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2024-08-01 来源:星星旅游


论文编码:

首都师范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院 系: 初等教育学院学生姓名: 赵双双

学 号: 1093000056 指导教师: 罗峥副教授 辅修专业: 心理学

研究方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入学时间: 2009年9月 毕业时间: 2013年6月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编目标情境问卷,考察了574名小学中高年级(四、五、六三个年级)儿童在具体目标情境下,检验这种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是否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有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针对所有统计量,还是分别针对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级,预期的担心实用性都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有着非常显著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任务目标 担心偏好 中介效应检验

引言

情绪是行为的调节者,也是调节的对象。鉴于情绪具有组织的功能,可以对其他心理活动如认知、行为以及情绪本身起到驱动和干扰的作用,因此,情绪本身又是一个经常需要调节的对象(孟昭兰,2005)。

情绪调节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心理学(孟昭兰, 1995)。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情绪调节才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Gross, 1998)。

多年来,情绪调节研究的重点基本围绕情绪调节策略的问题,尤其是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占据了情绪调节研究文献中的很大比例。这些文献回答了情绪是怎样调节的问题。但是关于调节成什么样的情绪以及为什么这样调节的相关研究较少。

人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均需要进行调节(孟昭兰,2005)。人们通常所说的情绪调节多是对消极情绪的调节,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类为趋利避害而偏好积极情绪。但是,近些年来,又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会为了追求工具性的目标来进行情绪调节。

担心,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焦虑情绪,表示人们对事情呈现不好发展的一种预期。这种情绪的产生是人类的原始情绪,在原始年代,对自然界的危险始终保持警惕,对安全、温饱始终保持着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呈现这种情绪来让人保持警惕,增加生存几率。

担心亦是一种消极情绪,一些研究表明,在特定情境下,那些认识到担心和害怕有利于避免威胁的个体,会在威胁情景前倾向于选择可能增加威胁和害怕的活动(MayaTamir,Chi-Yue Chiu&James J.Gross,2007)。

情绪在儿童的生存和成长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儿童通过学习和调节情绪来适应社会生活,完善自己的认知水平,并且应对社会生活情境(孟昭兰,2005)。那么,儿童在面对具体任务目标情境下,是否能够在情绪实用性与偏好之间做出选择,以更好地趋利避害呢?影响儿童调节情绪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574名随机抽取的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我们将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是否对担心偏好和任务目标产生了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期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情绪调节

1.1情绪调节的含义

Thompson(1991)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过程。”Gross(1998)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1)情绪调节可能是自动的或控制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

(2)情绪调节不仅仅是降低负情绪,实际上情绪调节包括正情绪和负情绪的增强、维持、降低等多个方面;

(3)因为情绪是多成分的加工过程,并随时间而变化,因此,情绪调节包括“情绪动力系统”的改变,或者表述为情绪在潜伏期、唤醒时间、强度、持续时间、行为反应、体验和生理反应等多方面的变化;

(4)情绪调节也包括改变情绪多种成分之间的协同程度,比如,虽然体验到某种情绪,但是不在面部表情上显露出来;

(5)情绪调节没有必然的好与坏,在一种情景中是好的,在另一种情景中则可能是差的(Gross,2002;Gross&Thompson,2006)。

简单地说,情绪调节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而对情绪的发生、体验与表达等成分施加影响的过程。情绪调节涉及对情绪的潜伏期、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行为表达、心理体验、生理反应等的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个体对情绪的调节服从于个体的目标,依赖于个体所处的文化和社会场景,情绪调节的最终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1.2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Gross(1998)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据此,他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见图1-1)。

其中,情景选择是指个体对将要遭遇的人和事做出回避或接近的选择,从而对可能产生的情绪做出一定的控制;情境修正是指通过改变和修正诱发情绪的情景的某一个方面和特点,而使情绪发生改变的努力和策略;注意分配是通过转移注意或有选择的注意,对同一情景中的多方面进行注意上的调配;认知改变是通过改变认知而进行的情绪调节

