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九校高三(下)联考生物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21-02-27 来源:星星旅游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九校高三(下)联考生物试卷

(3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

C. 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 D. 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 2.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 B. 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

C.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生成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

D.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耗H2O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3. 2018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即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

株SY14,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且具有正常细胞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SY14的诞生表明人工创造了新物种

B. 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

C. SY14的染色体DNA只有一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 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呈线性排列

4. 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

7. 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植物光合日变化曲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峰型,另一种为双峰型,即存在

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果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受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环境条件以及品种、叶龄、叶位、光合色素等自身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大多数果树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某种猕猴桃净光合作用(Pn)与测定时间的关系曲线,大约8:00以前净光合速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的______导致。

(2)研究发现,果树光合速率季节变化大多呈双峰型,叶片的光合能力的强弱与叶龄有密切关系。图2表示叶龄与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展叶初期,叶片结构发育不全,导致叶的______,且叶肉细胞中______,导致Pn较低。由图2推测,当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

(3)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究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 8.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

冲动。图一是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二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A. 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C. 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 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 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

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此病很可能是隐形遗传病

C. 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D. 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

6. 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1)图一中a线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Mv;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______传导(填双向或单向),兴奋在图二反射弧中______传导(填双向或单向)。

(2)图二中的1表示______,该结构由______(细胞器)形成。

(3)假如图二丙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作用,此时突触后膜电位______(填有或无)变化;这也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

9. 一种鹦鹉中羽毛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生成,显性基因B指导蓝色

素的生成,黄色素和蓝色素共存时羽毛显示为绿色,无色素是显示为白色。一只绿色的鹦鹉和一只黄色的鹦鹉杂交后,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绿色:蓝色:黄色:白色=12:4:13:4.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杂交的绿色鹦鹉和黄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上述杂交后代的结果能否说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_,理由是______。

(3)若让F1中表现型为绿色的鹦鹉随机交配得F2,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第1页,共7页

(4)假设鹦鹉另一对相对性状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鹦鹉杂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化小鹦鹉,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少量的胰岛素,孵化的鹦鹉表现为无尾性状。无尾性状是胰

______。 岛素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只影响胚胎发育的结果?请你写出探究的思路(不要求写结果)

(5)上述涉及的是单个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_____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Crooked湖是南极的淡水湖之一,10. 南极自然环境是地球仅有的人类干扰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该湖

的主要食物以及这些食物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______。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

(2)图中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共同的流向有______、______。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 (3)与鄱阳湖相比,Crooked湖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原因是______。

( 4 )假设该湖中存在某一条食物链,那么能量在两种相邻的生物间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吗?为什么?______。

或三倍体)。

11. 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的真菌,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1)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除考虑各种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至少写两个),并进行______灭菌。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和______。从物理状态来看,应属于______培养基。

(3)将接种后的平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时需倒置,原因是______。

(4)在对酵母菌的扩大培养过程中,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台盼蓝

3

染液(体积忽略不计)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体积为0.1mm)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

9

理论上______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410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12. 生物技术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

(1)哺乳动物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新手段,该项技术为研究隐性基因功能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如图表示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获取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方法。请分析回答。

①方法一中,研究人员需对实验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更多的______,在体外选用特制的培养液培养至______期,并从______中分离、筛选出胚胎干细胞。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称为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②采用方法二可获得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是______。研究人员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M中的______原核,再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分离和筛选。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的特点。

(2)在转基因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地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______的生物上,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受体鱼一般培育为______(填二倍体

第2页,共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3.【答案】B

【解析】

解:A、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形式存在,B错误; C、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C正确; D、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D正确。 故选:B。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解:A、SY14所含遗传信息与天然酿酒酵母相同,因此并不是新物种,A错误;

B、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是由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B正确;

C、DNA中具有多个基因,因此SY14的染色体DNA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错误; D、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D错误。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故选:B。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结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C

【解析】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紧扣题干信息“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答题。

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

解:A、植物细胞中O2在类囊体膜上产生,在线粒体内膜利用,A正确; B、植物细胞中CO2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B正确; C、核糖体中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可产生水,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C错误;

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2O,第三阶段生成H2O,均发生在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D正确。 故选:C。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关系,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4.【答案】C

【解析】

解:A、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A错误; B、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B错误;

C、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但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

第3页,共7页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基因突变的

下降,所以按理想程度排列,三种顺序为Ⅰ、Ⅱ、Ⅲ,A正确;

B、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正确; C、现在人口数量增多,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C正确;

D、虽然人类既能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要在环境容量之内,否则会破坏环境,使环境容纳量下降,D错误。 故选:D。

分析曲线图:Ⅰ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但最终到达平衡状态,且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Ⅱ和Ⅲ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且

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D

【解析】

能超过环境容量,但最终还会下降到环境容量之下。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通过图形分析种群数量与环境容纳量关系。 7.【答案】光照强度增加 叶面积小,受光面积小 叶绿体少(或基粒少或色素含量少或光合作用酶量少

或酶的活性低 叶龄高时,叶片衰老,叶肉细胞中大部分叶绿素分解 取等质量的成熟叶和衰老叶研磨得到色素的提取液,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分析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的宽度;结果是衰老叶片得到的叶绿素带比成熟叶片叶绿素带窄 【解析】

解:A、由于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没有明显差别,所以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

B、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说明是隐性遗传病,B正确;

C、由于此病在羊群中总发病率为2.45%,而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所以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C正确;

解:(1)据图1分析可知,8:00以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加。

(2)图2中,幼叶在展叶初期叶面积小,受光面积小,而且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少,色素和酶的数

