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和中药颗粒制剂的现代应用对比研究
2021-10-27
来源:星星旅游
第15卷第18期-总第266期 20 1 7年9月・下半月刊 治疗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叫.实用肿瘤杂志,2010,25(3): 3l8—320. 效观察『Jl_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33.1135. f28]黄宗宣,严媚,李婕,等.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造血和免疫 功能的影响『JI.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1):1070-1072. 【2 9l汪英,吴慧莉,张永军.花生衣水提液防治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48例咖. 福建中医药,2012,43(5):40-41. f30]周红芬.加味花生衣汁在防治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中 的疗效观察l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9):1 2. [31]宫金艳.阿胶花生衣汤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 『17]t延朋.白介素一11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中 的临床研究Ⅱ】.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181 182. [18】陈芳君,张丹,王增,等.重组人白介素一1 1(I)与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索 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经济学评价[J1.中国药师,2015,18(2):250. 252. 【19】赵诗云,彭旦明,周名智,等月中节风对小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mJ[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0,20(3):154—156. 『20]ti ̄立业,刘天浩,陈运贤,等 中节风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fJ1_ 中药材,2005,28(1):35—38. ‘ 『21]徐国良,肖兵华,陈奇,等肿节风及其分离部位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小鼠血小板的影,IN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4):33.36. f22]章武强,苏敏,陈奇.肿节风总黄酮对环磷酰胺抗小鼠肉瘤s180的增效 减毒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7.19. 『23]吴立洲,蒋明东,方亮.血康口服液防治NSCLC同步放化疗后血小板减 少症临床观察[J】.武警医院,2009,12(7):599.602. 『24] ̄.0J宇,范丽听,曲范杰,等.血康口服液防治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 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094—2094. 癌的临床观察【JJ_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1):8.10. f32]吴攀,郑敏翠,李婉丽,等.江南卷柏片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m中医药导报,2009,15(12):31 32. 【33]焦宗久,郭素丽,陈娜飞.江南卷柏片联合小剂量泼尼松片治疗老年慢 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lJl_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5):40— 42. f34]马逢顺,高瑞兰,林筱洁,等.升血灵胶囊(人参总皂苷)治疗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症的l临床研究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叨.浙江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2,36(2):137.140. 『351高瑞兰,王京霞,宋康,等.动物模型、造血干/租细胞及分子机制系列研 究和开发中药5类新药派能达胶囊治疗血细胞减少症的成效【z].武汉: 2011:448-449. 【25]钱文军.黄芪注射液对晚期乳腺癌化疗近期疗效的影响【JJ.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2011,10(19):1531-1532. [26]卢朝晖,韩慧芳.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治疗分析[J】 _河北医药,2015,37(16):2460 2462. 『3615E青春,娜仁其木格,朱翔慧,等.熊胆粉及其替代品对阿糖胞苷致血小 板减少模型外周血象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fJ1_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23(3):779—784. 『271毛丹,黄立中,周春花,等.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疗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张启云收稿日期:2017.05—09) 中药汤剂和中药颗粒制剂的现代应用对比研究※ 付敏宋雅琳孙增涛 3001 5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天津摘要: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临床用药的最广泛的形式。