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对阅读的正确认识,授予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阅读训练,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存在问题 心理因素 句式识别 阅读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从初中起,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近年来的中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的分量越来越重了,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一、当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阅读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含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升华到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阅读能力培养也含有与之相应的两种不同的阅读水平:语言知识点阅读水平是交际性阅读水平的基础 ,交际性阅读水平是语言知识点阅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中阅读水平基本上停留在语言知识的阅读水平上。我国教师和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分析理解词汇、语法知识点上,而忽视对吸收信息和交际性阅读水平的培养。教师每教学生一课新课文,先逐句讲解课文中的词汇、语法点,然后通过翻译理解课文,进而根据语言知识的难点提问学生,学生回答问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理解和掌握各种语言知识上,而忽略了信息的传递。因此,中学外语教学须纠正这种偏向,要进行大量的交际性阅读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提高阶段要侧重阅读能力。目前,从全国来看,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所以,中学生到毕业时根本没有读过英语读物,更谈不上培养阅读技能技巧以及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问题了。可喜的是随着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分量的加重,对开展阅读教学是极其有利的。
二、注意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必须指出,有些教师和学生认为,阅读是比较简单的事,只要掌握了英语单词,学会了英语语法,就会阅读英语,就具备了阅读能力。其实,阅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认识活动,它要求感知、理解、分析、综合、记忆、联想、判断、推理等许多思维智力活动参加,对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还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少教师对阅读心存顾虑,认为开展阅读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教师必须排除这种把阅读与教学对立的起来的看法,以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克服在阅读过程中的那种望而生畏的心理意识。许多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读过的文章,看到其中有些生词,就产生一种惧怕心理,认为读不懂。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时,教师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必须要多加鼓励,提高他们阅读信心。同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决不要从一开始就硬性规定,强制执行,避免学生把英语阅读当成包袱,产生抗拒情绪。
第二,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逐步地有计划地介绍学生一定的阅读的技能、技巧,诸如:略过不重要词汇,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掌握关键词和指代关系,识别主题句以及浏览或略读的技巧等等。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技巧后,就会树立阅读的信心。有助于排除阅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产生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和速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记,才有迁移的价值,将来才能灵活运用。阅读速度的提高,有赖于理解程度的提高,而理解程度的提高,又有赖于大量的阅读实践,有赖于阅读速度。
第三,不少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喜爱阅读的心理估计不足,惟恐他们阅读困难,费时费力,影响了课文的学习。笔者曾尝试对初三及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学期的课文进行整体教学的试教,首先就要求学生预习全篇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整教材顺序,把有连贯性的、趣味性强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受到了多数学生的欢迎。学生普遍认为,阅读整篇文章能使他们一开始就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提高了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过分考虑学生阅读的困难是没有必要的,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预习整篇课文,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这样做是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的。
第四,培养视读习惯和扩大视距,提高阅读速度。要想加快阅读理解和速度,必须培养学生视读习惯,尽力抑制嘴唇的动作和低声诵读等。克服阅读时眼睛回视、停顿次数过多和头部或上身轻轻摆动的习惯。实践证明,只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视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就一定加快。此外,研究视力的专家们认为,眼睛是大脑的延伸,人通过视力获得的信息是他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的百分之九十。因此,要想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必须扩大行距。教师必须进行一系列扩大学生的阅读视距的训练。 三、培养句式识别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句式识别,就是对句子的构成形式进行辨认。它包含两层含义:对句子句法结构的识别和该结构所包含两层的相关意义的识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掌握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以便于帮助他们识别句子所含句式,理解其意义,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如:抓住关键词和句子要素(主谓语),忽略句子的其它成分,让复杂句简单化。例如下面这样的句子:He was angry with the person who drove the car that hit his brother, even though it was an accident.如果逐词阅读,虽然没有生词,也一时难以理解,但抓住句子的要素,主语he,谓语was angry with,宾语the person及两个关系代词who和that就一目了然了。 四、高度重视阅读训练,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广大中学教师要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给予高度的重视。阅读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需要长年累月的培养。学习语言,量和质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关系。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就必须有一定量的语言实践。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接触到一定数量的阅读材料,光*中学里薄薄的几本教科书和为数有限的几篇课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难以做到的。著名的英国外语教育家威斯特M·WEST早就提出“通过阅读来学习阅读”。现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读书看报,我们应该珍惜、鼓励他们这种欲望,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阅读训练,开展阅读训练。
在课堂上,务必从基础阶段开始,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训练,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或每周在若干节课中设置一个阅读训练环节,时间约在十五分钟左右,把部分结构简单、生词少的课文挑出来作为阅读材料,也可以补充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其他短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集体独立阅读,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搞些阅读理解题,如选择题、是非题、完形填空题以及问答题等等。教师可让学生作答或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在课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外阅读。教师要定时、定量、定要求,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家庭作业之一,对布置的作业教师一定要检查。选择读物的深浅应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相吻合,阅读的量适当。尤其要注意入门阶段和基础阶段的读物,宜浅不宜深。随着年级升高,逐步提高阅读的量和阅读深度,提高阶段还可对学生提出一定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就为他们毕业以后的就业和进修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就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使用英语的后备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