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押题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2.以下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D.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5.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政治课教学
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6.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9.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 )
A.学习心理学 B.人格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发展心理学 10.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 B.自主性 C.场依存 D.沉思型 1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2.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3.儿童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14.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15.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16.因材施教:
17.教学原则:
18.心理评估:
19.教育法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简述总结性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21.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22.请列举学习迁移的几种基本理论。
23.简述罗杰斯有意义学习的要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o分,共20分)
24.结合实际,思考当前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25.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谈谈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不同归因对以后学习行为的影响?
2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4分)
材料一:易老师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材料二:张教师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3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2014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押题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2.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 )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教育工会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4.小学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的方式鼓励学生诚实、助人等行为,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5.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6.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7.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 )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独场立型
8.大量山寨产品的出现都是影射或模仿著名的商标,使消费者将自己的品牌与某名牌商标联系在一起。这属于( )
A.刺激辨别 B.刺激泛化 C.刺激分化 D.刺激退化 9.程序教学是( )提出来的。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加涅 10.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1.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的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
A.动作技能 B.概念学习 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 12.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后习俗阶段 13.由于王立同学学习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4.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 )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A.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B.全体学生 C.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D.残障学生 1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 )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A.不许 B.不应当 C.允许 D.应当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课外活动:
4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17.班风:
18.顺应:
19.机械识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课程的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21.什么叫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并简述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22.简要回答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注意可以分为哪几类?
23.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讲述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
25.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4分)
26.开学第一天,娄老师正要把新书发下,突然发现几本书因包装捆绑过紧,被勒出了深深
5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的印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娄老师,书不能轻易发下去,要把这个问题先解决。于是娄老师对同学们说:“这里有几本书因为包装运输的原因,留下一些印迹。”娄老师把这些书拿出来让大家看一下。 “这几本书该发给谁?”
娄老师请几个学生发言,有的说,按顺序发,轮到谁就是谁的;有的说,根据成绩,发给成绩差的同学;有的说抓阄„„娄老师未置可否,让学生的思想一一暴露了出来。 终于有个同学说:“老师,发给我一本吧。”娄老师立即问:“你为什么要一本昵?” “因为总得有人得到的,不如我要了吧!”娄老师立即表扬道:“让我们为他的这种为他人着想,宁愿自己吃亏的精神鼓掌!”顿时,全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正确的舆论导向初步形成了。但这是在老师的强烈暗示下形成的,娄老师决定继续“扩大战果”。
“还有哪些同学愿意得到一本?”一些同学举起手来。娄老师有意在教室巡视一遍,故意在一些目光不够坚定的同学面前停一下。最后,全班同学的手都举起来。 娄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老师为我们班同学有这种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但究竟这几本书该发给谁?这样,我们来一个演讲比赛,看谁能把自己应该得到书的理由说得充分,说得有力,谁就能得到一本。大家做评委,由掌声的热烈程度来决定,好不好?” 有的同学立即发言说:“我们生活在一起,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的同学说:“书的好坏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它的内容,所以我愿意要一本。”还有同学发言说:“为别人带来更多欢乐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愿意要一本,把好书让给别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娄老师把每一种观点都来写在黑板上,并且适时补充和引导。娄老师又一次穷追不舍:“我们集体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这种‘吃亏’精神?” 于是班上讨论开了:劳动不拈轻怕重、捡起不是自己扔的纸屑„„
最后,大家评选出演讲的前三名,他们自豪地拿到了有印迹的书,娄老师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所有的课本都愉快地分发下去了。
试问:(1)娄老师使用了什么德育方法?(2)娄老师的德育艺术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3)结合案例阐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
6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2014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押题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
A.康德 B.培根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的关系。
A.理论和实践 B.整体和部分 C.具体和抽象 D.普遍和特殊 3.影响和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人口状况 4.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 )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描述的是对师生关系的哪个要求( )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6.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 )更为重要。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7.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特征。
A.性格 B.能力 C.气质特征 D.认知特征 8.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是( )
A.头脑风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9.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0.关于负强化和惩罚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负强化是去除厌恶刺激,惩罚是施加厌恶刺激。
B.负强化将导致行为反应的增加,而惩罚导致行为反应频率降低。 C.负强化的后果是愉快的,惩罚的后果是不愉快的。 D.负强化和惩罚的目的都是要形成良好行为。 11.班杜拉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 )而完成的。
A.阅读和练习 B.观察和模仿 C.听讲和实验 D.奖励和惩罚 12.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原有的经验背景,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持这种观点的是( )
A.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论 C.完形一顿悟学习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3.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批评教育、开除 14.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或解聘 C.追究其法律责任 D.罚金或拘役 15.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体现了教师职业
7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道德中的( )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道德情感:
17.意义识记:
18.人的全面发展:
19.教育法律规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要素有哪些?