D、虽然此病无法医治而导致死亡,但存在杂合体,所以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不会降为0,D

量减少,导致Pn较低。叶龄高时,叶片衰老,叶肉细胞中大部分叶绿素分解,而且没的活性降

错误。

低,导致Pn下降。

故选:D。

(3)要探究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需要取等质量的成熟叶和衰老叶研磨得到色素的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基因频率及相关计算和遗传病的相关内容,梳理相关知识

取液,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分析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的宽度;结果是衰老叶片得到的

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叶绿素带比成熟叶片叶绿素带窄。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故答案为:

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

解:A、图Ⅰ过程人口数量在环境容纳量之下,而图Ⅱ中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出现超过环境容纳

低 叶龄高时,叶片衰老,叶肉细胞中大部分叶绿素分解

量,但随后又恢复到容纳量之下,图Ⅲ中人口数量增多已使环境遭到破坏,结果使环境容纳量

第4页,共7页

(1)光照强度增加(或温度升高)

(2)叶面积小,受光面积小 叶绿体少(或基粒少或色素含量少或光合作用酶量少或酶的活性

(3)取等质量的成熟叶和衰老叶研磨得到色素的提取液,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分析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的宽度;结果是衰老叶片得到的叶绿素带比成熟叶片叶绿素带窄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果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受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环境条件以及品种、叶龄、叶位、光合色素等自身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大多数果树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据此分析作答。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和曲线的分析和应用。

8.【答案】钾离子的外流 0 双向 单向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抑制 有 高级中枢(或大脑皮层)

【解析】

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Na+内流。图二中的甲是反射弧,乙是突触,丙是X、Y两个突触小体与突触后膜形成的突触结构。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兴奋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AaBb、Aabb 是 F1中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F1中四种性状的分离比为3:1:

3:1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24:3:8:1 让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鹦鹉,成熟后,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性状的表现 基因与环境 【解析】

解:(1)据分析可知,作为杂交的绿色鹦鹉和黄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2)由于上述杂交后代F1中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F1中四种性状的分离比为3:1:3:1,能说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F1中表现型为绿色的鹦鹉(AABb、AaBb),两对基因分别考虑,即AA、Aa产生A、a配子,随机交配后代aa为

,A_为,A_:aa=8:1,Bb随机交配后代为B_:bb=3:1,

解:(1)图一中a线段表示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钾离子的外流;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是双向的;兴奋在图二反射弧中由于存在突触结构,兴奋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2)图二中的1表示突触小泡,该结构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3)假如图二丙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此时突触后膜电位有变化;这也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故答案为:(1)钾离子的外流 0 双向 单向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3)抑制 有 高级中枢(或大脑皮层)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

+

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绿色:蓝色:黄色:白色=(8:1)×(3:1)=24:3:8:1。

(4)无尾性状若是胰岛素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则是可遗传变异,无尾性状若是胰岛素只影响胚胎发育的结果,则是不可遗传变异,让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鹦鹉,成熟后,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性状的表现判断无尾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

(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是 F1中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F1中四种性状的分离比为3:1:3:1 (3)绿色:蓝色:黄色:白色=24:3:8:1

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

(4)让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鹦鹉,成熟后,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孵化

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性状的表现

2、由图一可知,a线段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之前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b点为动作电位,膜两

第5页,共7页

(5)基因与环境

据题意可知:A_bb为黄色,aaB_为蓝色,A_B_为绿色,aabb为白色,一只绿色的鹦鹉(A_B_)和一只黄色的鹦鹉(A_bb)杂交后,后代(F1)有白色aabb,则亲本为AaBb、Aabb。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 被10.

分解者利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较低 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 不一定;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每个营养级可能含有多个种群 【解析】

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2、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功能;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1.【答案】温度、pH、氧气、无菌等 高压蒸汽(湿热)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固体 防止

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 无 80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图中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共同的流向有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利用。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体现了生

解:(1)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除考虑各种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pH、氧气、无菌等和渗透压等条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从物理状态来看,应属于固体培养基。

(3)与鄱阳湖相比,Crooked湖的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较低。

(3)将接种后的平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时需倒置,目的是防止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

( 4 )假设该湖中存在某一条食物链,那么能量在两种相邻的生物间的传递效率不一定在

成污染。

10%-20%之间,原因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每个营养级可能含有多个种群。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 被分解者利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3)较低 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

(4)不一定;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每个营养级可能含有多个种群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

(3)防止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

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

(4)无 80

(4)在对酵母菌的扩大培养过程中,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台盼蓝染液(体积忽略不计)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体积为0.1mm)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假设5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数为X,则

9

3

,解得X为80,因此

10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理论上无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80,才能达到每毫升4×故答案为:

(1)温度、pH、氧气、无菌等 高压蒸汽(湿热)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固体

第6页,共7页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消毒和灭菌 消毒 灭菌 ②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是卵细胞膜反应。要想获得单倍体胚胎干细胞,需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M中的雌原核,再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分离和筛选。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2)在转基因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地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受体鱼一般培育为三倍体,原因是三倍体鱼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不能正常繁殖后代,因此可防止基因污染。 故答案为:

(1)①卵母细胞 囊胚 内细胞团 ②卵细胞膜反应 雌 发育的全能性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概念 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方法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 (2)特定缺陷 三倍体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②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适用对象 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及种类;识记无菌技术及实例;识记计数微生物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卵母细胞 囊胚 内细胞团 卵细胞膜反应 雌 发育的全能性 特定缺陷 三倍体

【解析】

解:(1)①对实验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方法一中,在体外选用特制的培养液培养至囊胚期,并从内细胞团中分离、筛选出胚胎干细胞。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称为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第7页,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