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深度学习”为指向的小学数学概念图教学研究

2022-08-30 来源:星星旅游
以“深度学习”为指向的小学数学概念图教学研究

“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让我们的孩子进入真正的学习过程。”、“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爱学、会学、学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了“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探寻“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更好地落实数学复习课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呢?首要的任务是找到复习课中的低级无效的因素。近年来,我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不同的形式进行了追踪研讨,发现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 问题一:反复地多做习题,真的会“熟能生巧”?在复习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都舍不得拿出时间引导学生思考方法、思考结果,于是复习使学生成为了答卷工具,学生仅仅靠记忆和模仿形成了短暂的知识掌握。不可否认,反反复复地多做一些练习题,从一定程度上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最终必将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深度学习的发展。 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长时间思考的习惯。

问题二:跟进的问题引领,真的会“启迪思维”?曾经一度从“教师的提问”这一角度进行了课堂观察,发现教师的提问指向性、引领性、递进性都非常不到位,随意性很强。 “同意吗?”、“明白吗?”、“做对了吗?”……这样毫无意义的问题,而不能直视“同意、明白”之后更深入的思考,“同意什么?明白了什么?”甚至是“不明白的原因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的呈现都直接指向了我们的课堂复习教学,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解题策略,只会让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而没有思考的学习,只会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无效、越来越低级。

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思考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单一的复习方式,真的会“举一反三”?小学教师因种种原因,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数学专任,多兼任多门学科,事物的繁杂让很多老师无暇备课,尤其是复习课的教学,多半是依据教学进度,挑选或简单设计,很少进行教研组内的复习设计研讨,最终做了讲,讲了做,目标不明,只为练而练,没有能力培养,没有思维的提升。 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思维提升的空间。

一切问题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复习课缺乏对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思考。那就要想方设法摒弃低级教学,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让我们的数学复习课更加有趣,更加丰盈。 二、在课例研讨中解决问题,聚焦“思维发展”的灵动性

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新,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能主动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将知识迁徙、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理性地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那如何在复习课中体现深度学习?我们主要围绕三个层次展开研究: 1.要重视建构,巩固基础知识。在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中,“知识”一定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数学知识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一旦学生在一个环节的知识掌握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对其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夯实学生每一个环节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他们后续得以顺利学习的重要前提。对此,张奠宙教授在《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一书中将其称为“双基”的“基桩”建设,是数学能力后续得以纵向发展的“根”,足见其重要性。因此,复习课中的基本概念、公式、数量关系、类型题方法等,都要通过交流、展示等方法进行基本知识的回顾,为后续复习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知识的结构体系一定要让孩子经历梳理,然后厘清之间的逻辑,从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所以在复习课中我们主要采用半收半放的方法,将梳理的方法、解题的思路教给学生。 2.要重视体验,讲清策略方法。通过什么形式去体验过程,关键是先要弄清学习的原理,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时的过程、方法、策略,从中发展数学能力。每一课堂,一定要让学生经历体验一次完整的解题过程,如审题、析题、思考方向、步骤等。学生思维发展的媒介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优秀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组织恰当的问题。”而恰当的问题,就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拉起纽带,应该教的东西不能教,将其转化为学生想学的契机,这才是发问的本质”。

3.要重视迁移,有效提升思维。复习课上,学生永远是思考的核心。关于学生,我们要思考学生基础和课堂目标的关系、学生的兴趣点和方法的关系,做基本复习;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做强化复习;思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提升,做有深度的迁移复习。通过学生交流或难题、易错题解析,应用学生错误资源,在深度的迁移、辨析过程中,不断追问,引导学生学有道理的数学,进而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复习模式的改变,复习方式的灵动,零散知识的整合,一系列的探究,其最终的目的就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摒弃了被动做的方式,学生的思维也将变得积极而主动,思考有方法,解题有方向,交流有依据,数学道理越辩越明,数学思维也必将越理越清,课堂充满了思考味儿,深度学习的目的也就得以真正实现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