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精品期中专题之
(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
(共35分)
1.【2019·福建三明·上期中】下列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歼i) 馈灭(qiān) 要塞(sà(kuì)败 杳无音讯(yǎo) ....B.凛o) 锃ng) 锐不可当洌(lǐn) 翘首(qiá亮(zè(dǎng) ....C.颁ng) 履发(bān) 仲裁(zhò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D.不辍ng) 炽(chuò) 荧光 (yí热(zhì) 惮心竭虑(dān) ....【答案】C
—chì【解析】A.歼灭qiān—jiān,馈—溃;B.洌—冽,锐不可当热zhì,惮—殚;..dǎng—dāng;D.炽.所以选C项。
2.【2019·河南孟津·上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娴熟 荧光 鹤立鸡群 眼花瞭乱 B.落第 斑斓 振聋发聩 摧枯拉朽 C.忘图 犀利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D.燥热 僵绳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答案】B 【解析】
A.眼花瞭乱(缭);C.忘图(妄);D.僵绳(缰); 所以选B项。
3.【2019·四川苍溪·上期中】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答案】C 【解析】
第一组,“传播”是指“传送或散布”,多与“消息、信息”等搭配。“传承”泛指对某文化、技艺、教义等的传递继承。这里应该用“传承”与“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搭配。
第二组,“恪守”是指谨慎而恭敬遵守。“保守”指守旧不知变革。这里用“恪守”与“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搭配。
B.传承 保守 规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第三组,“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准则”是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这里应该用“准则”,与“为人”搭配。 所以选C项。
4.【2019·广东白云·上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答案】C 【解析】
A.否定词使用不当。把“不再”改为“再次”;B.搭配不当。“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应改为“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D.缺少主语。去掉“令”。
5.【2019·山东德州·上期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答案】D 【解析】
A.将问号改为逗号。这句与下文形成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B.将感叹号放在引号中;
C.“阳光”后的逗号改为分号;所以选D项。
6.【2019·湘南中学上期中】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夸张) B.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反问)
C.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拟人)
【答案】B 【解析】
B.错。不是反问,是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所以选B项。
7.【2019·贵州湄潭·上期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
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读句段,知选项,可依据空格前不同的处所特点来辨析各选项。如溪边,与水接近,可试选③;崖下,视角一般向上看,可选②;林间可闻“听月下虫鸣夜鸟梦”;村头则与“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相临近。依这样的思路,正确语序为③②①④。所以选B项。
8.【2019·湖南宁远·上期中】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B.崔颢诗中的“黄鹤楼”与南昌的“滕王阁”、岳阳的“岳阳楼”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选自这部作品。
D.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答案】D 【解析】
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把握。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9.【2019·福建宁化·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刘祯《赠从弟》其二)
(4)《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
(5)落日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用“____,____”写山中落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旅途落日。
【答案】 绿叶发华滋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终岁常端正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解析】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薇、历历、滋、暮。 10.【2019·浙江瑞安·上期中】名著阅读(4分)
(1)阅读读《红星照耀中国》,根据表格内容填空。(2分) 人物外貌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凸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③ ④ ① 东 人物性格 人物 毛泽性格温和、意志顽强 ②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某一人物(如人物经历、相关事件等),说说你对红军精神的理解。(2分)
【答案】
(1)①质朴纯真、好学认真;②朱德;③富有个人魅力,充满领袖自信;④周恩来。
(2)我对红军精神的理解是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不怕牺牲,相互鼓励,团结统一的精神。文章中赞美毛泽东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者,他领导了红军长征,在长征中正确领导路线,鼓励支持战友。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最终红军长征取得了顺利。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识记理解能力。
①小题考查毛泽东。原文中还有如下描写,“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他博览群书”“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由此可见他的性格是质朴纯真、好学认真。
②小题考查朱德。根据“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物是朱德,这一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关于朱德》。
③④小题考查周恩来。由“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可知,这是周恩来的外貌特征;原文中描述“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所以他的性格是富有个人魅力,充满领袖自信。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对红军精神的理解。答案中选择了毛泽东领导战士进行红军长征的事件,体
现了毛泽东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等情节体现了红军精神中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不怕牺牲,相互鼓励,团结统一的精神。
11.【2019·山东广饶·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材料一: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材料三: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读了材料三,你想对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 (2分)
(3)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2分)
【答案】(1)人言即信,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承诺;守信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失信的人会丧失一切。 (2)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诚信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能照透每个人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个人形象,维护这个传统美德,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3)①多进②要加强“信”的宣传教育,行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信”的标准;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③社会要对不诚信的行为予以谴责并作出相应惩罚。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题的分析与探究能力,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先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主题,然后再比较看看三则材料表达的主题是不是一样,对于本题而言,比较容易的能够得出探究结果,三则材料的主题都是关于诚信的。(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考虑说话的对象,然后在组织语言时要注意有理有据,同时说话是要注意委婉一点,便于让人接受。如:你们虽然占了一时的小便宜,但却让你们的心灵蒙尘,有损个人形象。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因占小便宜而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将会影响社会风气。老话说,国无信必衰,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让我们一起来维护诚信的传统美德。(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材料分析题的探究能力,在解答此题时学生要抓住主旨,针对这些现象,学生可以从个人
和国家两个角度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可行性的意见。
(55分)
(一)【2019·河南洛宁·上期中】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8分)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3分)
13.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抒情方面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
12.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13.该诗不仅写景独到,抒情也很有特色。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解析】
1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描写时要抓住主要景物,运用生动的语言。示例:晴天时,汉阳城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苍翠挺拔;江中的鹦鹉洲上茂密的花草,使人心旷神怡。
13.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首联写诗人的美好憧憬与眼前所见寻常江楼的落差,使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颔联写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颈联写登楼所见,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尾联写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世事苍茫的感慨,缠绵的乡愁。
(二)【2019·陕西岐山·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8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相与步于中庭 ..(2)遂至承天寺 . (3)晓雾将歇. (4)夕日欲颓.
