注重版面设计与标题制作,副刊的品位较高,很受读者欢迎。
1947年5月25日,上海《新民报》晚刊与《文汇报》、《联合日报晚刊》均因揭露国民党军警殴打学生的暴行被查封。
1948年7月8日,南京版也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 3.拒检运动
抗战生日后,为争取新闻界的民主自由,国统区以重庆为中心,掀起了有声有色的新闻联合拒检运动。 1945年8月下旬,重庆杂志联谊会33家杂志社发表声明,要求国民党取消新闻原稿审查制度,并提出不再将原稿送审。
1945年9月1日记者节,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时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文中抨击国民党送审制度,号召新闻界“挣脱束缚在喉间的绳索”、“为笔的解放而斗争”。
9月15日,重庆《宪政》、《国讯》等10家杂志未经送审出版了《联合增刊》。此后,成都、昆明、桂林等地的新闻界也热烈响应,均自动停止送检,一时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拒检运动。
国民党迫于舆论,不得不宣布从1945年10月1日起废除新闻检查制度,撤销战时新闻检查机构。 4.羊枣事件
1946年1月10,蒋介石在政协会议开幕式上提出了保证人民自由、承认各政党的合法地位、实行普选、释放政治犯等措施。而第二天,即1946年1月11日,中共党员、著名的军事评论家、国际问题专家羊枣,就在狱中遇害。
羊枣,本名杨潮,是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新闻战线上的极具才干的新闻工作者,也是著名的军事评论家。他先后在《星岛日报》、《世界知识》等任记者、编辑或撰稿人。他的文章慧眼独具,见解独到,判断准确、
言词犀利。有关抗日战争的评论,一再招致国民党当局的嫉恨。
1945年7月15日,羊枣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迫害致死。引起了新闻界的强烈反响。上海进步文化新闻界为之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文汇报》、《世界知识》、《文萃》等报刊的61名记者在报上发表声明,对国民党政府的假民主真独裁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美国以斯坦因、爱泼斯坦、史沫特莱为首的24名新闻文化人士也致电国民党政府,呼吁蒋政府释放政治犯、履行给人们以公民权利的诺言。
羊枣事件使国统区人民看清了蒋介石集团的真实面目,也推动了国统区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正义斗争。 5.校场口事件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团体在校场口召开庆祝政协会议成功大会,国民党特务和暴徒蓄意破坏集会,大会总指挥李公朴及大会主席团一些成员均遭暴徒的毒打。到会群众当时负伤和失踪的就有60多人,造成“较场口血案”。
当时,中央社却将此事件说成“民众互相殴打”,这种颠倒黑白的宣传机器了许多当时在场记者的愤慨,《新华日报》联络了重庆各报记者42人,通过报纸报道事件真相,同时联名发表致中央的公开信,在信中指出了中央社制造的谣言,并向对方提出报道应忠实于事实的忠告。
重庆地区《新民报》、《民主报》等报纸,均发文批评国民党政府的挑衅活动。 全国各地的民主人士也纷纷通电抗议国民党特务暴行,要求惩办凶手。 6.下关事件
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举行反内战示威游行,并派上海人民和平请愿代表到南京向国民党政府呼吁和平。当天晚上,上海请愿代表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围攻殴打,这就是震动全国的“下关惨案”。
当时被打伤的还有在场采访的上海《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的若干名记者。事件发生后,各报纷纷报道,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南京惨案》的社论,指出国民党政府纵容特务制造这一惨案是影响中国和平民主的严重事件。
各地新闻界联名向全国人民呼吁,要求严惩凶手,保障人身自由,争取新闻自由。 7.沈崇事件
1946年12月24日晚,北京大学先修班女学生沈崇在东单练兵场遭到美国兵强奸。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一家私营通讯社最先发出了一条简讯,然而国民党却下令不许各报登载。第三天,《新民报》等报纸登出简讯,结果报纸被查封。北京各大学校园为此出版了各种学生报刊和标语,开展了抗暴斗争。
当时,美联社、合众社等肆意造谣,歪曲事实,《燕京新闻》因此接连发表了数片独家新闻,报道了事实的真相。重庆《新华日报》团结了76家新闻界同行联名登报声援学生抗暴斗争。《解放日报》也针对此事件,不断发表消息、评论、资料等近一个月。
各高校学生纷纷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沈崇事件在全国引起了持续近半年的抗议美军暴行的活动。 8.“五二O”惨案
1947年,全国各地有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5月20日,为镇压学生运动,国民党政府在首都南京派军警殴打逮捕了数十名学生,制造了“五二O”惨案。
第二天,南京《新民报》对此事发表了头条新闻,并发了数幅照片。上海《文汇报》、《联合日报晚刊》、《新民报》晚刊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禁令,均发表了本报南京专电,并对此发表评论。国民党政府勒令三报停刊。 当时,上海《学生报》、被评《清华周刊》等学生报刊也都转载了各界对学生的声援。学生的爱国热情鼓舞了国统区的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运动在国统区广泛开展起来。对此,毛泽东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一天下午化学教案天气很热化学教案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试卷试题老板看过他的简历后很满意化学教 第二节.解放区的新闻事业
1.解放区新闻事业经历了发展、收缩、再发展的过程
㈠初期,解放区的地盘迅速扩大,新闻事业也随着敌我双方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1原有报刊力量得到加强。
包括《大众日报》改为日刊。《晋察冀日报》迁张家口出版,并成为晋察冀解放区的第一张城市大报。晋绥解放区的《抗战日报》改为《晋绥日报》,扩大了发行地区等等。 2新报刊的出现
在晋冀鲁豫解放区,恢复出版《冀南日报》,新出版《新华日报》太岳版,太行版等。收复分线解放区,联结成大区,并创办大区的报刊。如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
根据华中局、华中军区的决定,创刊《新华日报》华中版。后成为华中解放区最有影响的报刊之一。 194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邯郸创刊。 此外,各省市党委机关报也相继创办。
