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021-03-15 来源:星星旅游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潜移默化,形成自己的品格。

其中,《〈孟子〉三章》展现了孟子的品格和志趣,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周亚夫军细柳》叙述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刻画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诗词五首》分别表现了陶渊明、杜甫、李贺、杜牧和李清照不同的志趣、情怀,展现了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预习,落实预习中提出的要求,包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查找相关资料等;重视诵读,把诵读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重视古今的沟通,让学生明确诗文传达出的思想与精神。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教学写作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教学综合性学习部分时,要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并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以此展开活动。让同学们既有思想认识的提升,又有语文素养的多方面训练。

分类 内容 22.《孟子》三章 23.愚公移山 课时 3 2 2 3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课文 24.周亚夫军细柳 25.诗词五首 写作 综合性学习 表达要得体 1 3.带领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身边的文化遗产 己的精神品格。 4.引导学生在不同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1 思,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5.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关注身 课外古诗词诵读 边的文化遗产。 6.要求学生注重课外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22《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内涵,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 3.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亚圣”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的观点,我们本学期学的第一课《消息二则》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西路军胜利的原因之一就是“得人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入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板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设计意图】由孟子的观点引入对本学期第一课的回顾,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预学展示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事论理雄辩有力。

2.作品简介 课件出示: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其特点包括: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设计意图】文学常识用屏显的形式出现,意在巩固学生的自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

1.熟读课文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方法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译读课文

(1)译读课文“天时不如地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部分内容,把握文意。 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课件出示: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物质条件的优势)。 人和:指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围。

(2)译读课文“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部分内容,把握文意。 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课件出示: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委:放弃。 去:离开。 域:限制。 固:巩固。

威: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3.品读文章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预设 中心论点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补充: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这个条件,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设问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预设 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首先选取攻战的例子,从进攻的一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接着同样选攻战的例子,从防守的一方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

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证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设问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预设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接着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设问4:文章第5、6、7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预设 (1)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如“人和”。(2)运用对举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互相衬映,点明文章主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疏通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四、当堂检测

师: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生交流讨论)

预设 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注定是要失败的。

【设计意图】体会孟子思想在当代的指导意义,增强学生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富贵不能淫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理解“妾妇之道”和“大丈夫”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板书:富贵不能淫) 二、预习检测

1.检测字词 (1)注音。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ɡuàn) 富贵不能淫(yín) ...(2)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

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

【设计意图】以检测的形式,督促学生的课下学习。要求落实到纸面上,正确率要求百分之百。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方法指导: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翻译课文。先

对照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在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三、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浅析文章

设问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预设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设问2: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预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理清思路

设问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为后文孟子的反驳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引出下文。 设问2:第2段可分几层,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预设 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内容为反驳景春的观点,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是“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驳论)第二层为“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内容为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立论)

设问3:说说全文的论证思路。

预设 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再反驳景春的观点,接着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文章,理解深层含义,加强背诵。 3.深层探究

设问1: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预设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礼”“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设问2: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预设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

从主上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设问3: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四、当堂检测

师: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预设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设计意图】体会孟子思想在当代的指导意义,正确理解并认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道”的内涵,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时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排比的修辞手法,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文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更是千古名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预习检测

1.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

困于心,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词类活用:

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动词作状语,在国内) .

2.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停顿 课件出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设计意图】此处指导学生需注意重点词语和朗读停顿。 三、合作探究

设问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部分有什么作用?

预设 文章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受艰苦的磨炼之后,显露出不同于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同时,这一排比句式的运用,也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设问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预设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做铺垫。

设问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预设 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设问4:说说文章是如何层层推理展开论证的。

预设 文章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艰苦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由个人推论到治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列举大量事实、层层推理的基础上,在结尾处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学习文章层层推理的特色。 四、当堂检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请根据查找的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并说说你的看法。

1.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2.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3.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生交流讨论,举手发言)

师小结: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学习了本文,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境。 【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本课的教学主要围绕把握文章观点和论证思路,品味句式的表达效果,理解文章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梳理文章内容;然后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节奏,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最后提出设问,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从而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及论证思路,获得启示。

资料链接

结合文本赏析孟子文章特点

1.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下文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作者没有直接批驳对方的观点,而是通过言“礼”,阐明“妾妇之道”,进而指出“大丈夫之道”,由此有力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是全文论证的重点,论证方法是先举事例,归纳出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是对“死于安乐”的论证说明。这样由事例到道理,由个人到国家,正反对比,

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论证有力,极具说服力。

2.多用排比句,说理更有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在叙述事例、阐述事理时,巧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气强烈,气势奔放,说理性强。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连用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极言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优势,使“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极具说服力。

《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运用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对“大丈夫”的行为操守进行了诠释,使“大丈夫”的形象深入人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开头运用排比句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句式整齐,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又为中心论点提供了足够的事实论据。 素养提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今天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富贵是人们所羡慕的,但我们不能因贪求富贵而丧失本性;贫贱时要坚定意志,在诱惑面前要能不忘初心,不轻易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在贫贱中奋起;在权势面前不卑不亢,不向恶势力摧眉折腰,坚持高尚的情操,不屈不挠,才能有所成就。能够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才算得上是个纯粹的人。

适用话题:修身养德

23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积累词语,疏通文意;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情节安排的作用,感知人物形象。

3.领悟故事的深刻寓意,感受愚公的可贵品质,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注释,积累词语,疏通文意;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梳理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凸显文题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是应该勇敢克服,还是选择逃避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这座大山,只有移平它,才能够顺利地继续前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愚公,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吧!

(板书:愚公移山)

【设计意图】由“困难”引入新课,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增强语感

1.作品简介及文体知识(见本课《状元大课堂》本课“作品简介”“文体知识”栏目) 2.读准字音

提示:读准“孀、叟、箕畚、厝、雍、亡”的字音。 预设 孀妻(shuānɡ) 智叟(sǒu) 箕畚(jī běn) ....