15. 《答谢中书书》中抓住哪一个字来写?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上有哪些特点?(4分) 1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17.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文中“闲人”的含义。(3分)
18.这两篇短文都是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4分)
【答案】
14.(1)共同,一起;(2)于是,就;(3)消散;(4)坠落。
15.①“美”字 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16.C
17.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18.《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解析】
14.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相与,共同,一起;歇,消散;颓,坠落。
1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理解能力。《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美”字点明全文中心;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描写静景斑斓的色彩,展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山水相映成趣,色彩配合动人、动静映衬相宜。据此回答即可。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以声写静。“乱”字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C中“让人感到繁多杂乱”分析不正确。所以选C项。
17.“闲人”即清闲的人,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道“何夜”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道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心态分析感情即可。《答谢中书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最后发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叹,表达了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中,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以看出赏月的欣喜;从“相与步于中庭”可以看出漫步的悠闲;从“念无与为乐者”可以看出贬谪的悲凉;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因此,本文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从门里照进来,(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清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2019·江苏鼓楼·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上期中】阅读下列特写,完成题目(16分)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①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9.在这篇新闻特写中,连贯的跳水动作被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逐一描写,犹如慢镜头回放,描摹出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3分)
20.第④小节中,描写白色的气泡和四面水花有何作用?(4分)
2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 )(3分)
A.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表现吕伟美妙姿态,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有画面感。 B.本文从始至终都是对跳水运动员动态美的描写,非常符合这个运动项目的特点。 C.第7节独立成段,突出吕伟年纪小,成就高。
D.文章注意点面结合,既有对观众整体反应的描写,也有对个别观众的采访节录。 22.以划线句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6分)
【答案】
19.起跳 腾空 入水
20.运用环境描写,几串白色的气泡和悄然不惊的四面水花,是跳水姑娘吕伟入水时的情形,写出了吕伟入水的“轻”,和前文的“哧”形成对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跳水技术的高超,表达赞美。
21.B
2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跳水姑娘比喻成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跳水姑娘姿态的优美。
本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辞藻华丽,语言生动优美。同时,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增强文章语言的概括力,也体现了新闻语言简洁的特点。
【解析】
19.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写的是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写的是腾空,“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写的是入水。
20.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五、推动情节的发展。“几串白色的气泡”“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和前文的“哧”这一声音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吕伟入 水时动作的干净利落,说明她发挥得非常完美,表现了她跳水技艺的精湛,抒发了作者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写作方法的分析,需要在整体感知全文,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基础上作答。B项有误,文章除了描写动态美之外,还有跳水之前的静态美,观众整体的反应。所以,文章自始至终都是描写动态美的说法是错误的。
