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2021-07-29
来源:星星旅游
第24卷第5期 污 染 防 治 技 术 Vo1.24.NO.10 2 0 1 1年1 0月 POLLUT10N C0NTR0L TECHN0L0GY Oct.,2 0 1 1 ・研究报告・ 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吴红星,李健 (泰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修复及其评价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修复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等学科 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河流滨岸带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掌握滨岸带结构及其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河流滨岸带 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和驱动机制研究是进行滨岸带生态修复工作的前提;生态系统修复是滨岸带研究的重点和关键,必须遵 循自然法则,以修复生态功能为最终目标;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和效果应该建立适宜的评价方法和管理策略来 确定。加强河流滨岸带退化机制的理论研究及3s技术的应用,从景观和流域尺度开展滨岸带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工 作,着重进行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滨岸带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等将是中国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滨岸带;退化机制;生态修复;评价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st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egenerate Riparian Ecosystem WU Hong—xing.LI Jian (Taizhou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Taizhou,Jiangsu 225300,China) Abstract:Study on rest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egenerate riparian ecosystem is not only the hotspot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but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watershed ecology.The ripari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ust establish in the base of mastering the riparian’S structure and function.The riparian ecosystem degeneration reason and mechanism study is the premise of riparian restoration.The ecosystem restoration is the key point and essential of riparian study,which must follow the natural principle and take the ecology function restoration as the ultimate objective.Suitable assessment method and man— age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sure the riparian restoration procedure and effect.Strengthening the riparian ecosystem degenera— tion mechanism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he 3S technology application,resum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work from the landscape and the basin scale,develop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work for plain network river area riparian restoration,and SO on,will be the main work to conduct relevant studi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riparian zone;degeneration mechanism;ecological restoration;assessment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作为陆地和水域的交错 越强烈,河流滨岸带作为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也 地带,是河流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 不能幸免 ’ 。河流滨岸带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成为两者相互 面积不断萎缩、生态水文功能急剧退化、河流水质 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作为陆地一水域生 不断恶化,整个滨岸带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退化的 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滨岸带是河流连续体不可 局面 。’ 。 分割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植被、土壤、地形地貌和 文中在阐明河流滨岸带定义、结构、功能的基 水文特征,这些特性决定了滨岸带生态系统的独特 础上,重点对其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和成因、生态 性、复杂性、动态性和生态的脆弱性,也决定了其具 恢复技术、生态恢复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和实践 有生态廊道、生物栖息地、污染防治、水土保持、固 工作进行评述,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岸护坡、景观休闲娱乐等多重生态功能 。 