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记根据老师划定的范围及课件整理而成,希望在复习的时候能帮到你们
一、文字
㈠怎样查字典 1、.按音序;2、.按部首和笔画;3、.按号码。
㈡ 1、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小篆 ② 隶书阶段
(隶变)
③楷书阶段(楷变)
2、隶变:定义: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也
叫“隶定”、“隶古定”。
意义:隶变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
意味大部分丧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3、甲骨文:上古时期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的甲骨文最为典型,是甲
骨文的代表。甲骨文是考古发现的人们能够辨识出的最古老的汉字。由王懿荣在1899年发现,由于殷代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是殷都的故址,所以人们也称甲骨文为“殷墟文字”。
其特点是:带有浓重的原始绘画意味,形体未定形,异体字繁多
4、金文、大小篆的特点:
金文:仍有较重的原始绘画意味,形声字大量增加
大篆:广义的大篆包括金文,狭义的大篆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秦国文字特点:主要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不断提高,象形程度不断降低。这里参见文字学笔记)
小篆:制定每一个字的规范形体;用线条写成站立的长方形;内聚环抱,拘谨严整(来自古代汉语课件)
字形线条化;构形系统化;字系有序化;书体匀整化(来自文字学课件)
5、《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汉许慎著,我国第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有
系统的文字学著作。凡十五篇,含正文十四篇,叙目一篇。以说解小篆形义为主要内容,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分540部。
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長是也。
6、区别字类:
7、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并被
“章黄”学派沿用。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8、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㈢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通假字
1、古今字 早期字少,常用一个字兼职记录几个意义,后世为使用方便,又为一个字记
录的某一意义创造新字,新造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古今字”。新造的字叫“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叫“古字”。 如:莫 ①日落、傍晚------暮 ②表示否定
2、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形体完全同音同义叫做“异体字”
如:詠咏 淚泪 嶽岳 點点 賸剩 覩睹 雞鷄 秌秋 棊棋 慙惭
3、繁简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它的简体合称为“繁简字”。
爾尔 軆体 擊击 纔才 隊队 轟轰 亂乱 爲为 鷄鸡 竊窃 穀谷
4、通假字:“通假”也叫“本有其字的假借”,“同音通假”,或“用字假
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如“早晚”的“早”,本来有这个字,但许多古书中往往不用,而用“蚤”,这就是一般所说的“通假”。
二、词汇
㈠词义发展情况
1、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是与词的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
献参证的词的最早意义。
2、词的引申义:所谓引申义,就是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它是
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3、引申的方式:(1)链条式 要:腰——中间——拦截——要挟——求得——需要 《墨
子·经说》:昔楚灵王好士细要。
(2)辐射式 左——辅佐、帮助 ——差的、卑下的;不帮助、反对 ——凭证;证据、证人
4引申义的分类:(1)、并列型的引申(2)、递进型的引申 例句见3
5、古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
㈡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
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 例如:“契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㈢应用
1、简繁体的“饥”与“饿”之间的联系: “饥”、“饿”二词都表示饥饿,
但是两者的程度深浅轻重有所不同。“饥”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 “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根本没有饭吃,或是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2、“荤”为什么从“艹” :形声字。从丱,军声。本义:指葱蒜类辛臭的蔬菜
例:荤,臭菜也。——《说文》 荤,辛菜也。——《苍颉篇》
3、“笨”为什么从“竹”: 形声字。从竹,本声。本义:竹里。指竹的内表面,竹
子的内层。通称“竹黄”
引申:笨重,拙劣,粗大沉重。笨,竹里也。从竹,本声。——《说文》。
三、语法
㈠实词
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
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或意义,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2、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联系与区别: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
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例:甘其食,美其服。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例:从左右,皆肘之。 兼类:固有、固定、经常 活用:非固有、临时、偶然
3、分析词的活用
㈡副词
1、解释加点字词
2、⑴程度副词:少、稍、颇
⑵.时间副词:曾、尝、再、复、仍
⑶.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
⑷.表敬副词:有两类:①表示尊人的有:请、幸、谨、敬、惠、辱;②表示自谦的有:窃、忝、猥
㈢代词
不定代词“莫”、“或”的意义、用法和区别:“或”是肯定性无定代
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语;“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情)”。“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或”和“莫”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肯定性”与“否定性”的不同。
㈣连词和介词:
介词部分:
1.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表示处所和时间,如:„„;(2)介绍涉及的对象,如:„„;(3)表示比较,如:„„;(4)表示被动,如:„„。
2. 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如:„„;(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如:„„;(3)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如:„„;(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如:„„。
“以”的用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用在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动词之后。二是它的宾语的位置,介绍“以”的宾语,常常放在“以”的前面。
连词部分:
1.连词“与”的用法:“与”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词组,表示并列关系。
例: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注意连词“与”和介词“与”的区别。
①连词“与”前后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必须是并列的关系,可以互相换位,且不影响句意。
②介词“与”字的前后成分不属于同一词类,而且“与”字前面往往有修饰性成分。
③介词“与”的宾语可以省略;而连词“与”连接的并列两项是不能省略的。
2.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⑴、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如:„„;这一用法里面,有顺接和逆接两种。
⑵、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如:„„;
⑶、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如:„„。
3.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的意思,如:„„;(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或“那么就”的意思,如:„„;(3)表示假设,如:„„;(4)表示发现,如:„„。此外,“则”还可以表示“让步”。
