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点]
跨国公司的三种界定方式 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跨国公司的动因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的演变过程
2.1 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
2.1.1 跨国公司的定义 (1)跨国公司的名称
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有许多种不同的名称。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名称不能通用;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名称大同小异,可以相互通用。常见的名称有:国际公司、超国家公司、多国公司等。下面作简要地介绍。
所谓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一般说来,国际公司与跨国公司、多国公司是可以通用的,特别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国际公司更流行。而超国家公司(Supranational Enterprises),则是指根据国际法和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所建立的经济实体,按国籍的尺度衡量,该企业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超过了任何一国法律的制约,而受其据以成立的国际公约、条约、协定的约束。至于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的概念,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都曾使用过这个名称。
这些不同的名称都是在强调其“多国性”,以区别于那些只在一个国家内经营的“单国性公司”。不过,这种术语使用上的差别并不妨碍人们了解把握所要共同描述的经济实体,即从事跨国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决定,自1974年起,联合国正式刊物、文件都一律采用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这一词来称呼跨国投资经营的组织载体。
(2) 跨国公司的定义 1) 定义
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名称定义也就不同,就是同一标准,定义也不会完全相同。对于跨国公司的划分标准有这样几种:
a. 结构标准
结构标准主要是从企业的跨国成都、企业所有权、高级经理人员的国籍和企业的组织形式等方面来确定一家企业是否属于跨国公司。例如: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家的数目,最开放的学者认为,只要是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就可以称为跨国公司,持保守观点的学者认为要在六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才可以称为跨国公司。
举例说明,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50多家工厂。1996年GE 在中国拥有8000名员工,建立了22家合资或独资企业,总资产达到11多亿美元,总收益超过13亿美元;我国的小天鹅在印尼、马来西亚拥有子公司;无锡飞马纺品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设有一家子公司;丽珠集团在美国设有一家美国安仕公司。
有人提出一个企业要称为跨国公司,它的所有权必须被一个以上国籍的人士所掌握。有人认为作为跨国公司的企业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国籍必须具有一个以上的国别。按企业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应该以全球性地区或全球性产品为基础,其实体的法律形式可以是合资、有限、无限、合作社、公私合营等等,但通常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分为设立在母国的母公司和设立在东道国的分公司、子公司等。
b. 营业实绩标准
营业实绩标准是根据公司的国外业务活动在整个公司业务活动中,在资产额、销售额、产值、利润和雇员人数所占比例,来确定其是否属于跨国公司。
如企业在国外的生产经营(F)占总生产经营(T)的比率(F/T):该比率又可从销售收入、
资产、职员等指标来衡量计算。一般认为,企业的F/T比率大于某一任意选定的比率如25%,即可算是跨国公司。但是,这种标准在实际运用时会遇到困难。比如,一些大公司的F/T比率虽然不太高,但其绝对量则很大,而一些规模小的公司则由于海外经营活动较多而F/T比率较高。大多数人主张以25%作为衡量标准,即公司的国外资产额、销售额、产值、利润和雇员人数占整个公司业务活动的25%以上,就算是跨国经营。但根据动态数列分析,某些公司可能在某一时点上可以达到上述比例,而在另一时点上则不能达到这一比例。
199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认为,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就可以称为跨国公司,即“10亿美元俱乐部”。至于年销后额在1亿美元以下的公司,则被称为“不值得引起注意”。例如:通用电器公司营业收入1996年约为800亿美元;江苏省技术进出口公司在美国的芝加哥的割草机公司1999年的营业额为2000万美元,在以后的五年内,为5000万美元。
c. 行为标准
所谓行为标准,是指作为跨国公司应该具有全球战略目标和动机。就涉及的内容看,行为标准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决策时的心态、思维方法和战略取向。
有的学者主张以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层的思想及决策行为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跨国公司。杜鲁克在《不连续的年代》一书中指出,跨国公司的总部虽设在某一国,但其组织、业务及活动范围等都应是全球化的,即具有全球经营的战略和计划。它的最高主管不能只关注某一国家或地区中该企业的活动,而应关注所有国家或地区,即作为“国际企业家”来平等对世界各地为该企业提供的最佳机会,而不偏爱其母国或企业所在国的机会。与此相类似的观点由珀(Po)尔马特 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管理阶层的经营态度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本国中心型的经营态度,即总是着眼于母国而作出决策;
二是多中心型的经营态度,即从所在国或东道国的角度来规划其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以系统的方式将散布在多个国家的企业分支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是全球型经营态度,即完全以世界性的经营态度来规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珀(Po)尔马特认为可以把经理阶层考虑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作为判断跨国公司的标准,即只有全球型企业才是真正的跨国公司。
上述划分标准,都从不同的角度勾画出跨国公司的轮廓。