厝(cuò) 雍(yōnɡ) 亡以应(wú) ...3.读准停顿

(听录音,师引导)

预设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4.分角朗读,品味情感

分角色朗读全文,一人为愚公,一人为愚公妻子,一人为智叟,一人读剩余文字。(师点评指导,引导学生弄清重要语句的意思,纠正学生情感、语调等把握不到位的地方。)

师小结: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停顿、语气和语调,要根据文字的内容把握朗读的快慢、语气的轻重。

【设计意图】熟悉生字词,把握节奏,反复诵读。读好、读通文字有助于学生理解句意及文章主旨,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领悟寓意。 三、研讨品析,感知人物

1.再读课文,感知态度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课件出示:

人物 大部分家人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支持移山,并主动献计献策,隐土之北。”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对移山存有疑虑,担心愚公愚公妻子 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的力量和无处放置土石 焉置土石?” 邻人之孀妻弱子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 跳往助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智叟 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成功 操蛇之神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于帝 惧 天帝 师小结: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感动 支持愚公移山的有:愚公家人、邻人之孀妻弱子、天帝。 反对、害怕愚公移山的有:智叟、操蛇之神。 2.两相比较,感知人物

师:智叟和愚公之妻的话,句式上有相似之处,他们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相同吗? (生交流讨论)

预设 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语气较轻,语含关心,她不反对移山,只是表明自己对移山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的疑虑。智叟“甚矣,汝之不惠”是在严厉责备;“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语含轻蔑,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就是赤裸裸的嘲讽讥笑了。

师小结:愚公之妻,赞成移山,关心核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智叟,不赞成移山,处处

语含讥诮,认为愚公实在是自不量力,愚不可及。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一事的不同举动和态度,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主要内容,探究愚公的形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安排的作用,理解人物及文章寓意。 2.培养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回忆上节课,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预设 古时候,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门口有两座大山。苦于大山的阻塞,愚公决定率领全家人移走大山。最终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娥氏二子移走了大山。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概括复述课文,既检验了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又训练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分析情节,理解人物

1.分析情节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生交流讨论)

设问1: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

预设 文章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平险”,可初见其“愚”;接着写运土石,而倒土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更见其“愚”。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由此可知,实际上愚公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实在是“大智若愚”。可见,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就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愚公的形象。

设问2: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情节有什么意图?

预设 文章安排“遗男”“跳往助之”这个情节,一方面表示愚公移山的伟大壮举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写出了孩子欣欣然的神态,这与智叟“笑而止之”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作者的褒贬之意。

设问3:故事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预设 以神话结尾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富有浓厚的想象力。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既赞美了愚公移山的诚心和坚定的意志,又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具体情节安排的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愚公的精神。 2.理解人物

师:了解了这些情节安排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设问1:有人说愚公“不愚”,也有人说愚公“很愚”,谈谈你对“愚公”这一形象的认识。

预设 (1)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能不顾年迈力衰,不顾劳动的艰辛,毅然担负起这一伟大事业。(2)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移山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两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设问2: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名字是有其深意的,讨论分析一下。

课件出示:

(生讨论交流)

预设 (1)“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是一对反义词,形成了鲜明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从这一对比中,就可看出“愚公”和“智叟”,一个高尚,一个平庸。(2)作者命名时特意将两个人物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顽不灵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3)“愚公”的“公”和“智叟”的“叟”也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这一安排暗示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愚公的形象,了解“智叟”人物的设置对衬托“愚公”形象的作用。 三、理解寓意

《愚公移山》的寓意是什么? (生交流讨论) 预设: 课件出示:

(1)晋、唐时人对愚公移山故事的理解在较大程度上是沿着道家哲学中“求道”“契真”思想的方向进行的。

(2)现代人对这一故事的解读则更多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对愚公移山故事的解读很有特点,他说:“我们可以从这里透彻地悟到,人类的文化和福利,是一层一层堆积来的,群众是不灭的,不灭的群众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自然界的。……”

(3)愚公精神指的是一种自力更生、不畏艰苦的精神。愚公知道人力是可以战胜自然的,并决定将这个道理付诸实践,且不怕困难,挖山不止;相反,如果绕山而行或干脆搬家则是害怕困难、停滞不前。而人世间无处不存在着艰难和险阻,人们不可能时时、事事回避的。愚公的决心和精神,代表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当今社会我们仍需要发扬这样的精神,去拼搏,去努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白《愚公移山》的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不唯一的。它的寓意可以教化个人,也可以影响一个民族。 四、学习精神

1.愚公精神为中华儿女津津乐道,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当代愚公”。 预设 “当代愚公”黄大发——用生命践行为民情怀。 2.说说个人的愚公精神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本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增强语感,进而理清文章内容;然后通过分析不同人物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愚公移山的影响力;最后再深层探讨情节安排的作用及愚公的形象,从而理解愚公移山所蕴含的深刻意义,领悟愚公精神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素养提升

山水阴阳

阴阳原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古代地名中的“阴”和“阳”实际上是一种方位指示,“日之所照曰阳”,也就是说太阳所能照到的地方就称为阳。 山水阴阳是说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山峰高耸,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而河流位于地平面以下,所以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其实是河流的北面。 故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说法。

在我国历史上,很多地名及地理表述都与此关系密切,如江阴、衡阳、汉阳等。 《愚公移山》 中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其中的“汉阴”是指汉水的南岸。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姚鼐《登泰山记》)、“所谓华山洞(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写为‘华阳洞’。 看正文下句,应为‘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等都体现了“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之说。 代表人物

“当代愚公”代表人物

黄大发,汉族,曾先后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村长、

党支部书记等职务。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修筑了一条跨3个村,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2017年4月,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11月,黄大发荣获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的称号。2018年3月,黄大发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4 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并梳理故事情节。 3.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4.把握文章写人叙事的技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从题目上看有哪些信息?(生:题目中有人物、地点、事件。)也就是说,题目的意思是周亚夫驻军细柳营。军队驻守,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却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原因。

在学习正文之前,同学们先自由阅读课文,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并做简单的整理和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最初印象,进而提高学习本文的兴趣。提示学生重点积累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

课件出示:

周亚夫(?—前143),西汉名将,绛侯周勃之子,封条侯,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

以善于治军领兵,刚正不阿著称。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一个多月便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

