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踏实学习的稳定基石。小学生学习数学处于刚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了经验性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生学习数学知识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养成他们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让他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善于积极思考,善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因此,研究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习习惯的内涵
学习习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学习习惯不能依靠学生自身去形成,而应该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相互磨合,逐渐培养而成。学习习惯分为以下几种: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堂学习的习惯,包含专心听课,练后反思,观察,合作研究等习惯;课后认真及时复习的习惯,包括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思考,阅读自学,总结归纳等习惯。以上学习习惯共分为三类,即课前,课堂,课后,每一类中学习习惯被再细分。其中课后的习惯,还可以对其进行延伸,它包括:爱惜时间、定时定量、用参考书、课外阅读、课外活动、资料积累、诗文背诵、学思结合、检验学法、学习卫生等。
2.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途径
2.1给予学生提供良好习惯养成的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涉世较浅,对于许多大道理他们或许不能够明白。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完全靠他们自主能力难以实现。他们正处理接触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因此需要数学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在习惯养成上为他们提供方便。在相应的时间内教师应当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去完成,通过教师的监督与提醒,逐渐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进行学习。
2.2及时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今后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十分不利,不但可以使得他们在学习道路上事倍功半,而且还容易使得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学习习惯首先是一种“自动倾向”,因此它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特征。但是人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个
时期或缺乏适当的条件,这种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对后期的发展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如3 岁~5 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8 岁~12 岁是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大都在8岁~12 岁,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其个体心理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小学生后进生而言,其学习习惯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不注意反思,课后不及时复习等。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处于可塑期,因此应及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矫正他们不良学习习惯,以达到从小塑造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2.3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好”,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面我们还要多多的更新教学理念,开设崭新的、完善的教学工作,笔者在出题方法上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应当在疑问上开设障碍,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只有起疑才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进而带动思维发展。教师要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是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把握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点的时机,适当的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更近一步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
问题要“巧”,且要留“香”。教学中要求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开始发出悬念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兴趣与记忆;在课堂的尾声问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为下一次的教学做铺垫,而且让在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同时,做好预习和复习的课后工作,对知识点的衔接很有帮助。如在教“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三个相同的小数,然后提出如下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小数的加减法,那么这几个小数的得数是多少呢?”学生回答后,还可以去掉所有的小数点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这三个相同的整数中,随便取一个乘以三呢?”“可以”学生回答,再问:“这个数带上小数点怎么办呢?”,教师随后就可以带出主题:“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小数的乘法”……课堂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小数的乘法原来是这样的,那除法呢?后面的小数可能会无限长哦!为什么呢?下节课老师再告诉大家谜底吧!”。在这样知识点串联且带出悬念,如此提问是在学生巩固本文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发起探索新知的“悬念”。
问题要变化多端,实行隐性纠错。小学阶段正好是学生个性思维逐渐形成的阶段。小学生的求新欲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上创新,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的使小学教育“保鲜”。在学生尝试新事物的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隐藏性的提示学生错误,防止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