。近 收稿日期:2011—06—30 100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激 作者简介:吴红星(1978一),男,江苏泰兴人,工程师,本科学 增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越来 历,研究方向为环境科研。 吴红星等.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第24卷第5期 1 河流滨岸带定义及范围 不完善。学术界众多学者进一步总结了上述定义, 并提出多数人认可的广义和狭义两种经典定义。 “滨岸”一词起源于拉丁语“Riparius”,是1785 年瑞典植物学家Carolus Linnaeus首先使用,后来 经英语化形成了“Riparian”一词 。滨岸带(Ripa— 广义是指靠近河边植被群落包括其组成、植物种类 及土壤湿度等与高地有明显差异的植被地带 ; 狭义是指河水陆地交界处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 失为止的地带 。 综合分析这些定义发现,定义带有一定的模糊 rian Zone)又称为河岸带、岸边带、河流环境带等。 关于滨岸带的定义,不同学科的界定有所差异。滨 岸带的定义最早应用于行政管理领域,指靠近河边 几十米的区域,后逐渐被工程技术人员所采用。学 术界首次对滨岸带的定义见于20世纪70年代末, Thomas¨ 将滨岸带定义为与水流发生作用的陆地 程度,且均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概括,尤其在滨岸 带的宽度范围上,没有一个量化的概念,导致很难 把握其度。滨岸带宽度与地形地貌、周边土壤、河 流水文特征、河流功能及类型、滨河用地类型等因 植被区域。之后,Swanson 、Lowrance 、陈吉 泉¨ 等人将此概念进一步总结拓展。但是,这些 定义仅仅阐述了河岸带的影响区域范围和河岸植 素的关系较为密切,任何一条河流的河岸带都是具 有独特的宽度范围,小则几米,大则几百米,甚至几 被,并没有把滨岸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动物、微 生物、土壤、地形地貌等因子纳入其中,因此定义较 千米 。表1显示了国内外河流滨岸带的定义及 其范围。 表1 国内外河流滨岸带定义及其范围的定性界定 文献来源 Th0mas[ 。](1979) 定义中河岸带范围的界定 与水流发生作用的陆地植被区域 其范围外至洪水到达的界限,上至河岸带植物林冠的顶端 Swanson[ ](1982) Lowrance[ ](1985) Naiman[ ](1993) 临近水体的植被与其它有机体的复杂集合 除了直接受河水影响的区域以外,不直接受水文条件影响,但能为河漫滩或河道提供枝叶等有机物或庇荫条 件的植被区域 陈吉泉 (1996) 河水陆地交界处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以及受河岸带影响的以外、向高地群落转移的地带 位于污染源和水体之间、常年具有植被覆盖的植被过滤带 水体旁边的、能量、物质、水都可以从这里通过的植物生态系统 一Sunil[ ](1997) Pollock[ (1998) St00dley[’ ](1998) 切邻近河流、湖泊、池塘、湿地以及其它特殊水体并且有显著资源价值的地带 Nilss0n (2000) 高低水位之间的河床及高水位之上直至河流影响完全消失的地带 岸边陆地上同河水发生作用的植被区域 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并且为这些生物种群提供栖息地以及良好生境的地带 邓红兵[ ](2001) 夏继红【 ](2006) 2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 2.1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结构 and Rivers Commission,WRC)于2000年将理想状 态的河流滨岸带划分为:非永久淹没的河床、近水 河流滨岸带在时空上具有四维结构特征,即纵 向(上游~下游)、横向(河床一泛滥平原)、垂直方 向(河川径流一地下水)和时间变化(如河岸形态 区域的滨水带、陆域和水域过渡的护岸带、陆域缓 冲区的缓冲带等结构 ,见图1。一般而言,并非 每条河流的滨岸带都完整地具有上述四个部分,在 变化及河岸生物群落演替)四个方向的结 野外调查中也很难将上述组分一一辨别。以平原 河网地区为例,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 进程高,河流纵横交错,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受人 为干扰和破坏强烈,其滨岸带结构主要取决于岸边 用地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绿 构 。河流滨岸带的结构通常从两方面角度进 行研究:一是基于宏观角度,结合遥感等技术的河 流滨岸带空间维结构研究;二是基于微观角度,通 过实地调查的河流滨岸带植被群落组成及分布的 实体结构研究 。当前,对河流滨岸带的研究以 实体结构的研究为主,这部分研究是宏观研究的 基础。 化用地、居住用地和荒地等。各类用地类型滨岸带 结构见图2。 2.2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功能 河流滨岸带横向结构划分是开展各项研究工 作的重要前提。澳大利亚水利河流委员会(Water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其地理位 置与特殊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包括地形结构(宽 2011年1O月 吴红星等.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图1 理想状态河流滨岸带结构 厂一农作物 广一良m 一一 ≤鑫庭一 图2 平原河网地区不同用地类型河流滨岸带结构 度、坡度等),以及植被结构(覆盖率、连续性等)。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 ’"’ 。I2引,一定宽度与坡度 的河流滨岸带具有污染物截留缓冲功能、改善生物 栖息地功能、水土保持功能、防洪排涝功能、景观及 休闲娱乐功能、经济功能等。 2.2.1 污染物截留缓冲功能生长有不同植被的 河流滨岸带可以通过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来达到对陆地与水体间传输物质的缓冲作用和污 染物截留功能。诸葛亦斯 研究表明,不同宽度 和复杂性的滨岸带,能过滤和截留地表径流中的沉 积物和动植物残骸等粗大有机物,附着在上面 50%~100%的沉积物和有机残骸能够被吸收分 解。滨岸带土壤的化学和生物作用,能够吸附截留 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污染物质并将其转化成低害或 无害形态,担当转化器的角色 引。当营养物质和 过多的水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并存储时,此时的缓冲 带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贮存池。