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献信息检索报告的撰写实例

2023-07-13 来源:星星旅游


文献信息检索报告(简单)

海岛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一、分析课题

随着陆地开发的逐步深入,人类把目光投向了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海岛开发成为各国海洋战略关注的焦点。海岛开发主要集中在海岛旅游、海岛资源的开采等方面,这种无序的开发模式最终导致海岛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海岛及周边水域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的产生。尽管很多国家采取了海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的策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海岛,需要在研究海岛现有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海岛可持续开发的模式。

海岛可持续开发总体上属于经济与管理学科,其管理的对象是海岛,研究的重点是海岛的开发模式,与当前海洋综合管理研究的热点相适应。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主要有:海岛、岛屿、海洋开发、可持续开发、海洋综合管理等名词。其可以检索的检索工具范围主要有:中文数据库,如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检索相关的涉海网站获得相关海洋信息,如国家海洋局网站、中国海洋信息网等;在外文文献中可以检索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 二、选择检索工具或者检索系统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搜索引擎:百度、谷歌 ……

三、构造检索策略 检索方式一:初级检索 检索项:关键词 检索词:海岛开发

点击“检索”按钮进入检索结果页面 检索方式二:高级检索

检索式为:题名=海岛 and题名=开发 and (关键词=可持续 or 关键词=环境保护)

点击“检索”按钮进入检索结果页面

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检索方式一:初级检索 检索项:题名 检索词:海岛开发

点击“检索”按钮进入检索结果页面 检索方式二:高级检索

检索式为:题名=海岛开发 and (关键词=可持续 or 关键词=环境保护)

点击“检索”按钮进入检索结果页面 ……

四、获取信息

[1] 韩秋影.我国海岛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5)

[2] 滕祖文.加强北海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管理.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

[3] 李常亮.广西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措施探讨.南方国土资源,2009,(4)

[4] 韩立民.保护海岛资源 科学开发和利用海岛.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6)

[5] 宁凌.海岛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兼论广东省海岛资源开发.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5)

[6] 信忠保等.山东海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

[7] 王曙光.推动海岛开发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6)

[8] 杨邦杰.中国海岛的保护开发与管理. 中国发展,2009,(2) 五、文献信息分析

经过检索,获得相关文献200多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8篇。纵观这些文献信息,海岛可持续开发的相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目前国内外有关海岛开发的理论研究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尚未展开,海岛开发的研究仅限于实证分析阶段,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1]从海岛开发的环境、管理和经济等方面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海岛资源。

文献[2]的研究表明,海岛的无序开发最终导致海岛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海岛及周边水域环境日益恶化等,提出适度发展生态休闲型的“海洋牧场”式渔业、合理发展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等环保新兴产业。

2、海岛开发研究中,对于海岛资源与环境关系的论述较多,最终得出海岛资源开发于环境保护并举的结论。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等对海岛的调查研究时间较早、较系统,并进行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研究。

大型综合检索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主题分析 1、外部特征的分析:

(1)全面性/专深性:全面地查找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文献。

(2)本课题的目的:完成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综述文章。

(3)文献类型: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网络信息。 (4)相关文献的时间范围:近五六年内相关的文献数量较多,时间范围确定在2005—2010年。

(5)相关文献的文献加工深度:选择一次文献中的论文、译文、专著;二次文献中的文摘、搜索引擎信息;三次文献中的综述文献。

(6)相关文献的作者:主要来自于各大高校、研究所、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士,并在该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

(7)相关文献质量:主要为核心期刊上,被引用率较高的文献。 (8)语种:定所查的相关文献语种为简体中文。

主题内容特征的分析:

目的(Why) 是什么? 育? 现状如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为什么 为什么需要心理健康教目的能否有所改进? 如何改善 全部大学生还是部分大学对象(What) 生? 场所(Where) 在何种场合?公开?私密? 为什么要选择这部分群体?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场如何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做出改进? 应该选择在什么场所? 所?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时间(When) 什么时期做比较好? 期? 谁在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人员(Who) 育? 手段(How) 教育的方法手段有哪些? 为什么要那么做? 有没有更好的手段方法? 为什么要由他们做? 应该由谁来承担? 应该选择在什么时期?