图1-1 情绪调节的过程

的努力;反应调整是指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施加影响,表现为降低或增强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其中,情景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和认知改变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属于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而对心理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的调整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后,属于反应关注的调节。

但情绪调节并不局限在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两个阶段。从情景选择开始,情绪就一直可以被调节。情绪偏好对整个情绪调节起到了导向作用(Tamir, 2009)。这体现在情绪调节的各个阶段:在情景选择阶段,我们选择能产生我们偏好的情绪的情景;在情景修正阶段,我们改变现有的情景以接近我们想要的情绪;在注意分配阶段,我们把注意更多的分配到我们偏好的方面;在认知改变阶段,我们调整那些可能引起我们不想要的情绪的认知;最后在反应调整阶段,我们表达偏好的情绪压抑不想要的情绪。

2情绪调节策略

2.1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Gross(1991)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在许多情绪调节的形式中,最常用和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认知重评即认知改变,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如安慰自己不要生气,是小事情,无关紧要等。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评价。认知重评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缓解不良情绪发生的重要方法和技术。

表达抑制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调动了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

研究发现,表达抑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社会互动结果,需要消耗认知资源。这就意味着表达抑制对心理适应性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2.1 问题中心应对和情绪中心应对

拉扎勒斯(Lazarus&Folkman,1984)等人提出了问题中心应对和情绪中心应对的策略。应对中心是指一个人努力改变情境,通常是通过采取问题解决策略。例如:界定问题、产生可选择的解决方案、权衡选择。情绪中心应对是指一个人采取生理的或认知的活动来减少情绪痛苦。例如:回避、选择性注意和“看光明面”等。情绪中心应对经常导致对情境的认知再评价,改变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建构,但并不实际地改变情境。 3.情绪调节的动机

动机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过程的外化(朱智贤, 1992)。

情绪调节既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又使个体适应性地应对。Thompson(1994)认为,为了实现特定情境下的目标,个体会调节他们的情绪。所以,情绪调节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是由动机所驱使的行为。情绪调节的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情绪调节活动的动机。

3.1 享乐动机和反享乐动机

根据情绪调节动机的方向性,可以将情绪调节分为享乐(hedonism)调节和反享乐(contra-hedonism)调节。

因为个体喜欢愉快的体验胜过痛苦(Freud, 1926/1959),他们总的来说趋向于增加愉快情绪,减少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调节的动机就是享乐动机(Tamir, Mitchell, & Gross, 2008)。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这是进行情绪调节的唯一动机。

最近几年,不断有研究发现人们并非总是寻求积极情绪, 在特定的目标情景下人们会追求较为不愉快的感觉而回避愉快的感觉。煽情影片总是能取得不错的票房收益,人们为何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追求这种悲伤的感觉呢?拳击比赛前,教练员为什么要用过激的言语诱发选手的愤怒呢?那些催人泪下的情歌为什么总让人百听不厌呢?在想要寻求他人帮助时人们为什么会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呢(Hackenbracht& Tamir, 2010)?由于这些情绪在传统意义上都是令人不愉快的消极情绪,所以单纯的享乐动机无法解释这种在情绪调节中对消极情绪的偏好,研究者推断可能存在不同于享乐动机的其他动机驱动情绪调节。

3.2 情绪调节的工具性动机

人们根据工具性目标(instrumental goals)而非享乐目标(hedonic goals)进行情绪调节行为的动机就是情绪调节的工具性动机(Tamir, 2011)。

情绪调节的工具性观点认为,人们想要感觉什么样的情绪至少依赖于情绪的愉悦度和实用性两个方面。当暂时的愉快和长期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人们会根据目标对情绪进行选择。当情绪调节的目标是为了暂时的愉快时(即,享乐目标),人们偏好愉快的情绪,而当情绪调节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一项长期任务的完成时(即,工具性目标),人们偏好那些对任务完成有用的情绪(Tamir, 2009)。