文帝,即刘恒(前202—前157),西汉第五位皇帝。他励精图治,兴修水利,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发展经济,巩固中央集权,开启了“文景之治”。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早年游遍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板书: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积累文言词汇(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朗读指导,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范读,学生听后自由朗读。 3.找出文中写慰问细柳营的内容。试试分角色朗读

提示: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语气,注意圈点标画难点障碍。这一环节,可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小组讨论解决处理,教师点评。

4.结合预习成果,分小组合作讨论,理解词语,疏通文意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出现疑难,小组内讨论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

(2)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一词多义: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

军霸上(动词,驻军) .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派;名词,使者) ..使人称谢(动词,派)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互帮互助,获得双赢。其中,对重点字词的积累是学习的重点之一。通过检查预习成果了解学生疏通的情况,扫除疑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意。 三、再读课文,情节梳理

1.自由朗读课文,简要概括每段内容

预设 第1段交代事件背景:匈奴大举攻入边境,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第2段写汉文帝劳军的情况,集中表现周亚夫的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第3段写劳军结束后汉文帝和群臣的反应:“群臣皆惊”,文帝发出由衷的赞叹。

2.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汉文帝在霸上、棘门营和细柳营劳军的经过。汉文帝分别给予了什么样的评价?(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预设 在霸上、棘门营的劳军经过: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汉文帝评价: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在细柳营的劳军经过: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

汉文帝评价:嗟呼,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通过文帝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军队后发出的由衷感叹,明确故事是在鲜明的对比中呈现的。本环节的设计旨在为下一课时探究“真将军”做铺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紧扣“真将军”,学习周亚夫的精神品格。

2.学习本文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写出了怎样的细柳军?怎样的周亚夫?

预设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细柳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3)“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周亚夫刚正不阿,忠于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2.文章在塑造周亚夫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

预设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是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 师补充:汉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时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汉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汉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比。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严格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汉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来写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师小结:司马迁用最精简的笔墨,给我们讲述了周亚夫驻扎在细柳时,汉文帝去慰问军队的事,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了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明、忠于职守的形象特点。

文中虽只有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尽管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设计意图】以上问题的设计,意在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关键句子品读人物;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

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通过对比着重突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治军严谨的形象的写作手法。此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和发言。 二、学以致用

1.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或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一个片段。不少于300字。 提示:可以写你熟悉的同学、老师、亲人……比如:如果要表现一个人学习勤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可以从哪些侧面来写?

(学生自由习作)

2.赏评《史记》中自己喜爱的任何一个人物形象,如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并制成人物介绍的资料卡片。

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并制作人物资料卡片。

结束语:古往今来,像周亚夫这样保持初心、坚守本真的人数不胜数,“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崇拜的偶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本课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本文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

【设计亮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文言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文章故事非常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疏通字词、文意的学习过程,学生可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完成,老师做简要点评和指导即可。教学目标的完成过程应做到环环相扣,逐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有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背景链接

汉文帝即位之后,与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交了。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素养提升

《周亚夫军细柳》中的词句秘妙

1.关注句式:连用三个“以……为……”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这一段主要围绕“大入边”之“大”来构建段落。整段文字看似与“大”无关,实则处处围绕“大”字做文章。写汉文帝三封将军“以备胡”,这是从内容上写胡人“入边”之“大”:边关吃紧,战势严峻。为了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珠联璧合,司马迁在言语上连用三个“以……为……”的排比句式,以排山倒海的“声”势从言语上体现了“大”,以此增强文章的气势,形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急感。不仅如此,司马迁甚是在意言语细节。在连用三个“以……为……”时,打破言语的惯性,突然在第二个“以……为……”中省略了“以”字,这看似唐突,实则其心可鉴,省略第二个“以”字后,“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不仅在视觉上间隔缩短,而且在朗读时彼此节奏加紧,联系更加紧密,军情更显危急,胡人“入边”之形势就显得更“大”了。而且,三个“以……为……”;“……为……”;“以……为……”之间张弛有度,一紧一松,营造了语势上的跌宕起伏,极具音韵之美。

2.关注标点:叹号对句号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于是先驱曰:“天子且至!”一个叹号,将人物说话的神情语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叹号的补充下,原本粗笔勾勒的“先驱曰”三字就带给人无穷的回味——先驱是如何“曰”的呢?与此同时,前文之“不得入”三字的简笔也变得丰富起来,它里面有着极为丰富的故事,带给我们丰富的画面感与想象空间——那初到的先驱与细柳营的军士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句末的句号里,尽显了军门都尉之“曰”的神情和态度,与之前的叹号形成强烈反差,一个盛气凌人、怒不可遏,一个有礼有节、淡定从容。这不仅反映了“曰”者的品质,更体现了周亚夫的治军有方与训练有术。

一个标点的背后有着音容,有着故事,隐藏着一个高大的人物形象,蕴蓄着作者对人

物的情感。看似平平淡淡的文字,因为标点的存在而摇曳生姿了。

3.关注虚词:“于是”和“乃”彰显圣贤风度,扬起故事波澜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从文本的繁简而言,去掉此句中“于是”也未尝不可。但是,用上“于是”,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就出来了,故事就有了空间。“不得入”三字暗藏的君与将士之间的矛盾就出来了。面对尴尬,汉文帝并未发怒,而是派使者转告将军“吾欲入劳军”。“乃”字反映出汉文帝的从容平和。“欲”表达的只是自己的愿望,且给了对方从容的取舍空间。“吾欲入”的言外之意是“并非一定要进入”。此处之“欲”与后文“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之“固”有天壤之别,展现了汉文帝的明事理、识大体,不愧为一代明君。

25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特点。

2.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3.熟读成诵,并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饮酒》(其五),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词析句,厘清诗人情感脉络,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领悟人生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助读,大比拼中导入新课

1.课前回顾,学生抢答背诵相关句子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情感和意愿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中描绘恬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导入新课: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外露。重温这些经典名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者在诗文中都期望一种生活,即远离官场、走向自然的归隐生活,温馨淳朴、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来了解他的田园诗和精神追求。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职,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的诗主要表现出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代表作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设计意图】选择心境和情怀类似的三篇诗文进行背诵,一方面复习以前所学课文,做到温故知新;另一方面意在引出陶渊明,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为下文理解其精神追求蓄势。