1980年5月联合国公司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所有成员对跨国公司的达成了共识,在《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以及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的第三次《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的报告中的定义相同,就是:由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个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行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将上面的意思综合起来,跨国公司的定义应该是: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但是值得注意的事,跨国公司的总部不一定设在本国,可以设在对本公司发展最有利的地方。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将人员公司转移到欧洲。1996年4月23日世界上第一家将总部迁入我国大陆的跨国公司是日本八百伴国际集团。紧接着斯米克、西门子、汤臣、联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表示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迁入的强烈愿望。
跨国公司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国籍的全球性企业。但就跨国公司所在地来看,90%以上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发达国家,不到1%的总部设在中欧和东欧,8%的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
(3) 跨国公司的三要素
以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可归纳出以下三个要素: 1)位于多国的经济实体,母公司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对其他实体进行控制,也即施加有效影响;。2)统一决策体系下的共同战略和配套政策。3)分享权利和分担责任。
2.1.2 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根据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生产经营活动跨国化。生产经营活动跨国化即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将其实体
分布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多个国家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由一国的某一大型企业作为其管理、控制和指挥中心。
(2)经营阿战略的全球化。即跨国公司在进行战略决策时,要从整个公司利益出发,并着眼于整个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其资源,充分利用各国和各地区的优势并制定相应的生产、销售和拓展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以获得最大限度和长远的高额利润。
(3)内部管理的一体化。即跨国公司内部诸实体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密切联系,从而使母公司或其内部的其他实体能够共同享有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内部管理的一体化主要包括:1. 生产一体化;2. 新技术和新品一体化; 3. 营销一体化; 4. 采购一体化; 5. 财务一体化。
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弗农教授则概括出跨国公司的以下三个主要特征:(1)以共同的所有权为纽带而互相联结;(2)依赖于共同的资源组合,如货币和信用、信息和系统,以及商标和专利;(3)受控于某个共同的战略。
2.2 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跨国公司的产生是19世纪中后期的事情,但其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设立的一些特许贸易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国皇家非洲公司、英国哈德逊万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等。由于这些特许贸易公司是凭借封建王室 赐予的特权,以母国的炮艇政策为后盾,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从事贸易和航运为主的商业活动,没有直接从事生产和投资,因此它们自成立直到撤销,并未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
2.2.1跨国公司的发展
十六世纪全球范围内有些公司就开始了跨国经营活动。四百多年的跨国经营的历史并不能说明就是跨国公司的历史,因为在16——18世纪,欧洲的英国、荷兰、法国商人就活跃于海外经营贸易,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进行商品交易,而很少从事产品的制造活动,这种跨国经营企业与现代意义哂纳感的跨国公司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导致跨国生产制造活动的产生而出现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雏形是在19世纪下半期形成的。
第一家跨国公司为1882年由27家公司合并组成的美浮石油公司到后来的埃克森石油公司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即现代跨国公司是第二次大战后的产物,它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是: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的发展演变简要如下: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以前是跨国公司的雏形阶段。从18到19世纪,殖民地时代的海外经营活动已经开始了从商品贸易向生产经营的转变。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跨国公司的成型阶段。受战争的影响,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发展比较缓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六十年代,是现代跨国公司突飞猛进的扩展和美国跨国公司称雄于世的阶段。
4、七十年代以来是“大三角”国家跨国公司“三足鼎立”,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网络的发展阶段。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大发展是在二战以后发生的,其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宏观方面分析其宏观条件,微观方面分析其直接动机。下面就分述:
2.2.2 二战后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 (1)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宏观条件
1) 科技革命引起的社会生产力大发展是其大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18世纪末发生的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科技革命。它不是个别科学理论或生产技术获得的突破,而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为基础,遍及各学科和技术领域,并把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而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因素。新的科技革命时代产生的机器,不仅是人的器官延长和体能的扩大,而且是人的智能的扩大和延伸。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以及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引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促进了交通、通讯的计算机化,这些条件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带来了物质前提。由于采用了新型的国际交通和通讯工具,大大缩短了国家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为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跨国公司规模比较大,一家大的跨国公司,有几十家,甚至上千家子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要管理好这样庞大的公司是相当困难的。有了电传电视和计算机系统,可以把公司各部分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并由母公司对相隔数千公里以外的子公司的生产、销售、财务活动等及时进行指导、控制和协调,以保证跨国公司的集中管理。
