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家长问,为什么自己孩子戴助听器听的还可以,但是说出来却让人不明白要表达什么?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家长探讨下。
在聋儿康复训练过程,这种情况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戴着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去查听阈测试,看助听效果都很好,但是查言语测试,结果就不理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建议要进行言语测试的原因,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说”)。
我们有些家长已经从相关科普中了解,孩子不会听,就不会学习说话,所以我们才给孩子进行助听干预,配助听器或做人工耳蜗,让孩子尽快学习聆听,学习说话。
可是为什么孩子学会了聆听,说的还是不尽人意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除了练习程度不够、听力干预年龄晚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没有真正理解听到的语言。
我们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这个特点,孩子年龄越小,可塑的“空间”就越大,正常健听的孩子从小就非常顺畅地接受外界声音(甚至从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聆听),而我们有听力损失的孩子接受语言输入的时间本来就比较晚,心智发育相对比健听孩子要慢一点,并且我们听损孩子学语言的方式和健听孩子略有不同,我们会更多的给孩子进行言语输入,也会反复进行语言训练,然而在进行这类聋儿康复的训练中,我们可能会忽略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他们所听到的声音。
简单来说,我们表达和描述事物的时候,使用一些词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可具象的,就是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能直接具体感受的东西,如杯子、玩具、爸爸等;还有一部分是不可具象的,无法通过感官直接具体感受到,比如悲伤、比喻、马上、活泼等,往往这些词语的复述是相对容易的,但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把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不是容易的事。
孩子复述语言只需要先听到,再照着说就可以,但独立表达就需要理解词语的含义,特别是有些无法直接描述的词,通常我们在言语康复教学中会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比如“悲伤”这个词,当放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被爸爸妈妈接走了,就剩下一个小朋友,有经验的言语康复师就会抓住机会安慰孩子“是不是不高兴呢,是不是很悲伤”,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他现在的感受就是悲伤。有的孩子很聪明,他马上会问,不高兴和悲伤有什么区别?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教孩子“悲伤”这个词的时候,前面又提到了“不高兴”这个词,我们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个简单的词作铺垫,就像例子中的“不高兴”,这个词相对比较简单,孩子之前是理解的,这样他就会知道,现在的心情是不高兴的(同时强化过去学习的词语),而悲伤这个词和不高兴是近义词,孩
子就会知道两个词的含义是相近的,先前学习的“不高兴”会帮助他理解“悲伤”这个词,同时情景中的自身感受也会帮助他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再反过来回答孩子刚才的问题,“不高兴和悲伤有什么区别”,这时候就可以给孩子展开解释,比如没有玩到想玩的玩具,那种感受就是不高兴。爸爸妈妈没有来接我回家,这种感受就是悲伤。孩子自己会比较这两种情感的区别,我们老说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都懂,只是不太会表达。
情景教学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去教孩子学习语言,然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在被动抓机遇,我们在被动地等待特定情景,比如孩子高兴的时候,我们会教他高兴的心情词汇等等。
随着聋儿康复言语训练的进一步发展,其实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主动创造情景机会,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教孩子理解词汇,比如过家家就是一个很好的游戏,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完成生活中常见的任何情景,还可以完成很多在现实情景中做不到或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由于我们的听到和理解并不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听到并不代表理解。我们的听觉发展要经过察觉、分辨、识别、理解这四个阶段,当理解阶段完成后,我们才能够去独立表达,而不仅仅是复述而已。有专家指出,有时候我们在教孩子语言的时候正是跳过了理解步骤,
在孩子没有理解的时候就要求复述并矫正发音,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确能正确发出声音并表达规范化的句子,但句子中出现的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却无法独立使用,或者说,孩子只会在相似情景中使用例句,不能在其他情景中使用例句中较难的词语。
所以,在聋儿康复听觉言语过程中,是不能跳步骤“拔苗助长”的,这些词语只有孩子真正理解,而不仅仅是会表达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说话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