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题与答案

2020-10-18 来源:星星旅游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填空

1、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 )

A、计算机系统 B、手工管理系统

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 D、通信网络系统

2、在数据流程图中的实体是指 ( )

A、本系统的单位或人员 B、本系统外的单位或人员

C、输入的凭证单据 D、输出的凭证单据

3、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存贮是指 ( )

A、手工台帐 B、磁盘文件

C、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存贮的地方

4、下列工作哪些都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 ( )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5、MIS解决的是 ( )

A、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B、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

C、非结构化问题 D、结构化问题

6、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 )

A、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7、模块设计中,块内组合的紧凑性( )

A.应尽可能低 B.应尽可能高

C.适中 D.高低程度根据模块功能而定

8、系统测试中的单元测试意思是( )

A、对软件中的每个子程序进行测试

B、对软件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测试

C、对软件中的各个基本过程进行测试

D、对软件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测试

9、指出以下哪一项属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工具( )

A、组织结构图 B、业务流程图

C、功能分解图 D、数据字典

10、系统维护中工作量最大的活动是( )

A、应用程序维护 B、数据维护

C、代码维护 D、硬件设备维护

11、对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以下各部门哪一个是外部实体?( )

A、仓库 B、计划科

C、供应科 D、销售科

12、数据流程图处理功能中,最难于用文字和符号表达清楚的是(A、运算功能 B、数据存取功能

C、逻辑判断功能 D、输入输出功能

13、数据字典的建立是在( )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14、下面哪项工作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内容? ( )

A、程序设计 B、文件设计

C、处理过程设计 D、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15、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群单元作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

A、集中的联合体 B、复杂的群体

C、综合的实体 D、相关联的整体

16、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综合结构中,最下层是()

A、财务子系统 B、业务处理系统

C、生产子系统 D、数据管理系统

17、决策表主要用于说明数据流程图中的()

A、数据流 B、数据结构

C、数据存贮 D、数据处理

18、U/C矩阵的主要作用是()

A、确定系统边界 B、确定系统功能

C、确定系统数据处理 D、确定子系统的划分

19、数据库设计,属于系统开发的()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总体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详细设计阶段

20、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基础是新系统的()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表格分配图 D、处理流程图

22、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新系统的()

A、物理设计 B、逻辑设计

C、概念设计 D、程序设计

23、管理控制信息是属于管理信息的()

A、战略级 B、策略级

C、作业级 D、操作级

24、系统分析中可行性研究包括()

A、管理可行性、运行可行性、维护可行性

B、硬件可行性、软件可行性、数据可行性

C、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D、目标可行性、规模可行性、投资可行性

25、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

A、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系统分析工作

C、系统设计工作 D、系统实施工作

26、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按管理层次可分为()

A、战略层、战术层、业务层、事务层 B、高层、中层、基层

C、决策层、职能层、事务层、操作层 D、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

27、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A、系统开发周期长 B、缺乏标准、规范

C、用户参与程度低 D、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

28、数据流图中除加工环节外,其它成分的名称一般宜选用()

A、形容词 B、名词

C、定语+动名词 D、动词

29、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A、明所编程序的正确性

B、完善已编程序的功能

C、保证程序各模块之间的正确连接

D、尽可能多地发现已编辑序中存在的错误

30、在编程过程中,除了正确地完成必要的功能之外,下面的一些因素中,哪一个是衡量程序编写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

A、完成该程序的语句条数 B、对存储空间的要求

C、运行速度 D、程序的可读性

31、系统规格说明书反映了( )对于现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A、用户 B、系统分析员

C、系统操作人员 D、编程人员

32、下列哪个分析设计属于生命周期法中的分析阶段 ( )

A、总体设计 B、模块设计

C、逻辑设计 D、程序设计

33、模块设计时一些模块采用手工处理是因为 ( )

A.手工计算准确 B.手工处理速度快

C.手工处理灵活 D.手工处理人的记忆力强

34、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 )

A、职能结构 B、横向综合结构

C、总的综合结构 D、纵向综合结构

35、适合于成批数据处理方式的是()

A、数据量大,收集费用高的数据处理

B、需经过一定积累后才能进行的数据处理

C、需要处理速度快的数据处理

D、对数据准确程度要求高的数据处理

36、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业务流程图 B、组织机构图

C、数据流程图 D、系统流程图

37、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功能是相互传输数据,达到资源共享。资源主要包括 ( )

A、数据、软件、硬件 B、硬盘、显示器、软件

C、操作系统、硬件、CPU D、主存、辅存和缓存

38、数据沿通信线只能向一个固定方向流动,属于( )

A、半双向通信方式 B、双向通信方式

C、单向通信方式 D、多道传送方式

39、局域网与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相比,它的信息传送速度要( )

A、高得多 B、低得多

C、差不多 D、无法比较

40、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取的最小单位是( )

A、字节 B、数据项

C、记录 D、文件

41、调查管理业务流程时,调查范围应该是系统中( )

A、所有环节的处理业务 B、关键的处理业务

C、与系统外有联系的处理业务 D、产生报表的处理业务

42、在数据流程图中,\"实体\"是指( )

