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讲多练,引领课堂教学的主线

2020-06-24 来源:星星旅游
N 詈; 精讲多练,引领课堂教学的主线 李欣杜红军 铁岭l1261l 解放军65181部队,辽宁荔詈;熊  壳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论发言、小组讨论等等。另外还需强调的是“多练”并不是简 单地强调练的次数、时间要多,更主要的是看练的质量,要看 教学的要义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 论塑 坛 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学生要把教师所教的知识内化为 钉一 是不是练在点子上,是不是着眼于思维能力的锻炼,是否有 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单靠教师反复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的因素是学生自身还需要不断的演练。这就要求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精讲多 练”。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落实“精讲多练”,要说 明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精讲”,什么是“多练”,二者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教师贵在精讲 所谓“精讲”,绝不是简单讲、简化讲,更不是单纯的少讲, 重要的在于“精”字。就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对讲授语 言精雕细刻,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语言,讲深、讲透,讲到学 生的心坎上,收到尽可能好的效果。要做到“精讲”,从讲授 的指导思想上来说要树立启发教学思想。“启”是“激其思”, “发”是“导其悟”。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 要着力与点拨、引导和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内化知识、 领悟其真谛。从讲的内容来说,要给学生智力价值高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有如下五类:一是基本知识,即各门学科的基 本概念、规律、法则、原理和知识结构。知识愈基本,愈概括, 它的共性就愈强,迁移性和再生力就愈广泛;二是系统知识, 即依据严密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序 列的知识的有机整体;三是方法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让他们在独立发现、 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科学思维,培养其主动钻研、 独立判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有所得有所想的有 效知识,包括教材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及本学科知识的生长 点;五是前沿知识……从讲的程序来说,要符合学生的知识 水平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讲的方法来说,要 灵活多样,引人入胜;从讲的语言来说,要准确、简练、生动、 有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 的思维能力。总之,“精讲”就是既要减少讲课的语言和时间, 又要使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深刻更扎实。因 此,“精讲”是对“讲”提出的更高要求,决不能等闲视之。那 种一提“精讲”就少讲、不重视讲,或蜻蜓点水,或浮光掠影, 或敷衍潦草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对的。 二、学生重在多练 “多练”是在精讲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数量和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练”,不仅仅包括课时以外 的练习,还包括课时内的、与讲授相结合的练习,比如课堂讨 48 助于培养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有助于充分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精讲多练”,就教学的份量安排来说,强调了“多练”。因 为熟练的技巧和能力,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形成,有的 放矢地进行“多练”,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但是, 从“讲”与“练”二者的本质关系来说,“讲”是起主导作用的。 因为“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对“练”起指导作用,教师“讲” 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练”的效果。因此,教师把握好课 堂上的精讲,要肯于花费很大功夫下在课前、课外。学生要 肯于思考、肯于钻研,多动脑、多动手,在多练中积极主动提 高自我。 三、配合完美,不断提高 要使“讲”“练”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主要注意以 下几点:一是事先要有充分准备。包括练的内容,练的时间, 练的次数等,都要有预案,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二是加 强控制。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加以指导,控 制练习的时间和效果,而不是放任不管,走走过场。三是注 意多种练习方法的配合。多种方法的练,可以调动人体多器 官的参加,比如课堂讨论与书面论文相结合等,这样对于培 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好处。四是注意练习的 效率。讲练结合能增加教学变换,增强讲课的艺术效果。但 如果变换过多,就容易影响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因为人的思 维是有惯性的,当对某一问题深入思考时,硬要一下子改变 思维方向,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克服这种惯性,这无形中 就耗去了时间。 说得再明白一些,就是教师在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的前 提下,在课堂教学中要会“导”,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要 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紧跟教师“导”的思路,拓展思维,紧 密配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多练的过程中学会“演”。也 就是教师把一切铺垫做在课前,课上才能使讲授过程更“妙”、 教得更“懒”,学生跟着教师“导”的指挥棒,在尽情“演”的过 程中,由更“散”而寻求更“巧”,形成良性循环。