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 实训指导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
1
第一部分:管理学概论实训大纲
一、课程实训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定位与实训目标
管理学概论概论课程教学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管理技能培养目标为主线。 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应用型管理技能。 具体应用管理技能包括:
1. 帮助学生理解管理的作用、角色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分析环境,平衡机会与风险,配置资源,制定计划的能力; 3. 培养分析问题、提出目标、拟定方案并进行科学化与民主化决策的能力; 4. 培养分析组织结构、职能、协调职权关系,制定制度规范的能力; 5. 培养人力资源的配备、绩效考核、培训与开发能力; 6. 培养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 7. 培养协调关系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8. 培养对组织和工作目标有效控制的能力;
9. 培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 (二)课程实训教学内容
课程实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1、进行以模拟管理实际的管理案例讨论与分析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括阅读材料、情景分析、观看课件录像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活动;
2
2、请实际部门的管理人员(公司主管、部门经理、业务主管等)为学生进行管理专题讲座。
3、组织学生到公司参观学习和网上学习调研。
对于具体实训项目,可根据专业需要与课时的多少,有课程教师在教研室课程主持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与组合训练项目。 二、实训方式与方法 (一)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
管理学概论概论课程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1、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案例教学、情景分析、材料阅读和课件录像观看,构筑课堂内课程实训教学体系。
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互动式案例教学、情景分析、材料阅读和课件录像观看。这是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案例教学、情景分析、材料阅读和课件录像观看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内容,发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与分析,并通过情景分析、材料阅读和课件录像观看来加深对管理问题的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2、通过请实际部门的管理人员(公司主管、部门经理、业务主管等)为学生进行管理专题讲座,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和目前的热点问题有更深的体验。 3、通过组织学生到有先进管理理念、公司绩效显著的知名公司参观学习和或在网上进行企业调研,使学生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 (二)实训的具体方法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管理学概论教学联系实际的主要形式。本课程实训所选案例有二类:一是验证性案例实训:案例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以体验和验证管理理论、工具、方法为目的实训教学活动,二是综合性案例实训:案例内容的学习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训教学活动。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其中,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的指导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
3
总结,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关于管理案例教学方法我们在后面专门讨论。
2、情景和材料阅读研讨。这是针对管理课程的特点而尝试的一种特殊的实训方式。一般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管理问题,事先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然后先让学生阅读材料或给出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们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畅谈,相互启发,也可以争论,形成相同或不同的思路;并于事后形成文字材料。 3、组织学生听管理问题专题讲座。这是一种专题性实训:以培养学生某一专项管理技能为目的的课程实训教学活动。专题讲座能够使学生对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管理问题进行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的某一个专题问题有更深的体验。 这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4、参观学习和网上调查访问。这也是一种专题性实训,主要是配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公司参观学习。或者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登陆有关公司网站,了解现实公司状况,搜集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管理知识,思考与分析现实管理问题。 (三)教师指导方法:
采用“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的教学角色定位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需求、提出学习需求、计划学习活动和进度、获取学习资源、评估学习效果。
课程实训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的要求,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课程实训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建立并提供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等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必要的学习反馈意见。 (四)考核
以应用管理技能考核为主线,主要依据学生的可观测能力的表现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评定成绩。管理学管理实训成绩占该课程总分数的30%。实训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笔记、材料阅读体会、企业参观学习或网上调研资料整理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给出成绩。
4
三、管理学概论课程各章实训的具体内容与课时安排
本课程实训教学总时数为22学时,具体实训内容与课时分配如下表。