A、本系统的单位或人员 B、本系统之外的单位或人员

C、本系统的数据处理 D、本系统的数据存贮

43、用两台同样的计算机同时做同样的工作,最确切的称呼是( )

A、对偶系统 B、双工系统

C、互补系统 D、并机处理系统

44、系统调试时,当程序全部调试完成后,首先应作的事是( )

A、系统试运行 B、系统正式运行

C、编写程序文档资料 D、系统交付使用

45、在系统结构方面,决策支持系统区分一般信息系统的关键,是它有( )

A、数据库子系统 B、模型库子系统

C、用户对话子系统 D、知识库子系统

46、下面哪个是最高级的信息系统( )

A、MIS B、DSS

C、EDPS D、TPS(事务处理系统)

47、使用光符号识别方法输入数据的方式是( )

A、电子数据交换 B、传统的数据输入方式

C、交互式输入方式 D、源数据自动化输入方式

48、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 )

A、计划、控制、监督、协调 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组织、领导、监督、控制 D、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49、决策支持系统支持( )

A、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 B、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C、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 D、半结构化与风险型决策

50、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规划的依据 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 D、系统评价的依据

51、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

A、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B、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C、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

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系统

52、判断树和判断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 )

A、输入内容 B、数据存贮

C、处理逻辑 D、输出格式

53、数据字典的建立应在( )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维护阶段

54、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应在( )

A、系统开发之前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

55.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物理设计所依据的模型是(A、数学模型 B、物理模型

C、逻辑模型 D、系统模型

56、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它的最重要的特性是( )

A、准确性和完整性 B、实用性和可理解性

)。

C、抽象性和概括性 D、实用性和准确性

57、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

A、经详细调查,能正确定义用户需求

B、与用户直接见面,开发周期短

C、可以借助开发工具,实现开发自动化

D、开发步骤清晰,便于项目控制和管理

58、在MIS系统设计中,把各个处理功能图综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关系图,称为( )

A、功能结构图 B、处理流程图

C、信息系统流程图 D、数据流程图

二、填空题

1、信息具有等级性,其等级可以分为( ),( ),( )三个层次。

2、信息的生命周期总的来讲有( ),( ),( ),( )四个阶段,共包含( ),( ),( ),( ),( ),( )六个过程。

3、信息加工按处理功能分为( ),( ),( )三类。

4、信息使用深度包括( ),( ),( )三阶段。

5、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层次包括:( ),( ),( 层次。

6、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的( ),( ),( ( ),( )和( )。

7、从概念上看,MIS包括( ),( ),( )和( 大部件

8、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自下而上包括( ),( ),( 和( )四个层次。

9、MIS的系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 ),( ( ),( ),( ),等六个方面。l

10、MIS的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 )四 ) ), ),

)三个

( ),( )等四个方面。

11、MIS的系统设计包括计算机的( ),( ),( ),( ),( )等五个方面。

12、MIS的系统实现包括( ),( ( ),( )等四个方面。

13、根据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将决策分为( ( )三大类。

14、MIS是解决( )决策问题。

15、DSS是解决( )决策问题。

16、信息具有等( )、( ( )、( )、( )、( 基本属性。

17、从来源上说,战略信息多来自( ( )、,而决策信息( )、。

18、信息的生命周期包括信息的( )、( 四个阶段。

),( ), ),( ), )、( )、 )、( )八个 )、,执行信息多来自 )、( ) )、(

19、信息的生命周期的每阶段包含一些过程支持各阶段的实现,这些过程是( )、( )、( )、( )、( )、( )共六个阶段。

20、信息识别方法包括( )、( )、( )三种识别方法。

21、信息收集包括( )、( )、(22、按地点可以将信息源分为( )和( 23、按时间可以将信息源分为( )和( 24、信息的表达有( )、( )、(25、信息的加工按照功能的深浅可以分为( ( )、三大类。

26、信息存储的主要设备有( )、( 类。

27、信息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 )、(28、信息使用的深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三种方法。

)两种。

)两种。

)三种形式。

)、( )、 )、( )三大 )。

)、( )、

( )、。

29、根据“诺兰”模型,信息系统包含( )、( )、( )、( )、( )、( )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30、组织的信息系统按处理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 两大类。

31、信息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 )、( ( )三阶段。

32、电子计算机大致经历了:( )、( )、( ( )四个时代。

33、按照计算机的技术特征可以将计算机分为( )、( ( )、三大类。

34、一个计算机系统一般可以实现( )、( ( )、( )四种功能。

35、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数据处理与控制的核心部件称为( 36、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分为( )和( )。

)、 )、 )、 )、 )、

)。

37、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存储器分为( )、( )两种。

38、计算机系统的外部存储器主要包括( )、( )、( )、三大类。

39、计算机指令的基本格式包含( )、( )两部分。

40、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 ( )两大部件组成。

41、计算机软件总的来说包括( )、( )两大类。

42、操作系统有( )、( )、( ( )、( )五大功能

43、按照系统功能可以将操作系统划分为( )、( ( )三大类。

44、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包括( )、( )、( 类。

45、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指令时有( )、( )两种。46、通信通道的传输模式分为( )、( )两种方式。

