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

2024-02-18 来源:星星旅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前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历史角度看,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关注。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这个问题作过论述。他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并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应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原则。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和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但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是进行军事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因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点首先是从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和阶级状况出发,探索如何制定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革命路线包括军事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展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关注的重点越来越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大力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价值观念。在国内,我们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任务,文化建设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当前意识形态和理论工作中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进的历史必然,是具有时代性的课题。

必须结合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需要弄清两者为什么必须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内在地包括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一部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难以全面把握中国实际。毛泽东同志说过,“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一个国家最具特点、最能表现国家和民族特色的,就是其传统文化。过去是如此,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同样如此,中国文化并不会因为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国际文化交流而失去自己的特色。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这个具有自己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进行的。文化传统有着巨大的惯性作用。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主要来源,在现实社会中继续发挥着作用。马克思主义能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否生根、能否得到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认同。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脱离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扎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需要、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从传播和接受的方式来说,它也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语言通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特有的范畴、概念和理论

思维方式,要想使之真正在中国发挥作用,就不能只说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专业行话,而要学会说中国话,即运用中国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这东西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否则它还将是野蛮的。他还说,“我也在力求教给哲学说德国话”。而要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就必须研究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语言的通俗化,很难做到大众化。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通过语言的通俗化使其走进人民大众,就难以发挥其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有丰富而生动的哲学语言,充满着富有智慧的表达方式。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能够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必须上,而是确实存在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即不仅是必须结合而且是能够结合。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决定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自特质。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易于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扎根。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和改造人类知识中产生的,它不单属于哪个民族,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是如此。因为它是科学理论而且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很容易在其他国家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得到认同。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其他国家传播和接受的可能性问题,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以外境界,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如今,马克思主义早已越过欧洲和美洲,传播到全世界,在各种不同民族文化中扎下了根。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具有海纳百川的极大包容性。在中国文化史上,既有东学西渐也有西学东渐,宗教从来没有在中国文化中处于完全主导地位,中国文化不具有排他性的

宗教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理性和智慧的道德伦理型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种亲和力。这不仅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而且由于它们在内容上有许多契合之处。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素朴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等,都与马克思主义有某种程度的兼容性。可以说,从传统文化的性质和内容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内在规定性。

当然,无论从时代性、阶级性还是从社会功能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不相同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结合,并不否认其中存在的时代差异性和理论矛盾。正因为如此,如何解决两者结合中的矛盾就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不会也不能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而应发挥其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应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使两者都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实现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更具中国特色。正是在这种结合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向前推进。

正确走向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应当防止,即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极力夸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两存,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种错误的幼稚思想。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应时时注意到这一点,不能犯否定传统、与传统彻底决裂的错误。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特别是在倡导民族文化复兴的新形势下,不能把重视传统文化与无条件地推行尊孔读经等同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各家并存。虽然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但其他各家各有贡献、各有

所长。我们应全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重视研究儒家学说,因为它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许多宝贵思想财富,但不能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变为文化复古。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依托的文化,具有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

中国文化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当代文化。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外来文化;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属于中国文化,而且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我们应立足于当代,以当代人的观点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吸收和现代性转化,以表达现代人的眼光和观点,而不能把当代人的理解全部挂在古人名下,甚至对其明显的错误极力辩解、极力拔高并加以粉饰。不管某些论者如何排斥马克思主义,认为儒家学说自身依然充满活力,通过“返本开新”就能自我更新,但历史已经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目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社会主义中国要建立和发展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以人类优秀文化为营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正确走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