章节 实训内容(案例、阅读材实训方法 料、情景分析、课件录像 、等讲座等) 课时分配 第一章 1、麦当劳手册(阅读材管理与管理学 料) 2、他们在扮演什么角色? 3、韦尔奇的时间管理与工作效率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1.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 2、管理问题分析与诊断 3、管理理论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4、美欧日企业管理改革与发展 5、海尔业务流程再造 6、展示ppt电子书籍《谁动了我的奶酪》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后分析 3、课堂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课堂案例讲解 派代表堂上发言 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写一篇观后感(500字左右) 课堂2课时 课堂2课时 5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句容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 尤尼莱弗公司的经营战略 无锡“太湖水”集团公司重视社会关系 情景分析 全球名企CEO谈员工激励之道(阅读材料) 1、课堂案例讲解 2、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2、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3、写一篇阅读感(500字左右) 课堂2课时 第四章决策 铱星的悲剧 国外某石油公司的决策 新来的研究生 4、 通用电气“全员决策”制度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堂案例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3、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课堂2课时 第五章 拟订可考核的目标 计划 “阿波罗计划”:人类登月 梦想成真 邯郸钢铁厂(邯钢)的目标成本管理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堂案例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3、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课堂2课时 第六章 金谷咨询公司的组建 组织 陆振华的“斑马”牌蚊香 陷于困境的经理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堂案例分小组讨 6
4、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胆识与魄力 情景分析 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3、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课堂2课时 第七章人员配备 张林的职业生涯 美国的人才管理政策 洋厂长施密特 给新手压担子 跨国公司用人之道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堂案例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3、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4、课后自我测试评价 课堂2课时 第八章领导 保罗的领导方式 张瑞敏的领导观 台湾裕隆汽车集团董事长吴舜文的管理技巧 优秀企业家马恩华 沃尔玛”掌门人——罗伯特·沃尔顿 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堂案例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3、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4、课后自我测试评价 课堂2课时 第九章激励 惩罚员工不是苦差 建造“大家庭” 3、固定工资与佣金制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堂案例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3、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4、课后自我测试评价 课堂2课时 课后自我测试评价 7
4、魏亮老师为何想不通 5、联想、戴尔„„全球名企CEO谈员工激励之道(阅读材料) 6、观看《管理百科》课件 第十章 1、管理问题分析与诊断 控制 2、麦当劳公司的管理控制 3、某饮料公司的控制工作 课外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 (交笔记) 课堂2课时 第十一沟通 明娟和阿苏的矛盾 高抬贵手与动真格的 疏通“瓶颈” 本田公司的内部沟通 组织参观学习或网上企业资料调研 1、课堂案例讲解 2、课堂案例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堂上发言 3、课后案例分析作业 4、课后自我测试评价 2课时
四、说明
8
1.对于具体实训项目,可根据专业需要与课时的多少,自主选择与组合训练项目。
2.校外参观学习、专题讲座或网上企业资料调研在教研室组织下进行。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方法学习指导
管理案例与管理案例教学法介绍
运用管理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并进行归纳总结是广泛盛行于欧美国家管理院校培养MBA所实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不仅是管理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地,也是公认的管理案例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典型。据资料统计,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有MBA学位,其中有相当比例出自于哈佛商学院。80年代末,管理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入我国高校的管理教学和成人管理院校的干部培训中。目前,人们虽然对案例教学这一名词已耳熟能详,但对什么是管理案例、管理案例教学法的性质特点以及案例教学过程、分析内容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或者仍然停留在初浅的认识阶段,或者是完全照搬、引用西方管理案例教学方法,而未结合中国企业特点和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具有国情特色的管理案例教学法的深入展开。 一、管理案例及分类
要研究管理案例教学法,首先必须弄清究竟什么是管理案例。我们认为所谓管理案例就是在实际工商企业管理过程发生的真实事实材料。这些事实材料由环境、条件、人员、事件、数据、时间等要素所构成。把这些事实材料加工成供课堂教学和学生分析讨论所用的书面文字材料,就成为了管理教学案例。 根据目前出版的案例教材和收集的案例资料,我们可以对管理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首先从案例编写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描述性管理教学案例和判定性管理教学案例。①描述性管理案例。就是通过调研将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
9
问题或某一部分问题(包括成功的经历和经验与失败的过程和教训),具体地、生动地加以归纳叙述。这类案例最大的特点是运用管理实践的事实来印证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使人们通过这类案例的分析能够获得某种经验性的思维方式。最为典型的是中国管理科学院采取企政研三位一体结合方式进行调研撰写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现实中,人们常常把描述性案例与实例相混淆,实际上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从案例教学来讲, 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二个方面:描述性管理案例是管理实践的一个全过程,而实例只是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某一个侧面或一个环节;描述性案例通常有解决某一问题(决策、计划、组织等)的所有基本事实(人、财、物、时间、环境、背景等材料)和分析过程,而实例往往仅是表达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运用某种方式的效果。很显然,描述性案例应属于管理教学案例法范畴,而实例只能归于课堂讲授教学法范畴。②分析判定性案例。