二、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1)指导朗读。

朗诵诗歌应注意节奏的连贯、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强弱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示:古体诗,形式上以五言为主,朗读时通常按“二三”式来停顿。

(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 2.读出诗歌韵味 提示:

(1)本诗偶数句入韵,押“ɑn”韵,韵脚有“喧”“偏”“山”“还”“言”,韵脚要根据语境读到位。

(2)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

①起句要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要体现出得意感。

②“何能尔”设问,“尔”,代指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为全篇之骨,要读出自豪感,体现出淡然而满足的精神状态。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

③五、六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④七、八句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⑤九、十两句重在写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其乐的心情。结句最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3.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歌画面

师:诵读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提示:要抓住“结庐”“人境”“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还原诗歌画面,并细细品味它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设计意图】继续加强诵读的训练,通过指导朗读,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与文本对话,明确古体诗的句数、句式、平仄、用韵自由的特点,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画面,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析读,厘清情感脉络

1.破诗题,释疑解难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 诗里根本没写酒,但题目却叫“饮酒”,这是因为这首诗可能是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③复醉。既醉之后,辄④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⑥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⑦。

【注释】①夜已长:秋冬之季,昼渐短夜渐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②独尽:独自干杯。③忽焉:很快地。④辄:就,总是。⑤诠(quán)次:次第,层次。诠,同“铨”。⑥聊:姑且。⑦尔:罢了。

师补充:文人的体内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出笔下的文字,于是诗歌便氤氲出了酒的醇香。也就是说,这组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2.抓诗眼,厘清脉络

师:文章的构成有两个意义方阵,请同学们结合句式和关键词,思考诗歌的层次。 预设 开头四句为一层:作者虽然居住在“人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远”使然。关键词为“心远”,第三、四句为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第二层为后六句:写作者“心远”境界之下看到的自然美景和达到的忘我境界。

3.寻证据,理解情感

师:品读课文,找出作者“心远”的原因,体会诗人“心远”情怀的表现。 (生交流讨论,师点生答并引导)

预设 原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车马喧”指世俗中的名利,抛却了名利,心自然就“远”了。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住在深山。)

表现:(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一俯一仰的动作中,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南山暮景:在美好的黄昏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意境宁静恬淡,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作者从这美景中,

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就是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

师小结: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组成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使人心生向往,这也正是陶渊明的追求。诗中看似没有人的参与,却处处有人,人与自然相处和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4.析根源,读懂心愿

师:陶渊明的志趣是如何形成的?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愿?

预设 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zhù)”[《杂诗十二首》(其五)],有着非凡的理想抱负,但黑暗的现实让他失望,最终他选择了解印辞官,归隐山林。

资料助读2: 课件出示: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到任尚不足百日,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回乡。从此,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做官。

师小结:从踌躇满志,到躬耕隐居,陶渊明经历了痛苦的抉择。最终他选择了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结束语:古代士大夫继承陶渊明的精神,当他们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后,从陶诗这里寻到了新的人生价值,以此来安慰不羁的灵魂。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标准,而平淡自然的诗风也就成了他们心中崇高的艺术境界,所以苏轼说“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全是因为一个“真”啊!

【设计意图】厘清诗人的情感脉络,理解诗人的情志,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以诗眼“心远”为抓手,探求原因和表现,既能引导学生学会解读诗词,又能结合背景,做到知人论世,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春望》《赤壁》两首诗,读懂近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鉴赏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领悟诗歌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

1.温故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近体诗,明确近体诗的律诗和绝句的基本分类。 预设 绝句:《泊秦淮》《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

律诗:《望岳》《游山西村》《野望》 2.知新

指出本节课所要学的两首诗中哪首是律诗,哪首是绝句。 预设 律诗:《春望》 绝句:《赤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近体诗,引导学生了解本课所学两首诗的体裁特点。 二、诵读,感知近体诗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春望》《赤壁》,同桌互读,感知两种体裁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搔更短(sāo) 不胜簪(zān) 折戟(jǐ) ...

节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抽查朗读,全班齐读。 (师进一步指导重音)

预设 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

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如《春望》中“破、深、溅泪、惊心、三月、万金、搔、不”需重读。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如《赤壁》韵脚“销”“朝”“乔”要重读拖音。诗的前两句记叙,音调以平缓为宜;后两句为议论,音调以沉郁为宜。

2.读晓诗歌形式

预设 五言诗,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二一”和“二三”式。绝句的节奏类似于律诗。律诗中颔联、颈联两联一般为对偶,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绝句对仗不严格。

3.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首诗歌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歌情味

读时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近体诗的韵律特点,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通过节奏、语气、重音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为后面与诗歌产生共鸣、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品读,感知诗情 (一)品读《春望》

1.破诗题,预测内容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

预设 “春望”即春天所见。“春”点明了“望”的时间,“望”点明了人的行为。

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简要概括。

预设 远景:山河城郭中景:荒草残木近景:春花飞鸟特写:稀疏白发 2.寻意象,“望”眼前之景

师:自读诗歌,找出诗人所见景物,体会诗人笔下的春的基调。

预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妙用“破”和“深”,体现春天的长安城因为战乱而呈现一派衰败之景——山河虽仍存在,都城却草木茂盛杂乱,这一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承上,“花”和“鸟”是春天的象征,也都是美好的象征。此情此景,诗人看到美丽的繁花、听到悦耳的鸟鸣都要“溅泪”和“心惊”,或者说,连花鸟都感觉落泪惊心。这说明国家已经真的很凄惨了。“恨别”启下。)

基调:凄惨暗淡。 3.探根源,了解时局背景

师:对照注释,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凄凉的景象。 预设 是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763)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4.抓诗眼,“望”诗人之心

师: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诗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预设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时局,诗人为当时的时局而感伤。可见其忧国伤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可见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忧愁不堪,以致头发变白、

变少,难以胜簪的事实,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心忧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5.细思量,“望”“诗圣”形象

师:阅读本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圣”形象?

