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及习惯。
幼儿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交往,适应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发育和成长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幼儿,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们常常会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听到孩子们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或者“老师教我们这样做的。”可见,幼儿观察是何等的细致。这些都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做到事事严于律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平时也要注意经常检查自己,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要敢于在孩子们面前承认错误,这一点,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个别幼儿的情况,我加强了个别教育。徐宇超小朋友从农村转学而来,各方面行为习惯较差,我们在平时的点滴行为中对他进行督促、教育和鼓励,现在他已经能有意识要遵守班级纪律。潘鹤亭小朋友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过一次次谈话、接触,先培养他与老师的感情,慢慢引导他为班级体服务,如分发餐具,搬桌椅,增进他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机会,慢慢的小朋友的告状声就少多了。
二、注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水平。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由于现代家庭的特殊环境,使得不少幼儿失去了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主要表现为:一顿饭吃完后满桌都是饭菜;洗手草草了事,有的洗下来后身上、袖口、地上都是水;玩具玩好乱堆放,弄得满地都是等等。只有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基础,才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愉快地开展一日活动。
培养自理能力时,对幼儿在不同阶段应作出不同的要求。如在指导幼儿洗手时,对于大班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能将袖子卷好,按顺序、正确的洗手,能保持盥洗室地面无水。有些自我服务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比较难掌握,也挺枯燥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应该怎样怎样做,逼真孩子一次一次练,这种效果一定没有提高孩子兴趣,引导他们自发的去练习见效的快。
例如,看似一个简单的系鞋带动作,其实这需要大脑与左右手的小肌肉高度配合。孩子系鞋带时要么打了许多死结,要么索性不系,拖着鞋带到处走,有时就把脚往老师眼前一伸。后来一想,何不编个小儿歌,让孩子边念,边学着系鞋带。
于是就教孩子们念起了:“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变成两圆圈,再来握握手。”的系鞋带儿歌,小朋友们十分乐意的接受了。当然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需要贯彻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当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