2) 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其大发展的客观前提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现象,也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客观前提。战前的国际分工是以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关系为基础的,在工业国、农业国和矿业划分上的国际分工。这种旧的国际分工形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对立,也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障碍。新的科技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各国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a.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许多弱小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开始建立,这就使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逐步脱下原来多少带有母国政府的政治使命的外衣,而以企业利益为主,以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为使命,更大规模、更迅速地开展国际直接投资。
b.新的国际分工在地域范围上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自觉或不自觉地参加国际分工而被纳入当代国际经济体系中来。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使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有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c.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及其发展使各国在产业部门之间分工多样化
国际分工的深度进一步发展改变了以往那种工业国、农业国、矿业国的简单分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根据产业发展递进规律而进行较复杂的分工。例如,在同一部门按不同型号产品,按不同的工艺流程或不同工序而进行的国际分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拖拉机,是在比利时的工厂生产传动装置,在英国的工厂生产引擎和泵 (beng)压装置,在美国的工厂生产变速齿轮系统,然后提供部件,装配成完整的拖拉机。
国际分工的这种深化,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充分的舞台。 3) 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为跨国公司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提供了渠道
新技术革命促进的生产力大发展在世界经济生活中造成的最终结果是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加强,具体表现为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国际经济一体化反映了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要求,它既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大规模国际直接投资,组织跨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又为其更大规模的展开提供了通畅的渠道。国际经济一体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a.生产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国家疆界的限制和束缚(fu),开始了使各国的社会再生产日益密切的过程。生产国际化最在自由竞争占主导地位的9世纪已经开始发生,但其趋势的加强则是新科技革命兴起,世界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二次大战后出现的。现代生产由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国际生产。现代大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往往分解到了多个国家进行,即由某个或某些国家的企业为产品的生产提供原材料、不同的零部件和半成品而在另一个或一些国家去进行装配和出口、销售。由此,国际经济联系已不局限于商品流通领域,而必然进入到生产领域,大大加强了生产国际化趋势。
b.资本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是当代生产国际化过程的必要条件,也是生产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分布于各国的多个企业紧紧地联系在同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这就要求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从整体上控制全球型企业。也就是说,生产国际化的过程同时就是资本国际化的过程,资本国际化又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生产联系。
资本国际化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本的国际化、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和商品资本的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如上所述是生产国际化的体现,它必然要求货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表现为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使用,也表现为资本构成的国际化,即资本来源的多元化。这种发展同时要求资本市场实行国际化,即作为国际资本以货币形态进行交易和流通场所的国际金融中心迅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连锁作业。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上0世纪70年代以来产生的现象。商品资本的国际化是产业资本循环的国际化的一个环节,它表现为商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每个国家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到国际交换中去,实现了商品市场的国际化;特别是为数众多的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实行公司内贸易,大大增强了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趋势。
c.生产关系国际化和经济调节国际化