预设 读出了一个愁绪满怀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悲苦忧伤的“诗圣”形象;读出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诗圣”形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就是“诗圣”杜甫。

结束语: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峰巅!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一起来背诵《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词体会诗歌整体基调,理解诗人情感,把握诗人形象。

【板书设计】

(二)品读《赤壁》

1.读资料,晓相关背景 课件出示: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虽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中进士,但因为秉性刚直,自视甚高,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仲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到黄州、池州等地任刺史。此诗是他借赤壁之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

2.寻意象,辨兴感之由

师:这是一首兴感之作,诗人感慨的起因是什么?

预设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前朝遗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写兴感之由。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显示出他对前朝遗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立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悟诗情,识兴感之心

师:诗人凭借前朝遗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预设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隐含着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能施展的郁闷。)

4.析手法,明兴感之巧

师: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预设 诗歌咏史怀古,特别是最后两句议论,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应深刻警醒。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的基本点在于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选取的都是小的对象。从写法上来讲: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关键在于立意要高、要大,但要注意的是要在尽可能微小之处来体现立意的高大。

从表达效果上来讲: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结束语:无情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悲欢离合;而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盛情。愿我们执诗词之手,与诗词谐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诗歌,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诗歌名句及作者的情感,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和答题意识,初步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雁门太守行》《渔家傲》,读懂其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词析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学会鉴赏名句。 【教学过程】

一、抓特点,明确体裁

阅读《雁门太守行》和《渔家傲》,辨析两文体裁的特点。

预设 《雁门太守行》看似有律诗的形式,但它实质上是一首古乐府旧题,属于歌行体。《渔家傲》是一首词。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歌行体

行,歌行体,由汉代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用“歌”“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东汉乐府诗歌中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歌颂洛阳令王涣政绩的诗。雁门,指雁门关,泛指西北边塞地区。诗人李贺直接借用此题写边塞战争,这与唐人好借用旧题写当下题材的创作之风有关。

资料助读2: 课件出示: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阕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即:词有定句,句有定字。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式,所以创作词称“填词”,依调填词为“倚声”。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助读,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两篇作品的特点及有关知识,帮

助学生更完整、系统地了解古诗词的体裁分类知识。 二、诵读,感知不同体裁诗歌的韵律

1.读顺字音节奏

教师范读《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同桌互读,感知两种文体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字音:提携(xié) 殷勤(yīn) 嗟(jiē) 谩有(màn) ....节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教师进一步指导重音)

预设 《雁门太守行》中首联中的“黑”要拖长音,“压”“摧”要重读;“金”要拖长音,“开”要重读,读出严阵以待的应敌状态。颈联要用颤音,读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提携玉龙为君死”要读得激昂有力,读出报效朝廷的决心。

朗读《渔家傲》时,重音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接”“连”“舞”等字要重读,以表现辽阔、壮美的气势。

2.读晓诗词形式

预设 七言律诗,朗读节奏较为自由;词,节奏灵活多变。 3.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首诗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词情味

师:阅读不能贪快,要注意语速,读出语气、语调变化,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让自己融进意境。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近体诗和词的韵律特点,让学生通

过对节奏、语气、重音等的辨析,进一步把握不同文体的韵律特点,初步感知文本,为后面把握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把握诗词情感

(一)品读《雁门太守行》 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世称李昌谷、鬼才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其诗多表现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现实也有所揭露和讽刺。艺术上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有《昌谷集》传世。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诗作可能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2.把握意象,再现画面

师: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探究下面的问题。

设问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共写了三个画面,分别是什么?

预设 白天:敌军压城,官军严阵以待图 黄昏:战后惨烈图 中夜:夜袭易水图

设问2:作者营造这些画面,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感?

预设 诗人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的追念,塑造出了具体、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颂扬了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3.探究写法,鉴赏词句

(1)请同学们根据前几课所学,自读诗歌,分析诗歌采用的写作技法。

预设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的危急;“金鳞”形容铠甲闪亮如金色鳞片,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激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这一句不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只是用“角声满天”侧面写战争规模,用“凝夜紫”侧面写血流成河的场面,给人以悲壮之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点明主旨,引用战国时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结合本诗举例说明。 预设 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赤红色等,不但鲜亮浓艳,而且跟黑色、黄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渲染出了战争场面的悲壮惨烈。

4.齐读诗歌,领略豪迈

(1)点生朗读最后两句诗,读出坚定、豪迈之情。 (2)教师配乐深情地诵读全诗。

(3)全班齐背诗歌。(注意抑扬顿挫,背出铿锵节奏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品读《雁门太守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二)品读《渔家傲》

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易安体”。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这首词应是词人南渡以后的作品。国破、家亡、夫死的经历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词中别具一格的杰作。这首词虽是记梦之作,但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词中写到大海、舟船,人物涉及天帝和词人自己,可能都与词人为辨明“馈璧北朝”之诬,曾追随宋高宗行踪,乘舟在海上航行,历尽波涛之苦这段经历有关。

2.品词知事

设问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记梦天帝。写词人在天地浑茫的追寻中借天帝之口提出了对“我”终“归何处”的询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梦中所见景象。“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不仅回到“帝所”,还受到天帝情意恳切地问话。)

设问2: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回答天帝。下片紧承上片的天帝询问,作出回答。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这是词人回告天帝。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感慨空有才华,于世事无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回答天帝,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到海上仙山去。传达出词

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设问3:本词和《赤壁》都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认识,但又有什么不同? 预设 杜牧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际遇,曲折表达自己空有抱负,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本词是借梦境与天帝对话,表达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战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品读《渔家傲》,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感知词作内容,理解词人情感,并通过鉴赏艺术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3.赏技品味

师:本词被评论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同学们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预设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片的“九万里风鹏正举”等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梦幻与生活、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

结束语:词人苦于现实。只好借梦境、神话、想象,含蓄地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不顾民众苦痛、苟安江南的不满,对没有战乱、离散和痛苦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九万里风鹏正举”,那个“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李清照,今天若在,定然会“沉醉不知归路”的。 【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教学设计中,我首先确定以诵读贯穿