这类案例是通过描写企业面临的情况(人、财、物、时间、环境等)和提供必要的数据,把企业决策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问题及意义写成书面材料,使学生如临其境。现在许多翻译出版的西方管理案例书中,许多都是这类判定性案例。这种案例的编写像录相机一样将某一组织面临的全部景况从不同侧面实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为文字数据资料,搬到课堂,供学生分析研究,帮助组织进行决策。这类案例最接近实际,它往往是主次方面交叉,表面现象与实质问题混淆,数据不完整,环境不确定,人们观察与思考具有多维性等。由于判定性案例存在着描述组织实况方面的非完整性、解决问题途径的多元性和环境因素模糊以及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所以给在传统学习模式熏陶下的学生分析研究和在传统教学思维惯性中的教师用管理理论方法来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跳出传统思维方式的巢穴,利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即对案例中企业面临的问题或机遇的敏感程度,对企业内外环境因素所发生变化的对策思路,的确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它能增强学生独立判断现实问题或机遇的能力。通过这类案例分析和讨论,还能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思维、逻辑、组织和归纳能力,并摆脱对权威教科书理论或标准答案的心理上的依赖。而这一切对学生今后迈向真正的管理实践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我们还可以再根据案例编写涉及范围的大小,把管理案例分为专题性的案例和综合性的案例。①专题性案例是集中描写组织管理活动中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如计划、组织、营销、质量、公关、人力资源等案例。这种案例针对性强,往往可以利用比较成熟规范的理论方法来进行分析、讨论,所以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案例。目前这类管理案例教学已广泛运用于管理院校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锻炼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②综合性案例是将企业经营作为一个整体,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各个方面详细描述,供学生全面分析研究,并要求学生根据资料(有些资料不全需进行必
10
要的假设)来寻求问题的关键,拟出决策的依据标准并进行决策。综合性案例一般比较复杂,目前主要试用于大学管理专业高年级、研究生或企业高层领导干部教学培训中。应当讲这种案例教学仍处于试验阶段,效果有待于验证。同时还应指出,案例教学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有相当数量的合适案例外,还取决于教师如何掌握案例教学的过程,以及按正确思路去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这二个基本因素,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管理案例描述性案例判定性案例专题性案例管理案例分类图
综合性案例专题性案例综合性案例 二、案例教学法的性质与特点
管理案例教学虽然源于西方,但从我国而言,对这一方法的广泛重视和运用产生于对传统灌注式教学法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性质上讲,它也是完成管理专业教学任务(目标)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它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上,将实际调研撰写的或采编的管理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来达到提高学生对管理问题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性和创造性这种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
管理案例教学特点是相对于传统灌注式管理教学方法根本性不同而言的,具体讲,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学生观的对立。案例教学基于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而灌注式教学基于学生是认识的对象,而否定学生在认识中的主体作用;②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导性、积极性、主动性与教师的组织、引导性、启发性相统一,而灌注式教学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③在教学目的上,案例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案例教学鼓励学生求异,即沿着
11
不同思路得出不同的结论,或沿着不同思路得出相同的结论,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同时案例教学也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或教材不同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智慧,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不仅是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培养跨世纪管理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这一思想也与现代国际教育追求的目标相接轨,在国际教育界“为创造力而教”、“为创造力而学”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和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对人才质量的规定。而灌注式教学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智力、能力只能在知识获取中得到提高;④在教学内容上,案例教学的教学内容就是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来开启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提出新方法,提出新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灌注式教学则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强调多而繁,面面俱到,教学活动变成了“教书”活动,教师只要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只要接受了这些知识和方法(通过作业、考试等检验)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见,这种“教书”活动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⑤在教学效果上,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出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哈佛商学院培养出无数杰出的工商界管理人才就是明证。而灌注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是一些腹中装满书本理论或标准答案,面临管理实践问题时却无所适从的“书呆子”。当然,应该看到,灌注式教学方法在传授系统性知识方面(概念、定义、原理、方法)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逻辑性,所以在管理专业低年级教学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讨论案例教学与灌注式教学的不同只是想说明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而并不是想用一种方式全盘否定或代替另一种方式。一般讲,管理案例教学主要应当运用于已初步掌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在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或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