有研究表明 , 非点源污染占流域污染物总量的65%,而河流滨 岸带的截留缓冲带功能可以明显滞留并减少进入 水体的氮磷含量,并可通过土壤吸附降解净化径流 中的农药,从而防止农药直接进入水体。 2.2.2生物栖息地功能河流滨岸带的生物栖息 地功能又称为廊道功能。该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加 物种种类的多样性;为当地物种提供安全地带与食 物来源;为生物提供分散和迁移的路径等方面。河 流滨岸带作为水陆交错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 其生境既适合各种湿生植物、水生植物以及各类动 物的生活生长,又与其两边的生境有着明显的区 别 。河流滨岸带植被的覆盖对改善环境和提 高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对河流小气候产生较 强的影响和控制,滨岸带林地的空气状况、地表温 度、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都要相对优越 ,为生物 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结构完整、健康的河流滨 岸带能显著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河流滨岸带属于湿 地生态系统,土地肥沃,生产力较高,为各类生物提 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河流滨岸带沿河流延伸,呈 带状分布于河流两侧,可作为连接分散生境斑块的 廊道,大大增加了生物在斑块中迁徙与分散的几 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 。 2.2.3水土保持功能河流滨岸带的水土保持功 能主要表现在:物理减缓河岸两侧水流流速,从而 降低河水对河岸土壤的侵蚀;通过河岸植物根系增 强河岸表层的强度以提高河岸的稳定性;防止大型 漂浮物或冰块对河岸的影响从而保护河岸等。河 岸侵蚀与水土流失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受水流、泥 沙和河岸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河流滨岸带 植被有助于稳固河岸和减少侵蚀,植物根系将河岸 土壤紧密结合起来,茎干通过自身对水浪、冰块和 暴雨径流的抵制来保护河岸 。Zierholz 在研 究了沼泽湿地对河流和流域泥沙输移后指出:沼泽 植被通过覆盖河谷和河床来保护河岸,降低了河床 中水流速度,防止了水流侵蚀,促进了泥沙沉积;赵 杭美 在东风港的研究表明,有植被覆盖的河流 滨岸带的土壤抗剪切强度、紧实度均要高于裸地, 形成的地表径流中的悬浮颗粒物要明显低于裸地。 2.2.4防洪排涝功能 河流是生命发育的保障, 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也会成为周边区域人类社会的 灾害。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河流流域范围内大量 的土地下垫面改变为不透水界面,以及城市地区水 文条件的改变,把河流水系的防洪排涝作用抬升到 了首要地位。而河流防洪排涝功能的充分发挥,在 吴红星等.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第24卷第5期 一定程度上要依靠于河流滨岸带的建设。通常人 们通过对河流滨岸带结构的加固、抬高、拉直、磨光 等方式来保障、加速上游泄洪或雨后洪水的过境。 这是社会对河流滨岸带提出的新要求,是人类社会 赋予其的特殊功能。 2.2.5 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 当前城市水生态系 统景观建设的方向是“以人为本、人水相亲”。河 流滨岸带拥有丰富的植被类型,郁郁葱葱的树木、 草地和湿地成为整个流域景观的亮点,也是人们进 行户外活动和娱乐休闲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可 根据生态设计原理,对河流滨岸带适当加以人工修 饰与改造,以改变城市单一、生硬的河道景象,通过 营造一片绿色的风景,与周围的景观有机结合,最 大限度地发挥其景观效应。河流滨岸带还可以开 发成为公园、绿地等类型,成为人与水和谐共处的 过渡平台,具有休闲、旅游、娱乐功能和观赏价值, 还可以用作环境保护的教育平台。同时它还可为 人们提供徒步旅行或是野营等户外活动的场所,为 人类提供亲水场所,充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亲 水性 , 。 2.2.6经济功能由于水分充足,土壤肥沃,河流 滨岸带及周边土地往往开发成为农田、果园、苗圃 等用地类型,是从事农、林、渔等经济活动的理想场 所。此外,在城市区域因工业码头、水陆交通的需 要,河流滨岸带还被赋予了其它多种经济功能,为 人类社会各类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场所。 3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恢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3.1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退化驱动机制 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的研究是进行 河流滨岸带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和依据。在这 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模型和概念,如Con— nell 的“适度干扰假设”(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Vannote等 的“河流连续流”(river continuum concept)、Paul等 提出的“河流自然流 态”(natural flow regime)等,从不同时空尺度上解 释了滨岸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物理过程及其与相 邻系统的相互作用,将滨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 研究集中在由于河流水温条件改变和滨岸带本身 受到直接干扰导致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改变上。 也有众多国外学者对河流滨岸带的退化机制开展 了实地调研,Rood等 2003年在对美国Truckee 河进行研究时发现,由于河道上持续筑坝,造成河 流水位降低,河岸带典型植物三叶杨大面积减少, 生态系统遭受破坏。Nilsson等 调查发现,围垦、 防洪等需要建立的大量堤坝,将河水限制在河道 内,使河岸带丧失了周期性的冲刷和淤积过程,河 岸带土壤湿度降低、河滩湿地萎缩、植被破坏和生 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Groffman等 2003年在 美国的研究表明,城市化导致的地表硬化使土壤渗 透能力降低,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加快,导致河流水 质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破坏。