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课程简介】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各种文化背景的综合影响下,由学校全体成员在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及在校园环境中凸现出来的景物风貌和形象气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初步了解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编制的要点与结构,全面把握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学校文化的内涵方面,学员需要了解学校文化的要素与结构,能解释学校文化的生态树模型的基本观点,说出学校文化的二维结构模型的内容与应用;在学校文化纲要编制方面,学员需要了解学校文化纲要编制的基本要点、编制程序、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在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关系方面,学员需要理解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的关系,并能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高度,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习要求】 (一)课前思考
请找一份本校或其他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纲要》(或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性文件),在阅读该文件的基础上,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两个词汇的区别和联系? 2. 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 学校文化与传统文化和当地本土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4. 本校《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编制过程是怎样的? 5. 我国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课中交流
1.将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没有听懂(或感到困惑)的内容记录下来, 并在线与其他学员交流讨论 。 2.将自己在听课过程的心得和体会写下来, 上传至网络平台。 (三)课后活动
1.从“参考资料”中选择一本书或文章阅读,并写出读书心得, 上传至网络平台 。 2. 完成本单元的作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本班的指导老师。
教师团队
【主讲教师】
李亦菲 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2006-2007 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校长。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的教育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学习心理、教育评价、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态调控、学校文化 建设等。先后参与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各部委科研课题 10 多项,发表学术论文 60 多篇,出版专著(含译著) 4 部,主编中小学教材 3 套 ( 共 80 多本书 ) ,代表性成果 “ 人类自适应产生系统的认知建模 ” 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9 年)。 主要论著: 1.《教师三生教育手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9 月 2.《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11 月 3.《新科学探索丛书:北京中小学科技活动课教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8 月 4. 《学校发展规划与校园文化建设》(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4 月 5. 《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指南》(译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3 月 【互动教师】
崇静 中学高级教师,现为中国旅游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曾在职业高中、基础薄弱校、普通中学、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 27 年。曾被评为朝阳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朝阳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朝阳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先进个人及“北京魅力 女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参与承担六项重要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获奖,被誉为“充满教育激情,勤奋耕耘不知疲倦,守护希望的人”。
曹彦彦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北京市古城外国语学校·古城高级中学校长。全国师德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师,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特等奖,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地理学科主讲教师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 能力,主编《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执笔撰写北京教育丛书《为师与师承》(北京出版社)。她的职业理想是“培养未来社会积极而负责的优秀公民”。 专题讲座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李亦菲(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学校文化建设是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措施。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走入了虚幻化、形式化、纸面化的误区。这些误区源自于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要素和结构缺乏清晰的认识。从要素上看,可以从形态和载体两个角度对学校文化的组成进行细分。从结构上看,可以将学校文化结构分为无生命的几何模型和有生命的树模型两类。生态树模型对学校文化的要素和结构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描述,对于克服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误区有一定的启发。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在素质教育办学理念的推动下,掀起了一轮“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的热潮。许多学校从校园环境、校内社团、礼仪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落实素质教育、突显办学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一时期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普遍存在一个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即过于关注豪华的校舍、优美的校园、林立的名人塑像、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等学校形象方面的因素。由于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 脱离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难以
对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激发了学校自主发展的需求,唤醒了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民主制度建设、学习型学校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办学特色培育等涉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中,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规划,轻落实”,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学校领导的规划性报告中,侧重于理念和认识层面,而没有落实到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中,导致学校文化“虚幻化”;二是“重形象、轻理念”,许多学校虽然采取了具体的行动,但只是重视学校的环境美化和形象宣传,热衷于聘请从事企业形象识别的文化公司设计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对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总结、提炼、提升不足,没有形成普遍认同的教育核心价值观,导致学校文化“形式化”;三是“重制度、轻行为”,许多学校虽然也认识到学校文化应与学校管理相结合,但也仅仅停留在制度的制订上,对学校师生的各类行为缺乏规范化的要求,使学校文化在制度要求和日常行为上出现脱节,甚至形成对立,导致学校文化“纸面化”。
