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肥皂泡》教学设计教案

2021-04-25 来源:星星旅游
《肥皂泡》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幽远。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介绍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在第1、2自然段,作者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母亲总是在阴雨时节教“我们”吹泡泡。课文开头简洁明快,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接下来,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用3个段落细致地描述了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以及从中体验到的无限快乐。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制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第4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描摹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屏息凝神的状态。第5自然段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我”心里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课文语言细腻,给人以清新隽永的审美感受。第3自然段,作者用“和弄和弄”“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对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生动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而专注的状态。第4自然段,作者用“五色的浮光”表现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用“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等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的形态。“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在描写大肥皂

泡分裂成小球时,作者用“玲珑娇软”一词来表现她眼中的那些肥皂泡是多么小巧精致、柔软娇嫩。“光影零乱”写的是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之后,颤巍巍地飘游时所呈现出的景象。每一处描写都饱含了作者对肥皂泡的无限喜爱,情感流露真实自然。在写看肥皂泡时,作者用“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把孩子们当时的动作及内心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充分写出了孩子们的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第5自然段,作者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用“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写出了内心的无比骄傲,用“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一连串的排比,充分表达了“我们”的骄傲与自豪。整篇文章语言飘逸,具有生动鲜明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冰心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特色。

本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廊子上全神贯注地吹肥皂泡,她的神情那样投入和专注,吹起来的泡泡正在慢慢飘起。画面中的肥皂泡轻清脆丽,带着浮光,与天井里水洼的点点水光相映成趣。第二幅描绘的是泡泡飞舞的情景。大小不一的泡泡已飞上屋檐,向着远方慢慢飘去,似乎真的要飞上天去、飞过海去,带给人美好的想象。两幅图有内在的联系,充分表现了课文的内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廊、悠”等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生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细心以及如何描述清楚想要描述的事物。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廊”字时,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理解识记;教学“巅、婴、皂、碗”字时,可以出示实物或图片来记忆;教学“和、颤、扯、仰”字时,可以通过表演来识记;教学“剩、悠”等字时,可以利用词语“剩下、悠闲”等来帮助记忆;教学“和、薄”字时,可利用多音字来识记。 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上下结构的字有“皂、悠、若、婴、希”,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廊、透”;左右结构的字有“剩、碗、娇、扯、仰”,注意除了“剩”字,其他都是左窄右宽。

词语理解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的办法。 2.阅读教学

本课教学时,可先从课题出发,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再通过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让学生了解作者吹肥皂泡的具体过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接下来,借助课后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第4、5自然段的相关语句,了解多姿多彩的肥皂泡,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感悟作者内心的欢愉,以及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课文中有些词句具有时代烙印,带有鲜明的个人语言特色,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建议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难懂的词句,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解。 3.表达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本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结合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感悟。课文中关于对肥皂泡的描写和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部分的语句语言生动雅致,意境十分优美,可以指导学生适当摘抄积累。 课前准备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介绍。 2.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廊、悠”等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生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视频播放:课件播放关于童年的各种游戏视频。

2.学生观看视频,交流分享自己玩过哪些游戏,最喜欢什么游戏,都有哪些有趣之处。

3.谈话导入:看来同学们玩的游戏种类有很多啊!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玩过一个吹肥皂泡的游戏,泡泡给她的童年带来了怎样的欢乐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肥皂泡) 5.介绍作者冰心,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笔名“冰心”取自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通讯集《寄小读者》,散文集《小桔灯》等。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并查阅工具书。

3.指名读课文,注意分辨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给学生纠正读音,并予以生难字的指导。

“廊”为边音;“皂”为平舌音,“颤、剩、扯、串”为翘舌音;“颤、巅、碗、串”为前鼻音,“廊、婴、剩、仰”为后鼻音。“巍”读wēi,不能读成wèi;“串”读chuàn,不要读成cuàn;“皂”读zào,不要读成zhào。 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易错字的书写。

“皂”字中的“七”横要长,起笔向上拉,竖弯钩的竖稍短、弯要长些。 “廊”字中的“广”要写得舒展,“郎”的左右两边要写得紧凑,“阝”的横撇弯钩要写得连贯,最后一笔长竖要写得舒展,不要将“阝”写成“卩”。 “若”字中的撇要写长,不要太斜,保持字的平稳。

“透”字中的“禾”要写得宽而扁,“辶”注意捺为平捺,要托住里面的“秀”。 “仰”字中间撇和竖提是两笔,位置靠上,要小;最右边是“卩”,不是“阝”。 “串”字先写两个口,上面的“口”小而扁,下面的“口”稍大扁宽,最后一竖居中。

5.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对易读

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肥皂泡 种类 其中 网球 透明 分裂 形式 圆满 轻悠悠 飞越 婴儿 目送 希望 6.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7.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关于肥皂泡的哪些事? 8.指名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应内容。 做肥皂水→吹肥皂泡→赏肥皂泡→想肥皂泡 板块三 精读课文,制吹泡泡

1.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两段分别讲了什么?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梳理:第1自然段写“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第2自然段写母亲总是在阴雨时节教“我们”吹肥皂泡。

(2)课文开头简洁明快,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之情。

2.教师范读课文第3自然段,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象肥皂泡的制作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如何制作肥皂水和吹肥皂泡。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引导感悟。课件出示下列句子,一一引导。 句段: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熔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

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1)交流识记“碗、悠、若”这三个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式,明确“碗、悠、若”的结构。 ②理解“蘸、黏稠、和弄、软悠悠”的意思。