虽然中药传统汤剂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伴随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 生活节奏的加速,传统汤剂却日益显现出和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不适用性,故出现了新的剂型——颗粒制剂。二者各自具有 其优劣势,大量文献表明中药汤剂和中药制剂在药效成分的优势并非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本文旨在探讨二者的现代临床应 用及各自利弊与共存,以便中医中药更好地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汤剂;中药颗粒制剂;中药剂型改革 doi:10.3969 ̄.issn.1672.2779.2017.18.066 文章编号:1672.2779(2017).18.0152—03 Comparative Study on Modern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Preparation nj Min,SONG Yalin,SUN Zengtao 。 (Department ofRespiratory Diseases,the Second Afilfiated Hospital ofTianjin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50,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form of clinical medicin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thoug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has many advantages,bu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ace of life accelerated,the traditional decoction is increasingly showing and modern fast・paced life is not applicable,SO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osage forms—granule preparations.Both of which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show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eficacy of tfhe advantages of ingredients has not a common law.This article aimed tO explore the two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their respective pros and cons and coexistence,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linica1.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sage reform 中药是中国传统的产物,具有几千年历史,经过 古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使现代中药的种类、用法等 都在不断地更新。迄今为止,中药在中国仍占有很高 的地位『l_。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主要的用药方法 是“饮片入药,临用煎药”嘲。中药汤剂是目前中医药临 床用药最广泛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因人而异,随症加 减的灵活性,把握药物的配伍、用药剂量等原则,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81703858】;天津市卫生和计划 有吸收快、疗效显著的优势。伴随医学科技的不断发 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项目【No.2015118】 展和生活节奏的加速,传统汤剂却日益显现出和现代 第15卷第18期.总第266期 20 1 7年9月.下半月刊 快节奏生活的不适用性,影响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与 传承,如煎煮不方便,服用剂量大,易霉变,以及调 剂方法和煎药方法是否正确会对药物疗效产生直接影 响。长期以来,人们在中药剂型方面做了许多探索, 进行了从传统饮片、小饮片、煮散、原生药材颗粒, 到中药制剂的研究。据统计,1987年一1998年批准了 要90分钟才能完成1剂中药的煎制。在煎煮过程中, 要注意特殊药物的先煎、后下,文、武火的变换,要 不断搅拌中药,防止糊底和药液溢出,操作繁琐,药 液中挥发性成分容易损失,一般家庭煎煮,只能煎煮 40%~70%的有效成分,药用资源造成大量的隐性浪 费,从而降低了药物临床疗效『l1]。另外中药汤剂是通 过很多种中药经过煎煮而成,而且每一种药材都含有 新中药 ̄:11938个,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片剂, 约占80%,注射剂、气雾剂、乳剂、滴丸等剂型不到 5%嘲。中药颗粒制剂是充分利用现代生产加工技术,以 几种甚至几十种成分,所以中药汤剂中具有几种有效 成分,人们并不清楚,又由于通过煎煮这一非常复杂 中药饮片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作加工而 成的中药制剂。它是一种新型的中药饮片,其质量和 剂量都是统一的问。同时,颗粒制剂可通过薄膜衣,或添 加辅料而达到提高药物稳定性、掩盖不适气味和缓释 控释的目的[51。其使用方法同中药饮片,适合于个体化 给药方式,不必煎煮,服药时用温开水冲调即可。中 药颗粒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等优点, 又克服了汤剂需要临时煎煮、耗时耗能、时间长易酸 败变质等缺点[句。