情绪调节工具性动机的现有研究绝大部分都包括了2个重要变量:目标(goal)和情绪偏好(emotion preference)(Tamir, Mitchell,& Gross, 2008; Tamir, & Ford, 2009),最近的研究考虑到情绪的实用性预期(expected utility of emotion)可能是影响情绪偏好的更直接因素(Hackenbracht, & Tamir, 2010; Tamir & Ford, 2011)。由情绪调节工具性动机的含义也可以看出,工具性目标下,个体由于对情绪实用性的预期而体现出对特定情绪的偏好是情绪调节工具性动机的核心。

综上所述,目标、情绪实用性预期和情绪偏好共同构成了情绪调节工具性动机的三个结构。 3.2.1目标

目标是指行为所需达到的目的,又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刺激。根据勒温的观点,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动机要能引起行动,不仅要有内在条件,还要有一定的外在条件或环境作为刺激来引起需要,才能激发动机。目标就是这些外在刺激,它是行为动机的诱因,能刺激人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行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动机才是有效的。目标的实现,使人们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朱智贤, 1992)。

3.2.2预期的情绪实用性

预期是一种可变化的心理状态,是在人们对外界信息不断反应的经验基础上,或是在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需求基础上所产生的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因而它是一种认知变量,是信念价值的动机(朱智贤, 1992)。预期的情绪实用性是指对特定情绪是否有利于当前任务目标完成的一种预测性认知。 4.3情绪偏好

偏好是指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它和兴趣都是个性倾向性的表现,是在需要的

基础上形成的(朱智贤, 1992)。情绪偏好是指人们因某种需要而对特定情绪的偏好。

人们调节他们的情绪来得到特定的感觉,这种想要的情绪状态(即,情绪偏好)对整个情绪调节过程设定了导向(Tamir, 2009)。情绪偏好是情绪调节的基础,决定了情绪调节的方向。

4 小学生情绪调节的动机

迄今为止,国内外针对这方面研究内容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小学生调节情绪的动机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社交网络,自尊心正初步形成,为了得到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等多方面的认可,他们会调节出适时的情绪,来引起他人充分的关注;还比如,相关研究表明,“延迟满足”现象从幼儿开始就出现了,小学生为了获取目标,也会选择放弃当前享受等等。

但这只是笔者的假设,要想证明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进行检验。本研究将为笔者的一些假设提供证据。

5 问题提出

国外有关担心情绪偏好的研究较少,国内尚没有相关研究。人们会说过度的担心会使人抑郁。但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以及工具性动机下,中国人是否会选择担心情绪来预期好的结果,有待进行考察。

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拟以小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任务目标下的担心偏好为例,用问卷法验证小学生是否能够在具体情境下,是否能够意识到担心的工具性,并且选择担心的情绪来更好地完成任务。并且验证实用性预期是否能够解释任务目标对情绪调节中选择担心偏好的影响。主要研究: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是否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中介作用。 6研究假设

根据情绪调节的工具性动机的已有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假设: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对目标和担心偏好的关系起到了中介作用。 7研究意义 7.1理论意义

长期以来,有关情绪调节的研究大多关注于调节方式的问题,也就是怎样调节的问题;有关调节成什么样的情绪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于情绪偏好的研究可以对这一方面的理论加以丰富。

7.2实践意义

由于担心是一种消极情绪,可能会对人们顺利完成任务造成影响。但是,“存在即是合理”,担心也有其积极意义。本研究将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证明担心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完成相应情境下的任务,这既考察了小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又向人们证明了合理运用情绪,可以起到回避惩罚等有益的作用。 7.3教育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需要家庭及学校的指导和教育,因此将通过本研究结果向家长及学校提出中肯的教育建议。

从认知方面来说,可以建议教育者培养小学生合理调节情绪的能力;从人格方面来说,对情绪的实用性有很好的预期,可以帮助小学生保持更良好的心态、更健全的人格。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向北京市两所小学(海淀区实验小学、海淀区民族小学)发放问卷600份,实际收回577份,去除个人信息不全3份,有效数据574份。男生292名,女生282名。详情见表1:

表1 被试构成基本情况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人数(人) 109 102 211 97 99 196 86 81 167 574

