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虽然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只作了部分承诺,但教育系统同样要加速扩大开放的进程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对职业教育既有直接的促进和冲击,也有通过经济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面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后中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地、深层次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更强的实力,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面对世界各国教育力量的竞争,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鉴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从计划体制中沿袭下来的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学会深入地了解市场、灵活地适应市场、准确而果断地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国家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以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与相关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实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400个装备水平较高的实训基地。
(二)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把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纳入整个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转制、股份制和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模式。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引入民办教育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使职业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 (三)多渠道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根据《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今后逐步建立政府、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机制。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制度,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帮助。国家和地方扶贫资金要安排一部分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积极探索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吸收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途径和机制。 三、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我国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美国、德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高科技领域,社会越发展,劳动分工越细,对大量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的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等职业教育毫无疑问是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人才和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地域广大的农村,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也需要科技的支撑,而我国的大多数农民只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或者是文盲、半文盲,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四、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民办教育也获得了极大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民办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关于民办职业教育的举办,在我国职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已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民办职业教育中,民办职业中学有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学校达1036所,民办职业高中在校生已有17.7万人,占全国职业高中在校生的4%。但与其他教育相比,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有些混乱,其发展与其他教育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认真研究我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问题,总结其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发现人才、留住人才
“跳槽”率不断增长是目前很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现象,而“跳槽”者中往往以有一定能力的年轻员工居多。处理不好“留人”问题,对学校的发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留人”并不是要留住所有人,那些好高骛远、心比天高的人就应该淘汰,但我们要最大努力留住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绩优股”和“潜
www.gsfpxx.com
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作为教师实践、学习和锻炼点,有计划地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要将企业作为师资培训教学的实习基地和教学现场。这是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2、定期分批选派素质好的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脱产学习或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并参加专业技能登记考核。 3、学校利用假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班,选派有专长的教师或在校外企业师资培训基地及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中选定一批专家,来院担任培训教学工作,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4、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学校的产学研结合,主要是侧重将教学、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上。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依托实习工厂、校办产业及有关项目建设,有计划的组织教师承担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如:实习工厂的安装、校园网的开发、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电网改造、食堂IC卡管理等。另一方面是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建搞项目开发,参与生产工艺的设计。使他们一边开发项目,一边编著教材或案例,使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5、组织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参加建设,既可节约经费,又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6、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教学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7、对新进的教师或从企业、科研单位聘用的有实践经历专业教师,要提高其教学基本功,帮助他熟悉教学规律,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基本理论,精通教学法,实现由工程型人才向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艺术的合格教师。首先是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岗前培训,集中辅导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理论。其次可由学院督导团成员和指定的副教授或讲师中的教学业务尖子对新进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他们过好课堂关、备课关、教法关。
8、其他培训形式:如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国内访问学者、短期研讨班、骨干教师进修班等。 五、后勤工作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后勤管理,后勤是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服务的部门。
后勤的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学校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努力掌握服务技能,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后勤职工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服务,努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学校后勤工作的原则
学校后勤工作的原则,是指学校后勤工作办事的规矩、程序、要求和方法。具体到学校和个人,在处理学校后勤工作时应坚持: ① 法律规定的按法律办; ② 有制度的按制度办 ③ 有先例的按先例办
④ 什么都没有的集体商量以后再办。在研究解决学校后勤工作重要问题、普遍问题、焦点难点问题时,应做到:①深入调查,掌握真实情况;②重视个别意见;③服从全局,服从长远;④充分交换意见,广泛通气;⑤以人为本;⑥向上级请示汇报,以求指导。
(二)学校后勤工作中坚持原则的重要作用
1、坚持原则是维护学校后勤工作秩序的起码要求。工作中最难办和最棘手的,往往是没有规矩的事,或是有规矩没有按规矩办的事。按规矩办事,坚持原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办事原则,办事程序公开化,明朗化,按章办事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防止暗箱操作,避免相互猜疑。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一般不会出问题,即使出了问题引发矛盾,也能够向管理和服务的对象解释清楚,晓之以理,化解矛盾,维护学校后勤工作的正常秩序。
2、坚持原则是学校后勤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当今社会变化巨大,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为人处事的理念、方法也在与时俱进。在现阶段研究沟通技巧,注重情商管理已成为世界人力资本管理理念的主旋律,这种管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个人、单位、社会三方面的需要和谐统一,使人们在工作中发挥最大潜能,在追求个人成就审美的同时,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贡献。钱、财、物是学校管理工作的载体,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作为钱、财、物的管理者,首先就不能任意占有、使用、支配和处理,要对上级负责,对平级负责,对下级负责,对全体所有者负责。
3、坚持原则是教育战线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追求和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学校干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的教师,代表学校道德的较高层次,体现道德发展的较高水平。坚持原则对学校行政干部来说,不仅仅是应提倡和鼓励的准则,而且是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必须坚决遵循并身体力行的道德戒律。在新形势下,放弃原则,随意办事,看人办事,以自己的好恶办事,受利益驱动事,必须摒弃。
www.gsfpxx.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