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3)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7-
DOI:10.16005/j.cnki.tast.2019.03.007
普洱茶重要产区土壤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李光涛1,陈保2,姜东华2,梁涛1(1.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普洱665000;2.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摘要:对云南部分普洱茶重要产茶区进行土壤取样并做土壤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35个土壤样品的各项化学成分平均含量为土壤pH4.83,土壤有机质41.85g/kg,全氮2.16g/kg,有效磷9.13mg/kg,全钾8.5g/kg。同一个茶园相邻两个土壤样品之间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在正常范围内,能满足茶树生长需求。关键词:关键词茶园;土壤;化学成分;云南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0X(2019)03-0027-04
——————————————
SoilAnalysisofChemicalComponentsintheMainProductionAreasofPu`erTea
LIGuangtao1,CHENBao2,JIANGDonghua2,LIANGTao1
1.Pu`erVocationalEducationCentre,Pu`er665000,China;2.Pu'erQualityandTechnologySupervisionandComprehensiveTestingCenter,Pu`er665000,ChinaAbstract:SoilsamplewascollectedtoanalyzethechemicalcomponentsfromPu`erteadominantgardensinpartsofYunnanProvince.TheresultsshowedthatpHvaluein35soilsamplesaveragedin4.83,andthecontentoftheotherchemicalcom-ponentslikesoilorganics,totalnitrogen,availablephosphorusandtotalpotassiumwere41.85g/kg,2.16g/kg,9.13mg/kgand8.5g/kg,respectively.Althoughtherearesomedifferencesinchemicalcomponentsbetweentwosamplestakenfromdifferentsitesofthesameteagarden,thecontentsofallchemicalcomponentsarestillinthenormallevel,whichcanmeetthedemandofgrowthofteatree.
Keywords:wordsteagarden;soil;chemicalcomponents;YunnanProvince
茶叶品质的好坏除了与茶的品种和后期加工工序有关之外,还跟种植区的生态环境、栽培模式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的地区,土壤、气候条件不同,生产的茶叶品质也不同。土壤是茶树生长的生态因素之一,茶树所需要的养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土壤的理化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据近年权威的估算,目前云南现存树龄在百年及以上的古茶园约2万hm2。在茶界,云南古树茶一直以来都是炒作的热点,卖价较高,每千克古树茶价格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由于云南古茶树面积分布广且零星,古茶园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当前对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及茶叶品质(茶叶内
————————————
收稿日期:2019-04-19
含化学成分等)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对普洱市及周边重要茶区的古茶树茶园和生态茶园土壤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初步测定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材料
2012-2016年,对云南普洱茶重要产区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红河州的部分古茶园和生态茶园土壤进行取样37份,其中古茶园土壤样品29份,生态茶园土壤样品8份(表1)。考虑到所取的土壤样品能代表该茶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个茶园根据茶园地势的差异在相距100~
-28-
热带农业科技
2019,42(3)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表1 普洱茶重要产区37份土壤样品分析测定结果 样品编号 景星 1号 景星 2号 困鹿山 1号 困鹿山 2号 佛殿山 1号 佛殿山 2号 芒景 1号 芒景 2号 芒景镇下寨 岩冷山 1号 岩冷山 2号 景迈1号 景迈2号 大平掌坡面 大平掌平面 景迈幼龄茶园 糯干(嘎) 南糯山 1号 南糯山 2号 易武 1号 易武 2号 勐海 1号 勐海 2号 勐海 3号 勐海 4号(1.2 m) 勐海 5号(2.3 m) 冰岛 1号 冰岛 2号 红河 1号 沧源 1号 墨江1号 墨江2号 思茅 1号 思茅 2号 思茅 3号 绿春 1号 绿春 2号 平均值 取样地点 墨江景星 墨江景星 宁洱困鹿山 宁洱困鹿山 西盟佛殿山 西盟佛殿山 澜沧芒景 澜沧芒景 澜沧芒景 澜沧芒景 澜沧芒景 澜沧景迈 澜沧景迈 澜沧景迈 澜沧景迈 澜沧景迈 澜沧景迈 勐海南糯山 勐海南糯山 勐腊易武 勐腊易武 勐海 勐海 勐海 勐海 勐海 双江冰岛 双江冰岛 红河县乐育 临沧沧源 墨江露水井 墨江露水井 思茅 思茅 思茅 红河州绿春 红河州绿春 茶园类型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古茶园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 土壤 /pH 5.0 4.9 5.2 5.7 4.4 4.6 4.8 4.3 4.6 4.8 4.7 4.6 4.3 4.7 4.6 5.0 4.3 5.0 5.1 4.4 4.6 4.6 4.6 4.6 4.9 4.9 6.1 