为了克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种种误区,需要对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楚、准确的把握。本文对学校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学校文化的结构与特点。
第一部分:学校文化概念辨析
一、学校文化的上位概念:“文化”
“文化”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也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从西方语言的词源上看,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 Colere ”,意思是耕作土地,后被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从汉语的构词法来看,“文”就是知识的结构性积累,“化”就是教化育人,两个字合起来,就是“用知识来教化人”。由此看来,两种语言系统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是一致的。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 泰勒在 1871 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从那时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我国 1999 年修订的《辞海》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做出定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与这种区分广义和狭义理解的定义不同, 美国社会学家 David Popenoe 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显然,这一定义将广义的理解和狭义的理解统一起来了,并强调了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此外,文化还可以理解为人类个体通过美学和智力训练而形成的修养或教养。这一理解只关注精神层面的内容,是一种典型的狭义理解。
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其中,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等;心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普遍的行为模式,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心理文化实际上就是精神层面的文化。
根据主体和载体不同,文化又可以区分为特种文化和类别文化。所谓特种文化,是指“某一特定阶段、阶级、社会或种族的特定表现形式的模式、特点和产物”,如封建文化、士族文化、中国文化等;所谓类别文化,是指“与某一特定类别,如领域、主题或表达方式有关的模式、特点或产物”,如宗教文化、茶文化、音乐文化等。
随着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日益呈现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又出现了组织文化的概念。所谓组织文化,就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把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能增强组织内聚力和持久力,保证组织行为的合理性,推动组织不断成长和发展。学校也是一种组织,从这一意义上看,学校文化也就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
二、学校文化的要素分析: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
受《辞海》中对文化的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的影响,对学校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从 广义的理解来看,一般将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各种遗存,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许多定义都明确地认为学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以下几个定义是这种理解的典型表述:
• 安文铸:“中小学学校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内、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与校园人的发展。”
• 阎德明:“所谓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
从狭义的理解来看,一般将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精神层面的遗存,主要强调精神层面的要素。 以下几个定义是这种理解的典型表述:
• 朱小蔓:“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它是一种浸润人心的氛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 张立昌:“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学校这个教育组织系统中,所有个体(或大部分成员)的共享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方式。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精神方面的价值观、信念、态度、情感和共同行动的准则规范,这是学校文化的内在与核心部分——精神文化;二是群体成员关系的形式与组织运行的框架结构,这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层部分——制度文化。”
• 陶西平:“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众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 ”
在以上定义中,重点关注了精神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 价值观念”(精神文化)和“行为规范”(制度文化)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行为方式、行为准则(规范 / 作风)、氛围等。显然,这些定义反映了对学校文化的狭义理解。
此外,在论述学校文化时,“校园文化”和“学校识别系统”两个概念经常被提及,甚至被看成是学校文化的同一语。许多作者将“校园文化”看成是学校文化的同一语,不加区分的应用。也有一些作者对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学校文化是上位概念,校园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下位概念;学校文化是深层次的内涵和特质的全部概括,校园文化仅仅是浅表层次的部分描述。“学校识别系统”( School Identity System, SIS )这一概念源自于企业识别系统(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CIS ),也称学校识别战略,是学校依照正确的教育思想,综合运用教育策划、学校诊断等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教育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操作程序,对学校的发展与经营进行决策、规划,对学校的形象进行刻意的设计与策划,借助宣传媒体向外界充分地展示,使之形成鲜明的特色,并逐步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品牌的过程。 虽然学校识别系统也强调理念的核心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更多地关注了视觉识别、环境识别、声音识别等形象要素的策划、设计、制作与展示。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学校识别系统”,关注的都是学校文化中表层的、物质文化方面的内容。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存在三种不同的倾向: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并重的倾向、重精神文化倾向、重物质文化的倾向。以上倾向只是理论层面的分析,从实践层面来看,人们都会认可 学校文化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并且都认为学校文化应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形态。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景观、标识、声音等不同的形态,分别称为环境识别、视觉识别、声音识别;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理念、课程、制度、行为等不同的形态,分别称为理念文化(也称精神文化)、 课程文化、 制度文化(广义的制度文化是包含课程文化的)、行为文化。 此外,也有人从载体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文化可以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者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环境文化等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要素是如何组织起来,形成学校文化的整体系统的,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下面,对这些观点加以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三、学校文化的结构分析:无生命的几何模型
(一)圈层模型
学校文化的圈层模型是建立在从形态的角度分析学校文化构成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对学校文化构成要素的分析不同,圈层模型又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两分法”基础之上的。许多作者认为,学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外壳,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决定物质文化,赋予物质文化灵魂与精神内涵。