百分比(%) 19 17.8 36.8 16.9 17.2 34.1 15 14.1 29.1 100

2.研究工具:自编小学生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及担心偏好问卷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环境,笔者创设了16种具体情境,如:“暑假即将结束,你的假期作业还有很多未完成,但是明天就得上交”,通过四个相同模式的问题,如:“你愿意以兴奋的状态上交作业吗?你愿意以担心的状态上交作业吗?你认为以兴奋的状态上交作业对你有帮助吗?你认为以担心的状态上交作业对你有帮助吗?”,并且让被试按照自己的实际想法对问题进行评分。16种目标情境又分为趋近目标(1、2、4、6、8、9、12、14题)和回避目标(3、5、7、10、11、13、15、16题)各8道题。其中每题的第一问和第二问是情绪偏好,第三问和第四问是预期的情绪实用性。为了减少误差和被试的疲劳效应,还设置了一组相近情绪:热情或紧张。问卷采用5点量表(从不、有时、一般、经常、总是),“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 3 施测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分析

1.任务目标的担心预期、任务目标的担心偏好的描述统计

为了检验不同年级、性别条件下,以及趋近目标、回避目标下,担心情绪的偏好与预期的状况,选取年龄、性别为自变量,趋近目标、回避目标下,担心情绪的偏好与预期为因变量进行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描述统计。结果发现(如表2),各年级的女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略低于男生,各年级之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任务目标的担心预期及偏好在年级、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

表2 任务目标(趋近、回避)的担心预期及偏好的年级、性别差异

女 总计 男 女 总计 男 女 总计

趋近-担心预期

M±SD

2.0±1.01 1.76±.73 1.92±.89 1.82±.62 1.64±.62 1.73±.62 1.86±.83 1.88±.76 1.87±.79 1.84±.78

趋近-担心偏好 回避-担心预期 回避-担心偏好

M±SD M±SD M±SD 2.19±.94 1.90±.81 2.05±.89 1.83±.66 1.73±.75 1.78±.70 1.88±.81 1.96±.81 1.92±.81 1.92±.81

2.41±.94 2.37±.90 2.39±.92 2.37±.84 2.35±.75 2.36±.79 2.38±.89 2.58±.81 2.48±.86 2.41±.86

2.81±.95 2.78±.1.01 2.80±.98 2.78±.95 2.74±.80 2.76±.87 2.78±.90 2.91±.88 2.84±.89 2.80±.92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总计

2.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情绪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2.1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情绪偏好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3看,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以及担心偏好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高相关,而且都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3 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担心偏好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r)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担心偏好

注: **p<0.01

任务目标 .326** .451**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787**

2.2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2004)提出的有关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及其程序,以趋近目标为自变量(X),担心偏好为因变量(Y),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为中介变量(M)。本研究采用的是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下同)。见表4,根据以下公式依次检验,

Y=cX+e1(1) M=aX+e2(2)

Y=c'X+bM+e3(3)

结果表明,检验的系数a=0.326,b=0.716, 都是显著的。这说明预期的担心实用性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对担心偏好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作用,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来间接影响儿童的担心偏好。

表4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标准化回归方程 Y=0.451X M=0.326X Y=0.716M 0.217X

回归系数检验 SE=0.051 SE=0.049 SE=0.020 SE=0.035

Sig. .00 .00 .00 .00

2.2不同性别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验证不同性别情况下,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是否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有中介作用,笔者又分别针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了中介效用检验。

2.2.1男生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表5看,男生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以及担心偏好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高相关,而且都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5 男生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担心偏好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r)

任务目标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担心偏好

注: **p<0.01

.260** .416**

.787**

男生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2004)提出的有关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及其程序,以趋近目标为自变量(X),担心偏好为因变量(Y),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为中介变量(M)。本研究采用的是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下同)。

结果表明(见表6),检验的系数a=0.260,b=0.728, 都是显著的。这说明男生的预期的担心实用性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对男生的担心偏好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作用,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来间接影响男生的担心偏好。