5.6 5.4 4.5 4.7 4.9 5.0 5.1 4.6 4.6 4.9 4.83 有机质 -1/g•kg 31.7 29.9 32.8 31.0 104.7 41.7 63.7 25.8 77.7 25.6 31.6 71.2 69.1 38.8 90.8 67.9 64.0 68.3 43.6 36.6 32.5 37.6 20.9 33.8 3.69 1.29 37.6 34.4 34.8 38.7 35.5 4.14 6.2 22.8 23.5 29.4 26.4 41.85 全氮 -1/g•kg <0.1 <0.1 <0.1 <0.1 5.37 0.17 3.63 <0.1 2.94 <0.1 <0.1 3.48 3.21 1.82 4.33 2.72 2.56 2.92 1.77 2.24 1.91 1.72 1.15 1.38 0.30 0.23 2.09 1.73 1.66 2.00 <0.1 <0.1 0.42 0.92 1.10 1.70 1.28 2.16 有效磷 -1/mg•kg 44.0 2.0 0.9 10.0 8.3 10.0 11.0 7.9 8.8 8.3 10.9 1.3 0.8 8.0 8.8 11.8 8.2 9.4 7.3 8.6 8.8 11.0 14.1 8.3 8.7 8.2 9.1 8.7 6.8 9.8 9.2 7.1 0.7 0.6 21.3 8.7 9.1 9.13 全钾 -1/g•kg 5.7 6.3 11.6 5.9 10.5 12.2 16.2 8.9 4.4 8.3 12.5 7.0 6.4 6.1 6.1 5.5 8.3 2.8 2.3 8.1 10.1 3.4 3.7 3.0 4.3 4.4 13.1 9.8 20.9 11.1 14.5 20.0 3.8 4.8 3.6 8.8 11.1 8.5 200m的地点选取2份(或3份)土壤样品。
取样地设置及采样方法:在被选择的古茶园,每种类型选取4个10m×10m样方,采集深度为0~40cm,分0~20cm、20~40cm两层采样,每个样方内5个点按相同的层混合成为1个样品。土样采集后装于自封袋中密封保存。
37份土壤样品中,除勐海4号和勐海5号土壤样品以外的35份土壤样品,为土壤表面40cm以内取样。勐海4号和勐海5号(取样地点都为勐海的重要产茶区),为正在施工开挖的茶园旁道路现场取的土壤样品,勐海4号取样深度1.2m,勐海5号取样深度2.3m,重复两次取样混
热带农业科技
2019,42(3)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合。生态茶园的取样地点为茶树台地外侧,而非茶树的施肥位置。
1.2土壤化学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
pH采用NY/T1121.2-2006土壤pH测定方法,有机质用NY/T1121.6-2006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全氮用HJ717-2014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全钾用LY/T1254-1999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有效磷用NY/T1121.7-2006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2结果与分析
本文37个土壤样品主要取自普洱市(22个土壤样品),其次为西双版纳(9个土壤样品)、临沧个土壤样品)、红河(3个土壤样品)的重要产茶区域。取样地点的选择是根据承担的研究内容《普洱茶重要产区茶叶特性研究》(普洱市项目)的计划地点取样,取样地点有古树茶产地和生态茶园。
37份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见表1。景迈与芒景古茶园为普洱市政府力推打造的古茶园,在该区域不同地点共取11个土壤样品。另外,勐海4号样深度1.2m)和勐海5号(取样深度2.3m)为非正常深度取样,所检测数据与表土(0~40cm)数值差异较大,在以下的数据分析和讨论中不参与讨论。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被测古茶园和生态茶园的各项土壤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
2.1土壤pH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部湿润多雨的原始森林中,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喜酸怕碱的生活习性。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特别敏感,以土壤pH4.5~6.5为适宜,土壤酸碱度能通过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此外,成年茶树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要依靠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的真菌共生而实现。当pH小于4.5或大于6.5,会降低茶树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还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对35份土壤样品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土壤pH最低为4.3,最高为6.1。大多数土壤样品的pH在4.6~5.6,平均为4.83。而古茶园土壤的pH平均为4.82,生态茶园的pH平均为4.79。与前人对云
-29-
南古茶园检测的pH4.0~6.5范围[1]相近。生态茶园的pH平均为4.79,也与李友勇等[2]的研究结果(pH4.74)相近。
2.2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对35份土壤样品的有机质测定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14~104.7g/kg,多数样品的有机质含量以20~40g/kg居多,平均41.86g/kg。而古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平均为47.34g/kg,生态茶园的有机质平均为23.33g/kg。表明被测古茶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地高于生态茶园,并且与前人的研究结果38.53g/kg[1-3]接近。
2.3土壤氮、磷、钾含量
土壤中的全氮包括土壤中的有机氮和无机氮,全氮含量代表着土壤氮素的总贮量和供氮潜力。土壤中的氮素绝大多数是以有机态存在的,有机态氮素在耕作等一系列条件下,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供作物吸收利用。35份土壤样品的全氮含量在0.1~5.37g/kg,多数样品的全氮含量在2g/kg以下,平均为2.16g/kg。表明被测土壤样品氮营养较为缺乏,并且35份土壤样品的全氮含量数值差异较大。