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另一个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国际化。由于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生产力也国际化了。生产力的国际化必然在生产关系上起作用,导致生产关系的国际化,即资本占有的所有制形式的国际化。具体而言,二战后跨国公司这会总全球范围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现代企业形式的蓬勃发展,就是现代生产关系国际化的表现。以世界范围的资本占有形式产生的跨国公司的企业形式,不仅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很普遍的现象,也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例如,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集团等。至于中国字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数以万计的外资企业,也说明现代生产关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上述各种经济生活国际化现象的加强,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提高的同时,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竞争业在发展。为调节矛盾、维护共同的利益,超国家间的经济调节也在逐步加强,联合干预措施正被广泛采用。在对待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上,世界银行外国直接投资待遇指南提出了公正和公平待遇、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一般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内对外签定了许多双边投资条件,1992年底条约总数已达506个之多。经济调节国际化的加强,一方面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为做了规范,另一方面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展起到了保护和鼓励的作用。
4) 发达国家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资本过剩、政府鼓励对外投资是其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合并浪潮。如美国丛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就已经历了三次大的合并浪潮,使原有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生产和集中程度也很高,战后这些国家的生产和集中进一步加强,例如:电子行业的国际商业机械公司一家独揽了美国电子计算机市场的60—70%;日本的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三菱重工业公司、新日本钢铁公司等大公司在本行业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这些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夸大的企业在垄断了国内市场之后,要求几发展,就必须越出国界,寻找新的投资场所和销售市场,一般情况是,企业规模越大某行业的市场能力超出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程度就越大,使国内有利可图的场所越来越狭小,资本过剩问题越来越显得尖锐,它们就越迫切要求向国外扩张,以牟取高额利润。所以,生产进一步集中,垄断进一步加深,为过剩资本寻找新的有利的投资场所,这是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战后经济生活国际化,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的情况下,各发达国家政府出于维护和增大本国利益的需要(因为国家同资本家集团结合在一起的),都采取鼓励对外投资,扶植本国跨国公司成长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发达国家在对外投资方面的主要利益有: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获取战略资源;获得高新科技成果和经济信息;追求国外高额利润等。发达国家鼓励跨国公司向外扩展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措施有:a.组织国营或公私合营的跨国公司从事海外扩展以分担风险;b.向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提供融资便利和投资风险保证;c.向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供研制经费;d.对跨国公司的海外利润的税收上给予优惠,并鼓励在海外的利润再投资;e.利用提供国际发展援助的机会,诱使受援国接受有利于本国跨国公司投资发展的条件。
f.收购原来私人资本经营亏损的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更新设备,提高其竞争能力,等等。
5) 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外资,促进其大发展
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使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主权独立,帝国主义为了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维持其统治,就利用跨国公司作为工具来保住在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利益
和政治地位。(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下、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时,往往将资本、技术、培训、贸易和环境保护等结合在一起,进行一揽子活动。因此,发展中国家希望在尊重自己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吸引跨国公司进行投资。一方面,外国资金的流入填补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投资—储蓄”缺口,从而获得了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常常会伴随着物化了先进技术的新型成套设备的引进,提高了现有资本和新增资本的生产力;而且,外国子公司较高的资本—劳动生产率会对发展中的东道国国内投资效益带来积极影响,进而通过竞争压力,示范学习效应和对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与当地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前向、后向联系等,促使企业提高效率,同时,跨国公司的庞大贸易网络为发展中东道国的出口增长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外汇的增加,等等。基于以上利益,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也就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的微观动因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是受外部宏观条件的促进,影响和引诱而发生的,更重要的是从企业自身利益,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运作的。因此,还应从微观方面,即企业自身进行探讨。
由于企业自身具有某种优势和所处的具体环境的差别,因此,使得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直接投资动机。这些动机主要是说明投资者为什么要进行某一特定类型的投资,即决定具体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或者是投资的直接目的。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从根本上说是服从其经济目标,而非超经济的政治或其他目标,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将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开发和利用外国自然资源