表6男生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2.2女生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表7看,女生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以及担心偏好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高相关,而且都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7 女生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担心偏好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r)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担心偏好

注: **p<0.01

标准化回归方程 Y=0.416X M=0.260X Y=0.728M 0.226X 回归系数检验 SE=0.073 SE=0.072 SE=0.027 SE=0.048 Sig. .00 .00 .00 .00

任务目标 .401** .488**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788**

根据温忠麟(2004)提出的有关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及其程序,以趋近目标为自变量(X),担心偏好为因变量(Y),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为中介变量(M)。本研究采用的是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下同)。

结果表明,检验的系数a=0.401,b=0.706, 都是显著的。这说明女生的预期的担心实用性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对女生的担心偏好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作用,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来间接影响女生的担心偏好。

表8女生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标准化回归方程 第一步 Y=0.488X

回归系数检验 SE=0.072 Sig. .00

第二步 M=0.401X 第三步 Y=0.706M

0.205X

SE=0.065 SE=0.031 SE=0.053 .00 .00 .00

2.3不同年级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验证不同年级情况下,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是否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有中介作用,笔者又分别针对四、五、六年级进行了中介效用检验。

2.3.1四年级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2.3.1.1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情绪偏好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9看,四年级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以及担心偏好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高相关,而且都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9 四年级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担心偏好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r) 任务目标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担心偏好

注: **p<0.01

任务目标 .255** .367**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255** .790**

担心偏好 .367** .790**

2.3.1.2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2004)提出的有关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及其程序,以趋近目标为自变量(X),担心偏好为因变量(Y),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为中介变量(M)。本研究采用的是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下同)。见表10,根据以下公式依次检验,

Y=cX+e1(1) M=aX+e2(2)

Y=c'X+bM+e3(3)

结果表明,检验的系数a=0.255,b=0.745, 都是显著的。这说明四年级预期的担心实用性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对担心偏好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作用,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来间接影响四年级的担心偏好。

表10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标准化回归方程 Y=0.367X M=0.255X Y=0.745M 0.177X 回归系数检验 SE=0.091 SE=0.088 SE=0.032 SE=0.060 Sig. .00 .00 .00 .00

2.3.2五年级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2.3.2.1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情绪偏好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11看,五年级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以及担心偏好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高相关,而且都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11 五年级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担心偏好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r) 任务目标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担心偏好

注: **p<0.01

任务目标 .416** .537**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416** .785**

担心偏好 .537** .785**

2.3.2.2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2004)提出的有关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及其程序,以趋近目标为自变量(X),担心偏好为因变量(Y),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为中介变量(M)。本研究采用的是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下同)。见表12,根据以下公式依次检验,

Y=cX+e1(1) M=aX+e2(2)

Y=c'X+bM+e3(3)

结果表明,检验的系数a=0.416,b=0.679, 都是显著的。这说明五年级的预期的担心实用性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对担心偏好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作用,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来间接影响五年级学生的的担心偏好。

表12五年级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标准化回归方程 Y=0.537X M=0.416X Y=0.679M 0.255X 回归系数检验 SE=0.082 SE=0.074 SE=0.039 SE=0.061 Sig. .00 .00 .00 .00

2.3.3六年级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2.3.3.1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情绪偏好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13看,六年级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以及担心偏好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高相关,而且都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13 六年级的任务目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担心偏好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r) 任务目标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任务目标 .346**

预期的担心实用性 .346**

担心偏好 .476** .783**

担心偏好

注: **p<0.01

.476** .783**

2.3.3.2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2004)提出的有关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及其程序,以趋近目标为自变量(X),担心偏好为因变量(Y),预期的担心实用性为中介变量(M)。本研究采用的是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下同)。见表14,根据以下公式依次检验,

Y=cX+e1(1) M=aX+e2(2)

Y=c'X+bM+e3(3)

结果表明,检验的系数a=0.346,b=0.773, 都是显著的。这说明六年级的预期的担心实用性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对担心偏好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作用,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来间接影响六年级学生的担心偏好。