土壤有效磷也称为速效磷,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组分,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态磷及有机态磷。土壤有效磷是土壤磷素养分供应水平高低的指标。35份土壤样品的有效磷含量在0.6~44.0mg/kg,其中含量在1.0~10.0mg/kg有26个样品,占70.3%,平均为9.13mg/kg。35份土壤样品的有效磷含量数值差异较大。
土壤全钾即土壤中含有的全部钾,是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和结构态钾的总和。全钾仅反映了土壤钾素的总储量。土壤钾有3种形态:矿物钾主要存于土壤粗粒部分,约占全钾的90%左右,植物极难吸收;缓效性钾约占全钾的2%~8%,土壤速放钾补给源;速效性钾指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代换性钾和土壤溶液钾离子。测定的35份土壤样品的全钾含量在2.3~
(3(取-30-
20.9g/kg,平均为8.5g/kg。35份土壤样品的全钾含量数值差异较大。
本文测定的土壤样品的氮、磷、钾为土壤的全氮、有效磷、全钾含量。古茶园和生态茶园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全钾含量分别为2.44g/kg、9.37mg/kg、8125.0g/kg和1.24g/kg、8.31mg/kg、9698.2g/kg。
3讨论
王秀青等[4]对云南景迈、南糯山和布朗山三个产茶区的现代茶园和古茶园土壤养分开展研究,结果显示,3个产茶区的现代茶园和古茶园土壤养分的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对比,同一地点取样的数值有的相近,有的有一定的差异,不呈规律。与我们研究得出的全氮、有效磷、全钾含量的数据差异不大,有一定的相似性。表明云南茶区土壤化学成分数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从测定的35份土壤样品的数据来看,同一地点取样的地势不同,得出的数据不同。如澜沧景迈大平掌坡面和大平掌平面两个土壤样品,坡面的有机质38.8g/kg,平地为90.8g/kg,两者相差一倍,说明坡地的营养物质容易冲刷,平地容易积累,符合自然规律。全氮含量坡面为1.82g/kg,平地为4.33g/kg,也相差一倍。土壤pH值坡面为4.7,平地为4.6,平地比坡面低0.1。
其次,从取样结果可以看出,同一地点的一组两个数据有差异,甚至差异比较大。如思茅的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6.2g/kg、23.5g/kg),有效磷含量(0.6mg/kg、21.3mg/kg)。西盟佛殿山1号和2号样品的有机质含量(104.7g/kg、41.7g/kg),全氮含量(5.37g/kg、0.17g/kg);景星1号和2号样品的有效磷含量(44.0mg/kg、2.0mg/kg);墨江1号和墨江2号的有机质含量(25.5g/kg、4.14g/kg)。说明被取样茶园土壤不同位置的营养状况有差异。
思茅1号、思茅2号和思茅3号土壤样品取自本人在思茅城南2km处的茶叶种植基地,在3.3hm2
茶园范围内取了3个有代表的土壤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平均为4.9。土壤有机质,在茶园土壤较好的样点取样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热带农业科技
2019,42(3)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3.15g/kg,而在土壤较瘦的另一地点样品有机质含量为6.2g/kg,差距明显。全氮含量也显示出类似的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云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特别是西双版纳片区茶园有机质丰富。但三大营养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与高菲菲等
[5]
、韩丽等[6]对云南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地区古茶
园和现代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含量基本一致。云南的茶园均为坡地茶园,由于地势不同,坡度、坡向不同,土壤的风化、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同一地块的茶园,其土壤化学成分有差异,甚至差异还很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目前,云南茶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云南古树茶品质好的原因之一,是古茶树根系分布较深,因而能吸收到土壤深层的营养物质。而我们取的土壤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上述观点缺乏说服力。本文中勐海3号、勐海4号和勐海5号三个样品均为同一地点,其深度不同,勐海3号深度为0~40cm,勐海4号为120cm,勐海5号230cm。其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勐海3号为33.8g/kg,勐海4号为3.69g/kg,勐海5号为1.29g/kg,土层深度越深,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3个土壤样品的全氮含量也如此(1.38、0.30、0.23),而土壤的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稍有增加(4.6→4.9),有效磷和全钾含量则变化不大。同时调查发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的一些有害重金属含量[7]有所增加,如铅(7.0→8.5mg/kg)、砷(37.4→46.6mg/kg)、铬(41.3→62.2mg/kg)、铜(20.3→36.5mg/kg),以及铁、锌、汞等。
参考文献:
[1]梁名志,李友勇,马伟,等.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119-122.[2]李友勇,梁名志,夏丽飞,等.云南台地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71-174.[3]夏锐,刘德和,梁名志,等.云南省中低产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现状调查及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8):63-66,70.