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指导朗读,学生逐步明确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阅读方法,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进行诵读,为他们今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打好基础。其次,我强调“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在鉴赏诗词时,我引导学生要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才会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情。对于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中我没有详细展开,也没有引入太多的术语,只是引导学生领会艺术手法的妙处即可。对诗歌大意,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对照注释来理解和把握,希望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理解诗歌的能力。

疑难突破

1.怎样理解陶渊明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

这两句诗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才能深入理解。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伪和奸诈。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官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也就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主要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了,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2.对《春望》的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落泪,二是花鸟落泪。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赞成第一种。这是触景生情的写法,面对国家破碎,种种念头齐涌心头,禁不住见花落泪,闻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赞成第二种。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以花鸟拟人,写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素养提升

律诗、绝句中的“对仗”

对仗,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具体要求:第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第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感时”对“恨别”,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花”对“鸟”,名词对名词;“溅泪”对“惊心”,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绝句、律诗的对仗各有规则。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意愿。有的前两句对仗,后两句不对仗。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资料链接

黄金台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是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

据史料考证,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执政30余年。他即位之初即着手招贤纳士。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至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公元前284年,乐毅率军联合各国攻齐,占领70余城。有人推测其筑台时间为公元前310年。当时只言筑台而无“黄金”二字,到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始见黄金台之名。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即黄金台。

写作 表达要得体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目的,注意读者对象的特点和应用的场合,以得体地表达。 2.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恰当使用词语与句子,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3.了解感谢信、邀请书、倡议书以及演讲稿等实用文的特点,根据其特点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与内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写作中,语言是否表达得体,不仅可以显示出我们写作能力的强弱,而且可以显示出我们综合素养的高低。那么,怎样做到语言得体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写作 表达要得体) 二、回顾课文,明确“表达得体”

1.什么是表达得体?

预设 语言表达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使用语言,理解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等要素,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师补充:“语境”有“内部语境”(指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和“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之分,“得体”是指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内外语境的各种要求。

回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苦与最乐》两篇课文,试着分别摘出一处表达得体的句子,填入表中。

课件出示: 课文 《叶圣陶先表达 分析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尊称叶圣陶为“先生”,是“前辈”,这是对有身份的、同行中年长的或资历深的人的尊称,表达得体 生二三事》 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最苦与最乐》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采用设问句,引发听众思考;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引用俗语,运用口语,符合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学生这一对象和演讲场合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2.怎样才能表达得体?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内容,探究其中表达不够得体的地方。 课件出示: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上去买柴,他文质彬彬地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挑柴火的)过来。”那个卖柴的莫名其妙,但“过来”两字还是听懂了,又看到秀才招手,便挑柴过来。秀才又问:“价钱几何?”卖柴的糊涂了,不过“价钱”两字还是听懂了,就开了价钱。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请减少价钱)。”这回那个卖柴的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火走了。

预设 秀才之所以没有买成柴火,是因为他没有考虑说话对象的身份特点及当时的场合。他在集市用书卷文言体与一个没有文化、只会使用口头语的卖柴人交流,这就导致了

卖柴的人听不懂他的话,他买柴失败。

课件出示: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喽?”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全都走了。

预设 这个人请的客人最后都离开了,是因为他说话目的不明确、观点不鲜明,让客人们都认为自己是“不该来的”。

课件出示:

这次我们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黄教授祝寿。黄教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黄教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预设 这一段致辞中,“光临”“高足”是敬辞,用于自己不当,可以将“光临”改为“回到”,将“高足”改为“学生”。“欣慰”一词对象用错,可以用口语表述,改为“高兴”。“至今健在”不适用于祝寿的场合,可将“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

师:要想让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五个原则: 课件出示: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要根据听话人的性别、年龄、经历、地位、文化背景等特征,采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即“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2)分清场合,巧妙用语。特定的环境需用特定的话来表达。工作场合,用语准确、简洁,常用术语行话;生活场合,说话自然、灵活,多用口语;会议场合,说话庄重、规范,用书面语;娱乐场合,说话风趣、生动,多用口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3)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要表示感谢,用语就应真诚恭敬,而不能流露出“自高自大”的态度;若是想获得对方的原谅,表达应诚恳,以期得到对方的谅解;若是想反映某个问题,则应观点鲜明,指出问题的要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4)注重语体,符合要求。文学类的文本讲究生动形象,应用类文本讲究准确、严密、平实。不同的文体应该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具体说来,新闻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稿、演讲词要明白、口语化,少用长句;广告要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要措辞严密,表述清晰;请示、申请要委婉平和;批评、表扬要持之有据;贺词要热情;等等。

(5)谦辞敬辞,文明得体。用语要做到礼貌得体,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例如:看望别人说“拜访”,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退席说“失陪”,求人帮忙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等;二是必须注意用准谦敬辞。谦辞只用于自己,敬辞只能用于他人。

【设计意图】注意趣味引入,激发学生对写作课的兴趣,在分析、探究、归纳中,明确表达得体的原则。另外,回顾课文,也会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和表达得体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

三、结合材料,辨析“表达得体”

1.问题引入

师:阅读下面的材料,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课件出示:

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远足活动,下面是××同学发送给王老师的短信: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预设 存在表达不得体的问题。“务必”具有命令式的语气,邀请老师参加活动,不该用命令式的语气,没有注意说话对象;“寒舍”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此处应用敬辞,如“贵府”或是“您家”。

2.实战演练

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打算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救,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预设 B【解析】①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与语境不符,使用不得体。②不吝赐救: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是请人指教的客套话。使用得体。③荣幸:光荣而且幸运。使用得体。④光临寒舍:在别人到自己家来的时候,为表谦虚和欢迎的客套语。使用不得体。⑤见谅:请求别人谅解。使用得体。⑥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使用对象错误,使用不得体。

课件出示: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家长会上,班主任刘老师对家长说:“刚才王校长的视频讲话全面、深刻,抛砖引玉,请大家畅所欲言,共话家校合作。”

B.老张的儿子中考成绩优异,老张欣喜若狂,逢人就说:“令郎还算争气,这次考了全校第三,是他最好的发挥了。”

C.李华与二十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张梅偶遇,他激动地说:“久违了,老同学!真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更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年轻。”