Uowolo等[41 2005年 调查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种群入侵直接 导致本地原有的物种被替代,生态受损,致使生态 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而国内对于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的 研究较为薄弱,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主要集 中于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生物入侵等方面。杨子 生等 对金沙江河谷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进 行了分析,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提取出土地利 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与河流滨岸带退 化的关系。王成研究了河谷土地利用格局与河流 滨岸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地域分异规律、 洪水干扰规律及土地分异规律提出了保护河流滨 岸带生态系统的河岸纵向、横向土地利用对策。左 倬 等以平原河网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 用类型改变、外来植物入侵及水体污染等方面来分 析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 3.2 河流滨岸带生态恢复技术 退化河流滨岸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国内外 河流滨岸带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众多 发达国家注重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追求河 流的近自然性、生境的多样性等,提出了河流生态 修复的8项措施,并广泛应用于实践工作,包括恢 复缓冲带、重建植被群落、降低河流边坡、重塑弯曲 河谷、修复浅滩和深塘、修复水边湿地、修复沼泽 地、修复池塘等 ’ 。日本在上世纪就开展了“创 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提倡凡有条件的河段应尽 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 并将其命名为“生态河堤” 。20世纪80年代, 德国提出了“重新自然化”概念¨ ,意在将河流及 其滨岸带修复或重建到接近自然的程度。英国在 修复和重建河流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则强调优先考 虑河流的生态功能,采用了“近自然”河流及其滨 岸带设计技术。20世纪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 护局建设部的Christian Goldi将德国Bittmann的生 物护岸法丰富发展为“近自然工法”¨ ,即拆除己 建的混凝土护岸,改修成柳树自然石护岸,给鱼类 2011年10月 吴红星等.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等提供生存空间,把直线形河道改修为具有深渊和 浅滩的蛇形弯曲的自然河道,让河流保持自然状 态。美国于1977年新通过了“清洁水保护法”修 正案,把修复河流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 作为重要目标… 。1996年完成的美国南达科他 州Foster河岸带生态恢复和示范工程,通过大量疏 浚河岸带滩地和河道泥沙,不仅认识了河岸带植物 恢复的机理,而且验证了河岸带植被恢复和数量增 加,可以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河溪滩地动植物生 境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道和河岸稳定性 增强,流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降低 。1999年 Rood 应用生态生理学原理和选择白杨树种,通 过三个河坝放水控制试验,成功地恢复了美国内华 达州Truckee河的河岸带滩地生态系统。1998年 开始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的Kissimmee河生态 恢复工程,计划在l5年内恢复70 km长的河道和 11 000 hm 的湿地生态系统 。 国内对于河流滨岸带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和 实践应用相对较晚,随着国内学者和各级政府对河 流滨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逐渐重视,21世 纪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2002年,张 建春 ]、彭补拙 等人在探讨滨岸带重建理论和 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对滨岸带滩地开展了生态重建 试验研究,通过适宜生态树种的引入和育植,提高 了滨岸带滩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经济效能和社 会效能。张凤凤等 于2007年展开了河岸带对 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河岸带的存在对 流域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固体悬浮颗粒、水温、溶解 氧、病原体及水化学性质都有很大影响。夏继 红 于2007年提出了类似于河流功能区划的生态 河岸带功能区划方法,给出定性区划的同时利用空 间变异分析法确定了定量区划方法,以此为滨岸带 生态修复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分类依据。封福 记等研究了河岸土壤、植物根系对受损河岸生态系 统恢复与重建的作用,利用微观实际实验方法测定 了河岸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有机质、N、 P、K等营养元素,指出了滨岸带受损程度与河岸土 壤变化之间的关系。黄沈发 、王敏 、吴建 强 叫等从河流滨岸带宽度、坡度、植被群落配置等 关键因子人手,在较大规模尺度上系统评估了河流 滨岸缓冲带的面源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景观营造、 生境改善等多项生态功能,初步掌握了河流滨岸缓 冲带设计、布局、建设、管理等各项技术。 3.3 河流滨岸带生态恢复评价 河流滨岸带生态恢复重建工作的过程和效果, 必须通过生态恢复评价及后期管理来实现。国外 有关河岸带的综合独立评价并不多见,通常包含于 河流健康、河流生境或河流生态系统等河流状况评 价之中,并伴随着河流健康或河流生境的评价而得 以体现。