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11125闫国祥
上高中的时候就买了一本《毛泽东传》,由于学习任务比较重,我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断断续续的读完。这学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所以就从新读了这本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读书体会也在进一步的加深。
伟人的伟大之处必定是做常人之不能做,想常人所想不到,必定完成了在人类或者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任务。他们成长的过程,经历的风雨,远远多过普通人。这本书便告诉了我们伟人是怎样炼成的。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能从伟人的经历中学到点什么呢?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他的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十七岁的毛泽东走出韶关的时候,心中是抱着何其坚定的决心啊。从那一刻起,他立下了第一个志向,并且用自己的一生为了这个志向不断的努力,这便是“学”。后来随着他眼界的开阔思想的进步,最后形成了自己人生的志向,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做主而努力。
在如此的年纪就拥有如此的志向,我的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他立志于学后便一直努力着,反观我们呢?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很多苦学的故事,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光,孙康映雪读,我们也曾努力的去学习,可是现在呢?到大学了,还有几个人能有高中时候的那股冲劲呢?二十多岁时候的毛泽东在挑灯夜读,图书阅览室的钥匙握在手中。现在的我们每天也是过了半夜睡觉,只是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在学习,而是电影,游戏,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是不是该想点什么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二十岁的年纪,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虚度了,真的不会后悔么?当我们玩了一天之后,
我们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刚进大学时候对未来的憧憬?当五年十年二十年过去,我们是否会想,如果当年,我努力了,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我们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很多道理也都基本懂了,无论做什么事,须知知易行难。伟人跟普通人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始终如一的去努力,而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点的。行动,远比空想来的实在。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有了好的想法,不去做,结果等于零,空想最终只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而只会做不会想,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不动脑筋只会傻乎乎出笨力气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有了好的想法,去做了,因为遇到困难而退缩了,结果跟只想不做也差不多,我们应该想办法去解决它,困难就像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毛泽东能逐步成长为一个伟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鲜明的个性和他独有的个人魅力。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表现出了他的叛逆,与父亲抗争,坚持自己的想法,并获得成功,以致使叛逆成为一种习惯。当然,此时的叛逆已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学生时代的他锋芒毕露,秉承他的豪言壮志“自信人生二百年”。在第一师范的几年生活里,他始终是一名学生组织者,俨然一位青涩却出色的活动家。他敢于对错的东西说不,博学多识,成为学校里当时先进,更准确的说是激进分子的偶像,而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像他一样使他人都心服口服,稳重、果断的他具备着少有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毛泽东的求知欲更不能翁小觑,这也是他独特个性的一部分。他把大多数的时间交给了图书阅览室,把大多数的钱也用在了买书上。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读后感,或赞同,或批判。在闹市上读书,纯粹的磨练自己的注意力。对报纸上的所有地名人名都细细考究。而现在的我们呢,作为学生的我们与书那么近,可又那么远。图书馆中好书如云,我们又读过几本呢?
也许有些想法过于片面或者偏激,可是我想说,这是我有对中国当代青年学生的思考,也有对自己清醒的呼唤。一本好书,不是好在它本身,而是你从中获得了什么。这本书不仅让我进一步的了解了毛泽东,而且结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运用书中所得到的的体会进行分析与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