)、)、 )、 )三大

47、网络终端设备访问网络介质的两种控制方式分别是( )、( )、。

48、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传输媒体可以分为( )、( )两大类。

49、计算机通信的有线传输媒体常用的有( )、( )、( )三大类。

50、计算机通信的无线传输媒体目前使用的三种技术是( )、( )、( )、。

51、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一般包括( )、( )两大类。

52、点到点式网络拓扑结构又分为( )、( )、( )三种。

53、广播式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 )、( )两种。

54、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分为( )、( )、( )三个步骤。

55、数据处理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 )、( )、( )三阶段。

56、数据的逻辑组织一般包括( )、( )、( )、

( )四个基本的逻辑元素。

5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四种功能是:( )、( )、( )、( )。

58、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的数据模型主要有( )、( )、( )三种。

59、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包括的三层结构是( )、( )、( )、。

60、通常开发MIS时采用( )、( )两种策略的结合,前者用于定义整个系统,后者用于逐步开发。

6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有( )、( )、( )、( )四种。

62、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 )、( )、( )、( )、( )五个阶段。

63、数据流程图是描述( )的主要工具。

64、选择计算机设备是系统( )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65、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 )、( )、( )。

66、.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 )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说明。

67、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包括两个阶段,即( )、( )、。

68、管理信息系统绝不只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 )系统。

69、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 )、( )、( )三方面的内容。

70、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对组织经济状况与投资能力分析,对系统的( )、( )、( )、( )进行估算。

71、系统分析阶段描述使用该系统的组织结构时使用的工具是( )。

72、业务流程分析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描述工具是( )。

73、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是( )。

74、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 )。

75、结构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

76、到目前为止,系统设计所使用的主要方法还是( )。

77、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 )。

78、目前常用的编码形式有:( )、( )、( ( )。

79、结构化系统设计时描述处理逻辑的主要工具有:( ( )、( )。

80、在系统设计中,描述各模块结构及其之间的联系使用的工具是( 81、系统维护包括( )、( )、( )、( 82、在软件系统中,模块是指这样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 ( )、( )、( )。

83、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两个指标是( )、( )。

)、 )、 )。

)、 )四种。

84、系统维护的工作内容包括( )、( )、( )、( )等四种。

85、衡量编程工作的指标包括( )、( )、( )、( )四方面。

86、系统切换主要有( )、( )、( )三种方式。

87、影响系统可维护性主要有( )、( )、( )三个因素。

三、名词解释:

1、信息2、数据3、管理信息系统4、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5、决策支持系统(DSS)6、系统 7、决策8、计算机硬件9、系统软件

10、应用软件1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2、第四代语言(4GL)

13、计算机通信网络14、调制解调器(MODEM)15、多路复用技术

16、中继器(repeater)17、桥接器(bridge)18、路由器(router)

19、网关或网间连接器(gateway)20、数据项21、记录22、数据库

23、模式24、外模式25、内模式26、BPR27、BSP(企业系统规划法)

28、组织结构图 29、业务流程图(TFD)30、系统流程图31、数据流程图

32、HIPO图33、结构化程序设计34、数据字典35、模块化

36、关键成功因素法(CFS)37、系统生命周期38、软件工程39、耦合

40、内聚41、扇出42、扇入43、信息隐蔽44、模块独立45、模块的控制域

46、模块的作用域47、黑盒测试48、白盒测试49、系统维护50、系统可维护性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与信息,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简述信息的事实性?

3、简述信息的等级性。

4、从保密程度、使用频率和信息精度上比较不同等级信息之间的区别。

5、何谓信息识别,信息识别的方法有哪些?

6、简述信息收集的基本步骤。

7、何谓信息维护,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8、如何认识信息的价值转换。

9、简述“诺兰”模型关于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描述。

10、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11、简述基于管理任务层次的MIS结构。

12、简述信息处理与人的关系

13、简述影响MIS开发的成功因素。

14、简述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

15、简述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划分

16、简述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的优越性。

17、简述系统软件的分类。

18、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19、简述计算机如何实现存储功能。

20、计算机软件是如何分类的。

21、简述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22、简述操作系统按系统功能如何分类。

23、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24、简述一个简单的软称远程通信网的组成。

25、简述数据通道的传输方向的种类。

26、简述通信通道的传输模式。

27、简述通信通道的交换方式。

28、简述数据通信过程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29、简述通信介质的种类。

30、简述网络互连的基本设备。

31、简述通信软件的主要功能。

32、简述OSI参考模型的组成。

33、简述目前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3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5、简述数据处理的发展过程。

36、传统文件系统存在的问题。

37、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哪功能。

38、简述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39、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

40、简述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和二级映像。

41、简述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42、简述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43、如何进行MIS战略规划的组织。

44、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45、常用的战略规划方法有哪些?

46、简述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作用。

47、简述BSP的基本工作步骤。

48、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其工作步骤是什么?

49、什么是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50、简述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51、什么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5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53、问题识别阶段的主要内容

54、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55、简述系统开发的原则。

56、简述常用的系统开发策略有哪些?

57、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

58、简述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59、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60、简述什么是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61、简述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62、进行需求分析的主要原则

63、简述需求分析阶段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64、简述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65、简述系统设计阶段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66、简述子系统(模块)划分的基本原则

67、简述代码设计的目的

68、如何进行编码分类?

