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学年第二学期是比较短的一学期,始于x年3月2日,终于x年7月10日,总共19周。本学期文科班教学工作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从3月2日到4月4日,复习《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和气候等部分内容;第二段落从4月6日到6月23日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三段落是6月29日到7月11日学测后的上课时间,内容为复习巩固地球地图和气候部分,并进行了测试。理科班从去年必修三上完后,就在复习了,直到4月份都在复习必修三,4月以后复习了必修1和必修2,以及讲授了安徽地理、选修地理。
一、反思
对本学期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测复习了。学期结束了,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接下来逐一谈谈,以利于后期工作。
1、时间、任务安排(含学情)
基于比较差得生源,我所观察到两届学测水平都是整整复习了一个学期,这样做有没有必要,总之之前两届的通过都还可以。这一届,我的文科班的复习时间压缩到2、5个月的时间,不知道效果如何,仍然有待检验。从任务安排上看,我利用第二学期前一个月的时间,复习了《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和气候部分,并利用学期最后两周进行了温故而知新。《区域地理》采用世纪金榜的资料,过去两届是没有的。过去两届的第二学期最后两周也是从区域地理开始复习,相比之下,我做的应该更加扎实一些。
从整个学年来看,上学期的长达23周,时间那么长,我就做了一件事,上完必修三的常规课,复习必修三的内容迎接考试。另外文科班上学期上了两周的地球、地图课。现在想来,时间安排的还是不够精到,必须做好总体安排,在实践上严格执行、适度调整。
2、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这里只谈地理学测考试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以上的具体做法中,虽然去做了,但很多地方做的不到位!比如,
(1)学生自己整理考纲,基本就是忽悠老师,写几句话结束,加之没那么时间来做,自己也没有给学生做一份考纲版。这项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2)读背书一直在做,但学生比较被动,如何积极促进学生开动大脑展开读背书依然是个问题!
(3)讲授考纲、复习书本,必修三因复习过没做,必修一做了全部,必修二因后期考试时间紧张并没有去做。
(4)测试环节,做的还不是不错的!但因后进生多,并没有一一去抓!
(5)安徽地理和选修各用一节课解决。
启示:
1、对于相对比较被动的学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
2、学测纲要,教师应整理一份,供认真做的学生参考,供不认真做的同学直接用;
3、讲授式复习,应根据时间分专题,不必按部就班,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4、测试环节,注意鼓励学生,不断缩小后进生的范围,并对困难学生予以帮助和督促;
5、对时间、任务的编排需精炼,讲求效率,掌握主动性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6、对于必修3的学习,文理班都要压缩时间,提高效率。对于理科班学生要尽早进行必修1复习,理解性的,通过练习和测试当堂解决,减少课外负担;对于文科班,整个高二学年,上完必修三、区域地理尽可能上完世界地理部分,学测复习可分讲座进行,争取在2—2、5月完成,不必占有太多时间;
7、贵在平时,读背、默写、提问等要求到位,有助于后期复习。
二、设想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创造出适合学生学测复习的模式,并且形成一些学测复习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一些有益的资料,都有助于今后复习的需要。
(1)模式。时间、任务怎么安排才是最合适的。
(2)方法。针对学生的实情,如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用什么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对考试。
(3)资料。比如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解读,每年可以修订然后就可以用;考题研究,建立自己的题库;讲座课件库等等。
(4)考纲。这里说的考试,当然要注重对考纲的研究,研究透了才方便应用。
针对以上一些想法,必须进行精细化的安排,做了一些实际的东西,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