21.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22.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3.简述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O分,共20分)
24.试述学生应怎样组织科学有效的复。
25.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8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4分)
26.张某在一次数学期中考试中考了59.5分,在自以为某题正确的情况下,找到了该科任课教师黄老师要求加上该题应得的分数。黄老师细心地讲解了不能得分的原因,但当他看到该生失望和沮丧的表情时,还是毫不犹豫的给他加了0.5分,并告诉他:“这次借给你0.5分,下次考试的时候要还回来啊!”学生高兴地答应了。
期末考试中,这位学生的数学考了65分,当他找到黄老师还当初借的分数时,老师笑着说:“看到你进步,我很高兴,当初的那0.5分就不用还了。”
之后,张某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数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敢主动地请教老师了,而老师对他的每一次请教都很耐心地回答,并且还经常夸他数学有进步,有学数学的天赋。慢慢地,该生的数学成绩达到班上中上等同学的水平了,并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问题:利用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分析该生学习动机的变化,并探讨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方法。
9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押题卷(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解析】D。凯洛夫的《教育学》,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答案解析】D。班级授课制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善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D选项的表述不是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3.【答案解析】B。“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显然这是一种社会本位论的思想。 4.【答案解析】B。个体对外来环境的影响的接受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5.【答案解析】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特殊途径。 6.【答案解析】A。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7.【答案解析】D。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由以前的知识传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的发展。 8.【答案解析】A。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它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导向、推动、激励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为班集体提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使之起到吸引和鼓舞学生不断前进的作用。 9.【答案解析】A。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学习心理学。 10.【答案解析】A。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11.【答案解析】A。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12.【答案解析】A。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即都想要,只能择其一。 13.【答案解析】B。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家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是一种负强化。 14.【答案解析】D。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证明了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15.【答案解析】A。略。 二.名词解释
16.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7.教学原则是指根据对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8.心理评估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9.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 三.简答题
20.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一般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总结性评价着眼于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评定,因而评价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较高,考试或测验所包括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评价的次数不多,一般
10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学校中常见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考查以及毕业会考都属于这类评价。这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确定学生在后继课程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课程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为制订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21.(1)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是指教师在一节课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内容的教学上。
(3)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4)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5)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22.(1)早期的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等。(2)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3.(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仍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四.论述题
24.(1)当前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存在不少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①德育工作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德育工作者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而没有看到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②德育过程中严重的知识主义倾向。重视德育的知识,不重视德育的实践。在德育过程中倾向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和刻板空洞地说教,而无视受教育者品德学习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能动性,致使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不能互相转化:学生在遇到复杂社会现象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难以适应,甚至有的学生表现为“当面二套,背后一套”。③德育管理中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德育缺乏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计划,单从个人意志出发,从个人兴趣出发。④德育研究中严重的经验主义倾向。重视个人的直接经验,却忽视间接经验的学习,不善于把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⑤德育评价过程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评价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避重就轻、泛泛而谈、轻描淡写。上述问题的后果是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德育工作日益空泛和形式化。这是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德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相称的,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2)问题解决的策略。①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地落实“德育为首”。教育者要切实认识和理解德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像重视智育和升学那样重视德育。