我国青年教 育家魏书生,在几十年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来不亲自 给学生评改作文,而是采取让学生相互评改的方法,通过这 种方法,使学生在评改他人和看他人评改自己的过程中,一 次次得到双重收获和提高,魏书生只是指导学生一些评改方 法和要领,他就是靠这种“懒”的做法驾驭课堂,在“导”中取 胜,他教过的学生在语文学习和作文写作等方面的成绩,历 @锄 @ 2010年第1 1期(总第141期) …...~………一●…’ 课改,我与你同行 . 李天宝郭燕 033600 吕梁市兴县贺家会中学,山西 吕梁当新课改之风弥漫整个校园时,聆听校园的每个角落, 是温馨的课堂让学生弥漫着的激情,是快乐的伊甸园给学生 带来的愉悦,更是为人师的“大孩子们”脸上善意的微笑,他 们发自内心的坦白的交流,从未有过的宽容和理解…… 于是乎,我开始回眸凝望走过的课改之路,也审视着自 已这六年来教学改革的点点滴滴。六年前,对于课改,我还 是个fTP/"汉,虽然那时的我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奋战了整整六 作为一个新课程的执行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孩子 们走进新课程,那么,我们就必须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 扬,智慧得以闪光。课改后的教学中,课堂不是教师的独奏, 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旋律的是学生,老师只是那个伴奏者! 所以允许他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 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这样才能造就出 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 在与课改一路同行中,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也有了新的 年了,但课改新思潮的涌入,依然让我措手不及。当“一切为 了每一个孩子”“人性化教育”“过程性评价”“师生互动”“自 主合作探究”等一个个全新的名词映入我眼帘时,带着几分 好奇,我开始尝试着以一种新的面貌进入新课程,然而,新情 况出现了。新课标提倡既要体现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又要 认识,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 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 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 幸福的道路上来”。工作之初,我感觉“科研型”教师这个概 念离我还很远,是新课改的实施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在课改 后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我在如何使用教材、如何为每个学生 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上进行着 保持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但实际“改革”后的课堂却经常是 吵作一团,有时还会严重失控,达不到预期目的。为更快完 成任务我只好作罢,又回到传统课堂。怎么办昵?带着这种 困惑,我开始静下心来研读一些相关书籍,如《走进新课程》 探索。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参加课题研究,翻阅教育 杂志,上网查看各地课改信息,及时总结反思,每天教学任务 完成后,我总爱把课堂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 《新课程教学技能的变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改 革》等书籍都成了我的案头常备之作,这些书原来在我眼里 是枯燥无味的,现在却成了我的救命稻草9当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时,理论便成了和蔼可亲的天使。我如饥似渴地从这些 甚至有时一下课,我便迫不及待地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已的教 学心得,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在教学方式上,我更多的是 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更多地关注学法的渗透,尽量让学生 做学习的主人,于是,课堂活起来了,孩子们敢于质疑,敢于 挑战,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如今,在课改已走过六年的旅程后,课堂中我己变得轻 松自如、游刃有余了,不再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我的讲课也 渐入佳境。我要感谢课改给了我和学生成长的空间,因为新 课改中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将会更快乐的前行,而置 课改丛书中汲取着力量,不断地纠正着以往错误的航标。我 的方向越来越明朗,经过了多次的实践,我渐渐地沉浸在新 课改的氛围中。课堂上我不再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 方设法为学生搭起相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 “用教材”了。面对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我知道必须以先进的 教育理念和方法武装自已,有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才有新思 路,要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自我意 识、有情感的,有时他们并不喜欢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讲得太 身其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课改,为我搭建了 成长的阶梯,它不再成为我们的负担,而是我在教学上的一 种思考,一种表达! 课改,与你同行,受益匪浅,其乐无穷! (责任编辑熊继鹏) 细太全。所以在讲课时,我有意留下一些困难让学生去参与 探索,思考解决,使学生处手努力寻求知识的思维状态中,充 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我找到了,我探索了” 的真理,让学生满怀信心去学习。 年都是出类拔萃的,这已成为他成功教育的一个特色、一大 亮点。 参考文献: [1]吕云峰,李雪松主编.军校教员教学能力训练教程[M】.北 京:海潮出版社。2008.10. 因此,教师若能在精讲上做足功夫,学生在多练上下足 本钱,将会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 动,启迪智慧火花,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灵感,从而使精讲多 练取得最大收效,在彰显课堂教学的主线中,求得学生素质 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王振兴,王连水主编.军事教育心理学【M】_河北石家庄: 解放军出版社,2003.09. [3]董会瑜主编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I.北京:军事科学出 版社.2007.04. (责任编辑若曦)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