12
案例的分析方法指导
管理案例分析是管理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这不仅因为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对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基础上通过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讨论发挥出来的,而且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只有让学生亲手去做大量的案例分析,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和悟出企业管理的要旨和精髓,使他们建立起管理理论同实际情形相结合的平台。根据有关资料,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学生平均每天要做3个案例分析,宾州大学的沃顿学院的几乎所有的MBA课程都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的。因此,我们认为,探讨和研究科学的案例分析方法对案例教学的顺利推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考中外管理案例教学资料和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案例分析的目标、过程与方法这些主要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案例分析的目的
在传统教学模式熏陶下的教师和学生,总以习惯思维认为案例分析的目的应是寻求“标准答案”即结果,一个好的案例也应存在一个“唯一解”。其实,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任何决策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具体的环境,掌握某些不完善的信息,面临某一特定的难题或机会,由某一特性的领导人物进行立断或由集团群体经过讨论做出的。这一决策是否正确,不仅取决于对企业内外环境信息(人 、财、物、技术、市场、政策、法律、竞争对手、消费者等)及变化的正确判断,而且更重要的是决策的实施是否具有从上到下一整套高素质的人员进行得力的贯彻和根据环境因素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所以决策是否正确往往需要由相当一段时间所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来进行验证,而决不可能像在学校做完一个题目后就可以从教师的讲课中或从某本教科书的后面找到参考答案来验证自己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案例分析的目的也不在乎寻求某一“标准答案”,因为案例的基本含义就是对某一经营过程或实际的环境的全面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具体问题情节等。所以对案例进行分析的真正意义在于运用管理理论知识去灵活辨别、解释案例过程的前因后果,提高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的本领,并就行动方案做出满意的选择。
13
具体来说,通过案例分析应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竞争状况、不同环境、背景、不同产品技术特点的企业案例分析,逐步使学生积累起不同行业、企业的产品性质和经营特点的经验并培养出观察和分析各类组织经营活动的技巧,最终为学生提供将管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2、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管理理论、方法独立判别组织面临的机会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逐渐使学生在心理上摆脱对教师或教科书“标准答案”的依赖。 3、增强学生在大量阅读文字、数据、报表、材料中归纳、概括关键问题的能力,这点对学生今后走向企业管理岗位尤为重要。 二、案例分析方法
我们前面说明,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但这绝不意味着学生分析案例可以信口开河,想入非非。事实上,案例分析是一个非常严谨的阅读、观察、思考、判断、归纳和决策的过程。我们认为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遵循一定的分析程序与方法,对达到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很有裨益的。下面我们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的案例教学资料并结合我们案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指导学生具体分析管理案例提出以下看法。
(一)描述性管理案例的基本分析方法
1.阅读案例。细致地通读案例是案例分析的基础,因为只有细致阅读案例,才能对公司经营的一般状况和各项具体内容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一般地讲,在进行案例讨论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要求反复阅读并做些笔记,记下主要事实、人物、过程、特点、成绩、问题及论点,使在案例分析讨论前,师生熟悉案例材料,对其中事实、内容耳熟能详。
2.概括问题。由于描述性管理案例对企业经营状况、过程、优劣势、成绩与问题已从方方面面用大量的文字、报表数据进行阐释说明,所以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应在细致阅读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案例材料中叙述的主要情况如公司的性质、产品特点、经营状况、市场地位、主要优劣势、取得的业绩、存在的问题等等用书面语言进行扼要的概括。值得说明的是,许多描述性管理案例繁文缛节,提供了过分详细的统计、会计报表、调查分析、会议记录、过程描述等,因此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概括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分析讨论的主要问题对材料进行取舍,重新用理论进行提炼、归纳和解释,而这一能力只有在大量的案例书面分析训练中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14
3.借鉴与启示。对描述性案例进行分析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在对案例材料主要的问题进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根据案例分析得出的经验、教训、成绩、问题等重要结论对其他行业、产权性质、产品规模、市场特点相同的企业具有哪些借鉴与启示,如在管理预测、决策、新品开发、市场促销、公关等方面,同时要弄清借鉴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时应注意的环境背景条件。
总之,指导学生进行描述性案例分析只要切实认真地把握以上三个过程就能达到案例教学目的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判定性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判 定性案例无论是专题性的还是综合性的,其分析难度都比描述性案例要大,因为许多案例原始材料庞杂,体例极不规范、系统,行文多有语言罗嗦、叙述重复、表格琐细、背景资料不全,表面情况、现象与内在实质混同等等问题,但这类案例更接近工商企业管理实际,不难设想,当你被任命为一个公司总经理后,不正是要面对凌乱繁杂的公司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决策吗?根据国内外案例教学的经验,对判定性案例可按以下基本方法进行:
1、认真读懂每一个案例。读懂案例的目的,不仅在于熟悉公司的一般情况,而且还在于对隐藏在现象后面的实质问题和相联系的广阔背景材料(如行业背景、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行业标准等)有充分的思考和调研准备。
2、进入角色分析。进入角色分析就是要求学生设身处地进入案例中的组织决策者角色,对全部已知事实材料进行认真估价、详细区别、筛选、分类,按其对决策问题的重要性进行排列和取舍,同时对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把握组织决策问题的内容结构。
