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俊楠
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6期
摘 要:针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国家大力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主要介绍了近几年来玉米主产区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对策
1 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基础设施尚需改善
农业资金来源渠道分散,涉农资金整合不良,有些产业或项目后续资金投入中断,出现虎头蛇尾项目或产业;或者是投入标准、建设标准不统一,已建成的标准农田存在着建设标准低、设施不完善,产权和责任主体不清,导致使用和维护主体不明,出现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利用率低下、效益发挥有限等问题。例如有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缓慢,中低产田占比较大。
1.2 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低
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效益明显偏低、社会资金流入有限、基础地位不稳等缺陷,这些都对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带来威胁,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农业主体数量虽然很多,发展很快,但真正发展壮大的不是很多,大部分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有待提升和完善。农户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占比较大,导致出现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难、标准化生产模式实施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难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1]。
1.3 精深加工农产品产业缺乏
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较少,致使农产品产业链条短,当地百姓获利薄;“原”字号产品向外销售价格低廉,品牌意识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水稻、大豆,包括很有优势的经济作物产品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限制着农民增收空间。
1.4 优势产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部分优势产业规模较小,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不足。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缺乏对当地的各种优势产业进行整合的意识,形成不了拳头组合式产业,无法扬长避短、存优去劣,这就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1.5 急需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社会化分工比较明显,面对农村人口大量减少、青壮劳动力流失现象,急需建立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特别是需要农业机械、农业植保、农业营销和农业技术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偿或无偿服务组织匮乏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6 生产、流通和科研需有效协调
农业组织结构中的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长期分割,二者不进行有效结合,就会严重束缚中国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的科研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当前,虽然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普及与推广工作较好,但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却不高。
2 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2.1 应做好农业转型
农业转型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经营转型;二是多措并举,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由非专业化的小农户向专业化、多本领、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型;三是农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靠天吃饭,向注重利用高效可控的现代科技装备的生产方式转型;四是农业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土地规模、农资大量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驱动转型;五是农业产业功能由农产品生产为主,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保多功能并重转型。
2.2 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2.2.1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
更加注重利用农业现代科技装备,做到靠科技、靠人才、靠服务等方式进行粮食生产,同时突出粮食生产专业化,走减肥、控药、节水等节本增效环保之路,构建粮食全产业链。
2.2.2 改变农业产业布局
农业资源配置向优势产区、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开发集中。大力发展蓝莓、大果榛子等林下产业,大力发展瓜果蔬菜产业,大力发展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采取宜种则种、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等方式,促进优势转化升级,形成规模化产区。
2.2.3 打造多种营销形式
实施企业龙头带动和品牌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参股联合、积极上市等方式,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企业知名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
2.2.4 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有序、健康流转,支持农民以土地等生产要素参股经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
3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和稳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项扶持政策及时而给力,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还需各方对农业发展多多扶持和关注。特别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级农业部门更加务实和努力,逐步进行破解。
参考文献:
[ 1 ] 王恰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4(16):09.
(收稿日期:2018-05-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