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本课4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 筹 藤 纠 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人物塑造对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分层目标:
A类:正确读写词语;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塑造对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B类:正确读写词语;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渗透性心理目标:体会小说体现出的人性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塑造对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命若琴弦》。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师徒,一个老瞎子,一个小瞎子,他们靠弹三弦琴说书为生,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非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否则就不灵。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走过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将一千根琴弦弹断,以图看到世界一眼。后来,老瞎子发现复明药方不过白纸一张,复明计划失败,他千方百计找到小瞎子,对他说:“是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师傅记错了,记住,是一千二百根!”
故事到这结束,我想问的是,既然老瞎子已经知道那个药方是假的,为什么还要把他给小瞎子?(他希望那个药方成为支撑小瞎子活下去的勇气,成为他活下去的希望。)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撑,只不过那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它可以是史铁生的药方,也可以是欧亨利的常春藤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欧亨利去瞻仰一位生命的歌者,体味那支撑生命的勇气。 二、概括故事情节
大家都预习过小说了,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请一二生简述,师生共同点评。
明确:女画家琼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维系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上,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了琼珊的生命的希望,
1
最后琼珊在好友苏艾的照顾下活了下来,而贝尔曼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第1-11节)琼珊感染肺炎, 生命垂危。 (第2-10节)琼珊不听苏艾劝慰, 望叶等死 (第11-12节)藤叶不落, 琼珊复燃生的欲望。 (第13-14节)琼珊脱险,贝尔曼病逝, 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三、最后的常春藤叶
从文章的情节来看,对两个生命都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这片叶子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那么,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叶子,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找出文中描写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语句,读一读。 第11节:
“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生齐声朗读
这样一片叶子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呢?
明确:“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经过慢慢长夜的风吹雨打,叶子仍在墙上。顽强的生命力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启示,生的希望。(既然这样一片小小的叶子都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那么作为琼珊呢?还有什么理由放弃生命。)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觉得那些字词需要用重音来强调,从而突出最后的常春藤叶顽强的生命力?
明确: 仍旧、深绿、傲然。 (再齐声朗读。)
小结:从大家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这片常青藤叶带给人的那种顽强的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力量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给了她生命的勇气。
那么为什么这片叶子不落,琼珊就有了生活的希望了呢?(因为她把希望寄托在这片常春藤叶上了——第9小节,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她已经绝望了,但是见到这样的一片叶子,她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那么是谁给了她这个希望?——贝尔曼 四、贝尔曼人物形象分析
2
因为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一片藤叶,给了琼珊希望
可见,贝尔曼在挽救琼珊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文章着力表现的人物也是贝尔曼。
那么,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前后左右合作分析讨论一下。 你对这老头的印象怎样?
这是一个潦倒失意的老年画家。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五、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苏艾——讲义气,乐观,细心,有耐心
琼珊——脆弱、消极、最终战胜自己,积极求生 六、琼珊病愈的原因有哪些?
贝尔曼所画藤叶的鼓舞 朋友苏艾的关爱 医生的尽力救助 自己的信念
(1) 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
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2) 苏艾——无微不至地照顾琼珊,鼓励她,用她的友谊温暖琼珊。 (3) 医生——尽力医治琼珊的病。 (4) 琼珊自己
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
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自己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 小结:
琼珊病愈需要她自己坚定的信念,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也需要苏艾的精心呵护,还需要老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精神支持。
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都不是琼珊的亲人,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们走到一起来,共同挽救了琼珊呢?(用一个字概括)
是爱,是一种对他人无私的关爱之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至爱真情。 “人”这个字就是“互相支撑”而成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为别人考虑,多帮助别人,那么,世界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构成的世界!
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贝尔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前面有没有想到的? 七、“最后的常春藤叶” 的含义
3
对琼珊而言:生的希望 表层义:叶子的飘落
隐喻义:生命的飘逝——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 对贝尔曼而言:“绝笔”
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
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闪烁着爱与奉献的光辉。 由这片叶子联系的三个人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琼珊:信念的力量 苏艾:友谊 贝尔曼:爱与奉献
八、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读最后一段)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九、小说的结局的特点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尾有怎样的效果?作者在前文埋下了哪些伏笔预示这样的结果?
(1)处理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最具创造性的贡献,也使他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十、结束语
本文表达的是这样一份沐浴着人性光辉的爱,一种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一片叶子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人生就是这样。
最后让我们用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来结束我们这一堂课。(生齐读) 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与信念,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人生难免经历艰难痛苦,但是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心若在梦就在。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