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创新展望

2021-06-26 来源:星星旅游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创新展望

作者:范贝蕾

来源:《商业经济》 2011年第2期

范贝蕾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着金融创新动机不明确、创新缺乏特色等问题。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信用基础薄弱、金融网络化程度不高,削弱了金融创新效果。商业银行应加快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注重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未来创新发展趋势将由严格的分业经营,转向有限制的交叉经营,再转向混业经营,经营模式将转向金融股份公司模式,个人理财业务也必将走向专业化。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创新展望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分析

在金融体制方面,我国已经完成了四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了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法人金融机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多元所有制结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体制方面已经初步完善。

在金融市场方面,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建立了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公开操作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统一市场。金融市场目前正在完善之中。

在理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采用了价值管理、以客户为中心、全面风险管理等先进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经营当中。

在金融技术方面,金融机构电子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中广泛应用。我国已全面实现了金融机构资金汇划电子化、证券交易电子化、信息管理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出现了新型电子与网络金融业务,在金融技术上实现了与国际金融业的对接。

在金融业务方面,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以及国内银行业的市场化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逐渐增多,并且体现了银行的综合服务功能。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金融创新已经全方位展开。但是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金融创新动机仍不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的真正动机是对市场份额和资源的争夺占有以及谋得利润。我国一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机有所偏差,盲目抢占市场份额,

忽视了赢利能力。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还存在着政府干预,创新仍摆脱不了政府的影响,许多创新具有行政性的特征。

其次,创新上缺乏自己的特色。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方式上多为引进式创新,大多是引进或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已有的业务和产品,真正具有首创意义的特色原始性创新较少,很少能针对市场的需求独立开发出金融产品和业务,在金融业务创新上缺乏自己的特色。

第三,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比例较低。在产品的品种和规模上,目前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主要在消费信贷、信用卡、个人电子汇兑和代理业务领域,在投资银行、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期货方面相比之下则产品较少。一些已开办的新业务发展水平低、规模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比例较低,难以起到优化资本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规模效应。

(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原因

首先,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从市场结构方面看,我国金融市场处在大型商业银行的垄断之下。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5家大型商业银行手中,对资产和市场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垄断造成了金融创新动力的不足,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与西方国家的金融管制相比,我国的金融管制较为严格,这造成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大大降低,限制了金融创新的有效空间,限制了金融创新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其次,我国的信用基础比较薄弱。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源主要集中在5家大型商业银行手中,商业银行的信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其自身的信用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基础也较为薄弱,目前我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金融创新就收到了严重的制约,影响了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与使用,商业银行也由此缺乏金融创新的动力和效率。

第三,金融网络化程度不高。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与技术息息相关,新技术的运用成本决定了金融业务创新的成本,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我国电子和网络技术应用到银行业的时间还很短,金融网络化程度不高。我国金融网络化和电子化程度制约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实现不了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消弱了金融创新的效果。

(三)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

首先,继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原四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要继续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继续推进分支机构改革,确保新体制、新机制在全系统有效运行

其次,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国外机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对组织体系按照合理规范的原则进行调整。实行扁平化管理,加强商业银行对各分支机构的直接指导和控制,使客户需要及时传达到领导人员和开发人员手中。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规范,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第三,将先进的理念应用到实际运作当中。深入理解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高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效率。商业银行要从客户角度对市场进行研究分析,争取在适当的时机将产品推向目标市场,引导其消费。同时,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第四,注重技术的应用。建立业务和技术的互动机制,增强业务和技术的互动性,保持动态配合,真正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不断探索和扩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将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个持续性课题。

二、商业银行未来创新发展展望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

分业经营就是指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是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各行业只能经营各自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一个子行业中的金融机构不能经营其它两个子行业的业务。

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以及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随着加入WTO后竞争的加剧,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服务提供、规模效率、风险防范、监管难度、适应环境、金融创新等方面比较分析,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这两种经营体制各有利弊。

从总体上看,混业经营偏向于效率性,而分业经营偏向于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能解决混业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混业经营将优于分业经营。

我国金融机构目前的经营体制仍为分业经营,随着我国风险管理理念的不断加强和相关法规的颁布,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向混业经营发展。