D.李勇对前来邀请他吃饭的老王说:“老王,恭喜乔迁!我一定会赏光赴宴的。” 预设 C【解析】A项,“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B项,“令郎”是敬辞,不能用于称自己的儿子;D项,“赏光”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谦辞和敬辞,安排三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加以训练,为后面应用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作文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四、修改材料,实践“表达得体”

学习小组先讨论下面的发言稿有什么问题,然后根据提示尝试着修改。 课件出示: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好了,纪律好了,学习成绩也好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到位,很负责,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

提示:

1.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发言稿有什么问题。比如,是否注意了文中提及对象的身份,

词语使用是否恰当等。

2.修改时要注意发言稿的写作目的和使用场合。

3.如果你觉得修改意见比较多,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重写一段话。 预设 存在问题:1.“归咎”为贬义词,用错对象,应该改为“归功于”;2.“我很欣赏”“充分肯定”之类的话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评价,用于学生评价老师,不合适;3.没有达到班会课总结的目的,即表达对班主任老师的感激之情,内容不够具体。

修改: 课件出示: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我们的教室是不是更加窗明几净了?课堂上再也没有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了?最让人高兴的是,无论是单元测验还是月考,我们班在同年级中进步都是最大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本月我们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我们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应该归功于班主任的认真负责,严格管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班主任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师小结:连用三个问句,引起与会者的思考和注意,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语言更亲切得体;把“归咎”改为褒义词“归功”,语境得体;点明班主任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具体得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材料进一步明确表达得体的原则,为后面写作训练预热。

五、品读例文,评点“表达得体”

1.根据文题,画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

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或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请你任选一个对象,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提示:

(1)明确邀请函的写作目的,体现书面邀请的正式性和对对方的尊敬。要根据嘉宾的身份,选择恰当的称呼。

(2)应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等情况,让对方对活动有所了解。如果需要对方在活动中发言,也应该提及,以便对方提前做好准备。

(3)语言要简洁明了,大方得体。 预设

标题:邀请函或主题+邀请函 称呼:依据邀请对象选用得体的称呼

正文: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需要对方做何准备工作 格式 结尾:祝颂或希望 落款:学生会、日期

邀请对象:学校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或其他学校的师生等 邀请事由: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

邀请目的:作为嘉宾参加“环境保护月”启动仪式 邀请函 邀请语言:书面语邀请,正式;同时要简洁明了,大方得体 2.阅读例文,思考讨论后评点本文的“表达得体” 课件出示:

“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了增强全校同学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去,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了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校将于×年×月×日上午×时举行“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参与环保行动,营造绿色校园”。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期待您的出席。

启动仪式将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请家长到学校后,先去您子女所在的班级登记,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学校操场指定的区域就座。启动仪式上,有一个环节是“绿色校园我建议”,我们会随机邀请一些家长发言,向我校全体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学生自由评点文中所体现的本课所学)

预设 这篇邀请函格式正确、要素齐全、语言得体。主要表现在:标题直接点明邀请的目的,清晰醒目;格式上有称呼、问候语、祝颂语、落款,符合邀请函的基本格式要求;正文中有邀请的理由,让家长明确被邀请的原因;有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启动仪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被邀请者有所了解和准备,更显真诚、有礼。整个邀请函,态度诚恳,简洁明了,表达得体。

3.拓展迁移,把握书信体应用文写作格式

师:请同学们探讨一下,采用书信格式写作的应用文还有哪些?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预设 感谢信、慰问信、表扬信、申请书(请假条)、倡议书、介绍信、证明信、求职信、应聘信、祝贺信、请柬等。

格式一般由六个部分构成,即标题、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落款。 表达都简洁明了,语言得体。

4.仿照例文,再写一份邀请函,邀请除家长以外的其他人

【设计意图】画思维导图,意在让学生梳理思路,明确邀请函的格式;点评例文,意在让学生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夯实应用书信体格式的能力,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分析欣赏和应用写作的能力。

六、放手写作,力证“表达得体” 课件出示:

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应介绍发出倡议的背景、目的,这样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和信服。

2.明确倡议书的主题,如“节约新风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我行动”等,并提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注意倡议书的使用场合、对象,做到表达得体。

【设计意图】经过了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交流、探究,学生对如何表达才更得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建构,对书信体应用文的写作有一定的积累。此刻,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作“写作实践三”,相信学生会规范、得体地表达。 【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表达得体是一个人基本的语言素养。本节课设计五个环节,从认知到训练,从分析鉴赏到动手写作,整个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步步有提升,学生在课堂中,既有思维认识的提升,又有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自始至终,课堂采用互动模式展开,通过提供趣味性的材料,既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又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另外,表达要得体的写作教学,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了书信体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训练了写作能力和实际生活应用能力,还从语言建构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把握诗词大意,背诵古诗词,学习鉴赏宋词的技巧。

2.感受宋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第13课我们学习了五首唐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宋词,一起来感受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的宋词之美。

浣溪沙

一、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宰相词人”之称。其词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悠游、离愁别绪,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今有《珠玉词》存世。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本词所抒发的就是悼惜残春之感。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者,让学生对词人和作词背景有了一个初步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意,把握词人的情感。 二、读通,感知词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浣溪沙》,同桌互读,感知词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师指导:诵读时应有婉转低吟的语气,读起来有种淡淡的忧伤。阅读时要抓住“曲”“一”“气”“旧”“下”“几”“可”“落去”“燕”“径”等仄音来读,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3.读出意境画面

提示: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词句呈现的画面,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词作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词作内容,为下文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词人之意

设问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哪些景物来写? 预设 选了酒、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来写。

设问2:词人借助这些景物,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预设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寂。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是伤春,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燕来”则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

小园香径独徘徊。(“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词人生出无限的悲凉。“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和对年华易逝、美好不再的怅惘、伤感及孤独寂寞之情。)

设问3: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预设 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设问4: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预设 “新”与“旧”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或“去”与“来”对比。好处:“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师小结:这首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根本原因在于情中有思。本词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景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的问题。词中含蓄地涉及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也让读者更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想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出自己的精彩。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抓取关键词句来理解词人的情感。更有的放矢,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