11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②在知识基础上,教育者要加强德育研究。在德育研究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一些新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探索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为德育实践提供既有高度又有鲜明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从根本上克服德育工作单纯依靠上级行政指示或个别经验总结的做法,推动德育工作的科学化。③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克服传统的泛泛而论,又要克服一味强调量化的做法,使德育工作的评价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改善的作用。④提高广大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行过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环境。⑤在德育目标上,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化、系列化,使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5.(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四个因素。即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维度;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2)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如果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3)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从而更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如果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什么影响。(4)就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如果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因此也就不可能激发下一步的活动动机。
五.材料分析题
26.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从而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押题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解析】C。壬寅学制是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癸卯学制是1904年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反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反映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壬戌学制,1922年,又称“六三三制”、“新学制”。
12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2.【答案解析】D。教育工会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 3.【答案解析】B。斯宾塞是第一个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人。 4.【答案解析】A。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5.【答案解析】A。松散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一阶段,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结成群体,还没有 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6.【答案解析】C。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而开展有效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7.【答案解析】B。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8.【答案解析】B。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9.【答案解析】B。程序教学是由斯金纳提出来的。所谓程序教学,即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内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入深,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10.【答案解析】D。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11.【答案解析】A。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如体操技能、写字技能、作图技能、操作仪器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 12.【答案解析】C。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前习俗阶段和后习俗阶段是科尔伯格提出的。显然,本题应选C。 13.【答案解析】B。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是一种负强化。 14.【答案解析】B。略。 15.【答案解析】D。参见《教育法》第48条。 二.名词解释
l6.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17.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18.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影响。
19.机械识记是依据材料的外部物理特征及关系进行的识记。 三.简答题
20.根据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即是单门学科还是多门学科,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根据课程的自主程度,学生学习的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来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3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2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23.(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
24.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正确的学生观应包含以下内容: (1)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学生是有人格的人,教育者应树立平等观念,着眼于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教育者是否尊重学生人格,关键是看他是否为学生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创造了条件。教育者应树立平等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人和培养人是统一的,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2)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情感和意愿,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有各种兴趣和需求,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依靠自身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而获得发展。 (3)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和发展的潜能,重要的是我们应如何去开发。再次,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不够成熟、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每一个智力发展正常的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都能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习任务,都能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4)关注学生间的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丰富的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教师不仅要认识、掌握学生的差异,而且要珍惜、开发学生的差异,使之发展为学生的特长、优势,并融于创造之中。实施新课程要掌握统一性与弹性的平衡点,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突出教育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 (5)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学生是一个社会成员,他们不仅要扮演好学生角色,还要扮演好其他角色。教育者应尊重学生角色的多样性。;学生学知识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不是其学习的全部;知识仅是其素质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学校生活是其生活的一个方面,不是其生活的全部。为此,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以生活化为主线,完善课程体系,不仅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学习各种生活技能,了解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及家务劳动。 25.(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用合理的信念知道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有助于这一积极行为的重复出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了学生什么行为是合理的、正确的,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培养。
14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学生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性格的自我完善。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做任何一件事情个体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五.材料分析题
26.(1)娄老师使用了什么德育方法?