表14六年级的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标准化回归方程 Y=0.476X M=0.346X Y=0.773M 0.449X 回归系数检验 SE=0.093 SE=0.090 SE=0.702 SE=0.233 Sig. .00 .00 .00 .00

第四部分 讨论

1.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作用

任务目标通过预期的担心实用性影响担心偏好的中介作用,无论在性别上,还是在年级(也可以说是年龄)上,效应都是显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就对象都是8-13岁(只有一人是8岁)的儿童。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在认知上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时的儿童能够开始自己做出对事物的判断和决定,因此,当他们遇到具体情境下的任务目标时,可以自己去思考,并且对担心情绪的实用性做出很好的预期。也就是说,这种预期影响他们最终对担心情绪的选择。

其次,对于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他们都渴望得到成人和同伴的认可。因此“担心”虽然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但是为了被认可,儿童在达到一些特定的任务目标之前,都会考虑后果,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是,即将面临坏的结果时,儿童更倾向于选择担心情绪来规避“具体”的或是“内心”的惩罚。

再次,在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成人往往会向儿童

诱导一些“和为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思想,儿童耳濡目染地便会“凡事三思而后行”。于是,无论儿童面临的是趋近的任务目标,还是回避的任务目标,都会适当地调节出担心的情绪,以充分提起对任务的重视度。

总之,对于笔者的研究对象——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能够对担心情绪有很好的预期,并将这种实用性作为自己调节担心情绪,以完成任务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2.研究的不足

由于个人能力、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的被试样本量为海淀区两所小学的574名四、五、六年级的儿童,对于整个问题的研究来说,地域性不够明显,年龄范围较小,对比性差,仅对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具有相应的说服力。若想有更强的科学价值,还需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抽取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等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和检验。

第五部分 结论

1.结论

无论是针对所有统计量,还是分别针对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级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预期的担心实用性都对任务目标和担心偏好有着非常显著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这种中介作用在年龄上和性别上没有差异。

2.教育建议

本研究主要从儿童面临具体任务目标情境方面考察了儿童的对预期的情绪实用性以及情绪偏好等内容。因此,想从两方面提出对儿童的教育建议:

其一,家庭教养方面,父母对于儿童来讲,是一个情感依靠的港湾。家庭教育不但会影响儿童的性格,还会影响儿童的处事能力以及情绪的调动。因此,当父母面临生活实际问题的时候,应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处理问题的办法,并且怎样合理调动情绪会对问题最有帮助。父母总会对孩子说,自信有助于解决问题,垂头丧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鉴于担心也有其益处,我们建议父母教育孩子有些问题,例如回避情境,带着担心的情绪去解决问题,可能会更好。

其二,学校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这样孩子们在面临实际情境,就会考虑担心情绪的实用性。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课文内容,让孩子们表演一些情景剧,以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去揣摩实际场景下,人物的内心情绪变

化给故事的发展带来怎样的转折,从而更生动地认识到不同情绪的存在,特别是了解到消极情绪中的担心情绪。

参考文献

[1]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振宏,郭德俊(2005). 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J].

,

心理学进展 11(6): 629-654

[3]罗峥,郭德俊.当代情绪发展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2;3(25),310-313

[4]罗峥,付俊杰,熊庆秋,张腾月.情绪调节策略对日常生活事件与情绪体验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J].心理科学.2012;35(2),481-486

[5]罗峥,郭德俊,方平.小学生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的理解[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34-38

[6]杨梅.小学生情绪智力、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活适应的关系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3

[7]姜媛,白学军,沈德立.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08,31(6). [8] Tamir, M., Chiu, C.Y., & Gross, J.J. (2007). Business or pleasure?Utilitarian versus hedonic consideration in emotion regulation.Emotion, 7, 546–554. [9] Thompson, R. (1994). Emotion regulation: A theme in search of definition . In Fox, N. A. (Ed),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8(2-3, Serial No. 240): 25-52. [10] Gross, J. (1998).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 271-299. [11]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