第二种形式是建立在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的“三分法”基础之上的。例如,阎德明将学校文化描述为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整体:外圆是物质文化,属学校文化的表象层,主要指学校的校舍和环境;中圆是规范文化,属学校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指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内圆是精神文化,属学校文化的观念层,主要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第三种形式是建立在 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的“四分法”基础之上的。例如, 陶西平将四种形态的文化排列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层次:物质文化(表层的)、行为文化(浅层的)、制度文化(内层的)、精神文化(深层的)。显然,这也是一种圈层模型。
圈层模型简明、直观地描绘了学校文化的不同表现形态,以及这些文化形态的外显 - 内隐特征。然而,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静态模型,没有反映不同形态的文化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完整学校文化体系的。
(二)金字塔模型
云南师范大学阎玉堂在主持该校文化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提出了学校文化的“金字塔模型”(见图 2 )。在这一模型中,将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由下而上排列成一个层次系列。其中,环境文化包括学校的规划布局、道路建筑、绿化卫生、宣传橱窗等;制度文化包括人事工资、奖惩、教学、科学、行政后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行为文化则包括行为规范和校风两个方面,涉及到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校内的各种组织(班级、党组织、团队组织、社团组织等);理念文化则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方针、策略、校训、标识等。显然,这里所说 的环境文化,与前面所说的物质文化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金字塔模型形象地反映了学校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层次性结构。与圈层模型在排序上不同的是,这一模型认为制度文化更靠近外(下)层,行为文化更靠近内(上)层。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型提供的启发是:既可以考虑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来建设学校文化,又可以考虑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来建设学校文化。当然,在实际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往往需要综合采用两种策略。
(三)五角星模型
这一模型是由从事学校识别战略研究和策划的人员提出来的。学校识别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以下 5 个子系统构成:理念识别系统( MI )、行为识别系统 (BI) 、视觉识别系统 (VI) 、环境识别系统 (EI) 、声音识别系统 (AI) 。这 5 个子系统形成一个五角星形的结构(参见图 3 )
在这一模型中, MI 是学校识别系统的基本精神所在,代表着学校的意志和精神
内核,处于最高决策层次; BI 是在学校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培育出来的、全体师生员工自觉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是理念在行为上的具体落实; VI 是学校所独有的一套识别标志,是用设计符号的方式来表达和传播学校的理念; AI 也是学校特有的识别标志,是运用声音、音乐、节奏等方式来表达学校的理念; EI 则是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来表达学校的理念,并为学校建立识别。在整合识别系统中, MI 是核心, BI 是实现 MI 的保障, VI 、 EI 、 AI 则是 MI 的不同表现。
(四)三角模型
2006 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研究部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立了“现代中小学、幼儿园文化建设实验研究”的专项课题,力图使尽可能多的学校尽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大阶段进入学校现代化建设的第二大阶段,从学校“硬实力”的提升为主转向学校“软实力”的提升为主,推动学校快速、全面地成为现代学校。
课题组从精神力系统、执行力系统、形象力系统三个角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在三大系统中,以精神力系统的研究为基础,以执行力系统的研究为重点,用精神力系统的研究来统领执行力系统、形象力系统的研究,达到全面、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的目的。这种学校化的建设的思路形成了一个学校文化的“三角模型”。
在精神力系统中,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含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培养
目标)、学校特色、学校精神、校训、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教育信条、学校形象定位、校歌等;在执行力系统中,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管理原则和行为准则、各部门的职责和制度、工作策略和办学特色、教职工行为准则、学生行为准则等;在形象力系统中,主要包括基础性视觉要素(校名、校标、标准字、标准色、辅助色等)及其在学校各工作系统中的应用,物质与人文环境,专业展室和专用功能室、厅、馆文化,听觉文化,校服,校刊与学校网站等。
“三角模型”将学校文化分成三个子系统,明确了各个子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具体内容,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一模型没有对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作出清楚的说明,也没有表明三个子系统是如何形成有机整体的。
四、学校文化的结构分析:有生命的树模型
虽然以上模型对学校文化的组成要素和结构有不同的理解,但它们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它们都采用几何图形作为类比物;其次,它们都是无生命的、无生命的模型;第三,它们都是孤立地分析学校文化,没有考虑影响学校文化的外部因素。一些研究者将学校文化比喻成一棵树,克服了以上模型在这三个方面的缺点。这种比喻有两种不同的版本。
第一个版本来自于学校识别系统的策划者。他们将学校识别系统比喻为一棵树: MI 是树根, BI 是树干、树枝, VI 、 AI 是树叶、花朵,而 EI 则是树周边的生长环境。在这一比喻中,将理念识别系统( MI )类比为树根是非常有道理的,体现了理念在学校文化中的根基作用;将行为识别系统( BI )比喻成树干、树枝,将视觉识别系统( VI )和声音识别系统( AI )比喻成树叶、花朵,从形象识别的角度看基本上是合适的,只是每有必要区分树干和树枝、树叶和花朵;将环境识别系统 EI 从系统中分离出去,比喻成树周边的生长环境,则是牵强的,因为环境本身也是形象识别系统的一部分。
第二个版本来自于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学校文化比喻成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这一模型不仅考虑到文化的四种形态,而且还考虑了学校中的人对这些文化形态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及行政文化。与基于视觉识别系统的树模型相比,这一模型有以下两个优点:首先,其次,这以模型以学校中的人的态度为树干,力图将四种文化形态整合起来;其次,这以模型形象地揭示出学校文化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和行政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关注到了学校文化的外部环境。
不过,这一模型也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缺陷:第一,它在类比上是不完备的,这一树模型是没有树根的。缺乏树根的树怎样存活呢?第二,将人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比喻成树干,但这一因素并不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也难以整合四种形态的学校文化。第三,将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态作为树叶简单地罗列出来,没有反映四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学校文化生态树模型(参见图 5 )。在这一模型中:理念文化类
比为树根,制度文化类比为树干,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者文化类比为树枝,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类比为树叶,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类比为树赖以获得养分的土壤,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类比为树赖以获得能量(食物)的阳光。之所以将这一模型称为“生态树模型”,就是因为这一模型不仅仅包含了类比为树的学校文化,而且还包含了类比为土壤的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以及类比为阳光的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从而就将学校文化放在一个它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大文化环境中,就好像树离不开土壤和阳光一样。
学校文化的生态树模型蕴含了以下关于学校文化的新理解:
第一,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各种文化背景的综合影响下,由学校全体成员在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及在校园环境中凸现出来的景物风貌和形象气质。
第二,学校文化既可以从形态的角度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含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景物文化,也可以从载体的角度分为学生文化(含班级文化和社团文化)、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环境文化(或称校园文化)。
第三,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既受到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四,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根基,它既从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中获得养料,又从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中获得能量。
第五,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干,它以理念文化为基础,并引导和规范着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表现出特定的行为风范和形象风采。
第六、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分别表现为各自的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学校理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功能,就是确保这三者的文化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第七,环境文化(或校园文化)表现为学校的景物文化,主要包括校园景观和室内布置两个方面,景物文化应与学校的理念文化一致。
第二部分:如何编制《学校文化建设纲要》
一、编制《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要点 编制学校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要点是:
第一,分析发展基础(目前在什么地方?)即分析学校现状,检查并把握学校的发展水平; 第二,设定预期目标(希望到达什么地方?)即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构思发展愿景; 第三,筹划改革举措(怎样到达目标?)即拟订相关举措,选择相应的策略,制定部门工作规划和专项工作规划。
第四,拟定成功标志(怎么知道已经到达目标?);确立合理的成功标准;构建自评机制(正在做的事情效果如何?)
第五,有序做好监控和评价工作。
二、《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编制过程
学校要文化建设纲要编制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反复征求意见的过程,具体的过程如下图:
纲要制定主要精力以下以几个阶段:成立“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组”;开展宣传、组织培训,使全体教职工了解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意义及具体操作程序。 发动全体教职工分析校情,开展 “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在哪”、“学校发展的前景怎样”、“如何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我能为学校发展做什么”等相关内容的讨论;拟定文化建设方案的基本内容框架。制定征求意见表,听取教职工意见;汇总各方意见,提出文化建设方案草案;召集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有关人士,讨论学校文化建设方案草案。
汇总各方意见,提出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修订稿。 将形成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修订稿,提交教代会审议。 形成正式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审定稿。
三、《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编制要点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以促进学校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等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做到统筹兼顾,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美德
注重理想、信念、精神和责任感的教育,塑造美好心灵; 宣扬修身、慎独、克己的德性文化,铸就高尚品德; 用传统文化中明辨义利的思想,端正价值取向。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 四 )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学校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使学校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案例 ---- 编制《北京景山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纲要》的工作计划
北京景山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而成立的学校。景山学校的基本定位是: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传播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和教改成果的示范学校;推动教育改革与交流的促进学校;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国际化学校。
1983 年,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 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 二十年多来 , 北京景山学校的全体干部和教师凝聚在“三个面向”的旗帜下,与时俱进 , 改革创新 , 在“全面发展打基础 , 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 , 将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和教育科学研究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科研课题,对学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整体的改革与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 年是景山学校的五十年校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校庆。这是一个全面总结北京景山学校 50 年教育改革历程的校庆,更是一个深刻反思中国中小学教育 50 年改革成绩和经验的校庆;这是一个全面规划北京景山学校未来发展蓝图的校庆,更是一个深入探讨中国中小学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校庆。概括地说,这个校庆承载着北京景山学校和中国中小学教育“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既是北京景山学校的校庆,更是新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校庆。为系统总结学校 50 年的教育改革历程,规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编制《北京景山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下面,对编制《纲要》的有关事宜加以简要的说明。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精神,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教育和引导全体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康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学校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含课程文化)、行为文化、景物文化、形象文化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必须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整体规划,追求品位;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策略,整体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二)导向性原则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以建设和谐文化为核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学,为国家培养发展全面和个性鲜明的创新型人才。
(三)主体性原则
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也是学校文化的饯行者,还是学校文化的受益者。因此,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围绕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打造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行政人员文化,切实提高学生素养、教师素养和行政人员素养。