中药颗粒制剂的研发实现了最大限度 的提高药效,便与生产、贮存、携带,服用方便,有 利于中医中药在临床方面的推广应用,提高中医中药 的国际地位。但其临床疗效与传统汤剂相对照是否等 效,一直备受争议。 1中药颗粒制剂优势明显 1.1质量可控确保疗效传统中药汤剂需要药师人工调 剂,误差大,而且错漏难以纠正。另外中药房粉尘飞 扬,存在空气污染的问题,中药饮片暴露其中极易变 质,影响药效。而中药颗粒制剂则是采用科学的方法 制得后分装于独立包装的精准测量的中药制剂,清洁 卫生,质量可靠同。 1.2节约时间便于运输储存提高药效中药颗粒制 剂是把传统中药饮片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提取、分 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的中药制剂,避免 了煎煮时间不仅麻烦,不易操作,而且浪费时间【8j。而 且,中药配方颗粒采用独立铝箔包装,密封好,不吸 潮,携带方便,同时可以避免中药饮片因保管不当引 起的走油、发霉、虫蛀等问题f9】,不仅如此颗粒剂还能 避免有效成分挥发,以及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等成 分的变性。所以中药制剂较传统汤剂,不仅节约时 间,提高药效,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方式。 1.3巩固期可降低服药量针对慢性病患者,以及在患 者后期进行巩固治疗时,可以配置成中药颗粒制剂进 行服用,降低服药量 。 1.4药材的机理明确易于规范化国际化传统中药煎 煮法在实际操作中,要通过浸泡、一煎、二煎,约需 的植物化学合成,交换的过程rl2],人们不易掌握复杂 的操作方法,无法保障每次煎煮出来的药物成分相 同,其中很多物质变化,使其具体成分更加复杂。中 药颗粒制剂则是采用先进工艺对复方饮片进行提取、 浓缩、干燥、制粒等,分装而成的独立小包装,有效 避免了煎煮方法操作不正确对药效的直接影响。所以 它较中药汤剂作用机理更清楚明了,易于外国人的接 受。此外,先进科学的提取方法和设备使中药材的质 量相对有了保障,有效成分相对稳定,各项质量指标 易于控制和监测;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 际化 。 2中药颗粒制剂的局限性 2.1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相对于传统饮片,中药配方 颗粒剂最大的优势是质量稳定可控,能有效控制重金 属残留量、农药残留量,但目前我国尚未针对中药颗 粒制剂颁布统一的质量标准,导致各个生产企业的产 品良莠不齐,也将导致该优势荡然无存,制约了中药 颗粒制剂生产企业严格控制质量管理,投入科研的积 极性,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2封装不严易吸潮结块中药颗粒制剂在研制生产过 程中始终注重药品的包装,选择包装时应注意其材质、 厚薄、透湿性及通气性的差异,同时应根据所选的包 装材料,确定合理的防潮包装及密封方法。通常选用 低透湿透气的材料或容器对药品密封包装,或在包装 内装入适量吸收潮气的干燥剂可显著降低局部环境的 水蒸汽压,减少中药颗粒制剂的吸潮【l5j。丁红婴等 在对 药品包装材料对中成药质量的影响研究中指出,中成 药应该谨慎使用铝塑板或塑料瓶包装,虽然有质轻的 优点,但密封隔离及耐热程度不如玻璃包装。王永山 等f1 用不同材料的复合膜包装样品颗粒,于相同的室温 下贮存,间隔一定时间检查性状、水分、溶化性等指 标,结果显示复合膜的材质对药品的稳定性影响差异 很大:镀铝塑料复合膜优于塑料薄膜,铝箔复合膜又 明显优于镀铝塑料复合膜。 2.3剂量规格局限制约疗效中药制剂发展缓慢,也是 由于其自身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疗效方面。中药 ◎ 第l20 15 7卷年9第18月・期・总下第半月266期刊 颗粒制剂独立包装而剂量确定,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 如年龄、体重、体质等因素各不相同,医生开药时往 往受到颗粒制剂是小包装规格的局限。颗粒制剂每包 的载药量较低,影响临床疗效;又或者是幼儿需要服 用中药,家属需自行拆装调剂,容易出现剂量不均匀 现象。中药颗粒制剂规格不具灵活性直接影响其临床 疗效以及临床推广。 2.4无法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传统中药汤剂遵循辨证 施治、随证加减及用药剂量可调的原则,用药灵活。 而中药颗粒制剂因规格固定,则无法实现中医辨证论 治的原则。 3中药颗粒制剂的应用前景展望 中药颗粒制剂是在中药饮片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 新剂型,是中药汤剂剂型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具有功 效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小,服用及携带方便等特点 】。 它在质量控制、提高药材利用率、储存、以及中药现 代化、国际化等方面优势明显。因而中药材加工成颗 粒制剂代替传统饮片及免煎颗粒,能提高中药材的利 用率,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㈣。但是目 前对中药颗粒制剂的临床疗效研究还远远不够,对其 功效仍存在很多争议,因此研究人员应更深入地研究 中药药效成分、辅料的选择和比例 。制约中药颗粒制 剂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主要一个因素就是部分颗粒制 剂载药量较低,若想要提高颗粒制剂在临床疗效,需 要增加药物剂量l2lJ。但是与传统的汤剂相比较,颗粒制 剂的药物剂量应用比较大,发生的不良现象也比较多, 特别是在应用毒性药物时,要十分谨慎,不能随意的 加减使用。中药颗粒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 不足之处,但相对的优势也很明显,不少医师和药企 也表示了对中药颗粒制剂的认同 。因此望今后针对中 药颗粒制剂制定统一全面的国家标准,建立大规模的 中药材种植基地。王智民等 建议,在我国的新药审批 中规定:药源产地、资源情况、供药人、供销合同、 药材检收质量分析报告、产地种植资料、采集部位及 其要求、产地加工资料、储藏条件、运输要求等,以 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张丽萍等 提出了发展药材种 子种苗的对策:首先加强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良种 基地的建设;其次培育适应现代种子市场的市场主体, 规范市场行为,完善流通体制;最后加强药材种子的 科普宣传。