3、寻找出关键问题。正如弄清病因就可对症下药一样,对案例分析来说,看透了问题也就是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所以寻找出与案例中需要具体决策内容相关的关键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但许多案例往往是大量的数据表格和表面现象或无关紧要的事实的陈述。因此就要求学生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分析、判别和推理,使决策依据的事实能够建立在有充分证据的重大信息之上。例如企业销售下降,可能是产品不对路,也可能促销不力或者是市场饱和,或者是厂商关系不协调等等因素所致,所以必须要找出主要问题的原因,不能含糊笼统。
4、提出多种决策方案。根据前面三个步骤,就可以让学生提出几种方案以供选择,除了根据案例中不同的解决办法,不同人的意见、想法来设计出不同方案外,还应让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力对方案进行设计。想象力、创
15
造力就是在案例背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让学生大胆进行假设,勇于创造出一些新的决策方案思路。综合力就是让学生在比较案例中不同意见、观点的优劣基础上,取长补短,设计出决策方案。
5、做出决策标准,进行决策并提出建议。这是对判定性案例进行分析的最后一个阶段。决策标准就是进行决策时所依据的判断准则或现实规则。标准往往是多元的,可以是利润,也可以是市场份额,或者是组织员工士气和树立企业长远的形象等等。关键要依据组织的目标而定。所以在分析案例时要对组织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有充分的认识。进行决策就是对每项选择方案思路的优劣进行衡量、评估后,确定对某一方案的选择,并解释为何进行这种选择。提出建议就是为了确保决策实施,在人、财、物、运行机制、制度等环节的各方面和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或保障措施。
我们认为,如果在管理案例教学中对学生在判定性案例的分析时能按上述过程与方法进行书面训练,就能为下一步的课堂案例讨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16
实施管理案例教学过程必须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工商管理专业开放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教育中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新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均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高年级的课程中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国外大学的MBA案例教学的实践证明,它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辩论能力等方面均有传统灌输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案例教学要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必须综合案例教学方法本身的客观规律性。下面我们在参考国外大学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我们在历届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从事案例教学的实践,试就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些讨论。 一、把握好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每一个准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师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为了回答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案例教学的过程和组织形式:(1)教师布置要学习的案例;(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准备(包括阅读案例、拟出分析提纲);(3)进行小组讨论;(4)然后各小推选代表作全班发言并组织全班课堂讨论;(5)教师总结。根据需要,教师有时还要求学生课后撰写书面分析报告。由上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突出了两个环节:一是自学,包括个人阅读分析案例,准备分析提纲;二是互学,包括小组讲座和课堂讨论。在这两个环节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标,所以采用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方式;而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所以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与互学的方式,因为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与体验才能获得。所以,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要特别注意角色和任务的转换。
强调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旁观者,恰恰相反,教师仍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扮演重要角色。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二是在课堂讨论中,发挥好“导演”的作用。虽然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基本上应由学生自己控制讨论的进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讨论中必要的引导是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三是归纳总结作用。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应简明扼要地把学生讨论的观点加以归纳总结,并适当加以补充完善,同时也可对学生未触及的(疏忽的)重要问题和资料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发学生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值得说明的是案例讨论过程中为使案例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师还应当避免充当两类角色:一是不要充当“讲演者”。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意识到学生才是讨论的主角,教师的作用只是开路搭桥、穿针引线,如果教师一发言就是长篇大论,那就喧宾夺主了;二是不要充当“裁判员”。讨论中出现不同观点的争论时,教师不要轻易出来仲裁,评论是非。因为这样做会抑制讨论的气氛,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更何况教师的见解未必总是正确的、全面的。
总之,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宜干预过多。他们要起到积极的,然而又是辅助的作用。 二、选择适当的案例
17
为了使案例学习获得应有的效果,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这项工作应该在课程开课之前做好,这样便于把课堂讲授与案例学习通盘加以考虑,使案例成为整个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案例的选择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内容与课堂讲授内容的相关性。国外的管理教科书常常在每章后附有一个或几个案例,这样使用起来很方便,本教材也采用这种方法。每章后附一些小型专题案例,内容大致与本章学习内容相关,最后在教材下篇给出一些综合案例或大型专题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当事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预先熟悉案例资料,同时还可补充一些合适的案例。如果所选择的案例在其分析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还没有介绍过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教师应在布置学习之前作必要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在分析过程中正确运用。