[4]王秀青,李永梅,谢瑾,等.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0):43-50.(下转第39页)
热带农业科技
2019,42(3)
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39-
表2 参试品种甘蔗产量和蔗糖分 品种 云蔗08-1609 云蔗09-1601 柳城07-150 粤甘43号 福农09-4095 福农07-3206 桂糖40号 新台糖22号 -2甘蔗产量/t•hm 新植 150.77 138.57 115.43 115.00 120.18 142.30 109.64 144.07 宿根 1 123.39 114.04 112.20 106.62 96.28 73.72 77.38 93.86 平均 137.08aA 126.31abAB 113.82bABC 110.81bcBC 108.23 bcBC 108.01 bcBC 93.51cC 118.97bABC 比CK±% 15.22 6.16 -4.33 -6.86 -9.03 -9.21 -21.40 - 11月至3月 平均糖分/% 14.88 12.55 15.33 13.07 10.21 13.57 14.87 13.64 照减产4.33%、6.86%、9.03%、9.21%,但差异不显著。桂糖40号(93.51t)比对照减产21.4%,差异达显著水平。
病害进行调查,参试品种感病情况为:福农09-4095、福农07-3206重度感染褐条病,柳城07-150、桂糖40号、云蔗09-1601中度感染褐条病;福农07-3206、柳城07-150、桂糖40号轻感梢腐病。
2.3甘蔗蔗糖分
11月至翌年3月,每月上旬调查甘蔗田间锤度,并计算平均锤度,按公式:蔗糖分(%)=1.0825×田间锤蔗-7.703,计算平均蔗糖分。从表2看出,与对照新台糖22号(13.64%)比较,柳城07-150(15.33%)、云蔗08-1609(14.88%)、桂糖40号(14.87%)三个品种的甘蔗蔗糖分优于对照,福农07-3206(13.57%)、粤甘43号(13.07%)、云蔗09-1601(12.55%)、福农09-4095(10.21%)四个品种甘蔗蔗糖分不如对照。
2.4.3蒲心情况
收获时对参试品种的蒲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为:柳城07-150重度蒲心、下半茎空心,云蔗09-1601轻度蒲心,粤甘43号轻度蒲心。
3结论
在2017-2018年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弥勒试验点,参试甘蔗品种综合农艺性、经济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08-1609,蔗茎产量比对照增产15.22%,差异达显著水平,蔗糖分14.88%,比对照提高1.24个百分点,可在弥勒蔗区扩大示范;其它参试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点和不足,不适合在本蔗区继续扩繁。
2.4枯心、感病及蒲心情况2.4.1枯心率
试验调查结果表明:对照新台糖22号枯心率达12%,与对照比,福农07-3206更易受螟虫危害,枯心率达13%;其它参试品种受螟虫危害程度低于对照,枯心率分别为:福农09-4095(11%)、云蔗09-1601(10%)、桂糖40号(9%)、柳城07-150(8%)、云蔗08-1609(8%)、粤甘43号(5%)。
参考文献:
[1]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等.云南省第12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总结[J].中国糖料,2016,38(3):1-5.[2]潘世明,张树河,李瑞美,等.甘蔗优良品种第五轮集成示范漳州蔗区试验小结[J].中国糖料,2018,40(5):40-41.
2.4.2褐条病、梢腐病感病情况
针对弥勒蔗区易发生并影响甘蔗生产的叶部
(上接第30页)
[5]高菲菲,李家华,赵平.普洱市现代茶园与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31(3):511-518.
[6]韩丽,谢志英.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初步研究
[J].中国茶叶,2010,32(4):16,17.
[7]陈保,姜东华,李光涛,等.云南部分古茶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监测与评价[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2):2262-22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