2、关键词分析

直接从课题中提取的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的相关词:心理问题、心理调节、追踪观察、心理健康水平、抽样调查

3、背景知识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除此以外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其更高的目标是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心理健康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大学生心

理健康研究方面同样也是如此。

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国内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多实证性的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如下:

钟为民,王志勇等对甘肃西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小团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结果发现西部地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并且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男生在思想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有较多的难以控制的敌对情绪,女生表现为多愁善感、胆怯、退缩等恐惧症状。

王艳春等对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所调查的高校中特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 81%,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等方面。其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特困大学生的14. 77%,男性特困与非特困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女性特困生与非特困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方面存在差异。

李晶等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大学2年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于1年级的新生来讲,大学生活要比高中生活丰富精彩,新鲜轻松,主要面临对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的适应,心理问题相对较少;3年级是比较稳定的时期,是他们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期。进入高年级后,因面临就业,考研压力等,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所回升。

吕一军、牛芃等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优于男生,女生恐怖因子得分要高于男生,男生敌

对性、强迫性和偏执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谢桂阳、程刚在对贫困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和精神症状5 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偏高。而城乡生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有较多的不适应,加之自卑感和自身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敢交往,不善交往或容易发生冲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经历着更多的矛盾与困惑。

齐平、张艺馨等在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合群,开朗,更加敢为,而世故性和紧张性的得分则更低。

邓香兰等研究表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他们可能存在更深程度的焦虑,敌对和恐怖情绪。

马晓明、徐宪春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能增进心理健康,而同一性危机将会给个体带来冲突、不安、痛苦和焦虑,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提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社会区域文化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人格特征、情绪和意志力等。

4、需解决的问题

(1)在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效果如何?

(3)近年来国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如何?理论成果有哪些?

(4)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生,为解决大学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怎样的思考和建议。

二、研究问题的信息检索过程和方法 1、检索方法: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查询需要,确定查询方法。根据所需信息,笔者选择采取综合法,包括了顺查法、追溯法、二次检索法。 2、检索工具:

主要选择的检索工具类型为:

中文期刊论文、中文的学位论文和中文搜索引擎; 具体使用的检索工具为: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3)谷歌学术搜索

3、主要检索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 研究 4、检索过程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a.使用标准检索

检索词一:大学生 检索项:题名;

检索词二:心理健康教育 检索项:题名;布尔逻辑关系:and 构建检索式为:(题名=大学生)and(题名=心理健康教育); 限定条件为:期刊年期:2005年到2010年 ;

来源类别:核心期刊; 结果排序方式:发表时间;

得到结果记录数213条:

b.对标准检索的结果进行二次检索:

增加检索词三:现状 检索项:主题 布尔逻辑关系:and;

对213条记录进行二次检索,得到记录数26条;

c.对二次检索结果进行结果分组(缩检):

使用学科类别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组,属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的检索结果”记录数为22条:

d.改变检索式(扩检):

检索词一:大学生 检索项:题名;

检索词二:心理健康 检索项:题名;逻辑关系:and; 检索词三:心理问题 检索项:关键词;逻辑关系:or 构建检索式为:(题名=大学生)and((题名=心理健康)or(关键词=心理问题));

限定条件为:期刊年期:2005年到2010年 ;

来源类别:核心期刊;

结果排序方式:发表时间;

得到结果记录数936条;

(2)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a. 使用标准检索

检索词一:大学生 检索项:题名;

检索词二:心理健康教育 检索项:题名;布尔逻辑关系:and 构建检索式为:(题名=大学生)and(题名=心理健康教育); 限定条件为:期刊年期:2005年到2010年 ;

结果排序方式:发表时间;