(2)画出做肥皂水的过程和吹肥皂泡的句子,并圈画出句段中的动词,体会过程。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注意对动词的把握,可以带上动词读一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一问一答。体会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 (4)引导学生抓住“放”“加”“和弄和弄”,体会做肥皂水的详细过程;抓住“蘸”“吹”“提”“扇”,体会吹肥皂泡的详细过程,想象画面,体会“我们”快乐的心情。

(5)在吹肥皂泡的过程中,“蘸”说明动作要轻、肥皂水不要太多,接着是“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用词准确,描述细致,说明了作者吹肥皂泡的动作轻柔,表现出对泡泡的喜爱,生怕泡泡破裂的心理,生动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而专注的状态。 (6)引导学生感受“软悠悠”不光有柔软的意思,还有软软的要飘起来的意思,比轻的程度更深,体会肥皂泡的轻软。观察“软悠悠”的结构,得出这是ABB式的词语,再指名学生说出其他同结构的词:笑哈哈、亮晶晶、白花花、绿油油等。

(7)作者在描写时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指导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再

引导学生明确“然后”“再”这两个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语,准确地体现了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

(8)指名学生描述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详细过程,并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语。

6.再读句段,关注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作者制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快乐。

7.小组交流,介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说清玩的方法和过程,注意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进行有条理的介绍,并运用动词、形容词把过程说具体,再试着写下来。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2.体会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现在同学们就请回忆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2.试吹泡泡,观察体会。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管套和肥皂水,请学生上台用课文中的方法吹肥皂泡,其他学生在台下观察。 3.指名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4.过渡:通过刚刚的观察和同学们的描述,可见,肥皂泡真的很美丽。现在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看看冰心奶奶是如何描写肥皂泡的吧! 板块二 品读体会,欣赏泡泡

1.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2.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朗读任务。 (1)哪些地方写出了肥皂泡的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哪个画面深深吸引你?选择最令你回味无穷的词句进行仔细品味和抄写。

3.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结合多媒体展示画面,课件依次出示下面的语段,师生共读共悟。

句段1: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1)指名学生读句子,并说出读后的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肥皂泡的颜色美和动态美。“五色”指色彩丰富,写出了泡泡在阳光下的颜色;“浮光”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亮、颜色多,这些色彩晃动不定;“乱转”指浮光在球面上没有规律地转动。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肥皂泡的色彩美和动态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进行理解,想想自己吹泡泡的时候,阳光照在泡泡上呈现的颜色,颜色会在泡泡上流动。

(3)借助“轻清透明”一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也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凉、透明的特点。

(4)指导朗读,读出轻盈、多彩的美感。

句段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1)指名学生读句子,并说出读后的感受。

(2)引导学生明确这句话写了扇得好和吹得大、扇得急之后的不同形态。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肥皂泡的形态变化美。“玲珑娇软”写出了肥皂泡小巧精致、柔软娇美,表达了作者对泡泡的喜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四散分飞”写出了肥皂泡的神奇与美丽。结合语境,理解“颤巍巍”的意思是肥皂泡抖动乱晃,“光影零乱”是指光影闪烁,非常好看。“颤巍巍”“光影零乱”表现了一串串玲珑娇软的、脆弱的肥皂泡很快就要散裂了。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感情。“轻清透明”,应指导学生读出肥皂泡在孩子们眼中的美丽与神奇;“玲珑娇软”要读得轻柔愉悦,体会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颤巍巍”“光影零乱”要读出面对肥皂泡即将散裂时孩子们内心的紧张。

句段3: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抓住“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这些表示神态描写的词语,体会我们被美丽的肥皂泡吸引,可它终究是脆弱的,还会散裂,写出了孩子们的紧张、担心。

(2)再读句子,读出孩子们内心的紧张、担心和期待。

5.再次朗读段落,感受肥皂泡的美丽,感受吹肥皂泡给作者带来的童趣。

板块三 拓展思维,想象泡泡

1.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2.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朗读任务。 (1)这么美丽的泡泡会落到哪些地方去呢?

(2)边读边想象画面,哪个画面深深吸引你?选择最令你回味无穷的词句进行仔细品味和抄写。

3.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结合多媒体展示画面,课件依次出示下面的语段,师生共读共悟。

句段1: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1)指名学生朗读,并说出读后感受。

(2)引导学生明确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小球”比作“美丽的梦”,再用四个“那么”,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形象地写出了肥皂泡圆润、自由、透亮、美丽的特点,突出了“我们”对肥皂泡的喜爱。

(3)学生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造句,小组交流。 (4)再读句子,感受两个“轻轻地”的作用。两个“轻轻地”写出了“我们”

吹肥皂泡时小心翼翼又认真的样子,侧面表现出了“我们”对肥皂泡的喜爱。

句段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1)全班诵读句子,明确这句话写了作者想象肥皂泡的美丽去处。 (2)结合语境,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是指我们的想象还有很多。 (3)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句段3: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齐读句子,读出“我”的快乐。

(2)引导学生看出在吹肥皂泡的过程中,作者想象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飞到一些美丽的地方,这些美好的遐想使作者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小组交流讨论,思考:这些美丽的小球还有哪些去处呢?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到高山之巅去,在高山上,她们变成了晶莹的冰球,在峰顶熠熠生辉。或者越过雪峰,升上蔚蓝的天空,跟着太空飞船,飞向浩瀚无垠的宇宙。

6.再读句段,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泡泡带来的美好。 板块四 课文回顾,总结强化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肥皂泡

2.小结: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童年趣事,表

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短暂而美好的童年。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视频引入,让学生交流讲述自己玩的游戏,能为课堂创设一个轻松自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制作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欣赏肥皂泡的美丽与神奇,品读课文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语文课堂的喜爱。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在读中加深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升华感情,体会意境。通过反复诵读,把学生带入到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中去。引导学生个体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再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