第二,案例的难度要适当。所谓案例的难度,是指学习、分析一个案例的难易程度。按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米切尔·林德斯和詹姆士·厄斯金的意见,案例的难度可以从“分析”、“概念”和“陈述”三个维度来考察和量度,并据此提出了“分析一概念一陈述”三维立方体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林德斯和厄斯金又把每个维度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这样把三个维度的不同难易程度加以综合,共有九种组合:111,112,„,333。在九个组合中,“111”是难度最小的,“333”是难度最大的。在“111”这个组合中,分析、概念陈述维度都是一级难度。这种案例一般篇幅较短,提供的资料少,表述清楚;涉及的概念(理论、技术)比较简单易懂;案例中已经对决策问题、备选方案以及所做的决策作出明确的阐明。分析这种案例,只需学习者对案例中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方案作出评价就可以了。而在“333”这个组合中,分析、概念、陈述维度都是三级难度,这种案例篇幅较长,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表述往往不是很清晰,甚至还会遗漏关键的信息;涉及的概念、理论、技术难度大,并且往往是各种概念的复杂组合;没有明确存在什么问题,而只是提供了背景情况。分析这种案例时,需要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时需要作出某些假设,有时还需要对资料进行计算、推导。其他7种组合的难度介于“111”和“333”之间。虽然上述三维立方体模型对案例难度的度量比较粗糙,但在编写案例或为满足教学需要选择案例时,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在编写或选择案例时,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难度为好?这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教学对象。这是确定案例难度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教学对象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学生,应选择难度较小的为宜;而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掌握了一定管理理论的工商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则可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案例。
2.教学阶段。一般说来,案例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对初次接触案例者或者在一门课程开始时,应使用难度较小的案例,而以后可逐渐提高难度。
3.用于案例分析的时间。如果用于课堂考试,由于时间较短,不宜用篇幅较长、难度过大的案例,而平时用于学习讨论的案例则可不受此项限制。
第三,其它方面的考虑。例如内容专业性较强的案例不宜采用,否则在阅读案例时首先需要弄明白很多专业术语,这在时间上就很不经济。又如,过于陈旧的案例最好不要用,因为案例中涉及的时代背景、行业情况、市场情况等均已发生很大变化,学生在分析、讨论时难免会产生脱离现实之感。另外,还应注意尽量选用国内的案例,由于文化的差异,行业背景的不同以及翻译方面的问题,国内学生一般对国外的案例不能很好地适应。
三、组织好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18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是案例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由于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案例教学实施之前安排一定时间给学生介绍一些案例学习的有关知识,内容可包括案例法的起源、作用,案例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和要求,以及如何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
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能否组织好其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成败。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预先准备
为使学生有充分的个人准备时间,教师应该在案例讨论前几天将案例分发给学生,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准备阶段的教师应对学生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弄清楚案例资料中提供的背景、各种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的案例提供了图表、数据,则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弄清情况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对篇幅较长、比较复杂的案例,只读一遍是不行的,至少要阅读两、三遍,甚至更多。二是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矛盾,并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站在案例中决策者的立场上,提出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即作出决策。在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不运用管理基本理论、方法的案例分析,无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也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初衷。三是要求写出分析提纲,为参加小组讨论作好准备。 (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目的,使分析更加深入,方案更加完善。小组讨论人数以5——7人为宜,应指定一名认真负责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讨论召集工作。教师应深入小组参加讨论会。组织小组讨论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人都要发言,都要对讨论分析作出自己的贡献;(2)提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使问题能得到充分展开;(3)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的差异,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因此讨论中不必强求意见一致和统一。(4)每个讨论小组可指定一人做记录,以便组长可归纳小组的不同分析意见和观点。各组在讨论结束后应推选1—2名学生作为本组代表在全班课堂讨论中发言。
(三)课堂讨论
全班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课堂讨论可以集中全班的智慧,从各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较量,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课堂讨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典型的课堂讨论可按下列次序层层展开、层层深入:
(1)列举事实,阐明观点:用案例中提供的背景、事实、数据,并结合所学的理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假设。
(2)诊断问题,分析原因:有哪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矛盾和问题?