得到结果记录数50条;

b.追溯法检索与引文检索

选择一篇《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追溯法检索:通过检索此篇论文可以得到其参考文献记录数18条;

引文检索:通过检索此篇论文可以得到其引证文献记录数9条;

(3)谷歌学术搜索

使用谷歌学术搜索的高级搜索:

包含全部字词:大学生 and 心理问题; 包含确切的词语:心理健康教育 ; 出现搜索字词的位置:文章中的任何位置; 年期:2005——2010;

得到搜索结果记录数21900条;

三、检索结果的组织与整理

检索结果的评价和筛选。依据检索结果,根据评价文献的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标准,对检索获得的相关文献进行选择;

得到了下列的重要文献(包括追溯法检索与引文检索法获取的文献):

1. 【题名】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 【作者】章明明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心理辅导中心 【刊名】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冲突; 观念冲突; 文化环境

【摘要】 采用自编的“心理冲突调查问卷”,调查分析了53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冲突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特点,结果显示:(1)大学生普遍面临心理冲突,其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2)大学生心理冲突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3)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内部需要之间的冲

突”与“就业与多元价值观引起的冲突”两个类型之间上有显著差异。 选择原因:文献来自于核心期刊,由权威作者写作,内容新颖,而且数据来源于531名大学生学生的统计数据,数据准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发表时间较新综上所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故选择。

2. 【题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郝丽红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刊名】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摘要】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压力,进而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研究、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择原因:文献来自于核心期刊,由权威作者写作,从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方面入手,剖析了产生的原因,并且从校园管理和网络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发表时间也较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故选择。

3. 【题名】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绍波; 傅文第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名】教育探索,2006年03期 【关键词】 心理危机; 干预; 机构

【摘要】 大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已经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应明确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学意义,防止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应激事件,为此,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机制。

选择原因:文献来自于核心期刊,由权威作者写作,内容从大学生自身产生心理危机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以及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防范的机制,发表时间较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故选择。 4.

【题名】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探析 【作者】齐平; 安莉娟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刊名】教育探索,2006年02期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原因; 分析

【摘要】 对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一方面能够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早日走出内心的羁绊和情绪的困扰,快乐地生

活与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使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借鉴,提高其针对性与时效性。

选择原因:文献来自于核心期刊,由权威作者写作,内容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包括有个性、教育、认知几个方面,发表时间较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故选择。 5.

【题名】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 【作者】王建中; 樊富珉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00083; 100084 【刊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卫生; SCL-9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通过分层抽样在北京市选取23所高校,测评了有效样本 5220个 ,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被试中至少有一个SCL -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 16.51%,男、女及不同年级学生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这一比例来自农村的学生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水平差于全国常模,但优于国内其他地区大学;女生、二年级学生以及来自县镇和农村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选择原因:文献来自于核心期刊,由权威作者写作,被引用率极高,内容主要为使用SCL-90评量表进行评测,样本数量大,对各个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分析,发表时间较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故选择。 6.

【题名】塑造青年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思考 【作者】杨江水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047 【刊名】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关键词】 大学生; 不良心态; 阳光心态; 思考

【摘要】 当前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主要表现在心虚自卑、情绪不稳、敏感多疑、急功近利、心性孤僻和心志脆弱等方面。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不良心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塑造大学生健康而快乐的“阳光心态”。

选择原因:文献来自于一般期刊,但是被引用率较高,内容主要从大学生在校园里容易受到心理落差和环境影响产生的不良心态,产生的原因、应对的方式和措施等,发表时间较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7.

