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
科学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通过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佳途径。
标签:生态旅游 科学发展观 实践
1 概述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却面临下降的威胁,广大旅游者对回归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剧增;另一方面却面临着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被动局面,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如何使旅游业的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怎样既发展旅游业,又保护好大自然生态环境,既开发旅游资源,又保证持续利用,诸如此类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生态产品”的消费迅速升温,生态旅游也应运而生。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牵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旅游与环境生态及社会文明等问题,生态旅游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快的旅游方式[1]。开展生态旅游就是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就是生态旅游,离开了生态保护的发展将是自我毁灭式的发展。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解释,“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主要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相通和统一的观点,这种传统的自然观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都强调了人的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只有掌握自然发展自身的规律,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有限的矛盾,才会有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2]。
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关系对旅游业提出的必然要求[3],这种要求既包含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考虑了人类活动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和自然协调一致,正是旅游业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义。
2 国内旅游开发的弊端
目前旅游业发展对旅游景观质量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2.1 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和浓厚的商业氛围打破了旅游景区原有的生态平衡,原有的景观生态被开发者搞得面目全非。因为只注重经济利益,导致了环境生态利益被长期忽略。
2.2 旅游景区原有的传统民族文化生态被扭曲。大批游客的涌入使当地人的固有的价值观念和乡土观念受到冲击,原先对大自然一草一木崇敬之心变的若有若无,曾经为了森林河流休养生息而保留的传统也被追逐更高的收入的诉求所代替。
2.3 当地政府管理职能缺失。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当地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对保持旅游景区的生态质量至关重要。一是生态环境保持好的地区往往经济欠发达,当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往往无暇顾及环境利益;二是对景区的开发保护缺乏长远利益的考虑,只重视当前的商业开发,景区保护的人才和资金难到位;三是认为环境保护不出效益,而且保护周期长,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思想,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促进旅游、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3.1 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旅游者(或游客)和社区居民。旅游是为人服务的,因此旅游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感受,其次才是物质利益[4],旅游发展既要给游客带来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同时也要顾及当地人的环境利益和生活质量。
3.2 “天人合一”的价值观是中国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旅游发展创新必须遵循的哲学法则。要把旅游开发建立在当地环境生态可承载的范围以内,要力求旅游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融合、和谐。所以一定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活动的开展要追求旅游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和谐统一,既实现了经济发展目标也实现了社会发展目标。
3.3 坚持人文生态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共同开发的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生态资源,维护生物体系的多样性,保持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同时要有限利用和开发人文生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生态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使优秀的人类文明通过生态旅游的控制性开发得以延续。
3.4 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休闲度假,它更强调在开展旅游时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4]。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必须统筹协调好当前的经济发展与子孙后代发展的利益冲突,避免盲目开发,注重长远发展,要把发展的空间更多地留给后代人。
4 以科学发展观打造特色生态旅游经济
4.1 关于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要保护还是要开发的争议,持保护观点的人认为,旅游开发一定会破坏原有资源的完整性。持开发观点的人则认为,没有旅游开发,自然资源将失去被保护的有利条件;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的观点,离开了发展谈保护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更好地发展。只要有市场需求,而且市场开发中的各方都可以从满足市场需求中获益,就应该在确保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在保护性开发中谋求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
4.2 注重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保护[6]。开展生态旅游可为保护区的建设筹集资金,通过自然保护区的门票收入及其外围的多种经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原住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资金,保护才不是一句口号;经济发展了,保护才会有更大的动力。
4.3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解决好景区内原住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可考虑让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并获取经济收入的方式。例如,在景区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景区开发商的盈利,也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参与,要设计旅游项目让社区居民能够参与经营并获利,同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鼓励景区开发上优先安排原住地居民的旅游项目上的就业[7];在分享景区收益方面,用合约等形式保障社区与开发商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分享各自有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少宏.生态旅游的哲学思考[J].网络财富,2009年11月134页.
[2]王大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5(4):9-10.
[3]徐少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2007.11.
[4]田晓彪.浅析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
[5]林龙飞.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求索,2006.
[6]马琪,王乃举.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7]田世政,张一群,徐广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景区开发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