此外,中药颗粒制剂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药 材中的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量,中药材中有纪律等农 药污染防治也取得一定进展闭。贾道娥口回认为中药质量 标准的研究和形成,不应只局限在中成药制剂,应在 投料原料与成品之间,建立半成品(或中间体)概念, 并对其主要项目作质量控制。原忠 提出中药制剂质 量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性成分的选择应满 足以下特征:可溶于水、稳定、且专属性强。加强中 药颗粒制剂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有机融合,只有解决 好中药颗粒制剂的规格局限性、辨证施治的灵活性、 提高临床疗效、工艺及价格的问题,才能促使该新剂 型的快速发展和临床推广,才能满足患者多元化的、 高效便捷的中药剂型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克敬.浅谈传统中药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15(11):106—107. [2]翟素红,王中伟,曹雪东,等.益胃汤中药饮片煎剂与配方颗粒剂的成本 效果分析IJ1.山西医药杂志,2013,42(9):1054. [3】田恒康,何燕萍.1996--1999年申请中药新剂型统计与分析[J】.中成药, 2000,22(9):658 659. 【4】纪昌青.中药配方颗粒剂l 床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J】.内蒙古中医药, 2013(23):44. [5】闫丽霞.中药制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1. [6]蒙光荣,王一目.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含义初探[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 (9):570.571. [7]徐青青.中药颗粒剂优点与不足『J1.江苏江苏中医药,2015,22-0141一O1. [8 萍,周广明,孟祥红,等_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探讨lJJ_基层 医学论坛,2013,26(17):3501.3502. [9]诸明娜.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 2004,11(26):55. 101向莉琳,张云城,等.凉血解毒中药汤剂与中药汤剂与颗粒剂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疗效比较研究fJ1_新中医,2009,41(7):23.24. [1 1】庞祥源.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在临床的应用【JJ.中国医药科学, 2012,2(24):96—97. [12]陈坤金,陈益强.中药饮片颗粒剂与中药汤剂的比较【J】_河北医药, 2003,32(10):775. [13]黄丽坚,杨剑.中药汤剂的发展与剂型改革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 1998,30(1):44—45. [14]金玉琴.中药饮片改革之探讨【J Jl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22(10): 41.42. 【l51王丹丹,金宏.国内外药品包装材料标准的比较【Jl_中国药品标准.2013.36 (3):19. [16】丁‘红婴,曾伟杰.浅谈药品包装用材料对专用成药质量的影响[J】.广东 药学,2005.15(4):23 25. [17]王永山,周嘉陵,卢忠东.包装材料与颗粒剂稳定性的试验 中成药, 1998,20(8):8-9. [18】安学荣.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剂的比较『J1.中医临床研究,2014(5): 13O.131. [19]杨安平,韩英光.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J] .中药材,2006,29(8):857 859. 『20]丁青龙,苏林通l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与饮片及其免煎饮片汤剂的药 效学研究l J1.中华临床医药,2002,3(21):37—40. [21]-T ̄宏顺,熊学敏.中药颗粒剂辅料筛选的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41 (7):65—67. [22】王乙同.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太家健康(学术 版),2014(13):325 327. [23]3:智民,肖诗鹰.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的几点看法f J1l中国中药杂志, 2000,25(4):244.245. f24]张丽萍,杨世林,杨春清,等.我国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 策『J1.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0):579.581. [25]周跃华,徐德生.中药材的农药污染与防治【J]_中草药,2000,31(10):附 3.附5. 【26]贾道娥.重视重要新药半成品理化研究『J1l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 (1):10. [27】原忠-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J】_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 (3):41.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李小娟收稿日期: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