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2022-01-17 来源:星星旅游
“三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作为县级职教中心,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特点严重制约着校企合作的开展,无法实现简便而实效的校企合作目标。

首先,学校开设了十一个面向不同产业群的专业,但是区域产业群较为单一,许多专业找不到对应的规范企业,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数控专业等,不能进行校企合作。

其次,学校发展速度远远超越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学校年招生人数在1500人以上,但是区域员工超过五百人的大型企业寥寥可数,无法满足大量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

第三,学生对学校的培养期待逐年提高,但是区域内企业生产水平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根本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另外,由于学校不能给予企业丰厚的合作红利,许多企业或者合作积极性不高,或者根本不合作。因此,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学校必须增强办学特色,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办学道路。

二、主要目标

1、预期成果:自建教学工厂,与域内外多家企业合作,使学生实践有条件,就业有底

1

气,学习有价值,学校招生和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2、创新点:以“分类对接,择优合作”为原则,对接校内工厂,高效运行“一年级实习日、二年级实习周或实习月、三年级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机制;对接域内优秀企业,实效进行生产、育人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对接域外优秀大型企业,形成稳定的实训和就业基地。三种模式,交替运用,走切合地域和学校实际的创新、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

三、实施过程

(一)校内教学工厂模式

学校开设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和金属焊接属于市场紧缺人才专业,近几年,年招生数量都超过300人。但是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没有规模和品质都能与专业匹配的企业。因此在国家、省财政的支持下,学校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适应汽修、数控等专业教学实习需求的四个校内教学工厂。校内工厂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采用企业化运行机制,从厂长到工人的企业化角色,从制度执行到劳动付酬的企业化管理,从承揽业务到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从工序安排到岗位设置的企业化生产,是学校独立的经济实体。校内工厂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1、为师生提供具真实企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师生实训需求。校内教学工厂配合教务处制定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按照“一年级实习日、二年级实习周和实习月、三年级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场所,按照“每学期进厂一个月”机制为教师提供参加生产实践机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工厂内不仅能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更能够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

2

2、服务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实验基地。

依托教学工厂,学校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开展悬耕机、播种机等产品研发实验,开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实验。

3、承担对外培训工作,成为区域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教学工厂的人力资源与设备优势,承担汽车维修工、车工、焊工等技术人才培训,每年对外培训超过3000人次。

4、实施盈利性生产,支撑工厂良性运转。

教学工厂聘请行业能手负责管理,对外承揽生产任务,每年可为学校创造利润50余万元。盈利收入用来支付人员聘用、材料损耗、设备购买和改建等费用,支撑工厂的良性运转。

经过多年的建设,校内教学工厂得到广泛认可,建平职教中心汽修厂被评为“朝阳市维修行业先进集体”、“诚信单位”,“辽宁省“AAA”级机动车维修经营企业”,影响力日渐扩大,逐渐成为区域龙头企业。

(二)与域内企业合作模式

建平县是农业大县,畜牧业是其第一主导产业,拥有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养殖企业近3000家,畜牧人才需求量较大。结合这一实际,学校把畜牧兽医专业作为品牌专业建设,与建平三奇禽业有限公司、富源种猪场等1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主要开展了以下合作项目:

3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成为校外实训基地,接收学生工学交替、带薪顶岗实习和就业,接收教师顶岗实践。

2、为合作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专业成立了“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利用课外和节假日时间,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合作企业,提供养殖和防疫等技术指导,扶助企业走科学生产、绿色养殖之路,帮助企业增产增收。2011年“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承担了全县大型养鸡场的防疫工作,为养鸡场平均增收30万元以上,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聘请企业专家进校授课、指导专业建设。依靠合作关系,学校从企业聘请专家与技术骨干进校,开设专业讲座,向他们征求关于专业课程建设改革、学生技能训练方法等的意见和建议。

(三)与发达地区企业合作模式

由于区域内产业群与学校专业设置不平衡、区域内企业难以消化学校培养的大量人才,所以,学校还采取了与发达地区企业合作的模式。学校看准天津开发区经济发展迅速、有广阔的用人市场、大型企业密集、与专业对口企业多,就业待遇好等优势,抢占先机,战略性确定以天津开发区为中心,构建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生就业网络。学校艰难敲开天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大门后,严把输送人才质量观,逐渐与开发区企业建立了信任关系。近四十家优秀企业成为学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全部理工类专业学生定期到天津合作企业带薪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学生享受与所在企业员工平等的薪资待遇。70%以上的毕业生到天津两大开发区下辖企业就业,包括富士达电动车、中财型材、长城汽车等知名企业。

四、条件保障

4

(一)国家扶助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设立了相关建设项目,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建平职教中心汽车维修厂”和“畜牧兽医实训基地”获批辽宁省创新型生产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校企合作

学校的所有校企合作活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都会参与指导,有时通过政府关系接洽促成学校与企业合作项目。天津开发区确定学校为辽宁省唯一签约的人才培养基地后,建平县政府与天津政府也进行了积极地接洽和商谈,从政府层面促进校企的长期合作关系。

(三)校企合作机制积极运行

以学校为主导,联合政府、行业和企业,成立了建平县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委员会,下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制定了明确的章程。校企合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研讨行业企业发展新动态、新技术,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碰头会,研究专业发展方向及校企合作项目开展。特定的组织机构保障了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示范校专项资金为校企合作运行提供充足的经费

示范校校企合作机制体制运行和项目开展专项资金总预算为222万元,这为校企合作改革的运行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五、实施效果

5

1、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升。三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满足了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使学生实训学时达到总学时的50%以上,他们的动手能力普遍加强,职业素养进一步成熟,超过90%的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胜任。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升学本科录取率接近70%,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高薪就业达到19%。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12和2013年在国家技能大赛中获得一块铜牌,两块银牌,实现了巨大突破。

2、学校吸引力显著增强。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开发区下辖许多企业对学校办学质量充分信任,他们主动寻求合作,争抢学校毕业生;域内养殖企业发展依赖畜牧兽医专业,他们派车接送服务和实习的学生,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两头热”的战略发展目标。韩企天津方舟光学电子有限公司与学校签订了每年至少10万元人民币的捐资助学协议和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上升,连续几年在辽宁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3、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显现。两年来,学校累计为域内外企业输送技术人才三千多人,满足了企业生产需求,提升了企业生产力,促进了企业的增产创收,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六、体会与思考

建平职教中心在校企合作上,通过做大、做强校内企业,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并轨,收到了“以企养校”的效果;通过与县域企业的合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发挥了服务当地产业的作用;通过与域外企业的合作,实现了学生的优质高薪就业。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既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也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实效性和灵活性,为学校办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类校企模式并存办学模式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校内教学工厂要少而精,因为

6

学校的本职是教育,不是生产,因此教学工厂数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障学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其次,因为学校与域内企业合作更便捷,社会影响力更大,所以合作项目要持续开发,以形成校企彼此相融的密切关系。最后,学校要通过科学机制使域外合作保持通畅,以使建立起来的就业基地长期保持稳定。

建平职教中心在校企合作领域只是迈出了富有实效的一小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深入探索和不断努力:建设高水准的校内教学工厂,深入开展与域内企业在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合作,巩固与发达地区企业合作成果,谋求更大的合作空间和更广的合作领域等。建平职教中心将继续完善三类校企合作并存的办学模式,使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