其中以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评 价实践最具代表性。澳大利亚的生境预测模型 (Habitat Predictive Modelling)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河 流物理生境评价方法,在河岸带评价方面生境预测 模型更加注重廊道宽度、河岸植被与土壤状况的考 察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提出生境评 价程序(Habitat Evaluation Procedure)用以调查野 生动植物生境,包括农田生境、牧草生境、针叶林生 境、阔叶林生境以及河流滨岸带,采用专家评分法 获取各生境的分值,并加以比较,其中河流滨岸带 的评价因子包括植被物种组成(阔叶、针叶、松科、 乡土灌草)、滨岸带宽度、放牧情况和树木林冠遮 荫状况 。英国淡水生态研究所(Institute of Freshwater Ecology)于1984年建立了RIVPACS (River Invertebrate Predi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ys— tern)模型¨ ,利用大型无脊椎动物单因子指标评 估河流状况,其中包括利用无脊椎动物评估河岸带 状况的方法。而由河流生境调查法(RHS)发展而 来的英国城市河流调查法(URS)[24 3,进一步修正 河流生境调查法使之适用于城市河流,并更好的为 河流管理决策服务,在河岸带评价方面更加强调护 岸的固化程度。德国在勃兰登堡州实行了河流生 境质量调查法,对城市河流生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充分考虑了城市区域内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河岸 带植被是其主要评价指标之一 。南非于1994 年发起了河流健康计划(RHP)¨ ,该计划选用河 流无脊椎动物、鱼类、河岸植被、生境完整性、水质、 水文、形态等河流生境状况作为河流健康的评价指 标,提供了可广泛用于河流生物监测的框架。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评 价管理也陆续开展了相关研究实践工作。2005 年,赵彦伟 在对黄河健康评价中提出河岸带的 指标有植被宽度与覆盖状况、防洪标准、河岸的固 化强度、河岸稳定性、廊道连通性等。此外,他还构 建了宁波城市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其中河岸带状况 的指标包括防护带宽度、植被覆盖、亲水景观建设、 防洪标准、河岸河道固化强度、河岸稳定性等。张 可刚 在2005年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中的河岸带评价因子有河岸抗冲性、河岸植被覆盖 ・ 6 ・ 吴红星等.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第24卷第5期 率、河岸人口密度以及娱乐项目等。2004年,珠江 水利委员会提出的河流健康指标中河岸带状况的 指标有河岸河床稳定性、与周围自然生态连通性、 植被覆盖率、亲水景观舒适度等。吴阿娜以及王琳 分别构建了河岸带宽度、结构完整性、纵向连续性 等河岸带状况指标与其他指标共同构建了城市河 流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汪冬冬等 以苏州 河为研究对象,从河段尺度建立了苏州河滨岸带生 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43个河段进行 了实际评价工作,结果显示,有42个河段处于中度 退化以上,其中严重退化的有22个,比率达到 51.2%,极度退化的有8个,比率达到18.6%。 4 展 望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了解河流滨岸带生 [ [ i [ 态系统退化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国内开展 ]2 ]3 i4 5 6 ]7 退化河流滨岸带的生态恢复及其评价管理研究提 供了借鉴。但在一些方面国内仍需进一步开展深 入研究工作。主要有: (1)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 少,且缺乏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掌握河流滨岸带 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和驱动机制是开展生态系统修 复工作的前提,因此,必须首先从滨岸带生态系统 的功能、结构、演化、驱动力、机制等基础研究开始, 同时,加强3s技术在滨岸带地形、水文、植被特征、 历史演替等方面的应用,才能为滨岸带生态系统的 恢复和重建工作及其稳定的修复效果打下坚实的 基础。 (2)在研究尺度上,目前的研究多在较小的尺 度上进行,今后的研究应从景观或者流域的尺度上 进行考虑,在多尺度上识别自然和人类干扰对河岸 带生态过程及物种演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 合的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工作。 (3)在研究对象上,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 集中在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区,对平原河网地区的 研究相对较少。与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区相比,平 原河网地区水系密布,水力比降小,对流域水系边 界的确定比较困难。且平原河网地区经济通常较 为发达,人类对河流滨岸带利用强度较大,而群众 对河流水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也随着 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增长。 [参考文献] [1] Naiman R J,Decamps H.The Ecology of Interface:Riparian Zone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es,1997, 28:621—658. 黄凯,郭怀成,刘永,等.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 其恢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373 一l382. Lena B M,Gilles P,Ann F,et a1.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uffer Strips from a Water Quality Perspective in Agriculture Landscap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1: 323—331. David L C.Principles of Planning and Establishment of Buffer Zones[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5,24:433—439. 