(3)制定对策,作出决策:广开思路,列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权衡各种备选方案的利弊、得失,确定一个满意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19
(4)实施行动方案:实施上述决策方案具体要做哪些事情,同时还要对方案的风险性及相应对策做出说明。
但是实际的课堂讨论是很难按照上述次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的。课堂讨论中经常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一是冷场,无人带头发言或者一、二个学生发言后便“后继无人”;二是离题,讨论场面热烈,但却离题甚远;三是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影响讨论深入;四是少数学生滔滔不绝,“垄断”了整个讨论会。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案例进行备课,对分析讨论的形式、内容、程序等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冷场、离题、争论等事先作出预计,并考虑好处理办法。
在课堂讨论中唱主角的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简短的开场白后,教师在讨论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静观讨论的动态,只是在必要时用几句简洁明了的话进行引导或提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把讨论引向正轨,使讨论层层深入。案例讨论并无固定模式,完全由案例的性质、内容难度和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来决定,例如可以先由各小组代表各自作系统的分析,然后全班针对他们的发言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也可以按列举事实、简明观点、诊断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方案、作出决策、以及行动方案的实施等一般程序来层层分析、层层推进;还可以采用“角色辩论”的方式,由各组代表分别充当案例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辩论。课堂讨论结束时,需要教师作出小结。实际上,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获得收获,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参与——包括自己发言以及倾听别人的观点获得的,即收获来自于讨论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讨论的小结并不是十分必要的。国外不少上案例课的教授都不作小结,但我国的学生一般都希望教师作出简明扼要的归纳总结。教师在作课堂讨论小结时,应注意四点:
(1)将学生的发言扼要地作出归纳,并进行必要的理论补充,使学生的观点看法能通过总结上一个层次。
(2)不要对讨论中不同观点、方案的优劣、是非进行裁决,更不要企图提出一个最优方案,因为管理实践中往往不存在什么最优方案。
(3)不就事论事,而要把具体的事例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总结出几条具有启迪性的结论,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从哪些方面或运用哪些理论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4)学生往往对案例中事件发展的现状或结果非常关心,教师如果知道这些情况,切不可在讨论时“泄漏机密”,而应在讨论结束时的小结中将情况披露给学生。这时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效果比较好。 四、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的、万能的管理教学法。实际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案例教学法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第一,案例教学法在系统知识的传授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案例是对一个企业的特定管理情景的逼真描述和介绍,它只是一种具体的、个别的管理情景。因此,从案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是具体的、孤立、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因此,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理论的讲授。
第二,并非所有的管理课程都适合于采用案例教学法。一般而言,对于“管理学基础”、“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开发与
20
管理”等综合性强的课程比较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法,而一些专业性、方法性很强的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管理方法”等课程,则难以找到使用案例的机会。
第三,教学对象方面的局限性。使用案例教学需要教学对象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掌握了一定的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这两个条件对于成人学生来说是基本具备的,但对于应届高职学生来说,一般是不具备的。因此,在高职高年级学生中一般只在管理学课程中安排适量的、难度较低的并有针对性的专题案例为好。
第四,案例法强调实践性,但是这种“实践”毕竟是间接的。这种“间接的实践”与学生亲临企业开展调研实习所获得的“直接实践”相比较,就相形见绌了。当然,采用案例法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很多个企业,就这个方面而言,的确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最后,案例分析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对案例报告或试卷的评分有一定的难度,在评分中,难免带来一定的主观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我们在管理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系统理论讲授、案例教学、企业调研实习等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注意各种教学万法的综合运用,做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