【题名】实施危机干预机制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肖耀南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412001

【刊名】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危机干预

【摘要】 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因此,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成因,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与模式加以探讨。 选择原因:文献来自于一般期刊,内容选择了特定的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成因,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了研究,发表时间较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报告)

摘要: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and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advances some corresponding tactics for increas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s: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ical health;education

1、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走进人的心灵深处的工作,是一种提高生命质量的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智潜能,增进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病,培养健全人格,提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心理冲突。章明明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普遍面临心理冲突,主要有自身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引起的冲突,内部需要与经济条件限制的冲突等。而表现出的不良心态有心虚自卑、喜怒无常、敏感多疑、急功近利、心性孤僻、心志脆弱等。 2.心理危机。指个体由于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致使当事人心理状态严重紊乱,产生精

神疾病。主要有行为变化(不能正常学习与生活,产生过激行为);认知改变(难以区分事物异同,决断能力下降);情绪异常(高度紧张、焦虑、愤怒、烦恼)。心理危机的特点具有累积性、突发性、紧急性、复杂性和破坏性。

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主观因素:杨江水、齐平、安莉娟等认为,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因素包含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个性特征:内向、敏感,体验深刻,但思维固着,不灵活;自尊但不自信,内心封闭,自我防御机制较强;缺乏独立意识,意志力薄弱,消极退缩,受暗示性强。

(2)认知偏差:在自我认识上,未能建立自己独立的需要结构与价值观,过低的自我评价和消极的自我暗示,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而不立足现在,由心理上不很成熟易入情感误区;在人际交往上追求完美,要求绝对化,拿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要求别人。 客观因素:赫丽红、肖耀南等认为,社会、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三大客体。

(1)国内外各种思潮观念的撞击,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社会不良现象的扭曲;

(2)家庭教育忽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畸形的家庭教育(过于溺爱,过于严厉,过于放任)的毒害;

(3)学校重知识轻心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忽视学生责任感

的培养,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网络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造成心理危机还有诸多因素:生活中出现了导致心理压力增长的意外事件;躯体和意识出现严重不适;遭到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应付的困境等等。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措施

(1)目标转变说。顾海良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有四个转变:教育层面上从局部心理健康教育向整体素质教育转变;工作模式上从重在治疗心理疾患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本转变;教育方式上从单纯课堂教学向综合实践教育转变;队伍建设上从兼职教师为主向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队伍结构转变。 (2)以人为本说。高海滨主张科学认识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促进两者的融洽;组织普查学生心理状况,鼓励学生参与咨询活动;动员各方面力量(教师、家长、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导师负责制,深入学生中间(包括寝室)做好心理引导工作;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建档备案,专人负责,制定干预方案,以防万一。

(3)危机干预说。肖耀南主张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三系统: a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听心理讲座、进行心理训练与成长训练,增强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班级心理信息员、教师心理咨询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四级防护网络宏观引导;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

b危机处理系统。面临危机,危机处理委员会要迅速行动,并通知家长共同处理,必要时向社会专业心理机构求助。

c危机重估系统。危机结束后,危机干预各方应对整个危机干预过程进行反思,评估干预效绩,探讨危机干预的得失。

(4)三位一体说。赫丽红指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a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大学生的成长,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和谐、有益、宽松的环境;

b家长要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

c学校要通过各种咨询和心理行为训练校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利用课堂教学、广电网络、宣传窗等媒体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组织高品位的文体活动、营造有时代感艺术感的校园景观,提升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管理,解决心理问题要与解决学业上、生活上等实际问题相结合。

5、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轻预防引导;重心理问题调查,轻心理求助方式的调研;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

动的开展。据此,得出三点启示:

(1)提高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与认识,加强校园道德教育,促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2)把预防性普及教育作为重点,防患于未然,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增进人际关系交往与沟通,在心理问题形成的萌芽阶段进行疏导。

(3)全员高度重视心理高危人员,对于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及时救助。 参考文献:

[1]章明明. 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J]. 高教探索,2007(2):120-122

[2]杨江水. 塑造青年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7(2):33-35

[3]齐平,安莉娟. 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探析[J]. 教育探索,2006(2):96-97

[4]赫丽红.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因素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06(4):112-113

[5]肖耀南. 实施危机干预机制,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职业教育研究,2007(3):18-19

[6]高海滨.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3):57-58

[7]张绍波,傅文第.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6(3):106-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