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三教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2-02-07 来源:星星旅游
关于“三教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围绕着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的改革,阐述了职业院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路,诠释了“三教”改革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践行“三教”改革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能够推动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三教改革 职业属性 校企合作 活页式教材 教法改革

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该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三教”改革就是关键抓手,深化“三教”改革可以打造活力课堂,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教师改革

1.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性

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属性,哪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属性更强,那么就一定会更加受企业的欢迎,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独特之处和生存之本。学生职业属性的培养离不开具备职业属性的教师,“一名不会干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一名会干活、干活好的学生”,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学校教师的构成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如果强求这些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有很强的职业属性,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合理的、符合现代职教要求的、适合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2.外聘教师需合理聘任

职业教育外聘教师必须聘,但是需要有目的性,有选择性、根据实际需要去聘任。从课程上看,专业核心课可以聘,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就没必要聘;从外聘教师身份上看,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聘,同类院校教师没必要聘,

至少没必要长期聘;从外聘教师能力上看,只是自己明白不行,还需要能把问题能讲明白,能讲清楚才可以,因为外聘教师本职的岗位是工程技术人员,他的最主要的能力是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也正是我们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所缺乏的,但是如果他只能够自己明白,不能够把他所会的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讲出来,那么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即使水平再高,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因为外聘教师的聘任适合更重要。

3.一线教师必须下企业

这里的下企业形式一定要区别于以往的顶岗实践,做客式顶岗实践是不行的。教师顶岗实践虽然也进入企业,但对于企业来说那是客人,怎么可能让客人来“干活”呢?然而,我们要的下企业是让教师真正参与到生产中去,当“员工”而不是客人。只有教师进入企业的身份改变了,变成了“员工”,成为了他们一份子,才能真正融入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明白企业所需到底是什么。虽然这条路很难,但必须做,需要学校下功夫,想办法去解决、开发能够实现这种深度校企合作的企业,同时学校还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障和支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下企业教师的综合考核问题,评价教师有没有真正融入企业,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4.重新梳理教师结构

考虑到目前学校教师结构不能够短时间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考虑将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两类。其中理论教师主要教授专业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师可以与专业实训室进行绑定,即每间专业实训室配备1~2名教师进行该实训室所涉及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对该实训室进行管理维护、教学项目拓展及承接企业相关项目开发工作等。要想顺利开展此项改革,前期需要对每位教师的能力特长进行评估、以及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合理化梳理和符合现代职教要求调整。

二、教材改革

教材改革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活页式教材。目前,各出版社的活页式教材不尽相同,而我理解的活页式教材不仅仅是形式上外观上的灵活,更重要的是内容上和结构上的灵活。

1.活页式教材改革的前提

首先重新梳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按照现代职教特点重新调整课程。 2.活页式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作品

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教师是教材的编写者、是作者、是生产者,教材作为一个成品,一个产品提供给学生直接使用,学生只是一个使用者。这种关系在现代职业教育当中是存在弊端的。

教师作为教材的编写者,从一个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成品,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编写周期和出版周期,因此教材的内容是始终滞后于技术更新的。教师在使用这种教材的时候,是会受到教材框架的限制,从而影响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学生拿到这种教材使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因此,理想的活页式教材在内容上是可以随时进行增加或者删减的,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实时性,同时从结构上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部教材作品。教材编写时,教师需要提前捋清该课程的学习脉络,并且以导航式的结构来设计教材内容,在某些节点上,预留出需要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独立分析思考等方式来补充完整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和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这样,当一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一本完整的活页式教材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三、教法改革

课堂教学要遵循“三学”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在课程教学设计上,易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之上,还可以在课前、课后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以分组的形式来完成,并在小组中区分不同角色,来模拟不同岗位,使学生在沉浸式学习过程中,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逐步实现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考核环节要“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来设计多元化的考核方案。一个大胆的想法,依据“谁使用、谁考核”的原则,在重新梳理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下,探索实现由后续衔接课程对前导课程进行考核的方式,因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之间是有衔接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有递进的,往往前导课程的学习所要求培养出的能力,是作为后续衔接课程学习的基础,所以由使用者来进行考核,更能体现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的评价目标,同时也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来有针对性的调整授课内容,查缺补漏,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三者相辅相成,践行“三教”改革,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能够推动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颖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策略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2023

2. 马国勤 高职教学督导推动“三教”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