张建春,彭补拙.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 重建[J].生态学报,2003,23(1):56—63. 杨胜天,王雪蕾,刘昌明,等.岸边带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6):894—905. Tara R,Stephen R C.Comparisons of P—yield,Riparian Buff- er Strips,and Land Cover in Six Agricultural Watersheds[J]. [ [ [ [ [ [Ecosyst9 ems,2002,5:568—577. ]8 ] ]m ¨ ] ] ]夏继红,严忠民.生态河岸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河 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253—255. Sunil N,Yingchun Z,John R J.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o the Delineation and A— nalysis of Riparian Buffer Zones[J].Aquatic Botany,1997, 58:393—409. Thomas J W,Maser C,Rodiek J E.Wildlife Habitats in Man— aged Forests:The Blue Mountains of Oregon and Washington [J].Washington:USDA Forest Service Agricuhural handbook, l979:41—47. Swanson F J,Gregory S V,Sedell J R,et a1.Land—water in- ter—actions:the Riparian Zone[M].Hutchinson Ross Pub- lishing,Stroudsburg,Pennsylvania,USA,1982,14—18. Lowrance R,Leonard R,Sheridan J.Managing Riparian Eco- system to Control Non—point Pollution[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85,40(1):87—91. 陈吉泉.河岸植被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和景观中的作用 [J].应用生态学报,1996,7(4):439—448. Naiman R J,Decamps H,Pollock M.The Role of Riparian Corridors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Biodiversity[J].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3,3:209—212. Pollock,Naiman,Hanley.Plant Species Richness in Riparian Wetlands—A Test of Biodiversity Theory[J].Ecology,l998, 79(1):94—105. Stoodley,Scott Howard.Economic Feasibility of Riparian Buff- er Implementation[J].Case Study:Sugar Creek.Caddo Coun- try,Oklahoma.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1998:1—24. Nilsson C,Berggrea K.Alterations of Riparian Ecosystems Caused by River Regulation[J].Bioscience,2000,50(9): 783—793. 邓红兵,王青春,王庆礼.长白山二道白河溪流大木质物 残体的初步研究[J].林业研究(英文版),2001,13(3): 196—200. Gurnell A M,Edwards P J.A Ronceptual Model for Alpine [ n ] 2011年10月 吴红星等.退化河流滨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及评价研究进展 ・ 7 ・ Proglacial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Under Changing Climatic Conditions[J].Elsevier Science,1999,(38):223—242. [2O] Bennett P.Guidelines for Assessing and Monitoring Riverbank Health[J].NSW:Hawkesbury—Nepean Catchment Manage— ment Trust。2000:3—4. [21] 赵杭美,由文辉,罗扬。等.滨岸缓冲带在河道坡岸生态 修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 (4):116—122. [22] Anthony R,Ladson,Lindsay J.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n Index of Stream Condition for Waterway Management in Austral- i8[J].Freshwater Biology,2000,41:453—468. [23] Mander U,Kuusemets V,Krista L,et a1.Efficiency and Di- mensioning of Riparian Buffer Zones in Agricultural Catchments [J].Ecological Engineering,1997,8:299—324. [24] Whigham D F.Ec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Wetland Preserva— tion,Restoration,Creation and Assessment[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999,240(1):31—40. [25] 董凤丽,袁峻峰,马翠新.滨岸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 NH 一N,TP的吸收效果[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 33(2):93—97. [26] 诸葛亦斯,刘德富,黄钰铃.生态河流缓冲带构建技术初 探[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17(2):63—67. [27] 程洪,颜传盛,李建庆,等.草本植物根系网的固土机制 模式与力学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 62—65. [28] 叶志敏,尹 璇.