这样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县、市、地区、中央这样的多层结构的报刊网。 3新华社的进步
新华社的新闻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也有了提高,总社和分社的联系加强。同时在解放区各地先后设立了若干分社,从而强化了新华社的整体力量。
到1946年4月,新华社在全国已建立了9个总分社、40多个分社,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新闻通讯网。 ④新华广播电台
1945年9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重新正式开始播音,在技术上有了较大改进,由于党和军队的威信空前提高,广播的宣传效果也比试播期间大得多。 ⑤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促成了新闻教育的发展。
1946年2月,江苏淮阴创办解放区第一个较正规的新闻学校,由范长江任校长。 ㈡收缩时期
1946年6月,蒋介石集团对解放区发动全面的进攻,解放区范围缩小,新闻事业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在突围、撤退和转战过程中,解放区包括《解放日报》在内的大批党报停刊或缩小规模,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这个时期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充分运用新华社这个强大的武器。新华社承担起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除播发新闻外,还发表社论、时评、读者问答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7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新华社总社分两队撤离:一队由廖承志率领,东渡黄河,向河北涉县太行山一代转移。一队由范长江率领,跟随中共中央行动,负责收译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和外国通讯社电讯,为中共中央提供国内外情报;抄收新华社总社的文字广播等。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蒋介石军队尚未占领延安时,已经秘密转移。1947年3月19日,蒋介石军队占领延安,2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及开始进行广播,21日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报道毛泽东指挥作战的消息。 ㈢恢复时期
1947年7月,解放军开始反攻,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解放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解放区新闻事业又进入了恢复和发展的阶段。许多被迫停刊的报纸,逐渐恢复出版,许多城市报纸纷纷创办。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此时期,新华社发展迅速。
1948年4月,新华社两部汇合于河北平山。为加强对新华社的领导,中共中央任命胡乔木任新华社总编辑,廖承志任新华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下设编辑部和广播管理部。
此时新华社不仅“一身三任”:集报纸、广播、通讯社为一体,充分发挥了正当新闻机构的强大作用,而且自身的规模和业务也得到了充分的扩展。 2.解放区新闻事业的两大宣传 ㈠军事宣传
在国民党军猖狂进攻解放区的情况下,军事宣传被提到重要的地位。
大批记者随军采访,接着成为部队的成员,除向总社发稿外,还负责编辑出版各部队的战报。
在各个不同时期,军事宣传的重点也不同。
1 内战刚开始时,我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此时的宣传重点是帮助解放区军民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2 1946年7月,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此时的重点在于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除了通过新闻宣传指导和推动整军运动,还加强了对蒋军的瓦解工作,大力宣传我军的俘虏政策、争取敌军起义投诚。 3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在瓦解敌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国民党士兵纷纷倒戈,投向解放区。 ㈡土地改革宣传
土地改革宣传是解放区新闻战线上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它与军事宣传共同构成解放区新闻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新闻工作的改革来说,它的意义应该更在军事宣传之下。 1反“客里空”运动
土地改革刚开始时,存在着右的倾向,并且在新闻宣传中反映出来。主要表现为过分渲染了地主主动“献地”的行动。这类宣传多为失实报道,由此造成农民对党报的不信任和不满情绪。
1947年4月,刘少奇领导工作委员会到达晋绥解放区,检查土地改革工作,发现了明显的右倾偏向以及农民对党报的某些不信任心理。6月,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领导下,开始纠正右的倾向。
6月15日,《晋绥日报》刊载了苏联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章节片断,并发编者按,指出要“肃清客里空”。“客里空”是该剧本中塑造的一个关于弄虚作假的战地特派记者形象。这位记者惯写假新闻,得到一点材料就添枝加叶,且捕风捉影,胡编乱造。最后被红军从前线赶走。
6月25日和26日,《晋绥日报》发表了《不真实新闻和客里空之揭露》,刊载部分不真实新闻及其作者、编者的检讨文章,公开揭露了检查出来的新闻报道中的不真实现象。并号召群众加以检举,协助报社弄清真实情况。
由于反“客里空”运动对当时各解放区的新闻事业均具有普遍意义,中共中央决定在全解放区推广这一运动。新华社也于9月1日发表社论,号召解放区新闻界向《晋绥日报》学习,“彻底检查自己的立场与作风”。 解放区的各家报纸、新华社总社及各分社,均全面检查了“客里空”的问题,由此在解放区掀起了一个反“客里空”的运动高潮。
这次运动从1947年4月开始到9月告一段落。
此后,“客里空”便成为新闻界的一个代名词,以次泛指新闻界中不真实的报道和弄虚作假的新闻作风。 反“客里空”运动,即以反对弄虚作假的新闻作风为内容的新闻改革运动。这次运动纠正了土改中的错误宣传,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的健康开展,促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一次自我教育运动,从思想上、组织上纯洁了党的新闻工作队伍,增强了战斗力,维护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挽救了党报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丰富了党的新闻理论。 2纠正“左”的倾向