目前国际上的混业经营模式主要有全能银行模式、金融控股模式和存在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多采用内部综合经营模式,由于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内部综合经营模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模式。出于我国发展混业经营要求和监管体制方面的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在体制上将多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这种混业模式既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也能基本满足混业经营的实际需要,是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目前3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均下设金融控股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中小银行也在积极拓展投资银行等综合化经营业务,而且随着经营环境的宽松和自身实力的增强,投资银行业务领域还在不断得到拓展。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将由严格的分业经营,转向有限制的交叉经营,再转向混业经营。经营模式也将有现在的内部综合经营模式转向金融股公司模式。

(二)传统作业模式与网络银行模式

网络银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服务的银行模式,它借助于网络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或与金融业务有关的各项网上服务。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所注重的传统经营模式即设立实体网点的经营模式将受到来自网络银行模式的挑战。网络银行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银行经营业务相结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现实角度分析看来,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网络银行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互动性和便捷性,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具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经营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成为真正的个性化银行。这必将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为网络银行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潜在空间,使其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经营活动,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网络银行提供的新兴金融服务也会对监管提出要求,从而要求监管模式的创新,而监管模式的创新将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的发展。

其次,传统的实体网点经营较网络银行而言成本高昂,且较为不便。网络银行可以促进银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从而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同时网络银行可是突破传统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全天为不同地区范围的客户提供服务。并且服务内容更加多样话,扩大了发展空间。

第三,网络银行打破了银行业传统的垄断地位。由于网络银行的成本较低且运作方便,中小型银行可以利用网络银行的便捷性与实体网点众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同时网络银行经营改变了银行和客户的关系,为银行在同客户经营的同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基础,有利于中小银行的公平竞争。网络银行可以通过网络将服务范围遍及世界每个角落,潜在客户巨大。这是金融竞争突破了国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展开全球性竞争。

第四,网络银行是金融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发展网上银行可以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增加利润。与传统银行新建网点、增加员工的扩张规模相比较,网上银行的投入相对较低,这使我国商业银行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五,网络银行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日渐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银行能够在网上提供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起着廉洁买卖双方纽带的作用。尽管对网络银行的影响大小有不同看法,但都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全面客户关系的继续深入

银行会越来越把客户放在首位,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优质客户,客户关系形式将变的更加系统化。国内商业银行深入发展全面客户关系主要是因为:一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由于外资银行的加入而更加激烈,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来整合资源;二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三是在金融市场当中,客户是银行十分重要的商业资源。中国商业银行只有深入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银行与客户在价值利益上的双赢。

(四)个人业务的开展

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以自然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为个人或家庭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对象广泛、风险低,是银行业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技术上的进步使商业银行有条件为个人客户提供服务,而我国居民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加也增加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需求。信用消费和个人理财的观念已经兴起,个人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主要依托。另外,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已由单纯的储蓄业务向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拓展,有利于混业经营的发展。

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一是可以向保险、证券领域拓展,通过柜台代理保险、银证转账等业务,强化了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的金融合作。二是通过开展理财业务,介入个人投资顾问、金融咨询、委托服务等中间业务领域。三是通过发展是消费信贷业务,拓宽信贷服务范围,提高银行竞争力。四是可以分散金融市场风险。个人金融业务的服务对象广泛、数

目众多且资产状况和投资偏好各有不同,可以有效避免客户个体风险的集中。并且,个人金融产品种类众多、特性各异,可以避免风险过于聚汇在少数产品中,有效的分散了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运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并创建属于自己品牌优势和理财模式。理财产品也不断增多,由单一品种向综合性品种发展。但是,在目前分业经营的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深度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只能以代理和合作的形势提供较低的增值服务,难以通过组合设计提供更好的增值机会,而且个人理财产品的精髓即个性化服务这个方向尚没有理清看明。将来随着混业经营的逐步展开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观念的逐步转变以及商业银行的理财人才方面的进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必将走向专业化。

[参 考 文 献]

[1]马根发.中外金融创新动因分析[J].上海金融,2005(8)

[2]钟鼎礼.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4)

[3]徐天舒.浅谈我国金融创新及网络银行的兴起[J].财政金融,2009(10)

[4]雷伟.四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探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10)

[5]顾可.金融创新须处理好三大关系[J].现代金融,2009(3)

[6]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办公室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7(4)

[7]薛楠,华武,殷尹.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与业务创新研究[J].会计研究,2005(7)

[责任编辑:刘玉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