22.本题考查新闻语言特点,新闻语言尽量简洁,同时这篇文章是一则新闻特写,新闻特写主要以描写为主,结合例句“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分析可知,这句运用了比喻,把吕伟的身体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形象写出了吕伟跳水姿势的优美绝伦;同时这句也有细节描写,一个“托”字犹如“定格”, 静静停留在空中,生动形象写出了吕伟跳水时的从容不迫。除此之外,文章还运用了其它修辞手法和大量的细节描写及一些环境描写,“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如“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拟人,就向空中飞去”是细节描写,“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是环境描写,语言生动优美,使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
(四)【2019·安徽宿州·上期中】(13分)
-----------------------
本报7月6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武汉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
“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7个小时到重庆,” 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
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3.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3分)
24.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5分)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26.用简要的文字说说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4分)
【答案】
23.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网心脏
24.旧中国积弱积贫,修路理想无法实现,只有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才能变理想为现实。
25.这句景物描写既写了沿线风景的美丽,又赞美了建设者高超的技术,同时也使枯燥的记叙变得丰满。
26.与周边经济圈、城市圈、城市群联系更紧密,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解析】
23.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1.题文一致;2.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4.旗帜鲜明;5.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此题可抓住导语中“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一句压缩整理即可。
24.考查举例说明方法的作用。原文内容为“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很明显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目的是说明这些宏伟设想“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也就是说旧中国积弱积贫,修路理想无法实现,只有在今天,才能变理想为现实。这种对比,突出了今天的中国国富民强。
25.考查新闻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要先了
解这句景物描写所描绘的内容,然后再谈作用。内容:既写了沿线风景的美丽,又赞美了建设者高超的技术。作用:使枯燥的记叙变得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用。
2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对最后一段分析概括。抓住“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一句,即可整理出答案。
(60分)
27.【2019·山东菏泽·上期中】作文。(6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书写规范,字迹清楚;(3)不少于600字。 【答案】范文:
留一点想念给自己
生命像一条平静的河流,带着琐碎的爱恋与牵绊,缓缓流过,只是这样。
——席慕容
掬一捧时光,让心境澄澈,任岁月回转;揽一弯银月,悠悠然,让指尖轻触细碎的回忆。
岁月无数次吹落那一瓣瓣枣花,风起,簌簌无声胜有声,在空中轻舞,不曾落下。又见那一方小院,时日缱绻,衬出你我。
总喜欢在你怀中嬉戏,流连,似有无限温暖。在那颗枣树下,看它的浓阴如盖,翠色欲滴,叶隙间斑驳的阳光照耀下,抚摸枣树身上流淌的岁月。就这样在温婉的熏风中,在你怀中,痴痴地望着你。专注地看天,听你讲陶公祠前的那方菊。虽不懂,却也陶醉、流连。渐渐、渐渐,便困了,乏了,在你怀中欣然睡去,梦里花落知多少。
时日交替,带着翩然韵致的枣花悄然在秋声中退去,树枝头仿佛听见了号召,叶间露出了带着笑意的枣。情不自禁地我也被感染,脸上漾出笑颜。你见了,便轻抚我的头,笑道:“为什么不去摘?”虽如此,你却仍搬来梯子,帮我摘枣去了。你把每个枣都洗过,递给我,你却不吃,总喜欢靠在枣树苍桑的皮肤上,在虫鸣鸟叫中,在丝丝枣的欢欣中,倾听枣树的声音,捕捉枣叶见细密的阳光,空气中氤氲的枣香。
时日如细沙一般,握得越紧,反而消失得越快。转眼间冬的帷幕拉开,遮住了秋的颜色。那个枣树,也刻上了时间的印痕,脱光了叶,憔悴,干枯。不曾忘记那一天,我与你在机场分别。在你眼中,我分明看到了期待和不舍。我默然,转身,离开,手中的那颗你赠与我的枣却早已被不舍浸染,心中也有了淡淡凄楚。
现在的我也喜欢看天,只是不再拘泥于叶隙间的天,而是广阔的苍穹,看那流云的足迹,听那岁月的低吟。
心中仍想念那个枣树,想念,原来这样快乐。
生命这条平静的河流缓缓地流淌,终于我看见,那爱恋,那牵绊,终都浇灌了我们人生的根。那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啊!
留一点想念给自己,不要让人生的根枯萎。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留一点______给自己”,关键词“自己”,限定了必须以第一人称来写,无论选什么材料,确定什么主题,都要围绕“自己”来写,表现的主题都是与“自己”有关的。提示语中的“留一点清醒、梦想、责任、微笑给自己”已经给了考生一些写作上的启示,拓宽了考生的思维。具体构思时,我们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来打开思路,要留什么给自己?为什么要留这个给自己?留这个给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多问问多思考,会大大开拓写作的思路。比如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机会、执着、梦想、清醒、微笑、自信、勇气等;对自己情感的呵护:时间、空间、空白、宁静、回忆、惬意等;对自己或他人生活的期待:宽容、感动、细心、责任、想象、温暖、乐趣等;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破坏行为的谴责:绿色、清新、土地等。由于文题关注的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关注的是成长中的考生独有的内心世界,所以写作中一定要展现出生活的真善美,努力写出个性、写出自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