69、简述常用的编码种类

70、什么是HIPO图,它的功能是什么?

71、简述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72、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73、简述衡量编程工作的指标

74、简述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

75、简述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

76、简述系统试运行阶段的主要内容

77、简述系统切换的主要方式

五、综合应用题

1.二十进制的转换

2.利用实体联系图(E-R图)进行概念结构设计

3.学习U/C矩阵的使用,求解U/C矩阵

4.学习组织结构图的画法

5.学习画业务流程图

6.学习画数据流程图

7.学习建立数据字典

8.学习计算机系统流程图的画法

9.学习使用HIPO图进行系统模块设计

10.学习使用决策表、决策树和结构化英语进行模块内部处理逻辑设计

11.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

1、C 2、A 3、A 4、D 5、D

6、D 7、B 8、D 9、D 10、A

11、B 12、C 13、A 14、A 15、D

16、B 17、D 18、D 19、B 20、B

22、C 23、B 24、C 25、A

26、A 27、A 28、B 29、D 30、D

31、B 32、C 33、C 34、C 35、B

36、C 37、A 38、C 39、A 40、B

41、A 42、A 43、D 44、A 45、B

46、B 47、D 48、B 49、C 50、C

51、A 52、C 53、A 54、D 55、C

56、B 57、D 58、C

二、填空

1、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2、要求 获得 服务 退出

收集 传输 加工 存储 维护 使用

3、预加工、业务处理 决策处理

4、提高效率阶段 及时转化价值阶段 寻找机会阶段

5、高层经理、中层管理、基层业务处理

6、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

7、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8、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

9、企业目标的确定、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的确定、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工程项目的确定、可行性研究

10、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系统方案的确定

11、 系统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设计、程序设计

12、机器的购买安装、程序调试、系统的切换、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13、 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

14、 结构化

15、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

16、事实性、等级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殖性、转换性

17、 外部 内部 有内有外

18、要求、获得、服务、退出

19、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

20、决策者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

21、 自上而下的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积累法

22、 内源 外源

23、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

24、文字、数字、图象

25、预加工、业务处理、决策处理

26、 纸、胶卷、计算机存储器

27、技术方面、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

28、 提高效率阶段、及时转化阶段、寻找机会阶段

29、 初装,扩展,控制,整体化,数据管理,信息控制

30、作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3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2、真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3、 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主干计算机

34、 输入、数据处理与控制、输出、存储

35、 中央处理器(CPU)

36、 内部存储器 外部存储器

37、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

38、 磁带、磁盘、光碟

39、 操作码、操作数

40、 运算器、控制器

41、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42、 用户界面,资源管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实用程序与支持服务

43、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44、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45、 解释方式、编译方式

46、 同步传输、异步传输

47、 竞争方式、令牌通行

48、有线、无线

49、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50、 微波、红外线、激光

51、 点到点式、广播式

52、 星形结构、环形结构、树形结构

53、 总线式、卫星和无线电式

54、 输入 ,处理 , 输出

55、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56、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57、 数据库开发、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的维护、应用开发

58、 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

59、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60、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6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CASE开发方法

62、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

63、逻辑模型

64、概要或逻辑设计

65、 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机器维护

66、 逻辑模型

67、 总体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

68、 社会

69、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

70、设备费用、软件开发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维护费用

71、组织结构图

72、 业务流程图

73、系统分析报告

74、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75、总体结构的设计 具体物理模型的设计

76、 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

77、系统分析报告、开发者的知识和经验

78、 顺序码、数字码、字符码、混合码

79、 判断树、判断表、结构英语

80、 HIPO图

81、 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82、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信息

83、 内聚性,偶合性

84、 程序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代码维护、硬件维护

85、可靠性、规范性、可读性、可维护性

86、 直接切换、并行运行、分段切换

87、 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

三、名词解释:

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2、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世界实体属性的值。

3、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管理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MIS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人机系统,还是一个管理系统、社会系统。

4、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又叫业务处理系统(TPS),是支持企业运行层日常操作的主要系统。主要进行日常业务的记录、汇总、综合、分类,它的输入往往是原始单据,输出往往是分类或汇总的报表。

5、决策支持系统(DSS):利用计算机分析和模型能力对管理决策进行支持的系统。

6、系统: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

7、决策: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从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判断,以求得到最优或较好的效果的过程。

8、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通常是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

9、系统软件:计算机在执行各类信息处理任务时,那些管理与支持计算机系统资源及操作的程序。

10、应用软件:综合用户信息处理需求的,直接处理特定应用的程序称之为应用软件。

1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种系统软件包,用以帮助企业开发、使用维护组织的数据库。

12、第四代语言(4GL):一种与先期语言相比更加非过程化且更易于对话的计算机程序语言。

13、计算机通信网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14、调制解调器(MODEM):一种实现数字脉冲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15、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电缆进行传输的技术,采用较多的是频分多路服用技术(FDM)和时分多路服用技术(TDM).