滨岸缓冲带削减非点源污染试验研究 [J].科技资讯。2006,28:250—251. [29] 罗晓娟,余勇利.植被缓冲带结构与功能对水质的影响 [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4:1—3. [3O] 钱进,王超,王沛芳,等.河湖滨岸缓冲带净污机理及 适宜宽度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9,20(1):139 —144. [31] 彭补拙,张建春.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 重建[J].生态学报,2003,23(1):56—63. [32] 李世锋.关于河岸缓冲带拦截泥沙和养分效果的研究[J]. 水土保持科技通报,2003,6:41—43. [33] 钟 勇.美国水土保持中的缓冲带技术[J].中国水利, 2004,10:63—65. [34] Zierholz C P,RosserI P,Foga ̄y P J,eta1.In—stream Wet- lands and Their Signiifcance for Channel Filling and the Catch- ment Sediment Budget,Juging Creek,New South Wales[J]. Geomorphology。2001,38:221—235. [35] 高阳,高甲荣,刘瑛,等.河溪缓冲带的生态功能及其 管理原则[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94—97. [36] Connell J H.Diversity in Tropical Rain Forests and Coral Reefs [J].Science,1978,199:1302—1310. [37] Vannote R L,Minshall G M,Cummins K W,et a1.The River Continuum Concept[J].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 quatie Sciences,1980,37:130—137. [38] Paul M.Riparian Buffer Width,Vegetative Cover,and Nitro一 gen Removal Effectiveness:a Review of Current Science and Regulations[J].EPA,2005. [39] Rood S B,Gourley C R,Ammon E M,eta1.Flowsfor Flood— plain Forests:A Successful Riparian Restoration[J].BioSci— ence,2003.53:647—656. [4O] Groffman PM,Bain Dj,Band L E,et a1.Down bythe River- side:Urban Riparian Ecology[J].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3,1:315—321. [41] Uowolo A L,Binkely D,Adair E C.Plant Diversity in Ripari- an Forests in No ̄hwest Colorado:Effects of time and fiver regu- lation[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5,218:107 一l14. [42] 杨子生,Liang Luohui,王云鹏.基于水土流失防治的云南 金沙江流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初探[J].山地学报, 2003,21(4):402—409. [43] 左倬,蒋跃,薄芳芳,等.平原河网地区滨岸带外来植 物入侵现状及影响研究:以上海青浦区为例[J].生态环境 学报,2010,19(3):665—671. [44] 左倬,由文辉,汪冬冬.上海青浦区不同用地类型河流 滨岸带生境及植物群落组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 境,2011.20(1):116—121. [45] Nagasaka A,Nakamura F.The Influence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Hydrology and Riparian Enviornment in a Noahem Japanese Landscape[J].Landscape Ecology,1999,14:543—556. [46] 张风风,李土生,卢剑波.河岸带净化水质及其生态功能 与恢复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BIO): 459—464. [47] 黄沈发,吴建强,唐浩,等.滨岸缓冲带对面源污染物的 净化效果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8,19(5):155—161. [48] 王敏,吴建强,黄沈发.不同坡度缓冲带径流污染净化 效果及其最佳宽度研究[J】.生态学报,2008,28(10):1 —6. [49] 王 敏,黄宇驰,吴建强.植被缓冲带径流渗流水量分配 及氮磷污染物去除定量化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 (11):2607—2612. [50] 吴建强.不同坡度缓冲带滞缓径流能力及氮磷污染物去除 定量化研究[J].水科学进展,2011,22(1):112—117. [51] Greenway M.Suitability of Macrophytes for Nutirent Removal from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Receiving Secondary Treated Sewage Eflfuent in Queensland,Australia[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48(2):121—128. [52] Sparovek 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Optimal Width of Riparian Forests[J].Agriculture,Ecosys- terns and Environment,2002,90:169—175. [53] 赵彦伟,杨志峰.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水 科学进展,2005,16(3):349—355. [54] 张可刚,赵 翔,邵学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J].水资源保护,2005,21(6):11—14. [55] 汪冬冬,杨凯,车越,等.河段尺度的上海苏州河河岸 带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10,30(13):3501—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