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机制
2021-08-17
来源:星星旅游
第35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9月 35 N0.5 Journal of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2013 论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机制 马丽贞 (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现状及其重要性,提出维护长效维稳机制的对策,对维护校园安 全与社会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安全稳定机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5.01l1.02 DOI:10.3969 ̄.issn.1009-9l15.2013.05.034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yt of Colleges Mechanis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A Li.zhe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work of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y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its importance.It also explor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maintaining long—effect secure mechanis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ealistic role in maintaining campus secu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Key Words:colleges;securiyt and stabiliyt mechanism;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呈现了多元化、复杂化、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一 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各类突发事件较之前有显著增加。 些问题,如大学生生源质量下降,高校管理有所滞后,在 因此,有效持久地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刻不容缓。 校贫困大学生数量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等,这些因 1 现阶段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 素对高校的稳定造成了潜在性威胁。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 1.1 社会矛盾对高校大学生的直接影响 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政策发展相对滞 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对 后,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而社会结 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在高等教育 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定程 大众化的背景下,在其刚刚步入社会时就要面临严峻的就 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一些不法分子将发泄的目标转移到 业形势,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着不同程度 在校大学生的身上,在校园内制造恐怖、突发性事件,威 的压力,在此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出现成为影响校园安全与 胁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扰乱校内正常的教学秩序。部分 稳定的重大因素拉J。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影响着大学 敌对分子甚至把大学生当作自己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工 生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也影响着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具,煽动分辨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制造社会动乱,破坏 1.3 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不稳定局势对大学生思 民族团结…。社会矛盾的深化成为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根 想的影响 源之一。 在全球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我国国际化进程 1.2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大学生的潜在性影响 逐步加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对我国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203044) 收稿日期:2013—05-16 作者简介:马丽贞(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第35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9月 国内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 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依旧复杂,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 子抓住我国在转型期间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不和谐现象,竭 力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非法聚集,试图制造不稳定事端, 尤其是针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群体在思想上进行渗透与煽 动,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深受影n向,从而做出威胁在校 师生人身安全的行为,不利于校园的安全稳定建设。 2高校安全稳定机制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校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使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服 务,这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也是高校稳定的本质要求。高 校稳定机制主要是指高校的内部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科 研,各个系统都能够有序地进行,高校与外部的社会环境 协调地、可持续地相互联系。维护高校稳定,必须全面准 确地把握高校稳定的基本内涵,从而端正高校稳定工作的 着眼点与指导思想。 2.1 高校稳定工作指导学生个人发展 高校稳定,首先是思想稳定和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与 同龄人相比,高校学生掌握的知识较为丰富,对国内外各 种信息的了解程度较高。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学生的 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具有稳定有序的高校工作环境,全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的人才。 2.2高校稳定机制对构建和谐校园有重要影响 在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要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顺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的 稳定、改革、发展三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稳定是前提,改 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又相 互制约。高校要谋求快速发展,就必须安全稳定,只有把 高校发展的速度与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在稳定中寻求 发展,又在发展中实现高校的长治久安,才能促使高校走 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才能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起来,达到最终的目 。高校稳定工作推动了校园精神 文明建设,促进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工作的落实。开展 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倡导青年志愿者行动,保持校 园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净化了校园环境,培养了师 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师生的高尚情操,抵御了 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吸引了学 生的课余精力,为广大师生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氛围。 2.3 高校稳定工作推进社会发展 保持高校安全稳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 .1l2. 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成为新时期高校管理的一个主题。江 泽民同志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 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代价才取得 的共识。”高校亦是如此,稳定的校园环境不仅为广大学子 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也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 运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 3 维护和实现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对学生自身教育并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 一方面,结合各高校自身情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校 园安全稳定问题,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安全与稳 定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深化思想教 育的同时,积极教育学生紧绷安全之弦,深化安全意识, 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在深化思想教育的同时, 应通过安全委员会开展演讲、安全展牌设计等多种途径, 向学生讲述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强化安全稳定意识的重 要性。在活动中,使学生自觉地从自身的角度,充分体会 到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性。 同时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 暂行规定》,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注意 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各高校 建立完善的学生教育及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职 责,加快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切实把损失降到最小。 3.2找准载体开展活动,全面宣传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大力宣传安全稳定工作。高校 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基层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昂扬向 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舆论氛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 重点,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 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 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克服麻痹 思想、厌倦情绪、侥幸心理,切实增强政治、大局责任意 识,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作为一项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 落实L5J。同时,积极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做好广 大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 进社团、进网络。以学生第二课堂为载体,例如通过召开 班级会议、与个别学生交谈、调查各班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形式将各方对稳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并开展校 园维稳教育,把维持高校稳定的措施带到广大师生之间去。 树立学生典型,以先进典型带动全校师生朝着和谐稳定的 校园生活努力。 3.3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培养师生自主性安全意识 做好稳定工作需要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分析学生安全 与稳定工作的现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丰富 学生校园生活,重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123 殷利艳: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析 只有经历一系列主题的学习,才能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人。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TwIsT(Teaching with Innovative Style 发展变革中,因此,社会各界要与时俱进,通力合作,不 断改革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and Technology)项目为学科课程整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树 立了典范。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学中,教师把计算机和网 络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的真正教学工 具,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通过图像、音频、视频和 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质高效完成专业课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2.4网络教育模式 面对当今网络信息超载的环境,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并 非易事。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平台,也是接受信 息教育的平台。网络教育模式包括:(1)自主式学习。教 师可以把课件文档等资料挂在Web服务器上,学生经过注 册登记,就可在计算机上访问。(2)远程同步授课。教师 [参考文献] [1]范红.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J].西安社会科学,2008, 26(1):79-81. [2]王学勤.中国信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进展分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O(5):104.106. [3】张东,吴贺新,张德.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 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1):56.60. 【4】张晓娟.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其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 2009(1):17-23,29. [5】曾晓牧,孙平,等.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 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3):64-67. 和学生不在同一地点,但通过网络在同一时间听教师授课, 网上的视频系统或交谈方式可实现实时交互。网络信息素 养教育,可大大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3结语 [6】彭丽喃,李三榭.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情报科 学,2005,23(5):682-685. [7】杜安平.澳大利亚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剖析[J].情报理论 与实践,2008,3 l(4):637—640. 【8】梁乃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图 书馆论坛,2008,28(5):145—146,l76. 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也处在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接 112贝 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促进安 全稳定工作,通过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平 时教育。加强教师和学生维护安全稳定工作自觉性的教育, 对教师的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强化安全稳定意识, 加深印象,达成共识。对学生的教育要抓好新生入学时的 法制教育,把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 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把三项教育纳入课堂教育和学 与职业,2012(1 1):35-36. [2]牛环宇.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2(7): 26.26. [3】罗良庚.高校安全稳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基于福建 省部分高校调查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2,15(1):98—101. f4】章建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南 昌工程学院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31):100一 l01. 生的各种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吴少伟.对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思考[J】_教育 [5】孙丹兵,陈翔.当前校园安全稳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2(34):6—7.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