16、中继器(repeater):可在相互连接的两个局域网间进行双向的传送通信。中继器的功能扩展了网络电缆的长度。

17、桥接器(bridge):用于连接多个地址兼容的,即同一类型的局域网的设备。桥接器互连反映了链路层一级的转换。

18、路由器(router):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互连,它可使分组以最便宜、最快、最直接的路由通过网上的不时通道。由于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所以原则上它只能连接相同协议的网络,或者能在网络层互操作的网络。

19、网关或网间连接器(gateway):运行在OSI模型的最高层的一种连接两个异构系统,特别是两个不同协议系统的设备,它可执行协议的转换,使不同协议的网络实现通信。

20、数据项: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基本单位。它的作用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

21、记录:与数据处理的某一对象有关的一切数据项构成了该对象的一条记录。

22、数据库: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的文件集合形成数据库。运用数据库方式管理数据,可以把存在不同文件中的逻辑相关的数据改存在一个文件中,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也可以取消冗余的数据文件。

23、模式:又称概念模式,即数据模型。它是一种对数据库组织的全局逻辑观点,反映企业数据库的整体组织和逻辑结构。概念模式的设计与维护由专家与DBA实施。

24、外模式:是数据库的外层,也是与用户相联系的一层。它属于模式的一个子集,因而是面向用户的逻辑组织。

25、内模式:又称数据的存储模式,具体描述了数据如何组织并存入外部存储器上。

26、BPR:企业流程重组,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性能指标获得巨大提高。

27、BSP(企业系统规划法):一种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指定MIS战略规划的结

构化方法。可以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子系统的组成,明确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

28、组织结构图: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之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

29、业务流程图(TED):一种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和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的图形化方法。

30、系统流程图:描述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的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各部件。

31、数据流程图: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图中无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情况,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

32、HIPO图:包括层次图和输入处理输出图两部分,是IBM公司推出的一种描述系统结构和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技术)。

33、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程序设计技术,它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结构。

34、数据字典: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即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35、模块化: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若干个小的模块的方法称作模块化。

36、关键成功因素法(CFS):通过分析找出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围绕这些因素来确定系统需要并进行规划。

37、系统生命周期:一个系统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称之为系统生命周期。

38、软件工程: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就是软件工程

39、耦合:衡量不同模块间的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

40、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41、扇出:一个模块直接控制(调用)的模块的树数目。

42、扇入:表明一个模块有多个上级模块调用。

43、信息隐蔽: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对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不能访问。

44、模块独立:开发具有独立功能而且和其它模块之间无过多相互作用的模块。

45、模块的控制域:受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

46、模块的作用域: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47、黑盒测试:将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盒处理过程,即在程序接口上进行测试。又称功能测试。

48、白盒测试:完全了解程序结构盒处理过程,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又称为结构测试。

49、系统维护:系统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50、系统可维护性:维护人员理解、改正和改进系统的难易程度。

四、简答题

1、(1)信息:经过加工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2)数据: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3)数据加工以后仍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称其为信息。(4)同一数据的不同解释,对决策影响可能不同(5)信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数据是客观的。

2、(1)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值,既害别人也害自己。所以事实是信息的第一和基本的性质。(2)破坏信息的事实性在管理中普遍存在,错误的信息必然导致错误的决策。(3)事实性是信息收集时最应当

注意的性质。维护信息的事实性,也就是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精确性和客观性等。从而达到信息的可信性。

3、(1)管理是分等级的,不同级的管理要求不同的信息,因而信息也是分等级的。管理一般分为高、中、低三层,信息对应的分为战略级,策略级和执行级。(2)不同级的信息其性质不相同。(3)战略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命运和全局的信息,如企业长远规划,5~10年的信息,企业并、转产的信息等。(4)策略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如月度计划、产品质量和产量情况以及成本信息等。(5)执行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业务运作的信息,如职工考勤信息、领料信息等。

4、(1)从保密程度来看,战略级信息要求最高。公司战略对策是公司的生命线,如果泄露出去,有时不只使公司赚不到钱,而且可能使公司垮台。对再友好的单位,战略级信息也是不可泄露的。策略级保密程度要低一些,但也不会轻易泄露,或者有偿转让,或者推迟一段时间。执行级的信息很零散,很难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因而保密要求不高。(2)从使用的频率上来看。执行信息的频率最高。例如一种质量检查的标准,每天都要用它去衡量加工的产品是否合格。策略信息则次之。战略信息则使用频率最低,例如五年计划的信息可能每年只使用一次。(3)在信息的精度上,执行信息精度最高。每天会计的结账,要求分文不差。策略信息次之。战略信息则要要求最低,有时一个长期预测有60%~70%的精度已很满意,过高的要求战略信息的精度往往会带来假象。

5、(1)在信息收集阶段,确定信息的需求问题即为信息识别。信息识别决定于信息的不完全性。(2)信息识别的方法包括三种:决策者进行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相结合。

6、进行信息识别;(1) 进行信息收集;(2) 信息表达三步骤。

7、保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维护。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保密。要求采用合适的策略,适当的的技术。