要获得国外的自然资源的最可靠的方法是在其产地进行投资。尤其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初期,正处于急速膨胀的世界工业需要大量石油、矿产品及林业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国内的资源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企业为寻求稳定的资源供应,最佳的选择就是进行直接投资,开发国外自然资源。也可以说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企业生存层次上的投资动机。
2) 利用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降低成本 劳动力的转移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而土地是不可能移动的,于是投资者要利用其他国家这方面廉价资源,就只能采取直接投资方式,直接利用低成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果。这一动机不仅限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且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通常这种投资大多出于企业维持其竞争力的需要,是一种防御层次的投资活动。
3) 分散和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 这种投资称为分散风险型投资。从经济方面看,这种分散风险型的投资可以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就一般意义而言,直接投资的这种动机是出于对国际投资的考虑,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于国内风险的原因。如有些国家对私人资本有各种限制性规定,或政治经济状况不稳定等等都可能使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所以这种投资也是一种防御性的投资。
4) 维护和开拓市场
根据不同的情况,又可氛围四种: 第一种是绕开贸易限制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往往本是出口企业,产品在国内生产,通过出口进入国外市场。由于进口国家实行了贸易限制阻碍了出口的正常进行(为保护进口国国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而企业转向进口国或第三国进行直接投资,维护其原有市场。进入80—90年代,这种类型的投资迅速增加,美日各国企业对欧共体成员的直接投资多数是出于这种动机。这也是一种防御性的投资。
第二种是稳定与扩大市场的投资。企业对出口市场开辟到一定程度后,在当地直接投资进行生产,就地销售更为有利,因此导致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属于发展型对外投资。
第三种是为开辟新市场进行的投资。投资企业在东道国原有基本没有市场,通过直接投资才占有一定的市场。这种类型的投资是进攻型的投资。
第四种是跟随领头企业而进行的投资。其目的是维持未来的市场份额,以防被其他竞争者所占领,从而保证获取长期最大利润。结果是一家企业向外扩展,其他企业就竟相而动。例如,1984年4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刚刚宣布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举办合资企业,5月日产汽车公司就发表了在美国生产小型汽车的计划,日产汽车公司的计划发表仅三天,马
自达公司又公布了在美国设厂的计划。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家也屡见不鲜。西方经济学家海墨和金德尔伯格等称这种投资为“寡头均势”或“跟进投资”,这也是一种防御性投资。
5)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一般集中在发达国家。(取得新产品等,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开发) 6)实现全球发展战略
这是当代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一种投资动机。跨国公司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体系后,开始以全球为目标,进行世界扩张。跨国公司依据资源和市场的分布情况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灵活、有效和统一的经营,有计划地安排投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等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取得最佳经营效果和最大的投资收益率。这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高级层次的体现。
这六种投资动机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除此之外,还有利用现有技术设备,享受国外投资优惠,避税等其他投资动机。这些动机是可以同时并存的。除一般性投资动机机外,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特定动机,如20世纪七十年代对在美国投资的外商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就列出了25种主要投资动机。
尽管上述直接投资动机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投资收益,是又其共同的追求最大利润的资本本性所决定的。
2.3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方式
2.3.1 跨国并购的产生与发展
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并由此造就了大批大大型的跨国企业。
跨国并购之所以能取代绿地投资方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其原因主要是:第一,绿地投资需要从事大量的筹建工作,因而速度慢、周期长,而且绿地投资比并购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而跨国并购则可以直接或的东道国现有企业的资产,大大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从而更容易把握机会,使自己的产品迅速进入目标市场。第二,各国国际交往的加深是跨国并购迅速发展的前提。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及便利化的推动下,许多国家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迅速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实现了对国际市场的竞争。第三,跨国并购的发展还与政府的积极推动密切相关。
2.3.2 跨国并购的分类
跨国并购的分类在前面第一章中已经作了较为详细地介绍,所以在此不做叙述了。 2.3.3 跨国并购的动因
企业为什么愿意通过并购而不是通过内部扩张来实现增长,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争取速度;二是获得所有权资产。
(1) 争取速度
当企业在国内或国外扩张时,并购通常是达到预期目标的最迅速的途径。例如,如果进入市场的时机至关重要,那么收购一家拥有现成分销体系的企业要比在当地建立新的分销渠道与销售组织更为有利。对进入某个市场或某个技术领域较迟的企业来说,并购提供了一种迅速进入该市场获该技术领域的途径。竞争的加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对于商机做出迅速反映的必要性增强了,而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则更为重要。