4.“然则”、“虽然”、“然而”三词都是词组。
然则:然,指示代词;则。连词。译为“如此,那么„„”。 虽然:虽,连词;然,指示代词。译为“虽然如此”。 然而:然,指示代词;而,连词。译为“这样却„„”。
5.连词“之”的用法主要有两种:第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如:„„;第二、“之”用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如:„„。
㈤句法
1、判断句 :(1)不用判断词“是”(2)谓语部分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
(3)句末常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基本类型:
(1)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主语,谓语),如:荀卿,赵人。
(2)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主语,谓语+也)如:张骞,汉中人也。(3)主语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者,谓语)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主语+者,谓语+也)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2、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3、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 (1)“于”字式,如:卻克
伤于矢。(2)“为”字式,如:道术将为天下裂。(3)“为„„所”式,如:卫太子为江充所败。(4)“见”字式,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见„„于”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字式,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被”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4、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⑴、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⑵、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⑷、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四、修辞
㈠并提并提(合叙)
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修辞方式叫“并提”。 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㈡夸饰: 夸饰的“夸”是夸张,“饰”是修饰。“夸饰”即夸张的修饰 ㈢委婉(婉曲)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 病:有所郤、采薪之忧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㈣互文(互文见义)
把两件相并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公入而赋、姜出而赋。
五、注解
㈠名词解释:
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 正义:相当于疏,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传:在秦汉之际,经典叫“经”,给经典作解释的叫传。
笺:郑笺,是对毛诗有所阐发和补充。(笺注、笺证:注释)
㈡十三经注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如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如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㈢《史记》三家注:
张守节→ 《史记正义》 司马贞→ 《史记索隐》 裴 骃→ 《史记集解》
㈣训诂(注释)的三种方式:声训、形训、义训 ㈤古书注解的术语
1、曰、为、谓之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语总是放在“曰、为、谓之”
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三个词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
2、之言,之为言,之犹言 这三个术语的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
用声音相同或近似的词来作训解(A之言/之为言B)。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的一种方法。例:《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㈥校勘术语
衍文:“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论语·微子》:“子
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脱文:“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
㈦孔颖达→《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
六、诗律
㈠近体诗(格律诗)的特点:(1)句数固定;(2)押韵严格;(3)
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
㈡平水韵有多少:.到南宋江北平水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
用的韵合并起来,成107韵,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又归并为106韵,这106韵,就是常说的“平水韵”。所以平水韵有106韵
㈢什么是平仄:“平仄”指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平”即中古的平声,“仄”即中
古的上、去、入三声。
㈣律诗的对仗:⑴律诗的颈联必须对仗,一般中间两联对仗,也有中间两
联和首联都对仗的,也有中间两联与尾联对仗的,极少数的律诗四联都对仗。(2)绝句大都不用对仗,常见的是第一联对仗第二联不对仗,第一联不对第二联对和两联都对仗的很少。(3)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一律都要对仗。
㈤、律诗的平仄:
(1)五言句式
(甲) 仄仄平平仄 (乙) 平平仄仄平 (丙) 平平平仄仄 (丁) 仄仄仄平平 (2)七言句式
(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3)律诗的平仄格式:
①、(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②(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③、(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④、(乙)(丁)(甲)(乙)(丙)(丁)(甲)(乙) (4)三平调:
丁型句中,即“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中,第五个字该用仄而用了平,就形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就是“三平调”,不能救,其实是不允许出现这类情况,“三平调”是近体试的大忌,古体诗中才允许使用。
⑸拗救:
含义:如果违反了平仄格式就叫“拗”;在一句是出现了“拗”之后,改变相应的字的平仄格式,使诗句重新获得音律上的和谐,就叫“救”。 办法:
①甲六对五(意思是甲型句中,第六个字拗,对句即乙型句第五个字“救”) ②乙三五(意思是乙型句中,第三个字“拗”,第五个字“救”) ③丙五六(意思是丙型句中,第五个字“拗”,第六个字“救”)
④丁五没救(意思是丁型句中,第五个字该用仄而用了平,就形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就是“三平调”,不能救
㈤毛泽东律诗标诗律
毛泽东的悼诗: 《吊罗荣桓同志 》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小道消息)
七、标点加翻译
标点古文的方法:
1.借助虚词的作用
有的虚词位置是固定的,如“夫、唯、盖、故、今夫、若夫、且夫”等往往在句首;“也、矣、乎、焉、耳、哉、欤、而已、也已矣”等一般放在句末;感叹词“呜呼、善哉、噫嘻、诺”一般单独成句。
2.借助对话标志
古文里常常用对话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可以借助对话的标志“曰、云、问、答、言、对曰”等说明标点。
3.借用惯用句式
古汉语有些词语、词组经常配合使用,形成凝固结构和惯用句型,用来表示判断、疑问、反诘、选择、否定等内容,如“何以…为、不亦…乎、何…之有、无乃…乎、…者…也、以…为、得无…乎、奈何、若何”等。
4.借助修辞手段
古汉语中一些修辞手段如对偶、反复、层递、互文等,都有助于理解文意,进行标点。
5.借助文体特征
文体不同,语言形式也有变化,散文句式多参差不齐,而骈文多四六句式;箴、铭、颂、赞多用韵,一般用四字句或骚体;诗词曲则有格律。
6.借助语法知识
小道消息:
1.“归”通“馈”,赠送
2.“涂”通“途”,道路 3.“几”通“冀”,希望
4.“社”:土地之神,土神,后指祭祀的地方 “稷”:谷名,和“黍”相似,后指谷神 “社”“稷”合称指国家 5.“叔”:本义指拾取 6.“毙”:倒下,引申为垮台
7.“习”:本义指小鸟煽动翅膀反复试飞,引申为反复练习,钻研 8.“朝”:本义早晨,引申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9.“访”:本义咨询,后引申为拜访,查访,侦查 10.“少”(shao第一声)副词,稍稍 11.“形容枯槁”:“形”指形体容貌 12.“亨” 古:亨 今:烹 13.繁简字:学 學 叶 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