8、信息的价值转换是信息使用概念上的深化和信息内容使用的深度提高。信息的使用深度大致氛围三个阶段:(1) 提高效率阶段,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是手工作业的机械化。(2) 及时转化阶段,认识到管理的艺术在于如何有效的驾驭信息,认识到只有及时转换才能实现其价值。(3) 寻找机会阶段,组织如何取胜全在于其驾驭信息的能力,信息商品化,信息本身是有价值的。信息系统是深化信息的主要手段。

9、“诺兰”模型总结了信息系统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即信息系统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六个阶段:初装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整体化阶段又称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信息管理阶段。

10、面向管理决策,是一个为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1) 综合性,MIS是一个对组织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2) 是一个人机系统,其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故而MIS必然是一个人机系统;(3) 是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的系统;(4)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11、一个组织的管理均是分层的,因而MIS应服务于不同的层次,管理任务一般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三层,为其服务的MIS也相应的分为三层。同时还有最基本的业务处理共四层。

12、现代管理决策更多的是面向战略层的非结构化决策,更多的依赖人对事物的洞察与判断更加倾向于“艺术”,因此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吸收认得经验与智慧,将人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

(1) MIS的应用,必将对组织的管理方法进行改变,对组织结构做出调整,管理人员在手工方式下积累的经验会失去作用,因而会对系统产生抵触情绪,必然导致系统应用的失败,因此加强人员培训是系统开发的重要内容。

13、 MIS的开发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包含如下成功因素

(1)合理确定系统目标;(2)组织系统性的队伍;(3)遵循系统工程开发步骤;(4)加强领导的重视。

14、建立领导小组;(1) 组成系统组;(2) 进行系统规划;(3) 进行系统分析;(4) 进行系统设计;(5) 进行系统实现;(6) 系统评价。

15、第一代,真空电子管计算机;(1) 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2) 第三代,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3)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16、(1) 二进制只有两个数字符号0/1,可以非常容易找到表示它的物理器件;(2) 二进制运算法则简单,从而大大简化运算电路;(3) 由于逻辑量和二进制一样只有0/1两个值,采用二进制可使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共享一个运算器。

17、系统管理程序,主要用于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1) 系统支持程序,主要包括系统实用程序、系统执行管理器、安全管理器。(2) 系统开发程序,帮助用户开发信息系统,如各种语言编译器、程序设计工具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具包。

18、输入,主要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1) 数据处理与控制,指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统核心部件。(2) 输出,指计算机的输出设备。(3) 存储,指计算机的一级存储单元及二机存储单元。

19、计算机系统基本依靠一级存储器及二机存储设备来实现存储功能。(1) 一级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是半导体存储器,按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两类: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2) 二级存储设备又称外存储器,主要包括磁盘、磁带和光盘。

20、(1)计算机软件总体上划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2)系统软件是指当计算机执行各类信息处理任务时,那些管理与支持计算机系统资源及操作的程序。(3)应用软件是指综合应用需求的,直接处理特定应用的程序。

21、操作系统有五大功能:(1) 用户界面;(2) 资源管理(3) 任务管理(4) 文件管理(5) 实用程序与支持服务

22、分为三大类:(1)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时操作系统(3)实时操作系统

23、 可以分为三大类:(1) 机器语言(2) 汇编语言(3) 高级语言

24、(1) 终端(2) 远程通信处理器(3) 通信介质(4) 计算机(5) 网络控制软件

25、(1)通信通道可以提供三种类型的数据传输方式,分别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2)单工方式是指信号在传输线中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3)半双工是指信号在传输线中可以沿两个方向传送,但某一时刻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这种方式满足低速传送。线路交换发送与接收是这种通信网络的特征。(4)全双工允许数据在同一时刻进行双向传送,这种方式主要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高速传送。

26、(1)传输模式分为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2)异步传输一次只传送一个字符,并且每个字符前加一个起始位,字符后跟一个终止位。这种传输模式主要用于传输速率低于2400bps的低速传输。(3)同步传输每次传送一组字符,并在首尾加上由处理机规定的线路确认的字符。这种传输模式通常用于高速传输。

27、(1线路交换。通常的电话服务属于线路交换,由线路交换机完成信号发送端与接收端的连接,直到通信结束。(2)报文交换。某一时刻,报文中的一个block,从一个交换设备传送到另一个交换设备。有时这种交换方式也称为存储转发传送,因为报文在再次传送前,可能是暂时性的存储在交换设备中。(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把已分小的报文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分组(pack出)。分组交换网络的运载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通信处理器控制交换处理并传送租用线路的用户分组信息。是最广泛使用的增值网。 I

28、目前最流行的有两种访问控制方法:(1) 竞争方式,这种方式基于先进先服务的原则。当线路空闲时,线路就可以传送数据,当线路忙时,则需要等待。目前有一种载波监

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技术。使这种竞争方式广泛使用。这种访问控制方式普遍用于以太网(EtImEet)和其他局域网。(2) 令牌通行(token passing),令牌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的信号代码,在网络内部环形发送。当一个终端要求发送一个报文时,它必须等待令牌的到达,并检测到令牌为空,则表示线路为空,可以沿环传送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令牌为忙。当报文由目的站接收,表示传送结束,则令牌发还给网络,并且线路转为空,准备接收下次传送。这种访问控制应用在IBM的令牌环网络和其他局域网上,包括MAP令牌总线网上。