(四)开放性原则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既受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务实的作风,要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并鼓励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与外界社会互动、与多元文化互动,在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学校文化。
三、主要目标
通过对学校文化的整体规划和逐步培育,力争用 1-2 年的时间,将北京景山学校建设成“校园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学习氛围浓厚,工作作风严谨” 的学习型学校,使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都成为心胸开阔、头脑聪慧、志向高远、情趣高雅的优秀公民。
四、基本内容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各种文化背景的综合影响下,由学校全体成员在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及在校园环境中凸现出来的景物风貌和形象气质。学校文化既可以从形态的角度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含课程文化)、行为文化、景物文化、形象文化,也可以从载体的角度分为环境文化(或称校园文化)、学生文化(含班级文化和社团文化)、教师文化、行政人员文化。下面,从形态的角度,对学校文化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加以简要说明。
(一)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教师共同认可并一致遵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学校精神、校训、办学理念、学校使命、发展目标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出的学校精神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也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二)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蕴含在学校各种组织机构及其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基本要求。制度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建立具体的学校制度,而是要在学校制度中充分遵循学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追求,使得学校制度成为落实学校精神文化的坚实基础,这也正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从制订主体来看,学校制度既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与学校及其成员直接有关的法律、章程、守则和规定,如《学校教育法》、《教师工作规范》、《中学生品德教育大纲》、《小学生守则》等,也包括学校以这些法律为依据,为具体落实各方面的工作而制订的各种管理和工作制度;从具体内容上看,学校制度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行政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后勤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课程开发制度、教学工作制度、评价与考试制度、教研工作制度、社团工作制度等方面;从执行主体来看,学校制度包括教师制度、学生制度、行政人员制度三个方面。
(三)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蕴含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为模式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既反映了学校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外加的行为规范,也体现着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念。学校的行为文化主要蕴含在两个方面的行为表现中:一是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在各种常规教学、学习和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二是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在学校的各种专项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行为文化的精神内核,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行为文化的制度保障。
(四)形象文化
学校形象文化是蕴含在学校形象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形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呈现出来:一是学校的校名、校标、校徽、图形规范、文字规范、音响规范等基础要素的形象;二是导视系统、办公系统、教学系统、后勤系统、宣传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形象;三是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形象。各个层
面的学校形象是学校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最生动、最直接的展示,不仅能够有效地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励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五)景物文化
学校景物文化是蕴含在校园景观和室内布置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广义的课程观来看,学校的各种景物也是一种隐性课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 孩子在他周围 —— 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 —— 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 ” 因此,学校景物文化必须上升到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高度来认识,而学校景物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与学校的精神文化保持一致,并充分关注学校景物的教育功能。
五.编制的基本步骤
《北京景山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纲要》的编制既是对北京景山学校的未来发展蓝图的科学规划,也是对中国中小学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探索,因此,《纲要》既要真实、全面地总结景山学校 50 年教育改革历程的经验和教训,又要准确、系统地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当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基于这一定位,《纲要》的编制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 2008 年 4 月- 2008 年 6 月)
1 .建立《纲要》编制工作组,成员包括李亦菲、李继星、(范校长推荐的记者)。
2 .建立《纲要》编制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顾明远、陶西平、贺鸿琛、方玄初、游铭钧、陈心五等。
3 .设立“《纲要》编制资料室”,设在景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二阶段( 2008 年 7 月- 2008 年 9 月)
1 .完成北京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历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需要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 5 个方面:( 1 )北京景山学校成立以来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的资料;( 2 )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有关资料;( 3 )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有关资料;( 4 )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资料;( 5 )国内外同类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关资料。
2 .以资料为基础,对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历程开展以下 3 个方面的专题研究:( 1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北京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历程;( 2 )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看北京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历程;( 3 )从科学发展观看北京精神学校的教育改革历程。
第三阶段( 2008 年 10 月- 2008 年 12 月)
1 .在专题研究和学校考察的基础上,编制《北京景山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纲要(讨论稿)》。 2 .召开“北京景山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与景山学校类似的代表性学校参加研讨,对编制的《北京景山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纲要(讨论稿)》征求意见。
3 .形成《北京景山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纲要(试行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