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民间传说---《8.说说家乡的故事》

2022-07-23 来源:星星旅游
湖北民间传说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

1970年5月,国务院批准将房县、兴山、巴东的24个公社和2个药材场、1个农场划为神农架林区的行政区划,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1971年划归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2年3月复归省辖,1976年5月划归郧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83年8月又复归省辖。1980年11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撤销神农架林区革命委员会,1985年巴东代管的下谷坪、石磨、板桥河3乡移交神农架林区。

老君山,古名景室山。传说春秋末年,作为周朝守藏史官的老子,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内乱迭

起,遂辞官归隐,来到八百里伏牛山的腹地景室山修道炼丹。后来老子被尊为道教的教主,封号“太上老君”,景室山易名老君山。老子的一生散发着谜一样的气息,老君山也因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因仙”一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一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这些神话传说很有趣,也很动人,但都不是黄鹤楼楼名真正的由来。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因山得名的说法为黄鹤楼得名奠定了地理学基石,因仙得名的说法却令赏楼者插上了纵横八极的想象翅膀,满足了人们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两种说法各具功能,以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后必将彼此映照,共存于永久。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己。在汉阳也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地名。钟子期葬于新农集左边的马鞍山下,附近有个上集贤村和下集贤村。传说,钟子期原是楚国贵族,他不愿为官,与好友隐居山里,结草为庐,以打鱼、砍柴为生。由于他们都是有才的贤士,后人便将他们住过的这一片都称为“集贤村”。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移居现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钟家村。俞伯牙当年断了琴弦的地方,在汉水边的一个小渡口,如今这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琴断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汉阳区永丰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带,后人称其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事,在汉阳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筑台,命名为“琴台”。现存琴台建筑,由清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这一地名。 武汉的龟蛇二山都不很高,但很有名气。龟蛇二山原来都不叫这样的名字,那蛇山原来叫黄鹄山,因它的形状蜿蜒如蛇,就叫蛇山。而相传为大禹治水\"至于大别\"的大别山,中部隆起,有头伸入江中,又恰似一个大龟,于是,龟山就成名字了。据《禹贡》,龟山原名大别山,后又称鲁山,因为东吴大将鲁肃而得名。 一龟一蛇,正好隔江相望,据说风水很好,要出大人才。明朝的一个皇帝怕这地方\"风水\"太好,会出什么有本领和他争夺江山的人才,于是连忙下了一道命令,要把龟山斩首,蛇山断腰。因此,龟山凿开了铁门关,蛇山中部铲开了一个口子。 钟祥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钟祥为楚别邑,称郊郢,系楚国陪都。西汉初置县,三国时属吴,称石城。自西晋至清末1600多年间,钟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因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于此,御赐县名为“钟祥”,取“钟聚祥瑞”之意。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现在这个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

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