29、(1)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2)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传输媒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3)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是常用的三种有线传输媒体。(4)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红外通信、激光通信以及微波通信的信息载体都属于无线传输媒体。

30、网络互连的目的是使一个网络上的某一主机能够与另一网络上的主机进行通信,即使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能访问其他网络上的资源,可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若互连的网络都具有相同的构型,则互连的实现比较容易。因此用于网络之间互连的中继设备,按它们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中继器(repeater)可在相互连接的两个局域网间进行双向的传送通信。中继器的功能扩展了网络电缆的长度。

②桥接器(bridge)用于连接多个地址兼容的,即同一类型的局域网,例如连接两个以太网、连接两个牌环网。桥接器互连反映了链路层一级的转换。

③路由器(router)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互连,它可使分组以最便宜、最快、最直接的路由通过网上的不同通道。由于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所以原则上它只能连接相同协议的网络,或者能在网络层互操作的网络。

④网关或网间连接器(gateway)运行在OSI模型的最高层,对物理层到应用层均能支持。这是一种连接两个异构系统,特别是两个不同协议系统的设备,它可执行协议的转换,使不同协议的网络实现通信。

31、(1) 存取功能(2) 传送控制(3) 网络管理(4) 出错控制(5) 安全管理

32、OSI参考模型共分为7层:(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33、网络的拓扑结构常分为两大类:点到点式及广播式。

(1)点到点式网络拓扑结构:又被称为存储转发通信子网。其结构方式为每根链路连接一对结点,这一对结点间彼此可以直接通信,但网络由多根链路组成,必然会产生结点间的非直接通信,即有的结点要通过某些中间结点才能和其他结点通信,这样在每一中间结点处,接口报文处理器都需要将报文整个的接受下来,并存储起来,直到所要求的线路空闲时,再向前传输。按此原理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即是点到点结构。

点到点网络又主要分为三种:①星形结构;②环形结构;③树形结构。

(2)广播式拓扑结构:这种网络结构采用广播方式即只有一个由所有结点共享的通信线路。随之而来的问题即是任意一个结点发出的报文都会由于共享一条线路的原因而传送至其他结点,因而为避免这种混淆,报文中应当有一些说明信息,说明该报文的发往地,这时如果其他结点接到这些报文时就不予理睬。

广播式网络拓扑结构有以下两种:①总线式;卫星和无线电式。

34、计算机网络根据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分为以下几类:(1)局域网;(2)广域网;(3)综合业务数字网;(4)Internet

35、(1) 人工管理阶段(50年代以前)(2)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3)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开始)

36、(1) 数据冗余与数据不一致性(2) 数据结构的不一致性(3) 缺少数据字典

3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组计算机程序,控制组织和用户的数据库的生成、维护和使用。DBMS一般应具有如下四种功能(1)数据库开发(2)数据库查询(3)数据库维护(4)应用开发

38、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1) 计算机系统(2) 数据库(3) 数据库管理系统(4) 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程序员和用户)

39、数据库是用来存储人们对现实世界世界认识的信息的,信息最终又是通过描述

其的数据的存储来实现。数据库设计牵扯到从客观事物到信息,再到数据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和描述的过程。因此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用户需求分析;(2) 概念结构设计(采用概念模型即 E-R模型来实现)(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4) 物理结构设计(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40、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包括三级结构和二级映像。三级结构是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三级模式之间分别存在存在着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映像以及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影响。这种体系结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独立性。

41、(1)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2) 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系统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其的利用。(3) 知道MIS的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的指标。

42、MIS战略规划一般包括3年或更长其的计划,也包括意念的短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1)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和整体结构(2) 单位的现状(3) 组织的业务流程现状(4) 对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43、(1) 成立一个规划领导小组,由企业的主要决策者之一负责;(2) 进行相应人员的培训,使之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3) 制定相应的规划进度。

44、(1) 确定规划的性质(2) 收集相应的信息(3) 进行战略分析(MIS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计划活动、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分析)(4) 定义约束条

件(组织的财务资源、人力物力方面的限制)(5) 明确战略目标(MIS的开发目标、应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6) 提出未来的略图(MIS的初步框架、子系统的划分)(7) 选择开发方案(确定总体开发顺序、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8) 提出实施进度(9) 通过战略规划

45、(1)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2)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6、BSP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指制定MIS战略规划结构化方法。主要作用:(1) 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2) 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47、用BSP进行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工作步骤包括:(1) 准备工作,(2) 调研,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各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问题(3) 定义业务过程,BSP的核心,业务过程指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4) 业务过程重组。(5) 定义数据类。(6) 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矩阵。(7) 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8) 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48、所谓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CSF通过分析找出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围绕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目的是

识别联系系统目标的主要数据类及其联系。

步骤:(1) 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2) 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因素;(3) 确定关键因素;(4) 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5) 定义数据字典

该方法主要用于高层决策,主要是解决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因为每个领导人日常总是在考虑什么是关键因素。

49、BPR(企业过程重组)本身是一种管理思想,BP指为了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活动。]