从1947年下半年起,解放区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又出现了一些“左”的倾向,在新闻宣传上的主要表现是: 在土地改革运动的路线宣传中,不是全面地宣传党的总路线,而是孤立地宣传贫雇农路线; 不是宣传无产阶级联合一切劳动人民及一切爱国分子,而是孤立地宣传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 在整党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唯成分论,错误地强调“群众要怎样办就怎样办”,助长了尾巴主义的作风。 当这些问题出现后,党中央及时发现并立即着手解决。
对于新闻界来说,这是继反右倾之后的又一次端正新闻工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运动。经过全面地纠正“左”倾宣传错误,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端正了立场、澄清了是非观念,改进了作风,同时也提高了新闻工作的能力。
3《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948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经过晋绥解放区时,于4月2日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接见了《晋绥日报》工作人员,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土地改革中新闻工作的改革作了一个深刻的总结。 此讲话即后来整理成文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④《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1948年5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以此为领导全国斗争的中心。新华社总社也迁到这里。由于华北广大地区已基本连成一片,因此,《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于6月15日合并为华北《人民日报》,在石家庄出版。
1948年9月至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集华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一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2日,刘少奇对记者团发表了重要讲话,一方面立足于土改宣传的经验教训,深入地阐述了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闻工作者的修养问题。 此讲话即后来整理成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第三节.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瓦解 1.“第三条道路”
在国统区,政治黑暗,新闻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国统区的进步报刊几乎完全不能出版。
此时,主张“第三条道路”的言论又在报刊上热闹起来,成为国统区新闻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即:不满于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也不愿实行共产党的人民民主专政,而希望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提倡“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并非由此时始,,早在双十协定签订不久,储安平便在重庆创办《客观》周报,宣传这种主张。1946年9月1日,储安平在上海创办了《观察》周刊,成了这种政治倾向的代表。该刊经常登载一些不满国民党政府的言论,要求结束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同时对共产党及共产主义也时有微词。该刊在国统区影响较大。
这种政治趋向最初只是表现在以《观察》为代表的少数时事政治性刊物上,随着国民党的政权日渐崩溃,有些著名的大报也开始了这样的宣传。包括一直极力维护国民党统治的《大公报》。这也说明了国民党已经到了完全失去人心的地步。
当人民革命正处在节节胜利的时候,走“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无疑是反动的。同时国民党也同样不允许“第三种势力”来与之争权夺利。因此,当《大公报》对国民党的出版发稍有微词时,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竟连写两篇社论,指责《大公报》。并说《大公报》的总编王芸生是“新华社的应声虫”。7月19日,《中央日报》再发社论《王芸生之第三查》,表示要“三查王芸生”,终于使《大公报》噤若寒蝉。《大公报》的事实是众多人认识到,第三条道路终究走不通。
后来,《大公报》主编王芸生倍感苦闷彷徨。1948年10月,毛泽东派人与之联系,邀请他参加新政协,于是王芸生于1948年11月避走香港,1949年9月到达解放区。
鼓吹“第三条道路”最有影响的《观察》周刊,也于1948年12月被国民党查封。
在国民党的压迫下,大批有正义感、有爱国之心的新闻工作者不再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抱任何幻想,因此许多新闻工作者纷纷转移到香港,利用香港的特殊条件开展新闻事业。
这些汇集在香港的新闻工作者,在最终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性质后,纷纷转变立场,从而大大加强了香港新闻界的进步力量。也有许多新闻工作者奔赴解放区,如《观察》被封后,奔赴解放区,加入了人民新闻工作者的行列。
第四节.共产党全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闻事业的政策
以“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等原则为方针,中国共产党规定: 1 对反动的新闻事业一律予以没收、封闭;对于进步的新闻事业则加以保护;对中间性的新闻事业允许其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出版。
2 一切报刊、通讯社(包括党报和新华社)都要向政府登记。对于新闻言论不实行事先检查的方法。 3 读与外国人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帝国主义通讯社非经允许不得在解放区发稿和私设电台。和辨别化学教案这就需要在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确认信息所在的区限试卷试题【参考译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