【板书设计】

采桑子

一、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便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晚年辞官后,欧阳修得以如愿归居颍州。他或结伴同游,或乘兴独往,经常徜徉于画船洲渚,充分领略了颍州的山水风光,把颍州西湖风物之美和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诉诸笔端,写成了《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美景,抒发恬淡安适的情怀。这首词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熟悉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前先给出作者的有关情况和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读通,感知词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采桑子》,同桌互读,感知词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抽查朗读,自由诵读。

教师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指导阅读。预设 诵读时应怀着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阅读,读出恬淡、闲适、愉悦之情。读“西湖好”“处处随”“琉璃滑”“掠岸飞”等时,末字要稍拖长音。

2.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3.读出意境画面

提示: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词句呈现的画面,想象词人当时的心境。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在美读中与文本对话,感知词作的韵律和节奏,引发共鸣,为下文理解词人情志做铺垫。 三、品读,读出西湖之美

设问1:请同学们找出并概括词人描绘的有关西湖的几幅图画。

预设 共描绘了四幅图画:①春水碧绿,流转绵延图;②长堤芳草,笙歌隐现图;③水面无风,光滑如镜图;④船动不觉,沙鸟惊飞图。

设问2: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西湖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预设 词人从视觉、听觉(绿水逶迤——视觉;隐隐笙歌——听觉;微动涟漪——视觉)的角度对西湖进行了描写,营造出了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氛围。

设问3:请同学们美读词作,谈谈词人还运用了哪些技法来表情达意。

预设 直抒胸臆:词作第一句话中“西湖好”是词眼,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动静结合:如风平浪静,湖面如镜,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

师小结:这首词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词中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词人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品读进而理解词作蕴含的情感和表情达意的手法。采用设问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品味词作。 【板书设计】

相见欢

一、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1.读晓文题

“相见欢”是词牌名,不是标题。 2.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词人。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人并称为“洛中八俊”。其词语言流畅,清新自然,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激之作。今存词集《樵歌》。

3.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靖康年间(1126—1127),金兵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朱敦儒仓促南逃金陵,总算获得暂时的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时,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时所写。

【设计意图】学习之初即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有利于学生把握词作的思想感情。 二、读通,感知词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相见欢》,同桌互读,感知词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通过抽查朗读,发现问题,教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3)学生按照指导再读词作,进一步体会语气和节奏。

2.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3.读出意境画面

感知词作内容后,再次诵读体会,更能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词句呈现的画面,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内容,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为下文理解词人情志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人之意

1.把握感情

设问:古人登楼或登高,常多感慨,词中哪一句是作者的感慨? 预设 “几时收?”

追问:悲情体现在哪些地方?(提示:可通过抓关键词的形式来判断) 预设 景:清秋、夕阳垂地、悲风。事:中原乱、簪缨散、吹泪过扬州。

师小结: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回望故乡,满眼萧条,悲愤之情油然而生。2.品析词句

(1)品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中“夕阳垂地”的表达效果。

预设 “夕阳垂地”指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这种情景,让人联想起南宋国势衰落、江河日下的现状,也为全词奠定了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簪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三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簪缨”代指达官贵人。“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直抒胸臆,抒发了悲痛、愤慨之情,也有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3)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 预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一个“悲”字,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师小结:从下片品味情感,词人身在金陵,心赴扬州;出发点在金陵,落脚点在扬州。这看似是词人对扬州的无限关切,实则是词人对国家的无限热爱。这首词传达出词人深沉

的亡国之痛,这其中蕴含着词人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板书:亡国之悲,爱国之心)整首词抒发了词人无限的悲慨,这不仅是个人的身世之悲,更是家国之悲、时代之悲。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理解词人登高的意图;然后让学生抓住意象,品析词句,进而理解感情。这样步步推进,学生便能轻松感知词人的情感。 【板书设计】

如梦令

一、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词人当时生活稳定幸福,时常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设计意图】介绍词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更好地把握情感。 二、美读,感知词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如梦令》,同桌互读,感知词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针对学生朗读的问题,教师进一步指导朗读: 语气:欢快、喜悦。

韵脚:关注“暮、路、处、渡、鹭”,韵母都是“u”。 重音指导:强调喝酒的地点要突出“溪亭”。 强调喝酒的时间要突出“日暮”。 强调喝醉酒本身要突出“沉醉”。 2.读懂诗词大意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关注:溪亭、兴尽、藕花。 师:何为“常记”?

预设 “常记”就是常常记起。 追问:什么事让她常常想起、念念不忘? 预设 呼朋引伴,聚会喝酒。 3.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学生再读词作,抓住意象,发挥想象,力争在头脑中想象出画面,融入意境。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词作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并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词作内容,想象画面,为下文理解词人情怀做铺垫。 三、品读,感悟词人情怀

1.品读“醉”意

设问1:再次默读词作。想一想: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预设 “醉”字。表现: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设问2:词人因何而“醉”? 预设 因美酒和美景而“醉”。

设问3:除了美景、美酒,还有什么会让李清照“醉”?

预设 还有词人和自己的伙伴在一起的那种美好情谊,对年轻时那些美好生活的回忆,都让她深深陶醉。

师小结:李清照的“醉”既是酒醉更是陶醉。其实不管“兴”也好,“记”也罢,“醉”也好,还是“误”也好,作者是“字字如金”。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醉”所以“误”,因为“醉”,所以常常记得。

2.品字悟情

设问1:如何理解两个“争渡”表达出的情感?

预设 两个“争渡”,表现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沙洲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设问2: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预设 “惊”字既暗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了停栖在小洲上的水鸟被吓得惊慌

失措的情态。

3.对比悟情

设问:本词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 本词:这首词写的是悠闲的生活,在词人的眼中景物都是美好的,词人通过一段美丽的回忆表达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词人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

【设计意图】从“醉”字入手,切入词作,探寻词人“醉”的原因,这样便于引导学生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情感。另外,通过与《渔家傲》的对比,既勾连了旧知识,又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了作者作品的风格。 【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诵读,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其次,在鉴赏诗词时,我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情。然后通过内容分析,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