BPR指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性能指标获得巨大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实施的关键点:出发点:使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发展;途径: 改进企业过程;手段: 以IT应用和人员组织的调整为方法;特征:企业性能的巨大提高。实质:站在信息的高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

50、(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2) 原形法(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4) CASE开发方法

5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使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强调生命周期方法学和各

种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技术的结合。采用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基本策略“各个击破”,即对问题进行分解然后解决各子问题的策略。

5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人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也就是说,组织人力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渐地构成整体系统。

53、问题识别的关键问题是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是管理上的问题;其次使这些需求的确实程度。问题识别的越准确,系统开发成功的概率越大。

54、可行性研究指在当前组织内外条件下,系统开发工作必须具备的资源和条件是否满足系统目标要求。即研究问题的范围,探索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解,是否可解的问题。

主要包括: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目标:形成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使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相结合进行描述,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55、(1) 领导参加的原则(2) 优化与创新的原则(3)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4) 实用和时效的原则(5) 规范化原则(6) 发展变化的原则

56、(1)接收式的开发策略(2)直接式的开发策略(3)迭代式的开发策略(4)实验式的开发策略

57、(1) 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2) 用户至上(3) 深入调查研究(4)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5) 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6) 开发过程工程化

58、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五个首尾相连接的阶段,一般称之为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主要有以下各阶段:(1) 系统规划阶段(2) 系统分析阶段(3) 系统设计阶段(4) 系统实施阶段(5) 系统运行阶段

划分阶段的主要目的有二:(1)控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2)通过有限的确定步骤,将用户需求从抽象的逻辑概念逐步转化为具体的物理实现。

59、是一种快速灵活、交互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学,首先建立一个反映用户主要需要

的原型系统,让用户使用,通过实践,了解未来系统的概貌,以便用户判断哪些功能符合要求,哪些需要加强,哪些需要补充等等。然后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快速修改原形系统,如此反复知道符合拥护需要。必须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第四代开发语言及CASE工具)进行开发。

60、计算机辅助软件过程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啊,能够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严格讲,CASE是一种开发环境,而非开发方法,是80年代末计算机辅助编程工具、程序生成技术和第四代语言(4GL)及绘图工具发展而来。采用CASE工具进行系统系统开发,必须结合一种具体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或原形法),CASE只是为具体的开发方法提供支持每一过程的专门工具,将原来由手工完成的开发过程转变为以自动化工具和支撑环境支持的自动的开发过程。

6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这些需要确定的结果包括:开发者关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

62、所谓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对象进行系统调查。在系统调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方法,以确保调查工作客观性、正确性。系统调查的工作应该遵循如下几点。

(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2)弄清它存在的道理再分析有无改进的可能性(3)工程化的工作方式(4)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63、(1)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组织结构图)(2)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3)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U/C矩阵、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4) 建立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5) 确定系统可能涉及的管理模型

64、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另一个重要阶段。设计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总体结构的设计,其次是具体物理模型(详细设计)的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现(如编程、调试、试运行等)制定蓝图。

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划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的设计。系统设计的结果是一系列的系统设计文件(蓝图),

65、(1) 子系统的划分(2) 网络设计(3) 计算机处理流程的设计(4) 代码设计(5)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6) 输入输出设计(7) 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66、(1) 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模块独立原则)(2) 使子系统之间数据依赖性尽量小(信息隐蔽和局部化原则)(3) 子系统划分尽量使数据冗余较小(数据共享原则)(4) 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5) 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6) 应考虑各种资源饿充分利用

67、代码是以数字或字符来代表各种客观实体,系统开发过程中设计代码的目的是(1)唯一化(2)规范化(3)系统化

68、(1) 保证有足够容量,足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2) 属性系统化(3) 分类具有一定柔性(4) 注意与外系统及已存在系统的协调

69、(1) 顺序码(2) 数字码(3) 字符码(4) 混合码

70、HIPO(Hierarchy +Input-Process-Output)图(层次结构图和输入处理输出图)是一种描述系统模块层次及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图。前者主要描述系统的设计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后者主要描述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及模块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71、(1) 系统总体结构图(2) 系统设备配置图(3) 系统分类编码方案(4) 数据库结构图(5) 输入输出设计方案(6) HIPO图(7) 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72、(1) 按照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2) 建立数据库系统(3) 程序设计与调试(4) 整理基层数据,培训操作人员(5) 投入切换和试运行

73、(1) 可靠性(2) 规范性(3) 可读性(4) 可维护性

74、(1) 黑箱测试(2) 数据测试(3) 穷举测试(4) 操作测试(5) 模型测试

75、(1) 系统整体结构和系统概貌;(2) 系统分析设计思想和每一步的考虑;

(3) 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4) 系统使用的主要工具的使用;(5) 汉字输入方式的培训;(6) 系统输入方式和操作的培训;(7) 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故障的排除;(8) 文档资料的分类及检索方式;(9) 数据收集、统计渠道、统计口径等;(10)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76、(1) 系统初始化及输入原始数据;(2) 记录系统运行的数据和状况;(3) 核对新老系统输出的结果;(4) 对实际系统的输入方式进行考查;(5) 对系统的实际运行、响应速度进行实际测试。

77、(1) 直接切换;(2) 并行切换;(3) 分段切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