答:娄老师通过让学生演讲来进行自我教育,使用了品行修养指导法。
对于第一个要有印迹书的同学和最后拿到有印迹书的同学,娄老师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使用了榜样示范法和品德评价法。学生演讲的内容是一种正面的思想教育,是说理教育法。
(2)娄老师的德育艺术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
答:娄老师让同学们说自己应该得到有印迹书的理由,大家评选出演讲的前三名,他们自豪地拿到了有印迹的书,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开始同学们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娄老师没有把同学们批评一顿,而是调动同学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3)结合案例阐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
答:1)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娄老师从同学们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的情况出发,让同学们通过演讲谈应该得到书的理由,提高了同学的道德认识。精采的演讲和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使同学们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同学们通过理智权衡,表现出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产生了道德意志。大家都想得到有印迹的书,出现了道德行为。
2)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在开学的第一天,通过发书这一活动,娄老师抓住其中具有的教育性,积极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学生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具有特殊的性质:首先,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反映当前德育要求产生的品德发展新需要与其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开始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在娄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学生的新的道德认识战胜原有的道德认识,向着德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4)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任何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不良的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在它的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的。随着学生的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娄老师分书的教育,还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15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押题卷(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解析】A.康德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2.【答案解析】D。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答案解析】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由题干可知本题应选A。 4.【答案解析】D。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5.【答案解析】D。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相长是《学记》里的教育思想之一。 6.【答案解析】B。效度是科学的测量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因此,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效度更为重要。 7.【答案解析】A。性格是人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果断或优柔寡断等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 8.【答案解析】A。头脑风暴训练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答案解析】D。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对于中间部分既受到前面字母学习的干扰,又受到后面字母学习的干扰,也就是说既受到前摄抑制,又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中间部分最难记住。 10.【答案解析】D。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即惩罚的作用是为了减弱不良行为或降低反应频率。 11.【答案解析】B。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和模仿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12.【答案解析】B。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13.【答案解析】C。《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4.【答案解析】B。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5.【答案解析】C。本题重点是理解题干的意思。以身立教与以身作则相对应。 二.名词解释
16.道德情感也叫思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17.意义识记是指识记材料与个体的知识经验背景建立了意义联系的识记。
1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19.教育法律规范是反映统治阶级教育意识的,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行为规则。 三.简答题
20.(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
16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地、具体地、综合地考虑各种有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21.(1)观察法。它是研究者借助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细的记录,获得事实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根据实验的目的,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和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探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教育本质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以个别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5)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6)叙事研究法。叙事研究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22.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为: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②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③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④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学到了什么。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助者,或者说是伙伴、朋友。 23.(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四.论述题
24.(1)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另外,针对遗忘发展“先快后慢”的特点,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要制定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3)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复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另一种是分散复习,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可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复习时应
17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5.(1)依法执教,这就要求教师在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依法执教的途径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教师执教的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它的强制性。
(2)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教师爱岗,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工作,积极从事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育人,育人不能没 有教书,因此,每位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要求,并且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首先,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书育人;其二,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三,要运用活动课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锻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
(3)热爱学生,一般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爱。它是教师的一种高尚和积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既不能溺爱,又不能宠爱,而要掌握以下正确的途径:要加强研究,建立正确的爱生模式;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爱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向学生学习,从中吸取爱生的动力。
(4)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教师要做到严谨治学,必须牢记以下要求;①刻苦学习锲而不舍;②要将“刻苦”与“严谨”相结合;③学而不厌做到“三勤”。
(5)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教师做好团结协作的方式和方法:①谦虚为怀自知之明;②严以律已,以诚待人;③相互帮助通力合作;④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6)尊重家长,教师要想出色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联系和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尊重家长。方法有:①主动联系及时沟通;②听取建议积极配合;⑨平等待人;④宣传教育科学,改进教育方法。
(7)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从教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对教师、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实施这一职业道德规范,必须牢记它的具体要求。①做优秀品德的垂范者;②做高素质的教育者;③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五.材料分析题
26.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即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具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指示学习方向的作用。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肯定和表扬,有效地激发了该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从单纯的为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努力学习转化为对学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即从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有效地提高了该生的成绩。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成功的教学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
18
官网:www.shanxiang.org
教师之路,山香起步!
动机。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心平气和地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表现出期望行为并对适当行为进行强化。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竞争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19
官网:www.shanxiang.or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