(2) 寻求战略资产
寻求战略资产是企业选择并购而不是选择内部增长的第二个主要动机。战略资产包括研究开发能力或技术诀窍、专利、商标、当地特许权以及供应与分销网络等。由于这些所有权资产在其他市场无法获得,而开发又需要时间,因而并购则成为企业在短期内获得这些资产的重要途径。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合资企业或战略联盟也能为企业提供了获得其它公司特定所有权资产的途径。这些战略资产不论是对于促进企业的静态优势还是对于加强企业的动态优势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静态优势指某个在给定时点上企业获得收入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的动态优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维持和增加其产生收入的资产和能力。
2.4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
2.4.1 价值链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
1980年,迈克尔·波特在《全球性工业中的竞争》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这一概念,用来描述跨国公司的战略形成过程和竞争优势来源。他认为,跨国公司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价值创造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增值活动”,综和起来既构成了“价值系统”。跨国公司的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系统”中的“价值链”。跨国公司的价值具体包括供应商价值链、经营单位价值链、销售单位价值链和卖方价值链等。价值链由两种价值活动构成:基本价值活动和扶助价值活动。见课本P29页图2-1(通用价值链)
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某几个链节上,企业确定并开拓那些与经营活动关系重大的活动及联系的能力经常被视为成功的因素之一。构成价值链的活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联系起来,并且可以有不同的紧密程度。一个公司的经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联系的形式和紧密程度。此外,价值链每个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是指对其不同价值增值活动的国际区位选择和对企业所控制的各类实体所进行的一体化程度选择。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演变可以从职能一体化和地域一体化两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2.4.2 职能一体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职能一体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对其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增值活动,即各项职能所作的一体化安排。这里的一体化是指跨国公司整体价值链的综合协调性,它是跨国公司战略演变的目标。通常情况下,跨国公司职能一体化战略的演变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 独立子公司战略 (stand-alone strategies)
跨国公司采取在东道国设立独立的子公司这样一种经营战略,一般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东道国市场是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的原材料供应能力和较高的贸易壁垒;二是跨国公司可以将设计、科研等技术密集型环节留在母公司,而将处于边际产业的整条生产线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这样既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又可以有效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并更好的满足当地需求并为当地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这类子公司在服务范围和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与母公司的或其他子公司很少存在分工和协作,也很少考虑母公司的整体利益,因此被称为独立子公司。母子公司之间通过股权进行控制,除非子公司出现经营困难,一般母公司不会干涉。子公司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但独立的子公司要对它的运作的价值链的大部分自负其责。
例子:P30 福特公司
(2)简单一体化战略 (simple integration strategies) 在简单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发生了变化。在国外设立子公司的目的不再是仅仅满足当地需求,更多的是为了寻求外部资源,将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转化为跨国公司的经营优势。在简单一体化战略下,价值增值活动开始向非母国、非初始国或非最终消费国转移,“当地生产”开始演变为“国际生产”的一部分。但国内外企业只是在某些经营环节上发生联系,还未建立起所有环节的全面联系,即一些活动在东道国进行,这些活动与在别处,主要是母国所进行的工作联系起来。
在简单一体化战略下,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多有权或通过与当地公司的非股权安排是跨国公司能集中于价值链的某些部分。相对于母公司而言,子公司的独立性很小,但各个子公司之间却能保持相对独立。例子:耐克公司。
(3) 复合一体化战略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ies)
实施复合一体化战略的前提是公司具有将生产或供应转移到任何一个更能获利的地点的能力。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任何地方营运的任意子公司都可以独自的与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每一部经营的价值依据其对整个价值链的贡献来评判。复合一体化战略要求各子公司有奖各种职能行为(不仅是生产,还包括研究和开发、金融、会计等)安排到各自能更好地实现母公司全盘策略的地方的意愿。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虽然不是价值链的每一因素都要被同等程度的一体化,但在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地区之间有相当程度的职能一体化。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职能分工和专业化,不再具有独立性,只是作为跨国公司整体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以上三种一化战略在跨国公司发展的现阶段是并存的,但就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说,符合一体化战略最具有典型意义。
2.4.3 地域一体化战略 所谓地域一体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对其所控制的各类实体在地域范围和地理联系上所作的一体化战略安排。这里的一体化同样是战略演变的目标。但它更多地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在地理范围上的扩展和跨国公司内部各实体间在地理联系上的紧密性。地域一体化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多国战略、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三个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